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大麦MLa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了4对家族性引物.通过用家族性引物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抗白粉病品系TAM104R在接种和未接种两种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RT-PCR分析,获得了一个在接种条件下特异表达的基因片段RJ-3-3L,并用RACE方法获得了其cDNA全长,命名为TaMla1.序列比对显示:TaMlal与大麦MLa位点的基因家族成员具有高度同源性,TaMla1编码的氨基酸功能基序扫描表明其为一个CC-NBS-LRR型抗病蛋白.用一套中国春缺-四体材料将TaMla1定位到了小麦的1A染色体上,这正是大麦MLa基因位点在小麦中的同源区段所在的染色体.这些结果表明,TaMla1为一个类MLa抗白粉病基因.同时我们还获得了一个在不接种条件下特异表达的基因片段RW-2-3L,序列分析表明它与MLa基因也高度同源,推测其可能是一个小麦白粉病的敏感基因或抗性负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2.
3.
根据大麦MLa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了4对家族性引物。通过用家族性引物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抗白粉病品系TAM104R在接种和未接种两种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RT-PCR分析,获得了一个在接种条件下特异表达的基因片段RJ-3-3L, 并用RACE方法获得了其cDNA全长,命名为TaMla1。序列比对显示: TaMla1与大麦MLa位点的基因家族成员具有高度同源性,TaMla1编码的氨基酸功能基序扫描表明其为一个CC-NBS-LRR型抗病蛋白。用一套中国春缺-四体材料将TaMla1定位到了小麦的1A染色体上,这正是大麦MLa基因位点在小麦中的同源区段所在的染色体。这些结果表明,TaMla1为一个类MLa抗白粉病基因。同时我们还获得了一个在不接种条件下特异表达的基因片段RW-2-3L,序列分析表明它与MLa 基因也高度同源,推测其可能是一个小麦白粉病的敏感基因或抗性负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4.
非洲紫罗兰叶片脱分化过程中核酸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非洲紫罗兰叶片脱分化过程中核酸、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发生脱分化的叶片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而RNA含量则高于对照,DNA含量无明显差异,叶片培养的第一天内,发生脱人化的叶片叶的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对照中的蛋白质含量上升。脱分化过程中,淀粉含量有一个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过程,对照中淀粉含量一直上升。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挖掘野生稻中的抗病资源,根据已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核苷酸结合位点序列中的保守结构域设计3对简并引物,从疣粒、药用、高秆、宽叶和斑点野生稻基因组DNA中分离出13条NBS类抗病基因类似物,其中11条具有连续的ORF,具有NBS类R基因的保守基元P-loop、kinas-2、kinas-3a和GLPL。在NCBI上进行同源性搜索发现,其中12条RGAs的核苷酸序列与水稻已知的NBS类R基因具有66%~94%的同源性,与其他植物已知R基因具有67%~84%的同源性;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已知的NBS类R基因具有43%~93%的同源性,与其他植物已知R基因具有37%~79%的同源性。另外1条的核苷酸序列与水稻假定的NBS类R基因具有76%的同源性,其氨基酸序列与水稻假定的NBS类R基因具有74%的同源性。根据序列分析结果设计6对不同基因特异性引物,并利用RT-PCR技术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RN1BD5、RN1BD10、RN1GG2和RN1YY6均能表达,说明这些片段可能是功能性抗病基因的部分序列;而RN1KY9和RN1GG5没有表达,可能是假基因。 相似文献
7.
16个完整基因组中核糖体蛋白基因排列顺序保守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6个完整基因组中,对70个核糖体蛋白基因的排列顺序进行了分析.这些基因在每个基因组中平均构成9~14个操纵子.结果显示:(1)L3和L14操纵子中包含的20多个核糖体蛋白的排列顺序在古细菌和真细菌这两个不同界的基因组中都非常保守;(2)有些操纵子结构分别是真细菌或古细菌所特有的;(3)在每一界中,有些操纵子中的核糖体蛋白的基因排列顺序在不同的物种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来推测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这种方法为研究古老物种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利用已克隆植物抗病基因NBS(Nucleotide binding site)序列中的保守模体(motif)“P-loop”和“GLPL”合成简并引物,以甘薯(Ipomoea batatas)栽培品种青农2号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T/A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共得到15条具有连续ORF的抗病基因类似物(Resistance gene analogues,RGAs)序列,它们之间核苷酸序列间的相似性系数在41.2%-99.4%之间,而相应推测的氨基酸序列间的相似性系数在20.6%-100%之间,同时对分离的RGAs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甘薯RGAs可分为TIR(Drosophila Toll or human interleukin receptor-like)和nonTIR两类.对甘薯RGAs和5个已克隆植物NBS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分析表明,它们包括“P-loop”、“Kinase-2”、“Kinase-3a”、“GLPL”4个抗病基因所共有的保守模体.这些表明甘薯与其它物种的NBS类RGAs可能具有同样的起源和进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基因型-表现型复杂系统自组织化是基因系统到蛋白质系统、代谢酶系统的遗传信息转换过程。一个协同表达的基因群调控一个相对独立性状的功能模块,基因网络的自组织化建构基因组稳态与遗传适应过程。腺垂体干细胞分化成5种不同的内分泌细胞系,受上丘脑和性腺、胰岛细胞等激素的调控,涉及系列转录因子的诱导表达,成为细胞系发生研究的模型。GH基因的表达受上丘脑激素GRF、GHRP-6刺激以及SMS抑制,经不同受体、G蛋白亚单元和PKA、PKC信号传导路径,转录因子调控细胞再生或GH基因表达、激素分泌。基因表达调控决定于基因序列,如启动子、非翻译RNA区、蛋白质的结构域等,系统生物学包括组学、计算与合成生物技术,序列标志片段显示(STFD),可用于细胞系分化、病理变化等基因表达谱、信号传导网络的系统分析与功能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10.
刘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3):571-576
根据已知物种NBS抗病类基因(RGA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芒果品种“金煌”基因组DNA中分离得到了10条同源序列(pp-1~10,GenBnak登录号为HM446507~16)。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RGAs在200~300bp区间存在较大变异,Pi值都在0.4以上。同源性分析表明这些序列的同源性差异范围从11.0%~98.4%,离散值范围为1.6~100.7, 10条RGAs可以分为两大类。蛋白序列分析表明,pp-1~10都具有开放读码框,编码的蛋白含有典型的NBS抗病类基因所拥有的P-loop和Kinase-2a结构域,通过同源进化分析可将其分为TIR-NBS-LRR和CC-NBS-LRR两类,与已知物种同源性分别为22%~60%。 相似文献
11.
以非洲紫罗兰叶片为材料进行胚状体诱导及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MS NAA0.1mg/L BA0.1 mg/L 2,4-D1.0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15d利于诱导胚性细胞分化,起始黑暗培养5~10d可提高胚性细胞分化率;在MS BA0.05~1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胚状体大量发生;在MS NAA0.1mg/L十BA0.1 mg/L的培养基上能够获得茎芽快速增殖;在1/2MS NAA0.01mg/L的培养基上可以生根. 相似文献
1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lectrolyte efflux, as a screening test of the membrane tolerance to water stress, was carried out in poikilohydric plants Ramonda serbica Panč. and Ramonda nathaliae Panč. & Petrov. and homoiohydric plant Saintpaulia ionantha Wendl. from the same family Gesneriaceae. Water stress was induced by PEG 600. The high degree of solute leakage in the East-African drought-intolerant Saintpaulia ionantha points to the loss of membrane integrity. In contrast, Balkan endemites Ramonda serbica and R. nathaliae show high resistance to water stress due to the specific constitutional drought tolerance mechanism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3.
许霖庆 《Acta Botanica Sinica》1984,(5)
在试验的33个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 Wendl.)品种中,有31个品种的叶片和叶柄外植体可在 MS+BA 0.1nag/l+NAA 0.1mg/l 琼脂培养基上再生出有少量根的小植株。按常规的试管繁殖法,需将这些小苗转移到无激素的 MS 琼脂培养基上作第二步培养,以便成长为具较多根的大试管苗,再移出栽种入育苗盆。本研究改用 MS+人参粉250mg/l液体培养基在摇床作第二步培养,提出了一个高效快速的非洲紫罗兰新的试管繁殖法,用此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比插叶繁殖法多470—780倍、比目前试管培养法多200%的大试管苗。本文还报道了器官发生过程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Xu Lin-qing 《植物学报(英文版)》1984,26(5)
1. Leaf and petiole explants of 31 varielies of African Violet can be induced to regenerate plantlet on MS+0.1 mg/l BA+0.1 mg/l NAA agar medium within 4–6 weeks. 2. Instead of using MS hormone free agar medium, further culturing the explants in MS+ginseng root powder 250 mg/l liquid medium for another 4 weeks has improve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regenerated phmtlet. 3. A rapid elonal in vitro propagation protocol was described. The number of transplantable plantlet obtainedby this method was 100–200% more than that obtained by ordinary method. 4. The organogenesis of leaf explants of African Violet was examined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 was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AtTIP5;1基因的功能,以非洲紫罗兰叶片为受体材料,进行AtTIP5;1基因遗传转化条件的研究,并对转基因植株在高浓度硼酸胁迫下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明确利用AtTIP5;1基因提高非洲紫罗兰抗逆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以非洲紫罗兰叶片为受体的最适转化条件为:叶片预培养2d,农杆菌共培养2d,共培养时添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最适潮霉素筛选浓度为40mg/L。(2)转化植株经PCR和RT-PCR检测显示,AtTIP5;1基因成功转入了非洲紫罗兰,获得了17个稳定的转基因植株。(3)对转基因植株和对照植株进行3mmol/L硼酸胁迫处理结果表明,AtTIP5;1基因表达受高浓度硼酸诱导,且AtTIP5;1基因表达可以减缓植株受高浓度硼酸胁迫导致的组织褐化、叶片卷曲变形症状;转AtTIP5;1基因植株干物质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而POD、SOD活性上升,证明转AtTIP5;1基因的非洲紫罗兰植株提高了对高浓度硼酸的耐受能力。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AtTIP5;1基因的功能以及非洲紫罗兰基因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糖化酶高产菌株A.nigerT21和原始菌株Aniger3.795的glaA5'上游区的序列分析证明,两者在1.5kb的区域内有9个部位的碱基不同。为考察这些碱基差异是否是引起T21glaA基因转录水平提高的原因,构建了以T21和3.795glaA基因转录调控区及A.nidulans trpC基因终止子为表达元件的E.colihph基因表达载体(pXH2和pGH1),用pXH2和pGH1分别转化A.nigerT21,对两种转化子的HmB抗性水平测定和Southern杂交分析显示,在转化子XH2C和GH1C中,pXH2和pGH1以相同拷贝数(2拷贝串联)整合到染色体DNA的相同位置上,XH2C的HmB抗性水平(3000μg/ml)为GH1C(1500μg/ml)的2倍。这一结果表明,诱变引起的调控区序列改变使T21glaA基因转录调控区的功能水平比3.795提高1倍。 相似文献
17.
酵母基因上游与内含子可能存在的转录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植物的花药发育和花粉成熟过程中,有大量的基因表达,其中有许多是花药和花粉组织特异性的,本文介绍了几种已知的花药和花粉特异性基因及其上游调控序列,井简单地介绍了花药特异性的启动子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