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枝明 《化石》2012,(2):23-24
读《化石》第151期叶祥奎先生的佳作“我与《化石》的情缘”颇有感触,作为《化石》期刊的创刊参与者之一,读时倍感亲切。叶老的文章引起我许多回忆,岁月如梭,《化石》已走过40年的历史,作过它的编委、撰过稿的我,一直关注、爱护着它,《化石》取得的点滴成就,都会让我感到鼓舞。我现将它的“诞生”小史写出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2.
致读者     
在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一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革命运动正在迅猛兴起。形势十分喜人。这就迫切要求《化石》杂志遵照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尽快把刊物整顿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化石》杂志创刊于1973年。1975年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对《化石》杂志给予了亲切的关怀。两年多来,在毛主席关怀的巨大鼓舞下,由于广大读者、作者的积极支持与热情帮助,《化石》从半年刊改为季刊,在力求生动、通俗地普及有关科学知识,宣传辩证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使刊物有了较大发展,并开始向国外发行,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但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四人帮”把持宣传  相似文献   

3.
读《化石》1992年第2期《“活化石”异议》一文后,笔者认为对长期沿用的科学名词的去向一般宜顺其自然发展,生硬对待,未必妥善。从字面讲,“化石”应为“石”。但《辞海》“化石”条目明确指出:“也有少数是未经改变的完整遗体,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等”。若拘泥于“未经改变的”都未“化”,都非“石”,势必将其从“化石”中排除出去。再以《化石》杂志中频繁出现的“恐龙”为例,就更值得推敲。我们可以说,“龙”是传说中动物,在现实世界中从未存在过,怎么能用“龙”来命名呢?过于谨小  相似文献   

4.
总结·实践·提高———纪念《动物学杂志》创刊四十周年1997年的5月是《动物学杂志》“以下简称《杂志》”创刊四十周年。10年前的1987年5月在《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纪念会上,中国动物学会已故理事长张致一教授曾用“三十而立”比喻《杂志》今后发展的光辉前...  相似文献   

5.
曹红艳 《化石》2013,(1):64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化石》杂志自1972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四十年来,在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广大读者、作者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化石》杂志得以茁壮成长.尤其是自2009年起,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成为《化石》杂志的协办单位并进行改版以来,《化石》杂志内容不断扩充和丰富,版式改为为80页的彩色印刷,焕然一新的面貌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已经成为古生物专业科普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平台,为我国古生物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法奎 《化石》2001,(2):35-37
陈文敏先生在《化石》杂志上陆续发表了四篇文章 :〈殷商上帝与外星文明〉(《化石》1997年第四期) ,〈再谈殷商上帝与外星文明〉(《化石》1999年第一期) ,〈续谈殷商上帝与外星文明〉(《化石》1999年第四期) ,〈续谈殷商上帝与外星文明〉(《化石》2000年第一期)。四篇文章讲的是同一个邪说“人是外星人的后裔” ,后三篇是第一篇的扩写。陈先生以分析我国古代文字(甲骨文和金文)为切入点 ,开始宣讲他的邪说。他说“我经多年研究商代甲骨文体系(其中包括金文)发现 ,整个甲骨文体系有一个核心系统 ,我称之为‘帝系…  相似文献   

7.
《生物进化》杂志创刊于2007年3月,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关于自然和生命的科普刊物。本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杂志主要刊登有关地球生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人类对生命现象认识历程方面的文章。包括生物各类群的起源、演化和地理分布;重要化石产地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发现;与生物进化有关的环境变迁;科学发现和科学考察中的苦乐故事;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本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的生平和学术贡献等。杂志的宗…  相似文献   

8.
《化石》2011,(2):51-51
《化石》杂志在去年年底推出的“有奖推荐”活动(活动启示见《化石》2010年第4期31页)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和支持,共有122位读者参与了评选。我们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理学会成立于1926年,次年《中国生理学杂志》创刊,到1997年已有70年的历史;解放后,《中国生理学杂志》改现名《生理学报》。按一般惯例,每隔10年举行一次纪念活动,1987年举行过创刊60周年纪念活动,回顾了学报的坎柯历程及历史背景,这里就不再复述了。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已故中国近代生理学的推动者冯德培院士就说过,那时是解放以来第一次做研究工作而不感受到外界的压力(大意)。从1987年到现在又有10年了,从送审《生理学报》的内容看来,分门别类,当然也代表一种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0.
《化石》杂志1989年第2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救救国宝》的文章,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山东临朐山旺化石保护区,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珍贵标本遭到破坏。文章说,在山旺发现的一万多件标本中,有许多为罕见的珍品,如号称中国第一鸟的山旺山东鸟。“中国第一鸟”,多么响亮、动听的称谓呀!在这里,作为这一化石鸟类的研究者,不禁回忆起10多年前该鸟的发现和研究的过程。1976年盛夏,一架银燕由济南飞向北京。机舱里坐着山东省博物馆的薄其明和孟振亚两位同志。他们今天担负着一项特殊的任务,要将一件从山东临朐山旺发现的鸟化石,送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  相似文献   

11.
2007年6月1日,《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杂志创刊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新大都酒店隆重召开。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杂志.曾用名《中国医药技术经营与管理》、《中国医药技术经济资讯》,创立于2002年9月,作为”中国医药技术联盟”通讯、“中国医药技术经济网”网刊的形式发行(内部刊物),月发行量4000册,截至2005年12月共出版发行了39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化石》杂志创刊至今已有十年了。象一棵树一样,会生根、发芽、长大,《化石》今天虽称不上伟岸挺拔,但也不再是嫩弱的小树了。经过十年不平坦的路途,它已初步赢得了读者的信任。回想1972年《化石》杂志刚创办的时候,我国科学文化园地正是百花凋零,万木萧疏,偌大一个中国仅有屈指可数的几种科普刊物。创业的艰辛自不待言。然而,一份刚出土的、一年两期的刊物竟在读者中争相传阅,不胫而走,那是何等动人的情景啊!处于精神食粮饥渴状态中的广大读者对于它所表现的这种热烈、欢欣之情,确乎是我们所未曾意料的。每念及此,仍不免使我们激动万分。就刊物的质量而言,它是不该受到这样的厚待的。但读者的拳拳之忧,以及广大作者对本刊的积极支持,始终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13.
繁荣动物科学研究 推动野生动物保护──祝《四川动物》杂志创刊15周年《四川动物》杂志编辑部今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四川动物)杂志迎来了创刊15周年。15年前,乘着全国科学大会的春风,由当时担任四)门省动物学会秘书长的赵尔在教授积极倡导和亲自着手...  相似文献   

14.
《化石》2014,(1)
正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要求是图文并茂的科普文章,内容涉猎地质、地理、古生物、动物、植物、环境、生态、进化、人类、考古等领域。文章一经采用,本刊依《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向作者寄奉稿酬;稿酬中已经包括了《化石》杂志自身对稿件进行延伸使用(例如网站、数字化出版,等等)的报酬,即意味着作者认可同意《化石》杂志拥有对作品进行延伸使用的各种权力。《化石》杂志之外的个人和机  相似文献   

15.
《动物学杂志》自1957年创刊以来,已有30年的历史了。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本刊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有重要意义。 《动物学杂志》创办的宗旨是提供给广大动物学工作者以学术交流和自由讨论的一个园地。在杂志创刊时公布的征稿简约第一条就有了明确的说明:“《动物学杂志》是中国动物学会主办的全  相似文献   

16.
读者与编者     
《化石》1998,(2)
读者与编者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化石》的读者,12月8日,我汇款11元,购《化石》96年三期,97年全年杂志,不知什么原因,至今未收到。顺便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近日,我得到一块化石,上有大量无脊椎动物化石,化石个体间夹有一些黑色的泥、沙之类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化石》2015,(1):1
<正>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要求是图文并茂的科普文章,内容涉猎地质、地理、古生物、动物、植物、环境、生态、进化、人类、考古等领域。文章一经采用,本刊依《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向作者寄奉稿酬;稿酬中已经包括了《化石》杂志自身对稿件进行延伸使用(例如网站、数字化出版,等等)的报酬,即意味着作者认可同意《化石》杂志拥有对作品进行延伸使用的各种权力。《化石》杂志之外的个人和机构不得对上述作品进行复制、翻  相似文献   

18.
《昆虫知识》2006,43(6):884-884
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在2006年10月27日《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东南亚的一块琥珀中发现了距今已有1亿年的蜜蜂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蜜蜂化石。  相似文献   

19.
《化石》2010,(2):74-74
《化石》杂志将在2010年端午节期间组织会员及化石爱好者赴云南进行恐龙及其他古生物化石考察。活动日程:6月16日:上午8点在《化石》编辑部所在单位“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集合,统一赴首都机场,飞抵昆明,而后乘车赴禄丰县城入住。如果有京外会员或爱好者愿直接去昆明,可以自行前往,但是请保证在下午16点之前赶到昆明机场与大部队会合。  相似文献   

20.
《化石》2015,(3)
<正>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要求是图文并茂的科普文章,内容涉猎地质、地理、古生物、动物、植物、环境、生态、进化、人类、考古等领域。文章一经采用,本刊依《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向作者寄奉稿酬;稿酬中已经包括了《化石》杂志自身对稿件进行延伸使用(例如网站、数字化出版,等等)的报酬,即意味着作者认可同意《化石》杂志拥有对作品进行延伸使用的各种权力。《化石》杂志之外的个人和机构不得对上述作品进行复制、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