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四盟,为一个完整的自然经济区域,本区内森林资源丰富,自古称著于世。从地质年代第四纪之后,本区植物群落基本形成,大兴安岭南北两坡分布茂密的寒温带针叶林,小兴安岭、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以及长白山林区生长的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林区的特点是珍贵树种较多,如红松、落叶松、云冷杉、樟子松等针叶树种,椴、水曲柳、黄菠萝等阔叶树种。林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高,如出产著名的东北虎、驼鹿、紫貂、黑熊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产“樟子松”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敩方  李懋学 《植物研究》1982,2(4):123-131
作者研究了中国东北所产的"樟子松"的核型。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山地生长的樟子松与欧洲赤松的核型类似,而沙地生长的樟子松的核型则有明显的变异。根据核型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把山地樟子松视为欧洲赤松的原变种,沙地樟子松应视为另一变种。"樟子松"分布于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900米山地及大兴安岭以西、西南一带沙地。因为它生长迅速,成材期短,能耐贫瘠干旱,为石质山地和草原沙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我国东北、内蒙、华北地区营林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在植物分类学上对于"樟子松"的归属问题还存在着一些分歧:V.L.Komarov(1901)、北川政夫(1939、1979)、竹内亮(1958)等人认为,中国东北产的"樟子松"与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同属一种;D.I.Litvinov(1905)及陈嵘(1937)、刘慎谔(1955)、吴仲伦(1956),郑万钧等(1961、1978)的研究认为东北 的樟子松均为欧洲赤松的变种(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近来又有的作者认为中国东北地区的"樟子松"根据产地不同可分为山地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与沙地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尔草原之沙地上)两种类型,并认为前者为欧洲赤松原变种,而后者则为欧洲赤松之另一变种。  相似文献   

3.
沙地云杉林是陆地上非常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在世界上只分布于我国浑善达克沙地东部边缘,号称八百里瀚海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由于它的存在为我国东北的西部和内蒙古东部沙地改良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基因库和造林科学依据.《沙地云杉林生态系统研究》是由徐文...  相似文献   

4.
沙地樟子松天然分布与引种栽培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樟子松以其抗寒、抗旱和较速生等优良特性成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风沙区防护林和用材林造林的主要树种 ,但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樟子松人工造林仍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 ,因此 ,探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产生衰退的原因 ,并更好地经营管理该树种人工林 ,对我国北方防护林/人工林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樟子松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详述了樟子松在我国的天然分布概况 ,对沙地樟子松在引种栽培方面 ,即沙地樟子松的种源区划、种子品质的比较、种子的遗传特性及适应性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提出了在沙地樟子松引种栽培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对今后该树种沙地人工林经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杨树、榆树、油松和樟子松细根为对象,分析各树种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探讨其与土壤水分和有机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物量分布消弱系数为0.968~0.979,32 a生樟子松总细根生物量显著高于其它年龄樟子松(P0.05),而同龄级树种细根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树种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大于土壤有机质(22 a生樟子松除外);10、22、42 a生樟子松及44 a生油松和35 a生榆树细根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32 a生樟子松和13 a生杨树细根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较深,其与土壤水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荒漠草原的典型鼠种,但它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内蒙古除呼伦贝尔盟大兴安岭林区、兴安盟和阿拉善盟沙漠地区外,几乎到处都有分布,其中尤以西部荒漠草原和大青山以南的农业区数量最多。它除了危害农牧业外,并是动物源疾病的重要的疫源动物之一。革螨在各种鼠类的鼠体  相似文献   

7.
王焯  周景武 《昆虫学报》1965,(2):207-208
蒜蝇(Eumerus strigatus Fallen)据国外记载,分布于苏联、日本、北欧和北美。在国内据周明祥等(1953)记载,分布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萨拉齐;山西大同、朔县;河北宣化。据土山哲夫(1953)记载,分布于东北熊岳等地。作者调查获知内蒙乌兰察布盟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盟五原县、伊克昭盟达拉特旗、锡林郭勒盟太朴寺旗、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牙克石市)和满洲里市均有分布。此虫在内蒙仅发现为害大蒜、大葱及洋葱。根据三  相似文献   

8.
酯酶D(EsD)和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l)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遗传学、人类学、临床医学中均有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内蒙古东部蒙古人和原苏联布里亚特蒙古人移民中EsD和PGMl表型分布及其基因频率。 材料和方法 东部蒙古人血样采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小学生,共181份。布里亚特蒙古人血样采自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锡尼河索木,献血人207名。献血人员身体健康,三  相似文献   

9.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工林能否实现可持续经营与其营林技术息息相关。中国造林与世界各地一样,纯林多.树种单调.发生的问题也相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但目前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风沙地区樟子松人工造林仍在大面积推广.因此,为实现樟子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总结并探讨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樟子松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近20年来有关樟子松在造林和经营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造成樟子松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原因、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方法、种子的生产、密度管理、栽培模式以及问伐与更新等,提出了在沙地樟子松造林与经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和建议.对今后樟子松沙地人工林衰退研究及经营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树木生长对水热条件响应的研究在揭示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讨水热因子对亚洲最大的人工针叶林生长的影响及不同树种生长-水热因子关系特征,选取塞罕坝地区龄级较高的人工针叶林群落的优势树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采集树木年轮样芯,并通过年轮宽度数据建立标准年表。通过分析两树种的标准年表数据与气温、地温、降水量、饱和水汽压差等水热因子的相关关系,揭示不同树种对水热因子响应的异同。研究结果显示: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受到6、7、9月的干旱胁迫和8月过多降水的限制,同时受到冬季较高的平均地温和降水的促进;樟子松的生长则受到夏季的高温干旱胁迫和8月过多降水的抑制,但8月较高的平均地温以及春季较高的平均最低地温对樟子松的生长存在明显促进作用。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受干旱胁迫强于樟子松,而樟子松受较低地温的胁迫强于华北落叶松。考虑到区域增温的趋势,推断樟子松应是更适合在塞罕坝等半干旱地区继续进行大面积人工造林和经营管理的树种。  相似文献   

11.
 紫椴(Tilia amurensis)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地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常常与红松(Pinus koraiensis)、云杉(Picea koraiensis)及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等针阔叶树混生,因此,研究这些针阔叶树种对紫椴生长的影响,对于进一步了解这些树种的化感作用和选择适合营造混交林的搭配树种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通过大量的盆栽实验,以紫椴、水曲柳、红松和云杉等叶粉混拌火山灰进行培育紫椴幼苗,研究这些树种对紫椴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红松、云杉等针叶树对紫椴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找出紫椴幼苗高生长与针叶含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据资料记载,斑脸海番鸭(Melanitta lusca stejnegeri)在我国仅分布于长白山亚区、黄淮平原亚区、东部丘陵草原亚区和闽广沿海亚区等东南部沿海地带。而我们在野外考察中,曾于1983年和1987年分别在内蒙呼伦贝尔盟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贵州道真县沙河林区的稀有珍贵树种——银杉的调查,研究了银杉的生境,群落组成及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适当控制林木密度,清除部分枯枝落叶等地被物可以加速它的天然更新及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东北5种温带人工林表层土壤碳氮含量的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是固碳(C)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深刻地影响土壤氮(N)动态,然而不同造林树种对土壤C和N收支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同质园试验方法,测定了东北温带水曲柳、胡桃楸、白桦、落叶松和樟子松5个主要造林树种造林后第3年和第11年表层(0~10 cm)土壤有机C(Csoil)、全N含量(Nsoil)的变化,以及植被特性和土壤微生物等相关因子,探究了不同树种造林对土壤C、N的影响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 试验期间,5个树种纯林的Csoil、Nsoil均显著降低,Csoil与Nsoil变化量呈显著正相关,并且Csoil减少速率(2.6%·a-1~4.8%·a-1)显著高于Nsoil减少速率(0.8%·a-1~2.8%·a-1).阔叶树种纯林Csoil、Nsoil减少量显著小于针叶树种纯林.树种特征、微生物特性共同解释了Csoil变化率的68.5%、Nsoil变化率的90.9%,Csoil、Nsoil变化率随凋落叶C/N及微生物生物量C/N的增大而减小,但随着细根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C及微生物获取C酶与获取N酶之比的增加而增大;Nsoil变化率还随凋落叶产量及微生物代谢熵的增大而减小.这些温带人工林在造林11年后表层土壤C、N含量显著减少,而树种间的不同变化强度主要是由树种特征和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其生长及固碳特征的研究对樟子松人工林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2006–2016年10年的定点观测,研究河北省塞罕坝林场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和固碳特征。结果表明:10年间樟子松人工林胸径年增长4.19%,树高年增长1.97%;林木死亡率8.39%。该林分2006年和2016年的碳储量分别为59.04和109.64 t×hm~(–2),即10年间固碳量为50.6 t×hm~(–2),固碳年平均增长8.57%。不同径级的林木固碳能力有差异,0–10 cm径级的林木总株数占39.1%,但固碳量仅占8.3%;10–20 cm径级的林木株数占59.2%,固碳量占比达87.1%。结果显示樟子松人工林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未来评估林分生态效益与固碳潜力时,应充分考虑林分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沙地成功造林并使其快速生长是沙地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菌根菌剂具有改善造林树种生存环境、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但菌根菌剂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何差异,以及如何依据不同生境条件和目标施用合适的菌根菌剂尚缺乏清晰认知。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3种常见造林绿化树种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水蜡(Ligustrum obtusifolium)为对象,采用穴施方法按0、100、200和300 g·m-2剂量,对紫穗槐和水蜡接种内生菌根菌剂(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对樟子松接种外生菌根菌剂(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在幼苗生长1年后,测定菌根侵染率及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樟子松菌根侵染率随菌剂用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在300 g·m-2处理下侵染率最高(17.8%);紫穗槐菌根侵染率随菌剂用量变化不显著;水蜡菌根侵染率随菌剂用量增加而显著减少,在100 g·m-2处理下侵...  相似文献   

17.
伊春林区鼠害与测报意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伊春林区,在“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伟大指示指引下,造林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一代新林生长茁壮,郁闭成林。但由于鼠害,部分人工林遭到很大破坏,损失十分严重。例如:带岭林业局造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就多毁于鼠害,成林的不到1/10。又据林口县青山林场调查,1964年秋到1965年春樟子松鼠害发生面积达4万余亩,按被害  相似文献   

18.
应用“正态分布标准差分类法”划分钟萼木苗木不同生长类型并进行造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钟萼木苗木不同生长类型与杉木行带混交造林后,第一、二年在混交效应不明显的立地生境下,相邻生长类型树高年生长量差异相对较小,相隔一个生长类型以上,高年生长量都表现极显著差异,H6、H7生长类型的高年生长量大,对立地生境适应能力好,平均值及2个标准差以内生长类型是该树种群体生长状况的代表,年高生长量较低。该树种造林后第三年,平均值及2个标准差以内生长类型高年生长量在40~60 cm间,H7生长类型个体年高生长量达2.0 m以上。个体高生长表明,H7生长类型3年生高生长达4.0 m以上,其他生长类型3年生高生长在1.0~3.0 m,研究不同生长类型对造林生境的适应能力,为该树种人工培育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辽宁西部俗称冬青。产地黑龙江、吉林和内蒙东部、辽宁山区及大、小兴安岭。辽宁西部这块沃土及原始山林也是兴安杜鹃的始生地却被人忽略了。兴安杜鹃是辽宁乃至东北少有的常绿阔叶树种也是园林绿化新品种。由于兴安杜鹃对土壤要求微酸或偏酸使之在辽西微碱之地难以推广。生产中无论是播种育苗、扦插还是园林绿化,首先使用的基质必须是引进原生长地的森林微酸土壤(p H值5~6),播种育苗需20~25天,扦插在全光雾下25~30天生根。无论是野生兴安杜鹃还是人工栽植的都没有发现病虫害。  相似文献   

20.
三种温带树种叶片呼吸的时间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国  王传宽 《生态学报》2013,33(5):1456-1464
为认知叶片呼吸(RL)的季节变化格局及其影响因子,以东北东部山区3个主要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樟子松P.sylvestris var.mongolica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为对象,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在2011年生长季(常绿树4月至10月;落叶树6月至9月)测定了自然条件下叶片气体交换及其相关生理特征的季节变化,探索了RL与空气温度(Tair)和相关叶片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红松和樟子松基于叶面积的RL(RL-area)表现为生长季初期和末期较大,而白桦RL-area则随生长季进程而逐渐减小.在生长季中,RL-area与叶片总光合之比的时间动态明显.红松、樟子松RL-area与Tair关系显著,而白桦RL-area与Tair关系不显著;但3种树种基于叶质量的RL(RL-mass)与Tair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叶片特征(包括可溶性糖、淀粉、氮、比叶面积等参数)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影响RL的叶片特征参数因树种而异,其中可溶性糖浓度对3种树种的RL均有显著影响.可见,RL的季节变化格局受树木的生长节律、温度和叶片特征的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