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绞股蓝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广西金秀产绞股蓝提取的皂甙,经酸水解,硅胶柱层分离,得到5个甙元(1—5),利用化学反应和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其中甙元1为人参二醇,甙元4为2α-羟基一人参二醇,甙元5为2α,19-二羟基-12-去氧人参二醇。甙元2和3的结构正在鉴定中。 关键词 绞股蓝;绞股蓝皂甙;人参二醇;2α-羟基人参二醇;2α,19-二羟基-12-去氧人参二醇  相似文献   

2.
前人已证明人参和三七中富含的达马烷型人参皂甙在通常酸性水解下甙元即发生变化,而在弱酸(如50%醋酸,0.1N盐酸)条件下则形成次级皂甙。本文报道人参甙(ginseno-sides)和三七甙(notoginsenosides)的水溶液在水浴上加热亦分别形成相应的C-20位去糖基的次级皂甙。联系到人参和三七均有在蒸煮加工后C-20位去糖基皂甙收率增大的趋势,似可认为人参和三七中的这类皂甙有相当一部分是在生药的加工泡制以及提取过程中形成的次级皂甙,而不一定是植物体的原生成分。将人参甙Rb_1单体以酸水解,不仅得到主产物人参二醇(3),还分离到异去氢原人参二醇(5)、达马烷-20(22)-烯-3β,12β,26-三醇(6)、20(R)-达马烷-3β,12β,20,25-四醇(7)以及20(S)-和20(R)-原人参二醇(1、2)的混合物,从而认为这些微量成分与人参二醇一样均为达马烷型人参皂甙在酸性水解条件下C-20位糖基断裂后由真甙元的侧链转化形成的工作产物。  相似文献   

3.
三七花蕾皂甙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云南名贵药材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花蕾中分得10种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方法确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三七皂甙-Fe(notoginsenoside-Fe),绞股蓝皂甙-Ⅸ(gypenoside-Ⅸ),人参皂甙-Rc 和人参皂甙-Rb_3(ginsenosides-Rc和 ginsenosides-Rb_3)。其余4个微量化合物尚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4.
绞股蓝龙须茶的人参皂甙组织定位及皂甙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化学定位技术及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参皂甙在商品绞股蓝龙须茶中的组织分布状态及绞股蓝总皂甙在不同季节中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绞股蓝内的人参皂甙遇特定的显色剂出现深浅不同的红色,色度与人参皂甙含量呈正相关。绞股蓝叶内的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叶肉组织,茎内的人参皂甙主要分布于维管束的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同化组织、厚角组织和表皮也有少量分布.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中无皂甙分布。在4月至11月的龙须茶采收期中,总皂甙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势态,4月最低.9月最高,含量变化与月总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认为在8月后湿润凉爽气候条件下采摘绞股蓝芽尖加工而成的龙须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人参是一种珍贵的药材,为人所知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对人参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研究人参的组织培养只是近十几年的事。罗士韦(1964)、朱蔚华等(1978)先后诱导出了人参的愈伤组织并进行了继代培养,德国(1972)、日本(1973)已有用组织培养法生产与天然人参相同成分的皂甙和甙元的专利,丁家宜等(1979)报道了人参细胞的液体培养及粗皂甙含量。但是,在悬浮培养条件下人参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应用组织化学定位技术及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绞股蓝茎叶的结构与其中人参皂甙分布积累和总皂甙含量的关系。绞股蓝内的人参皂甙通过特定的显色剂能显示从紫红到浅红的颜色反应,颜色深浅与人参皂甙含量呈正相关。结果表明,叶内的皂甙主要分布在叶肉组织内,未分化的叶肉组织比成熟组织含量高,衰老的叶片不含皂甙。茎内的皂甙主要分布于维管束的外生韧皮部薄壁细胞中,表皮、同化组织、厚角组织及周皮的栓内层也有少量分布,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无皂甙积累;幼茎所含总皂甙高于发育成熟的茎和老茎,含量最高的则是具有贮藏功能的根状茎。在绞股蓝全草中,叶的总皂甙含量高于相应发育阶段的茎,而以当年生根状茎的含量最高。提出了皂甙在叶内积累、茎内运输和地下茎内贮藏的观点及科学采收绞股蓝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为胡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的全草,我国民间用于治疗咳嗽、痰喘、慢性气管炎及传染性肝炎等疾病。1983年以来,从绞股蓝全草中提取得到50多种与人参皂甙有类似骨架的达玛烷型皂甙,尚含黄酮、糖类等成分。药理实验表明绞股蓝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繁殖,抗溃疡,抗疲劳,降血脂及延长寿命等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绞股蓝这些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本文首次对绞股蓝磷脂成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绞股蓝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技术、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参皂甙在绞股蓝营养器官中的积累分布状态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不同性别之间的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绞股蓝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厚角组织、表皮及周皮的栓内层也有少量分布,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中无皂甙分布;叶中皂甙积累最多,茎次之,根最少。绞股蓝在营养生长期→花果期→枯萎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地上部分的皂甙含量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叶的含量高于茎,雄株的含量高于雌株。从而认为在9-10月的花果期采收绞股蓝的地上部分而保留地下茎和根,有利于药材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又有利于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绞股蓝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光镜技术、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参皂甙在绞股蓝营养器官中的积累分布状态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不同性别之间的绞股蓝总皂甙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绞股蓝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厚角组织、表皮及周皮的栓内层也有少量分布,木质部和髓薄壁组织中无皂甙分布;叶中皂甙积累最多,茎次之,根最少。绞股蓝在营养生长期→花果期→枯萎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地上部分的皂甙含量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叶的含量高于茎,雄株的含量高于雌株。从而认为在9—10月的花果期采收绞股蓝的地上部分而保留地下茎和根,有利于药材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又有利于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绞股蓝属(Gynostemma)植物为葫芦科的一类多年生落叶草质藤本,全世界约13种,我国有11种。近几年来对绞股蓝(G.Pentaphyllum)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含有人参皂甙的多功效药用植物,被人们誉称为“南方人参”。野生状态的绞股蓝生长缓慢,茎、叶产量低、结籽很少。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新的人参皂甙资源植物,提高它的产量和质量,近三年来,我们对鄂北山区野生绞股蓝进行了多次引种试验,发现它很容易人工栽培繁殖,即使种植在不大的花钵里,藤蔓也可长到3-4米,7月初  相似文献   

11.
人间仙草—绞股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绞股蓝、又名七时胆、甘茶蔓等,我国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和《农政全书》作为充饥度荒食物,祛病去邪、清热解毒药物,收入古籍《药典》。近年才进行系统研究,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毒理及临床试验进行了大量工作。国内外研究结果证明:绞股蓝含有84种皂甙,18种氨基酸、19种微量元素,如对人体有价值的铁、钙、锌、钾、镁、铜、硒、锰等还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由于绞股蓝总皂甙含量高于人参,皂甙种数是人参近五倍之多,且无人参过量服用产生的副作用,其医疗价  相似文献   

12.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为胡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早在1525年《救荒本草》中,已有记载:“绞股蓝在饥馑的岁月里可以充腹”,是经过适当处理后可食的植物。我国民间将绞股蓝称为“七叶胆”,用以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积累了临床的经验。日本民间也有长期将绞股蓝叶当茶饮用的习惯,故称为“甘茶蔓”。最近,日本的竹本常松等人发现绞股蓝全草含有人参皂甙而有强壮抗衰老的功效,他们还报  相似文献   

13.
绞股蓝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及肿瘤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日本学者先后报导绞股蓝含有多种人参皂甙成分,引起各国有关学者普遍给予重视。国内一些学者也译文介绍,有的还对绞股蓝进行栽培实验。但是一些译文或著述把绞股蓝称为“绞股兰”,有的则用“锥形果”的名称。经考证,绞股蓝并没有“绞股兰”、  相似文献   

14.
杨善章  刘久波 《蛇志》1993,5(1):29-32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 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湖北郧阳地区有广泛分布,质量较上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硒、钙、铁等.1983年日木常松等先后对绞股蓝进行了一系列化学研究,从中分离得出许多种皂甙及多糖,可视为原人参醇或  相似文献   

15.
绞股蓝     
一、概述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t))Makin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因其叶片具有甜味,所以俗称:甜茶蔓、甘茶蔓、甜茶棵。早在1525年『救荒本草』中,已有记载:“绞股蓝在饥馑的岁月里可以充腹”,是一种有营养价值的植物。将其叶或茎用开水烫煮可食味甘稍淡。后来民间用于消炎解毒,止咳祛痰以及治疗慢性气管炎等症。近年来日本的竹本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出:绞股蓝的含有成分基本上和人参的成分相同,  相似文献   

16.
用高效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绞股蓝中人参皂甙Rb_1的含量,并进行分离、纯化,再用酸解法水解,测得其结合糖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17.
薄层扫描法测定绞股蓝中人参皂甙Rb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绞股蓝中人参皂甙Rb1的含量,并进行分离、纯化,再用酸解法水解,测得其结合糖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18.
秦岭产珠子参根茎的皂甙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陕西省秦岭产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A.Meyer var.major(Burk.)Wu et Feng)的根茎中分离得到7个皂甙,经13CNMR快速原子轰击质谱(FAB-MS)等测定,并与标准品对照,其中6个分别鉴定为已知竹节参甙(chikusetsusa ponin)V(即人参甙Rg),IVa,齐墩果酸-28-O-β-D-葡萄哟喃糖甙(oleanolic acid 28-O-β-glucopyranoside),人参甙(ginsenoside)Rg2,Re以及三七甙(notoginsenoside)R2.另一皂甙为竹节参甙IV,甲酯(chikusetsusa ponin IVa methyl ester),即齐墩果酸-(3-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甲酯)-28-O-β-D-葡萄吡喃糖甙(oleanolie acid-(3-O-β-D-glucorunopyranosyl-methylate)-28-O-β-D-glucopyranoside),系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对陕西省秦岭产和云南丽江产的珠子参根茎的皂甙成分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秦岭产珠子参根茎的皂甙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陕西省秦岭产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C.A.Meyer var.major(Burk.)Wu et Feng)的根茎中分离得到7个皂甙,经13CNMR快速原子轰击质谱(FAB-MS)等测定,并与标准品对照,其中6个分别鉴定为已知竹节参甙(chikusetsusa ponin)V(即人参甙Rg),IVa,齐墩果酸-28-O-β-D-葡萄哟喃糖甙(oleanolic acid 28-O-β-glucopyranoside),人参甙(ginsenoside)Rg2,Re以及三七甙(notoginsenoside)R2.另一皂甙为竹节参甙IV,甲酯(chikusetsusa ponin IVa methyl ester),即齐墩果酸-(3-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甲酯)-28-O-β-D-葡萄吡喃糖甙(oleanolie acid-(3-O-β-D-glucorunopyranosyl-methylate)-28-O-β-D-glucopyranoside),系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对陕西省秦岭产和云南丽江产的珠子参根茎的皂甙成分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邓禄延  覃公平 《蛇志》1993,5(2):49-51
随着生活水平的挺高,人们对健体延寿的愿望与日俱增,众多的强体抗衰老的制剂相继而出。在国外称之为“中国神草”、国内又有南方“人参”“长寿福音草”之称的绞股蓝开发利用中,中国蛇协蛇毒研究所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蛇毒临床应用研究中心合作研制的“神龙胶囊”应用于临床,对防治高血脂症、高血粘血症、心脑血管病及抗衰老等有显著疗效,是具强筋养脑、健体益寿之效的保健新药.神龙胶囊是用绞股蓝提取的精品绞股蓝皂甙与被称为“小龙”的精制“蛇肉干粉末”等中药配制而成的胃溶胶囊剂,故命名为“神龙胶囊”。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日本称之为甘茶蔓。全世界目前已知绞股蓝有13种,我国占11种,盛产于陕西、广西、湖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