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蛇志》2020,(3)
呼吸内科教学在目前教学模式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和瓶颈。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思维及学习工具,将其引入呼吸内科学教与学的实践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良好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杨丽 《蛇志》2011,23(3):323-325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必经之路,然而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易被忽视,容易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如何提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减少教学中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营造带教安全文化环境,是每位教育者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6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采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心率、呼吸频率及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等方面要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方法:查询我院对实习生的管理相关文件、现场考核带教老师,最后对85名在医院已经结束呼吸内科实习的本科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实习目的、实习态度、实习效果以及实习与就业和考研的关系等项目,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现今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的医学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实习管理松懈;带教老师因工作、患者等原因忽视教学;大部分实习生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主动性较差、实习效果不佳;因"择业"、"考研"压力等外界因素以及呼吸内科学科自身的一些原因轻视呼吸内科实习。结论:影响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多方面,可针对"教"与"学"提出解决其临床实习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何建忠 《蛇志》2011,23(2):214-217
为了突破临床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这一教学难题,作者将先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想融入教学实践进行探索,通过以医院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场境为导向的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来建立课程的学习情境方案,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医院真实的护理工作环境中学习,促进"零距离"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快在护理一线工作岗位胜任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病的护理等工作,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护理技术人才.本文以肺炎患者护理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教学为例,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责任制整体护理对呼吸内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选呼吸内科患者9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100%比对照组的86.6%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还可提升护理效果,使医患关系得以缓解,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白色念珠菌痰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白色念珠菌痰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其年龄分布、可能感染因素、基础疾病、被感染前抗菌药物的使用及近3年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结果呼吸内科白色念珠菌痰培养阳性的相关因素多,老年、气管插管/切开、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长期多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患者中感染几率明显增高,且3年来,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性有所升高。结论临床上细心操作、抗菌药谨慎使用是目前减少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P)在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呼吸内科轮转实习医师10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实验组应用SP进行培训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式教学,并对两组基本技能教学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病历书写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有助于提高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基本技能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江淀淀  王自秀  刘剑梅  柯斓  张林波 《蛇志》2013,25(2):124-12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呼吸内科"品管圈"组织,运用PDCA循环,针对第三方调查问卷对住院患者不满意因子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88%上升至98%,经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促进病区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倡感动服务,有效地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病区护士综合管理能力,增加护士自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品管圈活动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20,(2)
目的探讨呼吸公众号结合PBL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校2017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名,随机分成两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内科临床带教;实验组采用呼吸公众号结合PBL法进行教学,即学生关注呼吸公众号,并参与呼吸公众号内容推送,以PBL模式即问题加答案的形式进行教学。两组学生均选用同一教材,由同一临床老师带教,实习结束同时测试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呼吸公众号结合PBL法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及呼吸内科临床实践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公众号结合PBL法进行临床实习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对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知识的掌握水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潘泽美 《蛇志》2011,23(3):325-327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最后环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培养护理实习生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动手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把护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娴熟的操作技术,毕业后能适应临床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新生儿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消毒隔离要求高,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免疫力低下,易发生窒息、感染等疾病;  相似文献   

12.
黄紫倩 《蛇志》2017,(2):257-258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参与临床护理教学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临床护士参与临床护理教学的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经常参与护理教学带教的临床护士(A组),自我工作能力及自我带教能力评估、满意度以及职业发展规划得分均优于较少或几乎未参与护理带教的临床护士(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参与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延伸了护士的工作内涵,提升了个人综合能力,提高了工作满意度,从而促进了护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梁毅 《蛇志》2016,(2):241-242
目的总结诊断学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方法,以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方法对诊断学临床示教及技能操作等医学教育环节进行分析,不断总结改进。结果诊断学临床见习及技能培训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结论诊断学临床示教及技能操作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而基础结合临床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为医学生临床实习和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指出: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1].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2].因此,寻求合理的临床护生带教模式,提高临床护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服务和需要是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护理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培养综合判断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走上护理岗位的必经阶段。现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就长期临床护理带教的经历,谈谈体会,以期对护生实习带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就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相关的分析。方法以本院呼吸内科在2013年5月份至2014年9月份期间收治的96例重症患者为对象,将这9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而对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后,48例患者中,45例患者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8%,而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后,48例患者中,36例患者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9例患者的呼吸频率出现升高,3例患者的呼吸频率下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5.0%,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差役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取有效地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抽血流程的改进是否对减少血培养污染率有统计学意义。方法对江苏盛泽医院2012年呼吸内科与心内科送检的血培养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血培养的污染率。2013年对江苏盛泽医院呼吸内科进行抽血流程改进,并统计同年该科室送检血培养的污染率;同年统计未进行抽血流程培训的心内科送检血培养的污染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呼吸内科送检的血培养标本污染率为2.5%,心内科送检的为2.4%;2013年呼吸内科送检的血培养标本污染率为0.7%,心内科送检的为2.5%。2012年呼吸内科送检血培养标本污染率与同年心内科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呼吸内科送检血培养污染率与同年心内科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3年呼吸内科送检血培养污染率与2012年呼吸内科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3年心内科送检血培养污染率与2012年心内科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采血流程的改进对减少血培养污染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医院的医疗质量正在逐渐的提高,人口逐渐开始向着老龄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逐渐增加,现在我国社会当中老年人的数量逐渐的增多,老年人是一类比较容易患病的群体,特别是呼吸内科疾病,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医院在老年人呼吸内科住院护理当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现在我国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护理组(40例患者)。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并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睡眠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症状水平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对比,护理组在睡眠质量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睡眠护理可以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对改善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组织胚胎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医学基础学科,本文针对护理专业组织胚胎学在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少、课程多、学生缺乏兴趣、动手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与临床紧密结合、采取图片教学模式、加强实验课教学、开展多媒体教学和培养学生绘图能力等方面探讨组织胚胎学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