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管癌化疗患者化疗前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情况及应用酪酸梭菌治疗SIBO后能否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选择62例于我院接受化疗的胆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段内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及对照组均接受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检测SIBO阳性率。将观察组化疗后SIBO阳性患者分为益生菌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比较其治疗前后SIBO阳性率及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前SIBO阳性率为45.16%(28/62),化疗后SIBO阳性率为67.74%(42/62)。对照组SIBO阳性率为16.00%(8/50)。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SIBO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均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SIBO阳性率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益生菌治疗组患者经酪酸梭菌治疗后SIBO转阴率为52.38%(11/21),安慰剂组为14.29%(3/21),且两组患者给药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胆管癌患者SIBO阳性率更高,化疗可进一步加重SIBO的发生。酪酸梭菌治疗胆管癌患者化疗后SIBO效果较好,可提高SIBO转阴率,改善胆管癌患者化疗后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美常安干预肠易激综合征(IBS)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者,探讨IBS与SIBO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IBS患者为IBS组,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进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明确SIBO情况。IBS组中SIBO阳性者予美常安干预,观察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疗程结束后复查LHBT。结果 IBS组患者SIBO发病率为55.0%,对照组为10.0%,两组患者SIBO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组中SIBO阳性患者治疗后显效1例,有效12例,无效6例,脱落3例,有效率为68.0%,SIBO转阴率为57.9%。IBS组中SIBO阳性患者治疗前后腹胀程度、排便频率异常时间、排便时腹痛率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BS患者SIBO发病率远高于健康者,美常安能改善IBS伴SIBO患者部分症状及SIBO发病率,IBS的发生与SIBO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对于IBS患者单纯补充益生菌制剂疗效并不理想,仍需结合其他手段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可溶性膳食纤维联合益生菌治疗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就诊的130例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膳食纤维联合益生菌组、益生菌组和膳食纤维组。膳食纤维联合益生菌组患者服用可溶性膳食纤维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益生菌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膳食纤维组使用可溶性膳食纤维,三组疗程均为30 d。比较三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PAC-QOL评分、CSI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PAC-QOL评分、C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低,且膳食纤维联合益生菌组治疗后PAC-QOL评分均低于益生菌组和膳食纤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纤维联合益生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较益生菌组和膳食纤维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溶性膳食纤维联合益生菌治疗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伏贴"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系统炎症的影响,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收集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伏贴"治疗组与安慰剂治疗组,每组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三伏贴"和安慰剂贴敷治疗,分别在入伏、初伏、中伏及末伏进行4次穴位贴敷,完成1疗程治疗者共56例。观察治疗前、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的炎症因子变化趋势,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CAT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CAT)、呼吸困难评分(MRC)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三伏贴"组、安慰剂组血清IL-8、CRP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治疗后6个月时炎症因子略有升高,而安慰剂组炎症因子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前试验组与安慰剂组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IL-8、CRP水平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MRC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生存质量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安慰剂组患者在治疗后CAT评分、MRC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试验组较安慰剂组CAT评分、MRC评分下降,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帖可以改善COPD患者生存质量,缓解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系统炎症相关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5.
补充益生菌对功能性腹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功能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90例功能性腹泻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A、对照组B。三组受试者均口服匹维溴铵,试验组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照组A服用氟西汀,对照组B未给其他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比较患者大便次数及性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每周排便不同次数的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和第4周后,与对照组A相比,对照组B和试验组的排便不同次数的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B的排便不同次数的人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和第4周后,与对照组A相比,对照组B和试验组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B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A比较,对照组B和试验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B比较,试验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P0.05)。结论通过补充益生菌可调节功能性腹泻患者腹泻次数,提高功能性腹泻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益生菌联合口腔洁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采用益生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腔洁治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6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6,P=0.003)。治疗前,两组患者病理和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6、0.142,P=0.087、0.074)。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理和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病理评分(5.22±1.03)和症状评分(6.46±1.24)均低于对照组的病理评分(7.59±1.22)和症状评分(9.1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0、10.951,P0.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22,P0.001)。观察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1,P=0.001)。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应用益生菌联合口腔洁治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化指标及超声分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三盲试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益生菌制剂或安慰剂,治疗3疗程。结果:益生菌组,谷丙转氨酶平均水平从32.8±19.6U/L下降至23.1±9.5 U/L(P=0.002),天冬氨酸转氨酶平均水平从32.2±15.7U/L下降至24.3±7.7U/L(P= 0.002),患者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以及腰围显著降低,而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体重指数z评分没有显著改变;安慰剂组,研究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肝超声分级,益生菌组转阴17例(53.12%)、安慰剂组转阴5例(15.62%)。结论:益生菌可以有效地改善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美沙拉秦+安慰剂与美沙拉秦+益生菌诱导轻至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的疗效。方法:32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用美沙拉秦联用益生菌治疗,对照组用美沙拉秦及安慰剂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患者UC-DAI评分及肠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后UC-DAI指数评分比较,均有效,P<0.05,两组间UC-DAI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但两组间缓解率无明显差异,表明美沙拉秦加用益生菌对诱导轻中度活动溃结促进缓解作用。结论:对于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加用益生菌有改善病情作用,但可能无益于诱导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小肠细菌过生长(small intesi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2例因腹痛伴腹胀不适住院的患者,分为H.pylori阳性组和H.pylori阴性组,采用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检(Glucose hydrogen breath test,GHBT)测SIBO的情况。结果 H.pylori阳性组有22人为SIBO阳性(75.86%),H.pylori阴性组有6人为SIBO阳性(21.7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38,P0.05),表明二者存在关联性。结论 H.pylori的感染与SIBO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何凯燕  万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2):187-190, 195
目的探究复合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及对患者粪便新喋呤(FNP)、钙卫蛋白(FC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IBD患者为试验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A和试验组B,每组49例患者;另选同期我院结肠镜检查正常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试验组B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A患者在试验组B基础上加用复合益生菌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生活质量评分(IBDQ),治疗前后粪便FNP、FCP蛋白水平以及FNP、FCP蛋白水平与IBD患者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试验组A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8%(46/49),试验组B为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试验组A及试验组B患者DAI及IBDQ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I评分下降、IBDQ评分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试验组A患者DAI评分低于试验组B,IBDQ高于试验组B(均P0.05)。(3)治疗前试验组患者粪便FNP及FC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试验组A及试验组B患者粪便FNP、FCP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A患者粪便FNP及FCP水平均低于试验组B(均P0.05)。(4)FNP、FCP与IBD患者DA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和0.762(均P0.05);结论复合益生菌能够显著缓解IB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同时FNP及FCP与IBD患者疾病活动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估IBD患者疾病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