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防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机械通气>48 h的79例患者的气管抽吸物(ETA)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和药敏测定。结果回顾性分析79例VAP患者ETA培养出病原菌214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79株(36.9%)。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出现较多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55.6%和68.4%,均呈上升趋势。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VAP常见病原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VAP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VAP患者的危险因素.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389例患者,VAP发病率为28.8%(112例),病死率为32.1%(36例).VAP的发生与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方式、抗生素联合使用、昏迷、留置胃管、年龄、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相关,加强危险因素监测,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制度,集束化管理有助于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雾化吸入阿米卡星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全身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阿米卡星注射液呼吸机雾化吸入,观察治疗8d后的两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 IS)、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转阴率,同时观察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肝肾功能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73.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47.1%(2=4.976,P0.05),对照组Cr较治疗前显著增加(t=9.7033,P<0.05),治疗后对照组Cr显著性高于观察组C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452,P<0.05)。结论 雾化吸入阿米卡星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呼吸机相关肺炎2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我院NICU内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情况,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的该类感染的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NICU内2006.1-2007.2之间发生呼吸相关肺炎病通过细菌培养确定为鲍曼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该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鲍曼氏不动杆菌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流行情况复杂,并且出现了耐碳青酶烯类的菌株感染,可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结论 预防该菌在NICU内导致感染需要引起临床工作者更多的重视,加强对其定植情况的监测是预防其感染和流行的重要措施,对该菌开展及分子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指导NICU内NI防治。 相似文献
5.
鲍曼不动杆菌能引起严重的院内感染,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给治疗和控制感染带来极大困难。噬菌体可在宿主菌内复制并可破坏宿主菌,而对动植物没有毒性。因此,噬菌体以其特有的自然特征有望成为较好的抗菌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噬菌体展开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到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应用呼吸机患者130 例,根据是否合并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将患者分为研究组(86 例)和对照组(44 例),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特征,然后根据药敏实验选择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科室主要以ICU 为主,大约为76.74%,神经外科次之,大约为8.14%;研究组呼吸机应用时间(18.72± 3.15)天显著长于对照组(6.18± 0.02)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或者亚胺培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86%。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多发生于ICU,且感染者呼吸机应用时间较长,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不动杆菌,属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其多重耐药性严重降低了治疗选择性,对全球的医疗系统造成极大威胁。VI型分泌系统(type VI secretion system,T6SS)是革兰阴性细菌中广泛存在的毒力系统,可通过直接接触将效应因子注入临近细菌导致其死亡,实现自我保护。T6SS在AB中高度保守,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6SS在AB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对AB T6SS的组成、功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深入研究AB的致病及耐药机制提供依据,并为其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是临床常见感染菌,耐药性日益增强。其多重耐药性与可长期存活性将导致菌膜的形成,而这种可以抵抗抗菌素治疗的菌膜有着复杂的机构,在复杂结构中起到形成菌膜、维持菌膜稳定性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胞外多糖(EPS)和菌膜相关性蛋白(the biofilm-associated protein,Bap),促使鲍曼不动杆菌躲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也愈发困难。 相似文献
9.
研究2010至2011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取自2010至2011年我院各科室送检的全部标本(包括血、尿、便、痰、分泌物等),经培养后,挑取纯菌落,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2010至2011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不断上升,由2010年的4.6%上升到2011年的6.8%,以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上升最快.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也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1.7%上升到2011年的2.8%.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为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2 a分别为0%和7.8%.鲍曼不动杆菌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也越来越高,多粘菌素B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佳药物.临床应重视鲍曼不动杆菌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合理应用抗茵药物,以避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布。 方法 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规细菌分离培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从中筛选出40株多重耐药菌株(MDR-AB),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相关耐药基因。结果 共检出1 112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以痰液标本的分离率最高82.37%(916/1112),其次为洁尿8.99%(100/1112)。临床分布以ICU为主61.60%(685/1112),其次为老年干部病房11.60%(129/1112)以及呼吸内科9.98%(111/1112)。鲍曼不动杆菌对2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以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9.8%(109/1112),其次为阿米卡星25.2%(280/1112);对头孢西丁、头孢美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9.7%(1109/1112)、100.0%(1112/1112)、98.8%(1099/1112)。40株MDR-AB菌株耐药基因Tem、SHV、CTX-M-9、OXA-23、aac(3) -II、aac( 6') -Ⅰ、aac( 6') -II、ant( 3″) -Ⅰ、ant( 2″) -Ⅰ、ParC、GyrA、tetA、tetR检出率分别为65.0%、72.5%、70.0%、72.5%、2.5%、55.0%、87.5%、55.0%、40.0%、92.5%、87.5%、15.0%、12.5%。 结论 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耐药机制复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常见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5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以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35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8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35株(占73.77%),革兰氏阳性细菌33株(占18.03%),真菌15株(占8.20%)。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占35.52%,革兰氏阳性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84%,革兰阳性菌无一对万古霉素耐药,除了米诺环素总耐药率为42.42%外,其余病原菌对于常用的药物总耐药率均大于60.0%,革兰阴性菌普遍存在多药耐药现象。结论:引起VAP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群,且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在临床上应加强对VAP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探讨其相应的防治措施,为针对VAP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NICU中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5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确诊为VAP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构成,并对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4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为100.00%,未检出革兰阳性菌。检出率前3位的致病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6.36%,16/44),铜绿假单胞菌(25.00%,11/44),肺炎克雷伯杆菌(20.45%,9/4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病原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唑啉等均耐药,且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的药物敏感性明显下降。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插管次数、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胎龄、母亲年龄、原发疾病为新生儿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VAP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新生儿VAP的发生与出生体重、胎龄、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培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分析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8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8例为观察组,同期按照2:1的比例选择非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同时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对于头孢噻肟、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头孢他啶都高度耐药;除哌拉西林、多粘菌素外,对照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GCS评分、深静脉置管等因素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显著相关(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比较常见,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GCS评分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监测与分析医院近三年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2012-2014年门诊及住院部各科室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近三年鲍曼不动杆菌共分离出2 217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占65.27%;且主要分布于重症医学科,其次是NICU及呼吸内科。2012-2014年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66.1,P50.0%。结论 近三年来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高,对多种药物耐药率高,多重耐药严重,医院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及抗生素使用的管理,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采集2016年4月-2017年8月于我院ICU住院治疗的58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痰样本进行病原菌培养,观察病原菌分布情况。同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氨曲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八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结果:58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共培养204株病原菌,204株病原菌中根据占比分别为革兰氏阴性菌69.61%(142/204)、真菌15.20%(31/204)以及革兰氏阳性菌15.20%(31/204),且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均明显高于真菌以及革兰氏阳性菌(P0.05),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21.08%(43/204)、铜绿假单胞菌占比18.14%(37/204)、鲍氏不动杆菌占比10.78%(22/204)、产气肠杆菌占比9.31%(19/204)。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均低于其他七种抗生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奈替米星的耐药性均低于其他七种抗生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均较高。结论:ICU中呼吸机相关肺炎主要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发,且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ICU分离的菌株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再经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测到98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为50株(占51.0%),标本来源大部分为痰液(占94.9%)。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的有15种,耐药率〉90%有3种,分别为氨苄西林(98.0%)、头孢唑林(99.0%)和呋喃妥因(99.0%),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仅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0.2%),另外检测到对所用抗菌素泛耐为4株(8.0%);而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的仅为4种,耐药率〉90%同样为氨苄西林(100%)、头孢唑林(97.9%)和呋喃妥因(97.9%),耐药率比较低的为美罗培南(10.4%)、妥布霉素(16.7%)和环丙沙星(16.7%),耐药率最低也为头孢哌酮/舒巴坦(6.3%)。结论 ICU分离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出现了泛耐菌株;临床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一般条件下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建议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连续对比分析不同海拔地区同级别医院非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寻找不同海拔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的影响并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3年两家不同海拔地区同级别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结果 2011年至2013年,低海拔地区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12.66%、17.01%、15.33%。高海拔的地区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0.24%、1.50%、1.44%。低海拔地区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美满环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对多数常用药物耐药率均高于70%。而且保持稳定。高海拔的地区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下降,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的敏感率近两年均在60%以上。结论低海拔地区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高,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高海拔的地区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低,常用抗生素敏感率高。环境因素对微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群,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PICU中发生的34例VAP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计检出病原菌4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85.0%),革兰阳性菌4株(10.0%),真菌2株(5.0%)。前四位致病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5.0%)、肺炎克雷伯菌(20.0%)、铜绿假单胞菌(15.0%)、大肠埃希菌(12.5%),均对儿科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严重。鲍曼不动杆菌对头胞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则对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结论 应加强机械通气儿童患者呼吸道管理及病原学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