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叶夹竹桃是夹竹桃的变种。整个植株,黄绿相间,有的叶片金黄,有的叶片黄、绿交错。植株高达4—4.5米,萌蘖性强,极耐修剪。叶革质,较原种叶片略薄,花冠粉红色,径约5厘米,有特殊香气,单瓣或重瓣,果长圆形,花期6一10月,若冬季保护地栽培,花期提前至5月中旬。花叶夹竹桃遇强日光直射,易使叶片黄色变浅,严重的造成叶片炽伤,故喜60%左右阳光照射,宜温暖湿润气候;性强健,抗烟、粉尘及有毒气体能力强,是良好的庭院观赏树种。不同树种无性繁殖的难易度差异很大。夹竹桃的繁殖人们一直延用扦插、压条法为主。经试验…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开发利用野生花卉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乌头商品化开发研究了基质、激素以及插穗长度对乌头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沙、土3种扦插基质中,以草炭效果最好,插穗长度以20 cm为佳,生根率可达78.8%,激素以600 mg/L NAA处理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4.
千层金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用L_(16)(4~5)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基质、穗条长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千层金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和生长调节物质对生根率有极显著的影响,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与穗条长度对生根率有显著的影响,4个因素对干层金嫩枝大田扦插生根率影响从大到小分别是基质、生长调节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穗条长度.用浓度100 mg/L的NAA浸泡9 cm插穗2 h,在混和基质上扦插,平均生根率可达92%,且生根及新梢抽出时间早,侧根数量多,扦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6.
夹竹桃天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竹桃天蛾Daphnis nerii(Linnaeus)是夹竹桃上的重要害虫,具有间歇性爆发的特点。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1年发生2~3代,以蛹在寄主附近的枯枝落叶层、表层松土及土壤缝穴中越冬。越冬代成虫于6月上旬出现,6月中下旬产卵。6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第1代成虫于7月中旬出现,7月下旬产卵。第2代幼虫8月上旬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危害最历害,9月中旬开始化蛹,化蛹持续到10月中旬。第2代蛹发生分化,一部分成为越冬蛹,另一部分则羽化为成虫。第2代成虫于10月上旬开始产下第3代卵。10月上旬第3代幼虫开始孵化,11月中旬第3代幼虫开始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7.
8.
小果核果茶为山茶科石笔木属常绿乔木,树形美观,叶泽光亮,洁白亮丽的花朵和茂密的果实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其种子含油量高,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新型生物能源植物。该研究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分析了激素种类、处理浓度、浸泡时间和扦插基质对小果核果茶扦插生根的影响,并以生根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为扦插生根效果的评价指标,构建生根效果指数,总体评价小果核果茶的生根效果。结果表明:对生根效果指数影响最大的是扦插基质,激素种类次之,影响最小的是处理时间。其中,扦插基质对生根效果指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当激素种类为NAA、处理浓度为500mg·L~(-1)、处理时间为12 h、扦插基质为泥炭土时,小果核果茶扦插的生根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为小果核果茶的栽培生产、育种以及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花叶万年青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观赏植物花叶万年青属9个品种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不同品种的组织培养能力有很大差异.培养基中添加3-5mgL-16-BA比较适宜花叶万年青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和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基以1/2MS+0.5mgL-1NAA效果较好。实现了玛利安万年青等4个品种的组培快繁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插床育苗、薄膜覆盖的方法对泰顺杜鹃插穗进行不同剂型生根粉、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年龄、不同插穗长度和不同品种对比的扦插实验。结果表明:(1)生长调节剂GGR 6号相对于萘乙酸、清水生根率和不定根数较多;(2)按照高浓度速蘸低浓度浸泡原则,同激素的GGR 6号在同一浓度100 mg/L进行浸泡,以1.5 h~2h效果显著;(3)对于不同年龄生的插穗,一年生、两年生和三年生的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一年生插穗生根性状指标还是略高于其他;(4)对于不同规格的插穗,长度6~10 cm的生根率明显好于其他规格;(5)不同品种杜鹃生根状况存在差异,实验结果刺毛杜鹃整体性状优于泰顺杜鹃。 相似文献
11.
夹竹桃灭钉螺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at 20±5℃ shows that the water extract of fresh Nerium indicum had an obvious effect on killing Oncomelania hupensis. Treated with 0.1% water extract for four days, the mortality of O. hupensis was up to 100%.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issues of N. indicum on O. hupensis was in order of stem phloem>leaf>root phloem>flower. The effect of N. indicum on O. hupensis was about ten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Pterocarya stenoptera and Rumex japonicus, and was equal to that of 1×10-3mg·L-1 niclosamidum. 相似文献
12.
《一个城市及其居民的生态学》(The Ecology of a city and its people——The case of Hang kong.1981),它是关于香港城市和香港人民的生态学专著。是人与生物圈第11项,城市生态研究计划中最早完成的地区研究成果之一,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对于沿海的14个开放城市生态研究亦颇多借鉴之处。撰者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Boyden等,在香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协助下,于1972年开始香港人类生态的调研,1974年被纳入MAB project 11,1979年完成定稿,1981年由澳大利亚大学出版社正式在坎培拉出版。 相似文献
13.
夹竹桃灭钉螺效果初报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1 引 言在防治血吸虫病的过程中 ,人们一直致力于消灭其唯一中间宿主钉螺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一些地方有螺面积扩大 ,疫情回升 .常用化学药物灭螺法虽有较明显的灭螺效果 ,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90年代以来生物灭螺开始成为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 ,在筛选灭螺植物 ,提取植物灭螺活性成分和利用植物他感作用灭螺等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绩[1~ 4 ,7,8] .目前 ,植物灭螺难以推广的主要问题在于利用新鲜植物材料灭螺常需要较高的浓度 ,而原料来源往往有限 ;提取植物灭螺活性成分制作灭螺剂的成本较高 ,难以广泛应用 .因此 … 相似文献
14.
15.
High irradiance during treatment of mung bean cuttings favours root 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supplied auxin, whether the latter is IAA or IBA.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inhibitory towards root formation in the absence of supplied auxin. Light promotes the uptake of14C-IAA into cuttings and its upward movement into the leaves. When14C-IAA is applied to leaves of cuttings high irradiance favours movement of radioactivity into the epicotyl and hypocotyl. This movement is also enhanced by concomitant supply of IBA to the base of the cuttings. The irradiance under which stock plants are raised also affects the extent of root formation on cuttings. When cuttings are held in darkness without a supply of exogenous auxin they root best if prepared from seedlings raised under high irradiance. However, transport of14C-IAA out of leaves of cuttings is favoured when cuttings are prepared from seedlings grown under low irradiance. These observation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auxin transport, photodestruction and, possibly,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16.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寄主,是血吸虫生活周期中最脆弱环节,灭螺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保护湿地和水资源.按强心总甙提取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从118.1940g(相当于100g干材料)夹竹桃新鲜叶中得到0.9815g夹竹桃强心总甙.将强心总甙按5、10、15、20、25、30mg/L配制成6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溶液处理钉螺.取活钉螺100只为1组,每20个装入一个尼龙网袋中,分别将各组(5袋/组;网孔2mm)钉螺浸入盛有2000g不同浓度的夹竹桃强心总甙灭螺剂水溶液的玻璃缸中,设1mg/L氯硝柳胺水溶液和无氯清水对照.分别于处理1、2、3、4、5d后,将各处理中的钉螺随机取出1袋,用无氯水冲洗数次,再放入清水中静置1d,然后作存活检查:在解剖镜下针刺无反应的证实死亡.结果显示夹竹桃强心总甙具有很好的毒杀钉螺活性,用20mg/L的夹竹桃强心总甙的水溶液处理3~4d的效果与1mg/L氯硝柳胺溶液处理2~3d的灭螺效果相当;经统计分析:用其水溶液灭螺的.LD50和LD90浓度分别是4.0500mg/L和22.2500mg/L.用LD50浓度的夹竹桃强心总甙溶液处理50个钉螺之后,取活螺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测试,在处理6h时,显示各处理样品的酶活高于对照组,表现为酶带颜色加深,有新的酶带出现;而在处理12h和24h后,各处理的样品酶带浅于对照组,酶带颜色逐渐变浅,直到消失.采用蒽酮显色法测定经夹竹桃强心总甙处理后钉螺软体的糖原含量糖原含量显著下降,减少幅度从9.9%到32.6%;钉螺经夹竹桃强心总甙处理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不明显.分析了强化感作用植物夹竹桃植物新鲜叶中强心总甙的灭螺活性,并在微观领域探究其化感作用导致钉螺的形态病理以及糖代谢、蛋白质代谢等生理变化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杀伤钉螺的机理,由此获得强化感作用植物夹竹桃灭螺的化学生态学证据,为研制新的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成份灭螺剂打下了基础,并为合成仿生灭螺剂以及最终构建生态工程中强化感作用植物群落灭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作为填埋场覆盖层封场植被材料,历时1a现场研究了有无渗滤液灌溉下夹竹桃生长及其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10mm/d渗滤液灌溉下夹竹桃持续生长,生长的快慢呈季节性,且生长较对照组略快;渗滤液灌溉组和对照组夹竹桃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的动态变化同气温变化规律相似,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坏皿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基本呈季节性波动。盛夏(6—8月份)和秋冬(10-4月份)SOD、POD活性明显提高,AsA、GSH积累显著;1a中渗滤液灌溉组各生理生化指标均较对照组变化辐度大,但两组间差异基本不显著;表明有无渗滤液灌溉下,夹竹桃生理生态反应主要受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调控,渗滤液灌溉处理不会显著加大对夹竹桃胁迫。 相似文献
18.
19.
夹竹桃对钉螺酯酶同工酶作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夹竹桃 (Nerium indicum)为夹竹桃科 (Apocynaceae)常绿大灌木 ,被广泛栽培用于观赏、绿化〔1〕。因其资源广泛 ,取材方便 ,叶含强心苷、欧夹竹桃苷等有效成分 ,可杀虫 〔2 ,3〕,故被我们用作杀钉螺 (Oncomelania hupensis)试验材料。从试验结果发现其有较强的杀螺作用 ,但其杀螺的机理尚不明。因此 ,为探讨其杀螺的生理生化机制 ,笔者从钉螺对外界环境反应强烈 〔4〕且具有解毒作用的酯酶 〔5,6〕着手 ,报道夹竹桃对钉螺酯酶同工酶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夹竹桃于 1 998年 4月采自湖北大学校内 ,取其当年萌生枝上部叶 ,洗净 ,…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