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冬季鸭科鸟类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7年冬季,对黄河中游湿地4种典型生境包括滩涂、人工渔塘、芦苇沼泽和莲池中的鸭科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鸭科鸟类7属20种,采用频率指数法确定的优势种为斑嘴鸭、绿翅鸭、赤膀鸭、绿头鸭、普通秋沙鸭,其数量之和占总数量的65.6%.对4种不同生境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芦苇沼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莲池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低.人类活动引起的隐蔽场所和食物资源的变化是造成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大南湖湿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心区南部2 km,系采煤塌陷形成的湖泊湿地,总面积1800 hm2,水面165 hm2.2005~2008年对该地区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河湿地银川段昆虫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5~10月,通过对银川市黄河湿地保护项目区内昆虫群落的调查表明,宁夏银川市黄河湿地的昆虫共有9目81科233种.在12 297号标本中,双翅目、直翅目个体数量较多,而双翅目和膜翅目的物种数较多.样地昆虫种-多度曲线符合对数级数模型,表明黄河湿地银川段环境质量较差.昆虫群落季节动态变化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说明7月份昆虫个体数量和种类数最多,同时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群落最稳定.  相似文献   

4.
2012年4月—2013年3月,逐月对江苏无锡长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群落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鸟类61种,隶属13目30科,雀形目鸟类占主要地位,其中留鸟、冬候鸟、夏候鸟、旅鸟分别占总种数的34.42%、24.59%、29.51%和11.48%。鸟类区系以广布种和古北界种为主,兼有东洋界种,具有南北过渡的明显特征。全年优势种有6种,分别为小??、黑水鸡、白头鹎、八哥、棕头鸦雀、麻雀。从季节动态变化上看,鸟种数表现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数量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鸟类多样性指数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均匀度指数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优势度指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夏季与秋季鸟类群落间的相似性系数最大,夏季与冬季的相似性指数最小。同时对湿地公园鸟类适宜度作出总体评价,并且对公园后续建设及管理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对山地、滩地、水域、人工林4种生境鸟类物种数、鸟类数量等级、多样性、鸟类群落间相似性进行了分析.滩地鸟类物种数及G指数(属的多样性)和F指数(科的多样性)值均最高.山地和人工林鸟类组成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文献共统计鸟类16目53科247种.留鸟69种,候鸟176种,迷鸟2种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如黑鹳、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7种.列入IUCN受威胁物种15种.其中极危等级1种,为白鹤.濒危等级3种,为东方白鹳、鸿雁、丹顶鹤.易危等级11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15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共39种.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滹沱河中游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月至2009年11月,采用样线法对滹沱河中游湿地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217种,隶属于16目52科。其中候鸟(包括旅鸟,夏候鸟,冬候鸟)169种,留鸟46种,迷鸟2种;优势种26种,常见种69种,偶见种122种;古北种148种,东洋种23种,广布种46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0种。分析表明,ShannonWeiner指数为3.425,G-F指数为0.821,Pielou指数为0.637。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相似性较低,说明任何一种生境遭到破坏,都会对该地区鸟类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遗鸥繁殖生境选择及其繁殖地湿地鸟类群落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就遗鸥(Larus relictus)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对其繁殖生境的选择和该生境下所出现的湿地鸟类种类、数量、居留习性等作了记述,并对该地湿地鸟类的区系成份、生境类型与种的生态分布及数量配比关系、伴生种问题及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在鄂尔多斯的发现等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阜阳市重要湿地夏季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掌握阜阳市重要湿地的鸟类资源,2011年7月-2011年9月,采用样带法对阜阳市4个重点湿地的夏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共记录阜阳市重要湿地鸟类11目25科43种,雀形目鸟类种数最多,共19种,占全部种类数的44.1%。东洋界、古北界和两界广布种分别占繁殖鸟种数的39.5%、34.8%、25.6%;湿地水鸟21种,占全部鸟类的47.8%;湿地鸟类群落的优势种为家燕、烟腹毛脚燕和灰椋鸟。八里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种数最多(N=30),多样性指数最高(H=2.49);4个湿地之间鸟类相似性系数均较高。鸟类多样性指数、鸟类种都与湿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多样性r=0.985,P=0.015;鸟种r=0.974,P=0.026)。从鸟类多样性保护考虑,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应向保持湿地面积、增加植被复杂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汉桂子山地区冬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  邓军  易兰  万红霞  刘家武 《四川动物》2007,26(1):157-160
2005年11月~2006年3月,对武汉桂子山地区冬季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44种,隶属10目22科。有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16种;留鸟32种,冬候鸟11种,旅鸟1种,留鸟构成了冬季鸟类的主体;该地区冬季鸟类密度为4.30只/hm^2,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6477,均匀性指数为0.6997。居民点、乔灌林、绿地和水域生境中,乔灌林鸟类多样性最高,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1.
山西平陆黄河湿地植物分类学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物种多样性通常使用物种数量指标α和β等多样性指数进行测度,由于其对取样和样本大小有依赖关系且极其敏感,因此取样方法的不同会对多样性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分类学多样性方法基于分类学系统关系测量物种多样性,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同时面对各种变量和不受控制的取样具有稳健性,同时也考虑了集合的分类学均匀度。不仅能反映植物群落多样性,还能间接反映环境与扰动间的关系,用于识别生态系统或生境是否处于退化阶段。为了探究平陆黄河湿地的物种多样性,检验分类学多样性方法在植物生态学方面的应用,选取了16个样地进行植物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整理了种子植物名录,结果表明平陆黄河湿地共有植物368种,隶属于36目67科213属。含种最多的科为菊科和禾本科,分别为54种和45种。应用平均分类学差异指数(Δ+)和分类学差异变异指数(Λ+)研究了各样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Δ+和Λ+的理论平均值分别为74.24和480;位于三门峡大坝上游和下游的样地和不同群落类型的分类学多样性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受人类干扰较大的车村和鳖干平均分类学差异指数值显著较低,Δ+分别为62.28和67.41,位于95%的置信漏斗外;而水分条件较好且人为干扰较少的南沟渡口和三湾湖平均分类学差异指数值最高为分别81.30和79.94。车村的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值最高为814.44,其物种在不同分类阶元分布最不均一,涧北的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值最低为423.31,其物种分布相对较均一。传统的多样性方法难以全面的反映某个区域的物种组成、分布和多样性,此外分类学多样性的高低与物种数量的多少没有一定的相关关系,Δ+与S、Λ+与S的相关关系分别为-0.257和-0.187(P0.05)。耕作、生态旅游、日常活动等人为干扰因素可能是造成平陆黄河湿地分类学多样性降低及物种在不同分类等级间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安徽沿淮湖泊湿地水鸟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方印  王松  王梅  郑文 《动物学杂志》2011,46(4):117-125
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安徽沿淮的东西湖、瓦埠湖、龙子湖、沱湖和女山湖5个湖泊湿地的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湿地水鸟61种,隶属于7目13科.按居留型可分为冬候鸟32种(占52.46%),夏候鸟14种(占22.95%),留鸟2种(占3.28%),旅鸟13种(占21.31%);按生态...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中游湿地植物分类学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黄河中游湿地自禹门口至汾河入河口之间设置了13个样地进行植物调查,并将植物物种系统分类学中的分类学差异性指数应用到研究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度中。结果显示,样地内共记录植物75种,隶属于2门3纲18目23科61属;按所含物种数的多少统计,在门水平上主要分布在被子植物门(73种),在纲水平上主要分布在双子叶植物纲(57种),在科水平上主要集中在豆科(Leguminosae,11种)、菊科(Compositae,14种)和禾本科(Gramineae,11种),在属水平上主要集中在藜属(Chenopodium,3种)、胡枝子属(Lespedeza,3种)、蒿属(Artemisia,3种)和香蒲属(Typha,3种);一年或两年生植物最多,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次之的生活型谱特征总体上反映了黄河中游湿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旱的气候特征。用平均分类学差异指数(Δ~+)和分类学差异变异指数(Λ~+)对13个样地植物分类学多样性特征的分析表明,Δ~+和Λ~+的理论平均值分别为84.25和425.43;运用双变量分析法将Δ~+和Λ~+进行组合分析,发现汾河入河口样地(S12)的期望值较小,河津市汾河25号坝样地(S8)、闸西侧样地(S9)和万荣县西范控导工程西侧样地(S10)的期望值较大,说明样地S12的物种分类学多样性较大且物种分布较为均一,样地S8、S9、S10则与之相反。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平均分类学差异指数(Δ~+)、分类学差异变异指数(Λ~+)与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Patrick指数间均无稳定的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4.
河南黄河湿地位于黄河中下游,由西向东随地势变化,动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复杂。于2011年至2015年对三门峡市、洛阳市以及焦作市的黄河湿地保护区维管植物和哺乳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比较分析了三个区域间动植物多样性的差异,采用非趋势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物种组成数据进行排序和分类,结果显示:(1)三门峡、洛阳和焦作黄河湿地维管植物分别有130科、493属、1128种及变种,128科、470属、1049种及变种,90科、290属、542种及变种;三门峡黄河湿地哺乳动物有6目、15科、48种,洛阳黄河湿地哺乳动物有7目、18科、61种,焦作黄河湿地哺乳动物有6目、11科、34种;(2)从三门峡黄河湿地经洛阳黄河湿地再到焦作黄河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降低;(3)三门峡黄河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和哺乳动物多样性与洛阳黄河湿地差异不显著,与焦作黄河湿地差异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河南黄河湿地保护区植物和动物多样性研究资料,同时也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阿尔山市北部鸟类区系组成及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采用样带法和样点法对阿尔山市北部鸟类区系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2种,隶属于13目32科。其中留鸟31种,占阿尔山市鸟类总数的30.39%;夏候鸟60种,占58.82%;旅鸟6种,占5.88%;冬候鸟5种,占4.91%。繁殖鸟构成本地区鸟类区系的主体,夏候鸟为主要组成类群。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鸟类有15种。阿尔山市鸟类区系反映出东北区与蒙新区、大兴安岭岭南与岭北相互渗透和过渡性特征。鸟类种类组成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秋季节为高峰期,夏、冬季为平稳期。多样性指数变化:林地草地湿地山地农田居民区。随着人类活动程度的加剧,距离城镇较近、人类经常活动的生境,鸟类多样性明显较低。说明城市化影响已开始显现,人类活动对鸟类区系组成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以往对湿地鱼类的研究一直相对匮乏,不利于进行湿地保护和湿地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本研究基于2021—2022年期间对海口市典型湿地——五源河湿地公园的鱼类群落调查数据,研究了该湿地公园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调查发现该湿地公园鱼类70种,隶属9目28科61属,其中纯淡水鱼类41种,河口鱼类29种;纯淡水鱼类中土著鱼类29种,外来鱼类12种;受威胁鱼类6种,海南特有种2种。湿地公园鱼类生态类型以杂食性、底层性、定居性鱼类为主;海南似鱎(Toxabramishoudemeri)、齐氏非鲫(Coptodonzillii)、须鲫(Carassioidesacuminatus)、豹纹翼甲鲇(Pterygoplichthyspardalis)为该湿地公园的优势种;鱼类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11、5.19、0.59和0.26。结果表明,五源河湿地公园的鱼类多样性较高,但部分河段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和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亟需实施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图们江流域林区居民点鸟类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民点鸟类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在居民点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其生态学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杜恒勤(1958、1959)、周昌乔等(1959)、钱国桢(1964)、郑光美(1965、1982),赵正阶(1981)等,对麻雀、家燕、金腰燕等居民点鸟类进行过大量种群生态学研究。居民点鸟类群落研究和数量统计,尚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18.
莱州湾及黄河口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11年5月—2012年4月对莱州湾及黄河口水域9个航次的渔业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莱州湾及黄河口水域共捕获鱼类62种,隶属于11目、34科、53属,主要由暖水种和暖温种组成,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37种),其次是鲉形目(7种)和鲽形目(6种)。春季优势种包括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鲱衔(Callionymus beniteguri)、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矛尾复鰕虎鱼(Synechogobius hasta)和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其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70.8%;夏季包括矛尾鰕虎鱼、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鲱衔和短吻红舌鳎,占总渔获量的68.1%;秋季包括矛尾鰕虎鱼、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鳀(Engraulis japonicus)、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斑鰶、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矛尾复鰕虎鱼,占总渔获量的87.1%。平均单位时间渔获量存在显著季节变化,以秋季最高(22.63kg/h),其次是夏季(16.75kg/h),春季最低(1.29kg/h)。春季(5月)平均单位时间渔获量为0.69kg/h,为1959年、2003年、2006年和2008年春季(5月)的0.3%、0.3%、1.7%和541.2%,鱼类资源量虽有所回升,但总体呈大幅下降的趋势。鱼类种类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夏季较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但是以渔获尾数计算的均匀度指数,夏季最大,春季最小,以渔获量计算的均匀度指数则相反,且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与表层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与表层盐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9.
宁夏黄河湿地现已知有44种蝗虫,隶属2总科8科24属,占全自治区蝗虫总种数的50.57%。湿地蝗虫在种类组成上以蝗总科中的斑翅蝗科为优势类群,共计12属15种,占总种数的34.09%。网翅蝗科次之,共计3属11种,占总种数的25%。区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黄河湿地蝗虫完全为古北界区系成分。在中国地理区划中有17个区系型,以蒙新区特有种所占比例最高,计17种,占总种数的38.64%。其次为蒙新区—青藏区系型,计4种,占9.09%。以宁夏黄河湿地11个自然行政地理区划为分类单元,对其种类生态地理分布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了地理生态环境与生物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