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陕西汉中、贵州、福建、江西4个产地的吴茱萸和汉中产小花吴茱萸的果实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共鉴定出154种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酯类及酰胺类等化合物。其中陕西汉中产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鉴定出48种化学成分,未知成分2种。主要成分有反式-罗勒烯(相对含量为75.05%,下同)、顺式-罗勒烯(8.10%)、β-香叶烯(6.14%)等;贵州产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未知成分3种,其主要成分有反式-罗勒烯(67.04%)、β-香叶烯(9.66%)、顺式-罗勒烯(7.98%)等;福建产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鉴定出57种化学成分,未知成分2种,主要成分有反式-罗勒烯(73.14%)、顺式-罗勒烯(8.41%)、β-香叶烯(3.82%)等;江西产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鉴定出61种化学成分,主要种类有β-香叶烯(33.49%)、反式-罗勒烯(30.27%)、β-水芹烯(18.86%)、顺式-罗勒烯(5.23%)等;陕西汉中产小花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鉴定出化学成分83种,未知成分3个,其主要成分为反式-罗勒烯(40.21%)、顺式-罗勒烯(8.99%)、β-香叶烯(6.74%)等。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吴茱萸及小花吴茱萸果实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种类比较接近,但各自挥发油化合物组成又都含有其特有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河南栽培罗勒(Ocimum basilicum L.)和丁香罗勒(Ocimum gratissimum L.)成龄叶香气成分的差异。方法:于2015年7月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随机采取长势健壮、无病虫害的河南栽培罗勒和丁香罗勒的成龄叶(自下而上第5、6片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检测;根据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河南栽培罗勒中检出24种香气物质,丁香罗勒中有26种。其中,1,3-二甲氧基苯、石竹烯、乙苯等是2种罗勒共有的主要香气成分。香叶醛、β-蒎烯、薄荷二烯是河南罗勒的主要特有香味成分;蒿脑、桉树脑及异龙脑是丁香罗勒的特有成分。结论:河南栽培罗勒和丁香罗勒种的叶片中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烟草与紫苏科间远缘杂种后代化学成分及医药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药用植物资源以缓解吸烟与健康的矛盾,通过创新育种的方法将普通烟草品种78-04与紫苏进行科间远缘杂交,对选育出的新型烟草稳定品系—紫苏烟的内在化学成分及医药成分进行分析。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证实,通过药用植物与烟草基因间的渐渗、交流以及重组,紫苏烟中转入了父本紫苏的遗传物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显示,紫苏烟具有低糖、中高烟碱的特点,芸香苷的含量比亲本普通烟草品种78-04提高了70.4%。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初步分析表明,紫苏烟中含有α-丁香烯、β-丁香烯、芳樟醇和薄荷醇等紫苏挥发油的成分,与紫苏比较其薄荷醇的含量提高了2倍多;并产生了α-桉醇、香叶烯、桉油精、愈创木奥、α-郁金烯和γ-榄香烯等亲本所没有的医药成分和香料成分。药用植物与普通烟草科间远缘杂交能创造变异、产生烟草新类型,对降低卷烟产品的危害性具有一定作用,紫苏烟在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也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糊烟’为原料,正己烷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再经正交试验优化‘糊烟’净油提取工艺;以活性白土为脱色剂,无水乙醇为除蜡剂,分别研究了对脱色与除蜡效果的影响因素;再使用气相-质谱连用仪(GC-MS)分析提取出净油的挥发性成分。试验结果显示:‘糊烟’净油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 L),提取温度55℃,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5 h。最优脱色条件为:脱色土用量为150 g/L,脱色处理温度35℃,脱色搅拌时间3 h;最优除蜡条件为:无水乙醇用量1∶10(g/m L),析蜡温度为0℃,析蜡时间为4 h。通过GC-MS共分析出52种成分,并首次在烟草净油挥发性成分中检出鸢尾酮、罗勒烯、别罗勒烯、反式-异柠檬烯、右旋萜二烯、α-(甜)没药烯、天然维生素E。本研究成果以期为四川特色烟‘糊烟’净油或精油等系列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宋佳昱  谢琳  张玄兵 《广西植物》2016,36(3):373-378
该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EM)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绿罗勒、莴苣罗勒和大叶罗勒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绿罗勒(Ocimum basilicum‘Green’)中鉴定出40种化学成分;从莴苣罗勒(O.basilicum‘Lettuce’)中鉴定出26个化学成分;从大叶罗勒(O.basilicum var.majus)中鉴定出36个化学成分。绿罗勒、莴苣罗勒和大叶罗勒精油中共有的香味物质为芳樟醇、[1S-(1à,4à,7à)]-1,2,3,4,5,6,7,8-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甘菊环烃]和榄香烯。从绿罗勒、莴苣罗勒和大叶罗勒精油检测到的主要成分中发现,绿罗勒和大叶罗勒同为芳樟醇,化学型同为芳樟醇型;莴苣罗勒为桉树脑,化学型为桉树脑型。此外,还对绿罗勒、莴苣罗勒和大叶罗勒精油化学型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罗勒精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桂产罗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汝梅  李耀华   《广西植物》2006,26(4):456-458
采用GC-MS法建立桂产罗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罗勒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其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5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21%。桂产罗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对烯丙基茴香醚、(+)表-双环倍半水芹烯、3,7,11-三甲基-(Z,E)-1,3,6,10-十二碳四烯,与文献报道的其他产地的罗勒油的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四川米易逸生植物毛叶丁香罗勒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法,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和标准品叠加法研究了米易县的逸生植物——毛叶丁香罗勒(Ocimum gratissimum L.var.suvae Willd)的精油化学成分。从分离出的53个色谱峰鉴定出2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丁香酚(84.500%)、顺-罗勒烯(4.567%)、顺-石竹烯(1.516%),α-依兰油烯(2.457%)。已鉴定成分相对含量占全油的96.641%.此精油的丁香酚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栽培的同种植物.  相似文献   

8.
佛手挥发油特征化学成分群GC-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6个不同产地佛手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确定其特征化学指标成分群.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佛手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得到其共有的特征性化学成分群,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广东、四川、金华、广西、安徽佛手的挥发油中鉴定16种共有特征成分,按保留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为:α-水芹烯、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α-萜品油烯、邻伞花烃、柠檬烯、顺式-β-罗勒烯、反式-β-罗勒烯、γ-萜品烯、γ-萜品油烯、乙酸芳樟酯、顺式-水合桧烯、α-萜品醇、β-柠檬醛、α-柠檬醛,其占总峰面积的的比例大于82.9%;其中柠檬烯和γ-萜品烯是主要成分,两者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比例大于65%.结论:所建立的特征成分群能充分地袁征佛手挥发油化学组成,可以为佛手挥发油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密花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密花香带植油,采用GC/MS气质联用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总成分的朋%,主要成分是1-对孟二烯-1,8占367%,罗勒烯占36.9%,β-荜澄茄油烯占5.3%等。  相似文献   

10.
毛叶丁香罗勒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引种栽培的毛叶丁香罗勒精油用Finnigan-4510型毛细管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共分离了26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16个成分,占全精油含量的98.5%。主要成分是:丁香酚(80.33%);罗勒烯(12.80%);β-毕橙茄烯(4.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