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呼伦贝尔草原黄羊体况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呼伦贝尔草原地区黄羊肾脏重量和肾脏中心脂肪指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初步评价了不同年龄-性别组黄羊以及不同季节黄羊体况的差异。发现:黄羊左肾重量大于右肾,不同年龄-性别组黄羊间肾重存在极显的差异(P<0.01),并且肾重与体重呈显的正相关性(P<0.01);黄羊肾重存在季节性差异,春季肾重大于秋、冬二季;KMFI值在不同的年龄-性别组间也呈明显的差异性(P<0.01),KMFI值亦与体重吴正相关性(P<0.01);不同的季节,黄羊KMFI值差异明显(P<0.01)。黄羊秋季体况最好,而冬末春初则较差。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黄羊曾广布于中国的北部,目前黄羊只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北部的中蒙边境一带。环境的变迁、人类活动的干扰及盲目捕猎是黄羊分布区缩小的重要原因。建议尽快建立黄羊自然保护区,使黄羊在我国有一安歇、繁衍的良好栖息地,最终使黄羊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理智与情感     
2006年过去了,很多事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2006年的中国环保事业在步履维艰中依然前行。这是最美好的时代,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过环境;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因为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糟蹋过环境。面对这样的状况,学者们给自己的理论贴上了“生态”的标签,百姓们则把“生存”的大旗插在了越来越荒凉的土地上……本组文章将试图通过两个具体案例来详细解读“生态与生存”这一已被谈论过多次却依然令人深思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要点新闻     
《生命世界》2005,(10):7-7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元教授8月24日在北京宣布,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亚洲黄羊日前在山东顺利降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山羊克降出亚洲黄羊。亚洲黄羊,又叫南江黄羊,是我国畜牧科技人员经过40年精心选育成功、国内惟一通过国家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新疆昆仑山黄羊岭—木孜塔格地区下二叠统黄羊岭群的分布、层序划分及对比;首次对黄羊岭群所含?类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共描述早三叠世?类15属26种,其中4个新种,1个新亚种,2个未定种。 黄羊岭群下亚群和华南的栖霞组大致可以对比,黄羊岭群上亚群和华南茅口组大致可以对比。黄羊岭群的早二叠世?类,属典型的特提斯海暖水?类,生物地理分区上属特提斯大区的华夏-特提斯区。  相似文献   

6.
消失的黄羊     
您知道内蒙古草原上的"一片白云"指的是什么吗?那是美丽的野生黄羊。由于它臀部呈白色,当成百上千只黄羊聚集在一起时,远远望去就像天边的一片白云。黄羊虽然叫羊,但它不是狭义上的羊科动物,而是广义上的羊类动物。它属于羚羊亚科原羚属,中文名蒙古原羚,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黄羊的体形纤瘦,跳跃的高度可达2.5米;它也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90千米,所谓"黄羊窜一窜,马跑一身汗",用来形容它奔跑时的速度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7.
记得1991年初,记者曾来到气温在零下30度的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同新巴尔虎右旗环境保护局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那顺进行了交谈。 “请您介绍一下这里的黄羊资源的历史状况。” “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30多个春秋。我们旗北界苏联,西邻蒙古,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3.4万。这里水草丰美,克鲁伦河流经西旗,注入呼伦湖,优良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黄羊的栖息繁衍。五六十年代,这里黄羊遍野,距满洲里5公里的路上,每天可遇五六批集群黄羊,一群多达数百只。有人说当时乘车黄羊挡道路难行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草原黄羊冬季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高中信  金昆 《兽类学报》1995,15(3):203-208
本文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黄羊与放牧绵羊冬季采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比例,探讨了黄羊与放牧家羊冬季对食物资源利用的关系。研究表明,黄羊与放牧家羊冬季采食的植物均以禾本科、豆科等草本植物为主,二者在冬季对食物资源利用的重叠性较大,相似性系数PS=0.789。  相似文献   

9.
王江  方盛国 《兽类学报》2005,25(2):105-114
原羚属物种在羚羊亚科中的分类地位尚存在很多争议。本文测定了原羚属的黄羊和藏原羚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bp),并与牛科其它属31个种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用简约法(MP)、邻接法(NJ)和似然法(ML)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黄羊和藏原羚的序列差异为3.78%,颠换数目近乎为0,其突变远未饱和;原羚属内黄羊和藏原羚为不同种,单系发生;原羚属与赛加羚羊属、犬羚属及跳羚属等并系发生,原羚属隶属于羚羊亚科,应为独立属;羚羊亚科组成属间多为并系起源。根据序列差异值2%/百万年的细胞色素6分子钟,推测黄羊和藏原羚分歧时间大约为1~2百万年;原羚属与羚羊亚科其它属分歧时间大约在5.7~8百万年。  相似文献   

10.
春季和夏初黄羊的集群行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高中信  关东明 《兽类学报》1996,16(3):176-181
本文对春季和夏初在野外观察到的637群黄羊(Procapragutturosa)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春季和夏初各种类型黄羊群平均大小及其方差,并对黄羊群的平均大小、所占比例及其稳定性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初羊群的平均大小存在着显著差异(F=3.09>F0.05),春季羊群(2~412只)较夏初羊群(2~103只)变动范围要大。春季羊群主要是混合群(63.14%),夏初羊群主要是雌性群(60.73%)。在春季和夏初两个季节,雄性群比例皆最低,分别为7.45%和7.59%。较大的集群往往是混合群,春季平均大小为38.95只,夏初为29.13只。而雄性群和雌性群集群规模皆较小。在春季,雌性群平均大小为11.35只,雄性群平均大小为8.84只。在夏初,雌性群平均大小为4.88只,雄性群平均大小为9.63只。混合群的社群组织最为松散,处于不稳定状态,雄性群最为稳定,羊群波动最小。产仔期、食物丰富度及羊群类型是影响黄羊春季和夏初集群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