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译者的话竹松哲夫教授是日本著名学者,曾任日本植物化学调节学会会长。他对中国有深厚感情,曾于1972年受周恩来总理邀请和田村三郎先生一起访华,以后又多次访华。他十分关心中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绿化问题,并在中国设点进行研究。本文是根据他在NHK的报告整理而成,原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边缘科学,化学生态学就是现代生态学向纵深发展的产物,是化学向生态学渗透的结果。化学生态学作为一门系统完整的学科是七十年代在欧美形成的。植物间的生化他感作用研究是目前化学生态学研究的活跃领域之一O一、生化地感作用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植物学家莫利施(HMoltS。h)于1937年首先提出的,指在植物间,包括微生物间各种相互促进或抑制的生物化学作用,又称为异株克生。植物间的他感作用大致可分为异种植物间他感作用和同种作物间的相互作用。前者可能对促进群落形成起作用,后者可能成…  相似文献   

3.
娄成后 《生命世界》2006,(11):90-95
2006年125q是娄成后先生的95岁华诞。娄成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农业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他几十年来潜心从事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作出了重要贡献,证明了植物界也存在与动物类似的“神经-肌肉机理”的运动机制,回答了达尔文的猜想。他还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在化学除草、蔬菜贮藏保鲜、农田覆盖减耕、旱区农业、育苗移栽等许多方面有超前和独到的见解,为农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纳他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他霉素是一种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能专一地抑制酵母和霉菌,作为天然的防腐剂用于食品和饲料行业。概述了纳他霉素的化学结构,作用机理以及基因调控方面的研究,包括合成基因,修饰基因和调节基因。并展望了在纳他霉素基因工程研究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15日在上海召开。大会收到论文47篇,来自全国14个省(区)、市代表52人。会上,有32人做了报告,主要集中在植物生化他感作用的研究,昆虫信息素的释放、鉴定和生态作用,农田病虫害防治的化学生态学的研究等;在植物化学生态学方面,会上概括的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国内较  相似文献   

6.
美国斯坦福大学生化学家Paul Berg是重组DNA研究的开创人。七十年代早期,他与同事们构建了第一个重组DNA分子。由于这一工作获得了1980年化学诺贝尔奖。Berg所从事的遗传化学工作,如今仍在继续,并获得不小的成就。最近,他接受了《C&EN》刊物的采访。谈到由于DNA重组技术所导致的分子生物学有关 进展,进一步研究方向,以及过去和目前,有关遗传工程的看法。现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7.
拉瓦锡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1743—1794)虽然以研究燃烧实质,建立现代化学命名和以天平的应用、开辟现代化学而著名,但是他对动物的呼吸(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和蒸发(失水)也作过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生物磁学》2014,(25):I0004-I0004
青霉素(盘尼西林)是抗生素界的鼻祖。作为20世纪的一项科学奇迹,目前它的抗菌能力已经大大降低。但最近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科学家Chuanbing Tang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一种新方法能够恢复青霉的抗菌活性,甚至可以对抗”超级细菌”。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美国化学学会》期刊上。  相似文献   

9.
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化学通讯邱高峰,堵南山,赖伟(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上海200062)关键词水生无脊椎动物,化学通讯,信息素,利己素,利它素陆生无脊椎动物昆虫化学通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蓬勃发展,迄今为止已被分离、纯化和鉴定的昆虫信息物质有百余种,利用昆虫...  相似文献   

10.
吴宪教授是一位卓越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是我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创始人。论贡献,他在临床化学、免疫化学、蛋白质化学和营养学诸领域都是先驱,都有重要创建和著名论述。论治学,他毕生致力科学研究,孜孜不倦;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识见精邃,行文审慎,立论精湛。我等出其门下,感受尤深。值兹吴宪逝世二十周年之际,撰文纪念,聊表思慕,亦以昭告后人。  相似文献   

11.
去年11月我有机会参加国家科委组织的生物工程考察小组在英国作了两周的考察。在那里访问了英国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的生物工程指导小组、帝国化学公司(ICI)、帝国理工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中心和约翰英尼斯(John Innes)研究所等10个单位。了解了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对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会产生新的学科与专业,对新型专业的微生物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对于培养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要。为适应我校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我们对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3个方面进行调整。化学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独立开课5年来基本达到我校教学目标与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本文介绍我校化学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改革内容与方向,供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纵横两个方面比较了植物形态分类学与化学分类学的发展,论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认为这两个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共同的哲学渊源;形态分类学是化学分类学的重要基础,今后仍将起着主导的、重要的作用,化学分类学是现代植物分类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它不能取代形态分类学,而是作为后者的一个重要补充,与其他生物学科一起,共同促进现代植物分类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拥有埃及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获奖。他使用毫微微秒化学技术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共享化学奖。他们在导电聚合物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化学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化学就是专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的研究起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19世纪以来化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提出了原子分子学说、分子结构学说、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理论,奠定了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吴宪先生(1893~l959)是世界知名的生物化学家及营养学家,在蛋白质化学、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化学及营养学研究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他是中国生物化学及营养学的奠基人,曾被美国学者里尔顿.安德森(J.Reardon-Anderson)誉为"中国化学的巨人",他这样评价吴宪先生:"毫无疑问,吴宪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最伟大的  相似文献   

17.
七十述怀     
钮经义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从事蛋白质化学及多肽合成的研究,成绩卓著。50年代,钮教授在美国首创的部分肼解和酶解结合,解决了卵白蛋白、核糖核酸酶和烟草花叶病毒蛋白亚基C端排列次序问题,肯定了植物病毒中蛋白亚基的存在。回国后,开展多肽研究,在胰岛素人工合成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应本刊特约,撰文述怀。他对科研的执著追求及锲而不舍的顽强态度,给我们以激励与启发。  相似文献   

18.
化学研究的客体是物质,化学概念是提示物质的本质属性。因此,化学不仅是建立化学科学体系和进行化学学习的基础性知识,而且是用来进行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工具。从化学概念的教学是建立在直观性和实验性的基础上的特点入手,结合多年对化学概念教学的体会、对化学概念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的了解,阐述了化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及化学概念教学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污染生态化学: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14,他引:8  
随着生态学和环境化学的发展和交叉,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污染生态化学。目前,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化学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其微观生态化学过程、化学污染的生态效应与毒理及生态风险评价、全球变化的生态化学、生态系统中化学污染物的分析与监测和污染控制生态化学等5个方面。在知识创新的科学目标指导下,污染生态化学今后的工作必须加强从理论上进行突破,在对基础研究进行深入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开展一些应用研究,从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
孙册  黄爱珠 《生命的化学》2006,26(3):269-272
沈昭教授是我国知名生化学家,也是原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最年长的学,大家一直亲切地尊称他为“沈老”,如今他已永远地离开我们近八年了。今年7月12日将是他百岁生日,我们怀着敬重、爱戴、感恩和无限缅怀的心情来纪念他的百岁诞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