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云南宁蒗大槽子泥盆系大槽子组和碳山坪组介形类平足目类11属20种,其中包括2新属(Ninglangela,Facticavelina)和11新种。这些介形类化石在生物地层、生态环境分析和生物地理区系区划上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云南宁蒗大槽子泥盆系大槽子组和碳山坪组介形类12属25种,包括8新种。其中含速足目类10属23种,另含圆足目类2属2种。速足目类10属的12已知种和6新种以及圆足目类2属的2新种,在本文中作了描述和图解。  相似文献   

3.
南疆阿尔金山环形山地区泥盆纪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描述和图解的介形类化石材料系来自南疆阿尔金山环形山地区WF-34-1-2号样品,计8属、3亚属和10种。通过对这些属种的分析指出:(1)其所代表的地质时代是泥盆纪晚埃姆斯晚期到艾菲尔期,且更可能是晚埃姆期晚期;(2)其生态组合为近岸浅水,特别是局限海环境类型;(3)属华南泥盆纪介形类动物地理区系。  相似文献   

4.
描述衡阳盆地东北部岭茶地区介形类化石9属23种。岭茶地区古近纪介形类动物群以Cypris和Li mnocythere两属最繁盛,可划分为两个化石组合:栗木坪组为Cypris henanensis-Cyprois reniformis-Li mno-cythere honggangensis组合,岭茶组为Li mnocythereirregularis-Cypris favosa-Ilyocypris gaoyouensis组合。岭茶地区栗木坪组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宝月组的介形类动物群相同,岭茶组与华涌组的介形类面貌也基本相同,因此栗木坪组和岭茶组的时代应属晚古新世和早始新世,这与栗木坪组和岭茶组中哺乳动物、古地磁和碳氧同位素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浙江桐庐早二叠世船山组介形类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报道的介形类化石系采自浙江省桐庐县瑶林镇沈村剖面早二叠世船山组,计14 属4 亚属22 种,包括4新种和4未定种。其中12属4亚属和19种产自船山组第三段,并被归为Hollinella(Praehollinella) ema ciata Basslerella ola 组合,代表早二叠世船山世隆林期。牙形刺化石主要产自船山组第一段,带化石Streptogna thodus elegantulus 及其共生的其它牙形刺化石,指明船山组第一段的时代为中、晚卡西莫夫期到早格泽里期。根据介形类动物群生态组合和岩石特征,推测船山组第三段是在温暖的近岸浅水且为低能的开阔海环境下沉积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描述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介形类共计15属24种。根据介形类的组合面貌及孢子、牙形刺的研究结果推断,亚里剖面上的亚里组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泥盆系-石炭系界线(D-CB)大致位于亚里东沟段顶部至沟陇日段。亚里组产出的介形类生态组合属于光滑速足目集群或艾菲尔生态型,指示亚里组在沉积时为远岸浅水沉积环境,且在上部腊扎蒲段水深变浅。亚里组介形类面貌与华南泥盆纪介形类相似程度高,与俄罗斯和欧美地区也有相似的属种,说明泥盆纪-石炭纪之交介形类的地理隔离并不显著,在各个板块之间有属种交流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的介形类化石来自云南东部陆良、曲靖及昆明盆地上第三系茨营组和第四系更新统,计13属、1亚属、22种,其中包括13新种。根据介形类同种分布特征可建立4个化石组合。通过介报类化石组合特征及同种在地层中的分布,将云南东部地区晚新生代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8.
文中首次报道西藏聂拉木地区亚来水厂剖面上奥陶统甲曲组介形类16属30种,介形类以古足介目类和圆足介目类为主,少量速足介目类。根据该剖面介形类时代特征,可以推断甲曲组应属于晚奥陶世早期,大致为Sandbian期—Katian期。该介形类生态组合为艾菲尔生态型,指示甲曲组在沉积时为近岸浅水环境。晚奥陶世喜马拉雅地层区与华南扬子区及塔里木介形类面貌相似,应属于相同的生物地理分区。  相似文献   

9.
甘肃玉门下沟地区早白垩世下沟组介形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肃玉门下沟地区下沟组介形类化石十分丰富,该地区下沟组介形类化石共计9属4亚属,21种,本文描述了其中4新种,即Cypridea(Cyamocypris)xiagouensissp.nov.,Cypridea(Cypridea)subunicostatasp.nov.,Stenestroemiasubpeculiarissp.nov.和Stenestroemiaxiagouensissp.nov.。该介形类化石组合尤以Cypridea最为繁盛,通过分析介形类属种的形态特征和化石组合特征并结合岩性特征,推断下沟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期;并认为下沟组为水动力较弱的淡水-微咸水河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10.
描述衡阳盆地东北部岭茶地区介形类化石9属23种。岭茶地区古近纪介形类动物群以Cypris和Li mnocythere两属最繁盛,可划分为两个化石组合:栗木坪组为Cypris henanensis-Cyprois reniformis-Li mno-cythere honggangensis组合,岭茶组为Li mnocythereirregularis-Cypris favosa-Ilyocypris gaoyouensis组合。岭茶地区栗木坪组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宝月组的介形类动物群相同,岭茶组与华涌组的介形类面貌也基本相同,因此栗木坪组和岭茶组的时代应属晚古新世和早始新世,这与栗木坪组和岭茶组中哺乳动物、古地磁和碳氧同位素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广东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介形类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4口钻井及4条地表剖面372个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介形类动物群含介形类化石28属81种,本文描述其中24属62种,包括1新种.此介形类动物群在数量上以女星介科和玻璃介科最繁盛,次为背足介科、湖花介科和类女星介科,依其横向分布及纵向变化规律,划分为Talicypridea和Porpocypris两个动物群及Talicypridea amoena带、Porpocypris globra带和Porpocypris sphaeroidalis带等3个化石带.依据介形类化石三水组可与南雄群对比,时代属晚白垩世早--中期.大塱山组与上湖组坪岭段对比,时代应属晚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地区晚白垩世青元岗组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探井青元岗组红色碎屑岩中发现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即下段的Ahanicypris obesa-Talicypridea triangulata组合和上段的Chinocypridea augusta-Talicypridea qingyuangangensis组合,这些介形类化石地方性色彩强烈,表现为以具冠状壳喙类型的Ahanicypris,Talicypridea,Chinocypridea和网纹发育的Harbinia等属繁盛为特征,反映了中国东北地区晚白垩世晚期介形类动物群面貌。根据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可以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四方台组的介形类动物群对比,时代为晚白垩世Maastrichtian期。  相似文献   

13.
粤北丹霞盆地白垩系长坝组产介形类化石 15 属 50 种,笔者描述其中 15 属 47 种(包括 3 个新种)。长坝组介形类动物群可以划分两个化石组合:( 1 ) Mongolocypris-Cypridea-Darwinula 组合,分布长坝组二段,属种繁多, 组合特征明显,与松辽平原泉头组 - 姚家组、湖北贾店组、浙江兰溪组等的介形类面貌相似,可以大致对比,由于出现少量晚白垩世标志化石 Talicypridea 属和大个体的 Mongolocypris 属,反映它与晚白垩世介形类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又不同于晚白垩世中晚期的南雄群 Talicypridea 动物群,层位偏低,时代较早,属晚白垩世早期为宜,大致相当于赛诺曼期( Cenomanian );( 2 ) Cypridea-Altanicypris-Candona 组合,分布长坝组四段,其层位在长坝组二段之上,晚白垩世丹霞组之下,组合中富含类女星介科的 Altanicypris 属,许多属种出现在晚白垩世地层中,其时代属晚白垩世无疑,与土仑期( Turonian )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的介形类化石采自塔里木盆地北部柯坪地区大湾沟剖面坎岭组,共计8属14种。其中包括2新种和3未定种。Thrallella.Octonaria,Predarwinula三属为本介形类组合最为重要且最具特色的分子。据此推测,坎岭组时代为晚奥陶世中期(Caradocian)。  相似文献   

15.
云南曲靖翠峰山剖面中的介形类leperditeds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描述介形类豆石介类13种和瘤石介类(beyrichiids)2种,其中包括1新种。除1种产自云南宁蒗昔坪油果木外,其余均产自曲靖翠峰山部面下西山村组和西冲组。据已初步掌握的华南地块泥盆纪豆石介类的演化规律,推测下西山村组的地质时代可能属早泥盆世洛赫柯夫期,西冲组下段可能属艾菲尔期,而西冲组中段则大致可与吉维特阶对比。同时指出"Leperditia'generosaJiang的产出层可能是中泥盆统,  相似文献   

16.
云南景谷盆地晚第三纪介形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首次报道景谷盆地介形类化石13属30种(其中19新种,1未定种)并建立3个介形类化石组合,三号构组以Potamocypris-Candoniella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组合,时代为中新世早期;回环组以Herpetocyprella-Metacypris为代表的组合,时代为中新世中晚期;大红猫村组以Leucocythere-Ily-ocypris组合为代表,时代为上新世。  相似文献   

17.
依据闸岗剖面地表及钻井样品的分析鉴定,粤西怀集盆地白垩纪闸岗群马屋组产介形类化石10属17种,本文描述其中9属14种,包括1新种。介形类组合以Eucypris最繁盛,次为Ziziphocypris和Darwinula,称Eucypris hubeiensis-Ziziphocypris simakovi-Darwinula leguminella组合。马屋组与湖北贾店组的介形类组合面貌非常相似,可以进行对比,层位大体相当,其时代应属早白垩世最晚期(Albian)-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了采自山东平邑盆地卞桥组中段的介形类化石15属21种,其中1新属,10新种,并依据Sinodarwinula属建立Sinodarwinulidae新科。根据化石的分析对比,确认含化石地层的时代为始新世早期。介形类化石组合中发现Cypridea(Cypridea)pingyiensisGuansp.nov.,这是已知该属在我国出现的最高层位,为研究Cypridea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湖南湘乡上泥盆统佘田桥组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湖南湘乡上泥盆统佘田桥组介形类化石,共有18属35种及未定种,其中包括11新种。通过与国内外泥盆纪和早石炭世介形类进行比较表明,它们与下伏的中泥盆统棋梓桥组介形类组合和上覆的上泥盆统锡矿山组介形类组合均有明显的差别,该介形类动物群的发现,为佘田桥组的地质时代的确定及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依据,并对研究介形类动物群的演化增加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粤北塘村盆地文明司组的介形类化石计有8属20种,本文描述其中5属13种,称Cypridea epimeco-Mon-golocypris subin fidelis组合,它以早白垩世极度繁盛的Cypridea占绝对优势及全为小个体的Mongolocypris为代表,这个介形类组合可与湖南汝城文明司组的介形类进行对比,时代属早白垩世晚期Aptian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