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
本文对新产品XG3-125型300毫安医用诊断X线机的主要结构及应用范围进行了描述。在半年使用过程中对各类病员2304人次的摄片进行了小结,并分别阐述了该机的一般摄影、胄肠摄影、体层摄影及高千伏摄影等方面的效能。肯定了该机的主要优点,同时也指出了某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乳腺X线摄影与超声在早期老年乳腺癌诊断中区别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比较乳腺X线摄影检查结果与乳腺超声在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的辅助诊断中的诊断确诊率,分析其区别与价值。结果:(1)乳腺X线摄影比超声对钙化更敏感,而超声比乳腺X线摄影对肿物检出率更高。(2)对于直径在0.5-2.0 cm之间的小肿瘤,超声检出率比乳腺X线摄影高;而对于肉眼及查体可扪及的乳腺大肿物(直径2.0 cm),二者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3)乳腺X线摄影与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率无明显差异,乳腺X线摄影+超声对乳腺癌的准确率高于乳腺X线摄影。结论:两种方法在老年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检查中各有优缺点,二者联合应用可达到增加诊断准确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X线成了人民保健工作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许多国家,医疗照射即X线诊断检查已成为居民群体剂量的最大来源,为减少受检查的照射剂量,国内外对X线透视和摄影的照射量日益重视。本文采用国产高灵敏氟化锂[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在X线诊断机上进行实验测试,检验热释光剂量的灵敏度,精确度和临床应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德西门子公司研制了一种新的电子X线断层摄影装置,可以不需要放射源作机械运转就能获得病人的断层图象。由于这种电子断层摄影术有可能首次实现断层荧光透视,因此被命名为断层显示(TOMOSCOPY)。新型电子断层摄影术的原理是在常规断层摄影、电视显示电子断层摄影及编码孔断层摄影等(见图1、2、3)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圆形模糊的常规断层摄影,X线球管和胶片按圆形轨迹移动(见图1)。  相似文献   

5.
刘琳  唐志全  畅亦杰  韩英 《生物磁学》2011,(11):2128-2131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相结争对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乳腺平板数字X线摄影及磁共振检查并且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DIN中,普通导管上皮增生(UDH)17例,DIN1A2例;DIN1B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IN1C--DIN3)12例。采用全数字化X线乳腺摄影与MRI相结合诊断乳腺增生1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11例,3例未能明确诊断。结论:平板数字X线乳腺摄影及磁共振成像综合诊断,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旱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相结合对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D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乳腺平板数字X线摄影及磁共振检查并且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DIN中,普通导管上皮增生(UDH)17例,DIN1A 2例;DIN1B 1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IN1C-DIN3)12例。采用全数字化X线乳腺摄影与MRI相结合诊断乳腺增生18例,乳腺导管原位癌11例,3例未能明确诊断。结论:平板数字X线乳腺摄影及磁共振成像综合诊断,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X线摄影中决定摄片像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如何按人体脏器及其厚度正确地设置摄影参数即摄影千伏、毫安、秒或毫安秒值。这涉及到选择X线摄影条件的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有西门子(Siemens)的对数选择法;美国的定斜率直线变截距千伏选择法;Dudont的bit法;日本纲川高美的定系数法;还有某些医疗单位凭实践经验的选择方法。本文的内容是论述在X线设备方面采用国家标准推荐的优先数列而设置的摄影参数与X线摄影条件选择之间存在着的一定规律,以及应用优先数列与X线胶片的感光密度有关主要技术参数等方面存在着的密切  相似文献   

8.
普通的 X 线摄影,仅能摄取人体的平面影像,对病变部位前后的详细结构,由于重叠,无法真实表露出来,而体层摄影基本上能克服这一缺陷。现今的体层摄影技术日趋为更精确的多轨迹化,且已应用于临床,为大家所熟悉。但临床普遍使用的 X 线机凡附体层摄影装置的,绝大多数为一次单层一张直线体层摄影。而采用多体层摄影,一次摄取五张、  相似文献   

9.
用1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对16只家犬的腹、盆部器官做淋巴管间接注射。结果表明:在肠系膜上动脉的左右侧,有两个最大的淋巴结,分别为左、右肠系膜淋巴结。左肠系膜淋巴结接受空肠、大部回肠的淋巴管和胰十二指肠淋巴结及结肠淋巴结的输出管。右肠系膜淋巴结接受回肠末段的淋巴管。两肠系膜淋巴结的输出管与肝总淋巴结、胰脾淋巴结的输出管汇合,组成肠干,注入乳糜池的右侧。盆部髂内淋巴结最大,接受来自乙状结肠淋巴结和盆部器官淋巴结的输出管。两侧骼内淋巴结的输出管分别组成左、右腰干,向头侧走行,注入乳糜池的尾端。  相似文献   

10.
上海医疗器械厂设计试制的 XG800型800毫安医用诊断机是一成套 X 线机组,适应子中、大型综合医院 X 线诊断各方面的需要。分布于三室:控制室,造影检查室,分层摄影室。具有双台(电动诊视床台和分层摄影床台),三球管(均为旋转阳极管),一个萤光增强器,二个电视机,附有电动式高压注射器,快速换片机,立式滤线器等,另可配以录象装置等。造型美观、大方、整洁、悦目,自动化程度高,防护措施周到,有连锁保险装置,操作简便,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乳腺X线检查的误漏诊原因,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35例经乳腺X线摄影和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X线摄影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病理诊断72例良性肿瘤而X线误诊为恶性7例(误诊率9.72%);63例恶性肿瘤而X线误诊为良性5例(漏诊率7.93%)。结论:乳腺X线误诊与乳腺致密程度、患者年龄以及肿瘤形态相关。掌握拍片技术减少技术性误差,提高影像质量,诊断时仔细阅片并熟知各类型乳腺疾病的特征性X影像表象,并与临床相结合,增强责任心,可减少乳腺X线检查的误漏诊。  相似文献   

12.
狭缝X线摄影法与转动扫描结合,有可能改善几种成象方法的诊断质量。作为一种混合技术,也可叫作转动扫描摄影术,它能限制二次辐射并使对胸部和胃肠道起作用的高千伏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 1903年在波恩举行的第二次放射学大会上,Pasche曾经作过介绍。1923年此法获得了专利,但未能实际应用,狭缝X线摄影法因此而沉睡了70年之久。随着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法的出现,并成功地运用笔束或扇束来消除散射后,狭缝X线摄影开始获得了新的生机。明尼苏达大学首先介绍了把一个高速旋转的X线管和狭缝X线摄影法相结合的原理。在实验中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旋转扫描法的优越性超过了普通的Bucky技术,特别  相似文献   

13.
刘琳  张艺军  孙槟 《生物磁学》2009,(20):3927-3928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与彩色多普勒相结合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乳腺癌中,单发病灶83例,多发病灶13例。采用全数字化X线摄影单独诊断乳腺癌80例,诊断符合率83.33%,采用超声单独诊断乳腺癌87例,诊断符合率90.63%。结论:乳腺X线与超声相结合,诊断乳腺癌95例,诊断符合率99.06%,此二种检查综合诊断,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的全数字X 线摄影与MRI影像学表现,评价全数字X 线摄影联合MRI 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 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10 月至2012 年5月在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前均行数字X线及动态增强MR 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的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结果:全数字化X 线摄片 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率为69.0%(29/42),动态增强MR 检查为95.2%(40/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使 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7.6%(41/42)。结论:动态增强MR 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全数字X线摄影,但后 者对微小钙化显示较好,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正确率,尤其对多腺体型和致密型乳腺的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我会与上海医械电化厂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医用 X 线发光屏及摄影技术讲座”于5月13日~2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我会秘书长陈明进工程师参加了开幕式并讲了话。参加听讲的有来自20个省市的51位放射工作者。讲座的内容有“X 线发光屏及发光材料”、“X 线增感屏的性能及临床应用”、“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的全数字X线摄影与MRI影像学表现,评价全数字X线摄影联合MRI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数字X线及动态增强MR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的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结果:全数字化X线摄片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率为69.0%(29/42),动态增强MR检查为95.2%(40/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使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7.6%(41/42)。结论:动态增强MR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全数字X线摄影,但后者对微小钙化显示较好,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正确率,尤其对多腺体型和致密型乳腺的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访问了新建的上海青浦县向红仪器厂。该厂为满足医疗单位对一部分市场紧缺的 X 线放射设备仪器零配件的需求,特地聘请了一些多年从事 X 线放射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具有丰富经验的老的工程技术人员,专门生产新型弹扣式 X 线胶片暗盒、洗片架及加工部分零配件;同时该厂还承接国内外 X 线诊断设备的机房设计、机组安装业务;接受各型诊断 X 线机的维修,各种高压线包(包括工业探伤 X 线机高压线包)的绕制任务。为了打开局面,该厂树立了这样一个为用户服务的思想:拾遗补缺,满足需要;保证质  相似文献   

18.
用1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对16只家犬的腹,盆部器官做淋巴管间接注射。结果表明:在肠系膜上动脉的左右侧,有两个最大的淋巴结,分别为左、右肠系膜淋巴结。左肠系膜淋巴结接受空肠、大部回肠的淋巴管和胰十二指肠淋巴结及结肠淋巴结的输出管。右肠系膜淋巴结接受回肠末段的淋巴管。两肠系膜淋巴结的输出管与肝总淋巴结、胰脾淋巴结的输出管汇合,组成肠干,注入乳糜池的右侧。盆部髂内淋巴结最大,接受来自乙状结肠淋巴结和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乳腺分型(Ⅰ型(脂肪型)、Ⅱ型(致密型)、Ⅲ型(中间型)、Ⅳ型(导管型))、不同乳腺厚度与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曝光条件(kV、mAs)、平均腺体剂量(mGy)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6月间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MAMMOMAT Novation DR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摄影所获得的2 000例头尾位和内外侧斜位乳腺片,分析7 840幅Ⅰ级乳腺照片中不同乳腺分型、不同乳腺厚度的曝光条件、平均腺体剂量,以研究乳腺分型及乳腺厚度与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曝光条件及平均腺体剂量的关系。结果:当乳腺厚度相同时,Ⅱ型(致密型)乳腺的曝光条件及平均腺体剂量最大,Ⅳ型(导管型)次之,Ⅲ型(中间型)再次之,Ⅰ型(脂肪型)乳腺的曝光条件及平均腺体剂量最小。无论何种乳腺分型,随着乳腺厚度的增加,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曝光条件及平均腺体剂量随之增加。结论:乳腺分型及乳腺厚度与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曝光条件及平均腺体剂量关系密切,乳腺腺体组织越致密、厚度越厚,其曝光条件及平均腺体剂量就越大。  相似文献   

20.
黄店 《蛇志》2007,19(4):299-301
以增感屏和感光胶片作为记录影像信息的媒介,从而获得一个模拟的影像的传统摄影方法已被人们应用了100多年。但时至今日X线胶片的图像质量、保存和传输等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却仍然异常突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作为一种全新的影像学成像技术,其高清晰度的图像质量、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以及便捷的储存和传输能力,有效地实现了X线平片的数字化,成为了本世纪医学影像技术中最新、最热门,也是最重要的技术进展,正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接受。现将我科室多年来使用传统X线摄影和近两年来使用CR摄影技术积累的有关经验结合实际,进一步说明CR技术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