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省绿化苗木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今后如何发展绿化苗木事业,我觉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绿化苗木工作的重点是:切实加大林木良种选育、推广工作力度;尽快打造全省统一的绿化苗木信息平台;严格规范采挖苗木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绿化建设规模的扩大,相关绿化建设项目广泛开展,城镇绿化和景观项目建设对云杉苗木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特别是云杉大苗,已经成为美化城市景观、丰富绿化体系的重要树种之一。本文根据多年云杉苗木培育和养殖经验,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云杉大规格苗木培育与移植技术,希望对当前我国的人工育苗工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村镇绿化现状的和探讨,指出了村镇绿化的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我国村镇绿化的若干对策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邵天然  李超骕  曾辉 《生态学报》2012,32(15):4852-4860
屋顶绿化是现代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缓解高密度建成区人为活动负面影响的重要策略选择。以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为工作区,利用高精度遥感数据结合设计资料查询和实地调查构建基础数据源;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筛选适宜的屋顶绿化约束影响因子,构建资源潜力评估方法;对工作区进行城市屋顶绿化资源潜力评估和绿化策略探讨。结果表明:(1)建筑年代、承重结构、屋顶属性、屋顶小气候是城市屋顶绿化4个方面的主要适建要素,其所涵盖的建筑年代、建筑结构、屋面构造、屋顶功能、屋顶坡度、设备面积、建筑高度和遮荫状况等8个影响因子是决定城市屋顶绿化资源潜力的关键性指标;(2)把城市屋顶绿化纳入城市生态结构和功能建设的整体考虑中,积极开展资源评估、规划研究和配套管理政策建设是推进我国城市屋顶绿化发展重要任务;(3)深圳市中心区现状屋顶绿化率仅9%,剩余构筑物中有51%适合进行全部或部分屋顶绿化覆盖,今后应考虑采取强制、引导和鼓励等不同政策手段,选择适宜的绿化技术方案,对于现有以及正在建设的并且条件适宜的构筑物进行屋顶绿化。  相似文献   

5.
广泛的屋顶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探求中国高度城市化地区屋顶绿化建设推广的可行途径,综述了国外先进国家的屋顶绿化建设历程以及针对既有建筑的拓展型屋顶绿化的建设难点,并以中国屋顶绿化发展较早的上海为例,对其中心城区(即上海市外环线以内的区域,总面积约667.80km2)既有建筑的屋顶绿化进行了适建性评估。国外屋顶绿化建设领先的国家大多经历了从鼓励到强制、从新建建筑到既有建筑的历程;针对既有建筑的拓展型屋顶绿化的建设更具技术挑战性,必须进行构造创新、基质优化、植物精选和成本控制;上海已率先发布屋顶绿化建设的强制性政策,相关技术研发已有相当基础,但推广建设类型仍有局限,拓展型屋顶绿化极具建设潜力。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城市绿化状况浅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作用更不可替代.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结合有关城市绿化建设事例,提出了关于加强城市生态绿化力度、提高绿化的生态效益、优化城市景观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方面的一些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阐述集安市造林绿化工作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求逐渐提升。绿化林已经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木苗培育成绿化林木苗是现阶段绿化急需突破的任务。本文主要介绍了绿化木苗选取的原则,简要分析木苗的培育技术,希望对绿化林木苗的培育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植物作为自然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对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今中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一期工程为例,通过总结建设过程中自然生境的恢复与重建、现状植物保护和开发的经验,探索郊野公园设计建造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为今后城市郊野公园的建设和原有绿地的绿化改造等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的带动下,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将城市园林建设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程,园林绿化工作得到大规模的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对绿化效果带来最大威胁的即是园林病虫害的发生,所以通过持续、有效的控制园林病虫害可以有效的维护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园林生态系统能够良性循环发展,推动园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提高,所以在当前园林建设规模和项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性控制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园林绿化管理的日常工作能够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的精准化水平。准确、充分和前沿的用户需求分析,是建立城市园林绿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平台顶层架构、功能组成、模块设计等的基础。但由于信息化建设和园林绿化行业管理在专业上存在偏差,使得信息化的需求分析和行业的预测工作沟通壁垒较高。结合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一套充分结合用户使用评价、网络新闻、会议记录等文本型大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方法进行城市园林绿化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分析和预测的科学方法。分析了三类文本挖掘得出的高频词特点,结合前期对城市园林绿化信息化行业的实际调研,得出了当前中国园林绿化的管理目标在层级转变,办公自动化、物联网感知等前端管理逐步突显的需求特点,为推动园林绿化行业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各 风景旅游区的建设也搞得热火朝天。在风景旅游区的建设中,绿化造林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而绿化造林的核心问题是栽什么树。 近几年,笔者到过一些风景旅游区,对于某些风景旅游区的绿化,有不同看法。例如,四川盆地地处中亚热带,温暖潮湿的气候非常有利于常绿阔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中心镇公共绿化植物应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广州市17个中心镇公共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及其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广州市中心镇公共绿化中园林植物应用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可为珠江三角洲中心镇公共绿地树种规划、区域绿地建设以及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环城绿化隔离带生态规划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研究运用生态规划方法、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数据,在分析北京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布局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在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绿化隔离带的功能,提出了北京绿化隔离带的总体结构,景观格局与生态规划控制指标。研究表明:规划区内城镇建设用地已达4 0 .2 % ,现有土地景观布局零乱,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十分活跃,扩张趋势明显,要保证足够的土地资源以发展绿化控制带的难度很大。绿化隔离带土地潜力和适宜性的评价结果揭示,如果能够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进一步扩张,充分利用各类适宜性土地发展绿地,如林地、裸地、水体、耕地,重新规划分散的乡村居民点,释放一定的建设用地,则估计有6 5 .8%的潜力土地可发展为绿地。根据北京城市发展对近郊生态功能的要求以及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北京绿化隔离带的总体结构应是楔型环城绿化隔离带,即沿交通干线贯穿绿带,中-小型生活社区与小城镇分布在绿化隔离带之中。绿化隔离带的景观生态格局应是以森林为基质、河流道路为廊道、城镇与居民区镶嵌合理分布在森林绿地的格局形态  相似文献   

15.
日本兵库县西宫市计划的利用生物技术作为城市绿化推进核心的"西宫市植物生产研究中心"于7月27日在西宫市北山绿化植物园正式投入使用."西宫市草地绿化构想调查委员会于1988年4月接受建设植物工程中心的建设,从1989年10月在北山绿化公园内动工,用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主体319平方米,除温室、仓库外还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发展非常的迅速。高速公路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舒适性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以及植物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功能及设计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有效的选择绿化植物,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参考。  相似文献   

17.
厦门市绿化树种规划可持续发展原则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厦门市自然地理概况和目前城市绿化树种的实际情况,运用可持续发展原则,探讨使厦门市绿化树种规划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所需的条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以通化县为例,分析了该县造林绿化与生态建设的现状,围绕如何开展造林绿化与生态建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推动该县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银川植物园依靠银川市政府、市妇联和共青团,开展绿化建设。建园工作与市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热爱自然、建设家园蔚然成风。为了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风,把人类爱情与绿化山河融为一体,植物园准备常绿松柏树木,建立鸳鸯林。  相似文献   

20.
建立广州市龙头山森林公园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州市在“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和“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方针指导下,以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目标,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逐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广州市国民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9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规定要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城乡一体化,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体系,重点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规划到200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少于35%,人均公共绿地达6m2。建设龙头山森林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