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阳谷县黑线仓鼠种群数量预测预报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作者于1982-1992年对山东省阳谷县黑线仓鼠的种群数量作了调查,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预报了阳谷,薛城1993年3月份,5月份、8月份和11月份黑线仓鼠的鼠害发生程度,预报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3.
安徽淮北农区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982一1988年在安徽淮北农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大仓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特点是,数量高的年份出现3个波峰(即前峰、中峰和后峰),平常年份有2个波峰(中峰和后峰),数量低的年份仅1个波峰(后峰)。波峰峰度大都是后峰最高。黑线仓鼠的波峰数除个别数量高的年份有2个(前峰和中峰)外,多数年份只有1个前峰。两种仓鼠的年间数量变幅皆较明显,推测两鼠各自从一个高峰期到另一个高峰期之间需经历7—8年左右时间。繁殖期,大仓鼠为7个月(4—10月),黑线仓鼠为10个月(2—11月);两者均有两个繁殖盛期,即春峰和秋峰经相关分析,大仓鼠的年数量与年怀孕率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而黑线仓鼠则为年怀孕率对次年数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依据1984~2004年21年在呼和浩特郊区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和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ansis)种群数量动态的调查数据,结合优选法(0.618法),应用加权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建立了长爪沙鼠和黑线仓鼠种群数量预测模型。应用此模型分别预测了长爪沙鼠和黑线仓鼠2004年的种群数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相符,预测准确。同时,预测了未来三年(2005~2007年)长爪沙鼠和黑线仓鼠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简便、准确、可靠,为鼠类种群数量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北京大兴地区黑线仓鼠种群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是我国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农田主要害鼠之一。1982年9月到1985年3月,作者在北京、天津及河北省一些地区,调查了它的分布和群落结构并研究其种群生态,本文仅就北京郊区大兴县黑线仓鼠的种群繁殖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黑线仓鼠年龄鉴定及种群年龄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鼠类种群年龄组成的研究是种群生态学的基础内容。种群年龄组成的变化,直接关系到鼠类数量的波动。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是北京地区农田的主要害鼠之一,为探讨该鼠种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控制其危害,研究其种群年龄组成及变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黑线仓鼠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黑线仓鼠生长发育的研究ASTUDYON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STRIPEDHAMSTER¥YANGYuping;ZHOUYanlin;ZHANOPengli;HOUXixian;DONGWeihui(Instituteof...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库布齐沙地黑线仓鼠食物构成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线仓鼠 (Cricetulusbarabensis)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和中原地区草原、农田的一种农牧业害鼠[8] ,在这些生境中 ,其食物以各种农作物和牧草种子为主 ,并取食大量昆虫[1,3 ,5,6 ] 。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齐沙地环境中 ,由于该种耐受高温环境的能力相对较低 ,仅分布在郁蔽程度较高的固定沙地和农田。研究表明 ,本地区该种的数量近年呈上升趋势[2 ] 。结合研究其数量变动规律 ,我们于 1996年 4~ 10月对其食物构成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 ,以分析其生态适应对策。1 研究方法研究点设在库布齐沙地东段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 相似文献
12.
黑线仓鼠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984—1989年,作者在呼和浩特地区野外捕获3008号黑线仓鼠标本进行了肥满度研究。结果表明,该鼠肥满度与栖息地和年龄无关,而有性别、季节和年度差异;肥满度年度变化与种群数量年度消长以及月均肥满度与月均捕获率的相关程度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该鼠的肥满度不能作为预测其种群数量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安徽淮北农区三种鼠的种群数量动态与年龄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安徽省淮北农业区的黑线姬鼠、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的种群数量及与年龄组成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其各鼠的年龄组成在每年的不同时段内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各鼠主要繁殖群体的年龄组也是有区别的,如黑线姬鼠和黑线仓鼠主要是成年Ⅱ组,大仓鼠主要是成年Ⅰ组。如果种群中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Ⅰ组的比例高时,则当年数量就可能较高,如果种群中成年Ⅱ组和老年组的比例较高时,当年数量则低。 相似文献
14.
由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 诱导产生的肿胀反应是生态免疫学中被广泛使用的免疫学参数,通过注射部位的肿胀程度大体上可反映细胞介导的免疫和天然免疫的综合变化情况。为探讨小型哺乳动物不同繁殖状态对PHA 的反应模式,以非繁殖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断乳期的雌性黑线仓鼠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注射PHA 和生理盐水前(0 h)及注射后6 h、12 h 和24 h 注射部位皮肤组织的增厚程度。结果显示:(1)黑线仓鼠对PHA 的反应有两种模式:非繁殖期、妊娠期和断乳期对PHA 的反应模式相似,都在注射后6 h 最高,12 h 和24 h 后逐渐下降;哺乳期对PHA 的反应在注射后6 h、12 h 和24 h 接近,彼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2)哺乳期黑线仓鼠的PHA 反应高峰值有下降趋势,但与非繁殖期、妊娠期和断乳期高峰值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黑线仓鼠在哺乳期对PHA 的反应模式不同于其他繁殖阶段,且反应的高峰值被延迟,这对其存活可能有害,但有助于繁殖进程的延续和后代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繁殖经历与哺乳期最大持续能量收支的关系,对连续4 次繁殖的黑线仓鼠哺乳期的能量收支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不同繁殖组哺乳高峰期的摄食量、泌乳能量支出(MEO)、胎仔数和胎仔重差异不显著,静止代谢率(RMR)、非颤抖性产热(NST)、褐色脂肪组织(BAT)线粒体细胞色素c 氧化酶(COX)活性、血清甲状腺激素(T3 、T4 )和催乳素水平也无明显变化;2)摄食量与MEO、胎仔重和RMR 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不同繁殖经历的黑线仓鼠主要通过降低产热和增加能量摄入来满足哺乳高峰期的能量需求;哺乳期最大持续代谢率(SusMR)可能受乳腺组织泌乳能力的限制,与“外周限制假说” 的预测一致,不支持“中心限制假说”;SusMR 限制因素和哺乳期能量收支策略可能与繁殖经历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