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2002,(3)
为了加强我国遗传学的学术交流 ,及时跟踪当今国际遗传学的前沿领域 ,经中国科学院批准 ,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与进化学术研讨会”将于 2 0 0 2年 8月份在北京召开 ,会期3天。本次会议主要邀请海内外从事遗传学研究的青年学者出席 ,规模 10 0人。特邀著名专家作学术报告。一、会议议题1.基因组学 (人类基因组作图及测序 ;水稻基因组作图及测序、中国梅山猪基因图谱以及比较基因组学 ) ;2 .胚胎发生及形态建成 ;3.进化的分子基础 ;4 .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5 .利用重组DNA技术的基因工程育种…  相似文献   

2.
浅谈"协同进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敏 《生物学通报》2003,38(4):31-31
“协同进化”(Coevolution)一词是 196 4年 Ehrhich和 Raven在《Evolution》(进化 )杂志上正式首次提出 ,用以阐述昆虫与植物 (蝴蝶及其采食植物之间 )进化历程中的相互关系。现已广泛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相互之间有密切关系的物种 (甚至器官 )的进化模式 ,是进化生物学、系统学、生态学乃至发育生物学等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援引《Biology》(Starr主编 ,1994 ,第 2版 )中的定义 ,协同进化是指自然生境中两个或多个物种 ,由于生态上的密切联系 ,其进化历程相互依赖 ,当一个物种进化时 ,物种间的选择压力发生改变 ,其他物种将发生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植物与草食动物之间的协同适应及进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王德利 《生态学报》2004,24(11):2641-2648
通常协同进化是指一个物种 (或种群 )的遗传结构由于回应于另一个物种 (或种群 )遗传结构的变化而发生的相应改变。广义的理解 ,协同进化是相互作用的物种之间的互惠进化。生物之间、特别是植物与草食动物之间的协同适应与进化 ,已经成为生物进化、生态、遗传等学科十分关注的问题 ,可能成为生物学中各学科研究的交汇点或结点。作者具体阐述了 :(1)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研究意义 ,包括对生物学与生态学的价值 ;(2 )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研究的限制或困难 ,诸如时间、研究对象、进化等级尺度和研究方法的限制 ;(3)植物与草食动物之间协同进化的主要研究对象 (系统 ) ,即昆虫传粉系统、昆虫诱导植物反应系统、种子散布系统、以及大型草食动物采食与植物反应系统 ;(4 )植物与草食动物之间协同进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包括适应特征 (性状 )——物种的可塑性 ,以及适应机制——物种适应过程与策略两个方面 ;(5 )植物与草食动物之间协同进化研究的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演替理论与生态恢复实践”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2月 2 7~ 2 9日在广州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和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亦对本次大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与工作人员近 1 0 0人  相似文献   

5.
孟晓星 《昆虫知识》2004,41(1):89-89
中国昆虫学会 2 0 0 3年学术年会“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 1月 1 1日~ 1 4日在云南省大理召开。会议收到论文 47篇 ,来自全国各地的昆虫学工作者 92人出席了会议 ,学会秘书处在大会前印刷了论文摘要集。万方浩研究员和漆一鸣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的研究与发生对策”和“我国的重要虫媒传染病”大会学术报告。两个报告分别从生物入侵和传病昆虫两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热点。会后代表们分别从中国云南吸虱昆虫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登革热和登革热出血热的发生与分布及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环境因素对遗传变异的影响及基因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改善人类生存质量 ,中国遗传学会《遗传》编辑部与广东省遗传学会将于 2 0 0 1年 5月在人类最佳居住城市珠海举办“遗传与环境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广东省珠海市环保局、市教委协办 ,会议的主题是“生命·遗传·环境·教育”。欢迎遗传学、卫生学、环境科学及有关方面的教育工作者参加会议。   1 征文范围  (1)遗传、环境与健康 ;(2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3)基因工程在环保中的应用 ;(4 )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5 )理化诱变育种 ;(6 )环境诱变因素的致癌、致畸、…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通报》2004,21(3):295-295
为了探索二十一世纪药用植物科学的发展与战略,总结和交流近年来药用植物研究领域的工作进展,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及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定于2004年10月23~25日在南京举行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药用植物学研究与中药现代化”。会议将就以下专题展开学术交流:(1)药用植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2)GAP与中药现代化;(3)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4)中药质量控制;(5)植物药临床研究;(6)植物园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7)民族植物药。会议将邀请孙汉董院士、裴盛基研究员、周荣汉教授、万德光教授、郑汉臣教授等…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 由中国遗传学会《遗传》杂志与广东省遗传学会主办的“遗传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将于 2 0 0 1年 5月 8~ 1 1日在珠海举行 .1 .研讨内容  (1 )遗传、环境与健康 ;(2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3)基因工程在环保中的应用 ;(4)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5)理化诱变育种 ;(6)环境诱变因素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7)遗传学教育中涉及的遗传与环境问题 ;(8)遗传与环境科学中的新技术、新方法等 .   2 .会议费用 到会代表每人会议费 40 0元 ,星级酒店住宿费每天 1 0 0元以内 .3.报名办法 欢迎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工作者参加会…  相似文献   

9.
2011年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十届青年研讨会定于2011年10月26–31日在春城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协办。本次会议主题是后植物志时代的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讨:(1)植物分类、标本馆和数据库;(2)植物生命之树重建;(3)生物地  相似文献   

10.
第 1 7届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年会于 2 0 0 0年 8月 1 5~ 1 9日在巴西旅游胜地波科斯·卡达斯 (Pocosdecaldas)举行 ,来自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区的 2 0多个国家约 2 0 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有 6篇大会特邀报告 ,51篇口头报告和 69篇墙展。大会分 6个主题 ,它们是 :( 1 )神经生理学 ;( 2 )生理学和气味感受 ;( 3)植物防御 ;( 4)普通化学生态学 ;( 5)行为和应用 ;( 6)巴西生态系统的研究。大会邀请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T .C .Baker教授作了“信息化合物分子控制的感受与发现寄主过程中的神经生理学”为题的学术…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6月 4日至 10日 ,景观生态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主办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协办。大会特邀了国际著名景观生态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景观与系统生态学系邬建国博士做了为期 6天的《景观生态学 :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邬建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 0 0 )的系统讲授 ,共有来自全国近 3 0个单位的 8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 ,还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王介民研究员、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的冯学智教授、黄杏元教授、南京大…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态学报》2006,30(2):238-238
经中国科学院报请国务院批准(科发外审字[2005]148号“关于同意举办热带生物学与保护协会2006年年会的批复”)。热带生物学与保护协会(ATBC)2006年年会将于2006年7月18~21日在昆明组织召开。会议主题:热带生物学———应对变化的热带生态系统的需要会议议题包括:1)热带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2)入侵物种3)热带森林与全球变化4)热带地区的长期生态学研究5)民族植物学在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6)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生态进化7)热带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热带生物学与保护协会(ATBC)”成立于1963年,是全球最具影响的热带生物学研究国际…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通报》2004,39(3):62-62
序号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时间规模(人)地点备注1在京理事扩大会议讨论学会工作5月50北京学会办公室2理事会议讨论学会工作11月60北京学会办公室3第8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研讨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的现状与热点、生物多样性研究、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第3季度180上海青年工作委员会分类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4全国第5届青年植物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暨第2届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探讨植物生理生态学在恢复生态学中的应用,分析国内外研究形状和趋势,研讨学科理论、方法论和新方法、新手段8月120内蒙多伦县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5第4届全国苏…  相似文献   

14.
原订 2 0 0 2年 3月召开的中国首届国际干细胞学术研讨会 ,由于得到中英政府的大力支持。现改名为“中英干细胞研究国际研讨会”。会议规模较前将扩大 ,会议时间也作了一定调整 ,原来的征文仍然有效 ,截稿日期改为 2 0 0 2年 3月31日。根据中英政府科技合作协议精神 ,科技部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 (BBSRC)将于2 0 0 2年 5月 2 4日— 2 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联合外举办“中英干细胞研究国际研讨会”。作为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 2 0 0 2年现代动物学进展学术研讨会于 12月 2 3~ 2 5日在北京鸿翔大厦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主办 ,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资助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动物学报、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中国动物学会共同承办。本次学术讨论会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传统的动物学主要研究动物的分类、演化、动物区系与动物地理。近 2 0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 ,传统动物学面临极大的挑战。但目前 ,借助于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技术 ,传统动物学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 2 0 0 2年现代动物学进展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2月 2 3~ 2 5日在北京鸿翔大厦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主办 ,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资助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动物学报、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中国动物学会共同承办。传统的动物学主要研究动物的分类、演化、动物区系与动物地理。近 2 0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 ,传统动物学面临极大的挑战。但目前 ,借助于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技术 ,传统动物学也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此外 ,从传…  相似文献   

17.
《植物学通报》2006,23(1):125-125
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将于2006年8月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与有关部门和组织共同主办。会议诚邀全国及海内外有识之士,共同研讨全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相关的科学与保护问题。会议主题:(1)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网络与生物多样性永久监测;(3)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4)湿地生物多样性;(5)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6)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与知识传播;(7)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8)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对策特别专题:(1)生态系统控制实验;(2)…  相似文献   

18.
第 18届国际tRNA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4月8— 12日在英国剑桥大学皇后学院举行。来自各国的 2 4 0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共2 0 0篇。会议由新当选的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会 (IUBMB)主席B .Clark主持 ,每天从上午 8点 4 5分开始 ,进行到晚上 11点 ,实际会议时间达10小时。共有 80位科学家作了学术报告。其余论文以墙报形式交流。这次会议原安排在去年 ,以纪念国际tRNA学术研讨会 30周年。故会议的第一部分 ,放了很多旧照片 ,回忆tRNA学术研讨会和tRNA研究的历史。在Holly因测定了第…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6):F003-F003
20 0 4年5月1 8~2 0日,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承办的“首届中国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分会筹备大会”在沈阳举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何兴元研究员、党委书记姬兰柱研究员、副所长武志杰研究员、受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成卓敏研究员和秘书长倪汉祥研究员委托的张朝贤研究员、国际植物化感作用学会(InternationalAllelopathySociety ,IAS)主席YoshiharuFujii博士、国际杂草学会主席(InternationalWeedScienceSociety ,IWSS…  相似文献   

20.
《植物学通报》2006,23(1):43-43
为了加强我国光合作用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光合作用研究进一步发展,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拟于2006年4月在扬州举行“光合作用学术研讨会2006”(具体时间、地点和日程安排请见第二轮通知)。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光合作用研究实验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和扬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和国际上从事光合作用的专家,以及从事植物生物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参加会议。会议将以大会报告、报告、墙报和论文集的形式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会议将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