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 言 粘虫是我县三麦(元麦、大麦和小麦)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严重威胁着三麦高产稳产。自1967年以来应用糖醋诱蛾法防治粘虫,但在干群中有三种看法:认为诱杀一只少一只,诱杀一千少一千,效果蛮好;也有认为诱杀蛾子勿勿少,农药还是少不了;甚至认为糖醋诱杀蛾子是“请贼作客,得不偿失”。针对这个问题,遵照毛主席关于“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我们在1973年会同张江、高乔、龚路、金乔和施湾等公社,进行了粘虫防治方法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糖液诱杀地老虎、粘虫,已在全国范围内普温推广,且效果良好。但根据预测预报试行办法中统一要求;诱杀地老虎和粘虫所需的糖液,每5日加半量,每10日换一次。我们以往在进行此项工作中,换去的糖液(称废糖液)全部倒掉,未曾充分利用起来,特别在糖类尚不能满足供应的情况下,实为可惜。为了充分利用废糖液,我们曾进行了一些试验,效果良好,现予以整理,供参考。 试验方法 (一)废糖液的处理分二种:一种是将废糖液用双层纱布过滤2—3次,除去杂质和蛾类残体,入锅内熬煑30—40分钟,在熬煑过程中仍须继续除去表面黑色杂质,待全锅呈泡沫状,再用慢火熬煑5—10分钟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食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生物食诱剂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为发展棉铃虫成虫诱杀防治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17年,在新疆昌吉和石河子、河南新乡、河北廊坊,利用粘板诱杀法、诱盒诱杀法和撒施诱杀法评价了棉铃虫食诱剂的诱集效果。【结果】食诱剂对各个地区棉花、花生和玉米田棉铃虫成虫均表现出了明显的诱捕作用。撒施诱杀法的诱虫量最高,是诱盒诱杀法的4.4-16.2倍。【结论】棉铃虫食诱剂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上棉铃虫成虫诱捕,其中诱盒诱杀法适用于棉铃虫成虫种群监测,撒施诱杀法则适用于其成虫诱杀防治。  相似文献   

4.
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我市鹿楼公社新村大队广大贫下中农,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狠批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积极扶植新生事物的成长,大面积推广了桐树叶诱杀地老虎,效果很好。诱杀率高达95%以上,基本上控制了地老虎对棉田的危害,作到了密植全苗。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明确了性诱剂诱杀防治不仅影响棉铃虫成虫的求偶、交配行为 ,而且还干扰取食、扩散和隐蔽过程中的飞行行为 .大面积田间诱杀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 ,性诱剂诱杀防治区与对照区相比较 ,雄性个体减少一半 ,平均雌性个体交配次数降低 0 .6次 ,室内孵化率降低 1 9% ,田间孵化率降低 1 3.5% .  相似文献   

6.
茶毛虫性引诱剂诱杀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2年在贵州省都匀茶场研究了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大面积诱杀茶毛虫的防治效果 ,并观察了不同浓度以及不同高度设置对诱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越冬代试验 2 0d ,诱杀成虫 42 60头 ,第1代试验 44d ,诱杀成虫 1 3 42 3头 ;防治后田间落卵量以及后代幼虫数分别比对照区减少 5 3 3 3 %和60 5 3 % ;诱蛾效果以浓度为 1 5mg 枚的诱芯效果最好 ,诱盆设置高度以 90cm左右为佳。  相似文献   

7.
两种性诱剂混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桃小食心虫Co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和枣粘虫Ancylis(Anchylopera)sativa Liu均是枣树主要害虫,而且两者的发生期又有相当长时间是一致的,如能使用一组性诱剂诱捕器同时进行两种害虫的发生期预测,在生产上则很有实用价值。但是,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和枣粘虫性诱剂能否混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一、试验方法 试验于84年6月中下旬在河北省唐县军城枣产区进行,正是枣粘虫当年一代成虫高峰期和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始现期。试验设置三组处理,10个枣粘虫性诱剂水盆诱捕器;10个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水盆诱捕器;10个以上含有两种性诱剂的水盆诱捕器,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大面积防治粘虫工作中,利用农村现有材料,进行了不同诱杀剂的试验,兹将结果整理如下: 1.各种诱杀剂的配合量 (1)糖醋酒混合诱剂:糖稀1斤,醋1斤,白酒0.25斤,水0.25斤,6%可湿性666为0.025斤。此诱剂作对照。 (2)高粱秸煮汁诱剂:用高粱秸4斤加水40斤煮3小时。每份6斤汁液,并加入酒、醋各2两即为混合诱剂。 (3)高粱秸煮汁浓缩液:将高粱秸汁液(原料同上)倒于锅内继续煮,使之浓缩而成。 (4)高粱秸煮汁发酵剂:高粱秸汁内加干酵母少许,发酵一昼夜,然后加酒、醋各2两。  相似文献   

9.
解剖雌性成虫的生殖系统,观察卵巢发育进度和交配情况,是研究害虫交配产卵习性和预测预报的重要手段。自1973年以来,我们在粘虫、小地老虎、稻纵卷叶螟、红铃虫、褐飞虱等雌虫的解剖工作实践中,用水盘法进行解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强大小蠹植物源引诱剂林间应用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20 0 1~ 2 0 0 2年在山西省榆次区庆城林场对自行研制生产的强大小蠹DendroctomusvalensLeConte植物引诱剂诱芯和诱捕器在林间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 ,并在山西省的 1 3个县、林场悬挂 2 0 0 0个诱捕器开展了强大小蠹发生期监测和大面积诱杀防治推广试验工作。结果显示 ,该诱捕技术对强大小蠹成虫有较好的诱捕效果 ,2 0 0 0个诱捕器在成虫羽化期 61d共诱到大小蠹成虫近 2 0万头 ,可明显降低当代成虫虫口密度。试验表明 ,诱虫数量随林地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大 ,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诱虫量有一定影响 ,以悬挂在主干下端距地面 5~ 1 0cm处效果最好。诱捕器之间水平距离建议间隔 1 0 0m为好。  相似文献   

11.
用性信息素诱剂防治烟青虫的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研究了两个烟青虫性信息素诱剂配方对烟青虫Helicoverpaassulta (Guen e)成虫的诱杀效果及诱杀成虫后田间烟青虫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和有虫株减退率。 1型诱芯配比为Z9 1 6 :Ald与Z1 1 1 6 :Ald 1 0 0∶9 5 ;Ⅱ型诱芯配比为 1 6 :Ald和Z9 1 6 :Ald与Z1 1 1 6 :Ald( 1 9 3∶1 0 0∶70 )。结果表明 :烟青虫性信息素诱剂Ⅰ ,Ⅱ型诱芯对烟青虫成虫都有很强的诱杀效果 ,在长达 85d的时间内 ,5个Ⅰ型诱芯共诱杀了4 0 4头雄性成虫 ,5个Ⅱ型诱芯共诱杀 4 1 9头 ,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异。诱蛾地烟青虫幼虫的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都有明显的降低 ,Ⅰ、Ⅱ型诱芯使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的降低幅度均在 6 6 6 7%~ 90 91 %之间。性信息素诱剂使用方便、无毒、不污染环境 ,对烟叶不产生药害 ,防治效果良好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去年,清宁县火箭伐木场的杉木苗和油茶苗,受到了蝼蛄、地老虎的严重威胁。苗圃领导徐承庆同志,通过日思夜想,根据猎民挖陷坑装野兽的原理和害虫喜欢香味的习性,创造了用竹筒诱杀地下害虫的办法,收效很大。试验结果,最多的一个竹筒内诱杀蝼蛄210多头、地老虎70多头;少的也有蝼蛄70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淮阴地区小地老虎历年发生普遍而严重,不少区乡社春播玉米高粱苗吃光而重种的达3、4次之多,还保不住全苗,同时由于虫口密度大,幼虫在土下相互侵扰残杀,不仅白天出土为害,甚至爬上植株为害返青的麦叶和豌豆嫩头等反常现象。因此,在当前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老虎的试验研究及防治工作乃是我淮阴地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三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干群的努力下,正确掌握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使用糖醋毒液诱杀,获得良好成绩,并通过实践,初步了解第一代成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从1962年7月开始, 在室内用家蝇先后筛选了数十种昆虫不育性药剂, 其中以烃化剂中的Thio-TEPA效果为最好。用0.1%浓度的Thio-TEPA加入糖浆内饲喂粘虫成虫(Pseudaletia separata)可以引起不育。处理雌虫与正常雄虫交配, 可得到完全不育的效果。处理雄虫与正常雌虫交配, 也可以降低孵化率达13.9%。这一结果, 对目前研究粘虫迁飞作大量释放试验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非洲大蜗牛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黑名单的一种入侵陆生螺。目前,其主要防治手段是使用化学农药,但化学农药有危害生态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副作用。本研究旨在针对化学防治污染生态环境等问题,开发非洲大蜗牛新型植物源诱杀剂。[方法]通过对非洲大蜗牛的诱食、灭杀和诱杀试验测定,对比入侵植物提取物和非洲大蜗牛腹足部腺体中的信息素提取物复配成的诱杀剂对非洲大蜗牛的诱杀效果。[结果]食物诱食试验结果发现,非洲大蜗牛腹足部腺体中的信息素选择比例为40.30%,偏好性明显高于氨基酸、含硫化合物甜菜碱和酵母等。以五爪金龙和薇甘菊2种入侵植物提取物复配成的杀螺剂处理后,在24、48 h时非洲大蜗牛的死亡率分别达到65%、100%。利用信息素为诱剂,结合具有高效毒杀作用的入侵植物(五爪金龙和薇甘菊)粗提物复配成的诱杀剂,引诱率为34.12%,仅次于未复配的信息素(37.45%),而诱杀率明显优于所选择的市售诱杀药物。[结论]以入侵植物五爪金龙和薇甘菊为杀螺剂原料结合非洲大蜗牛诱食信息素,复配制成的诱杀剂(诱杀率31.76%)见效快、杀灭效果强,并且安全环保,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为有害昆虫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具有专一性强、灵敏度高、无毒、无公害、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在生产中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方面它可直接消灭害虫(诱杀雄虫、阻断交配、降低繁殖率等);另一方面还可用来观测害虫的发生动态及数量消长规律,为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目前发现某些文献上将诱蛾高峰视为羽化高峰,如在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期预测时,有些将田间性诱剂诱蛾数量消长变化规律作为桃小食心虫雄成虫发生期的观测结果(见《北方园艺》1990年第5、6期“桃小性诱剂在枣树上测报与应用”一…  相似文献   

17.
利用性诱剂调查江苏无锡地区三个水蜜桃Prunus persica种植区梨小食心虫Gtapholitha molesta成虫的年发生动态,并比较不同时间挂放诱芯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在无锡地区,梨小食心虫年发生5代,部分发育较快的五代幼虫在越冬前发育为成虫,但因无法找到合适的产卵场所而成为无效虫口。越冬代成虫和一代成虫发生较为整齐,可以使用性诱剂集中诱杀,但从二代成虫开始,发生呈现多个高峰,田间世代重叠明显。对梨小食心虫的性诱剂防治试验表明,在无锡地区,需高密度放置诱芯并2周更换1次诱芯方能达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粘虫是吉林省粮食作物的大害虫。本文为作者于1953—1962年研究粘虫的一部分工作,目的在于分析吉林省粘虫发生猖獗世代的虫源问题。我们怀疑春季出现的大量成虫有两种可能来源:(1)本地越冬的成虫、蛹或幼虫;(2)由外地迁入。通过研究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粘虫在吉林省一年完成两个世代。春季发生的第一代是猖獗世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繁殖虫源主要来自5月下旬到6月上半月出现的成虫。 2.粘虫在当地的入冬虫态,有幼虫、蛹及成虫。经过发生地的越冬调查及野外试验,证明粘虫在东北和内蒙地区的自然条件下不论何种虫态,均不能越冬。 3.据粘虫抗寒力测定,在-8℃恒温下,幼虫、蛹、成虫均迅速死亡,在-5℃下最长只能存活3—7小时,在1±1℃下全部死亡的理论时间为成虫19.95天、幼虫44.67天、蛹25.70天。查当地1、2两月旬平均气温最高-9.4℃,最低-16.5℃,田间5厘米深的土温为-12.4—-9.4℃,均超过虫体的死亡低温。 因此,粘虫不可能在吉林省越冬,从而可以推断猖獗世代的虫源,是由外地迁入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东北地区2代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成虫的产卵规律和3代粘虫幼虫的取食行为,揭示3代粘虫在东北地区玉米田的为害行为机制,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罩笼法研究2代粘虫成虫的产卵节律及对不同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采用田间调查和叶碟法取食试验研究3代粘虫幼虫在田间的发生特点及其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结果】(1)2代粘虫成虫在夜间20:00-23:00时间段产卵量最高,占总量88.36%,显著高于其它时间段(P<0.01)。(2)2代粘虫成虫只选择稗草进行产卵,并且在稗草上部干枯叶尖所产卵量最高,占总落卵量的81.98%,显著高于其他产卵位置(P<0.01),玉米上没有产卵。(3)2龄幼虫对稗草具有明显的取食选择性,显著高于玉米(P<0.05);3-6龄幼虫均对玉米叶片具有明显取食选择性,显著高于稗草(P<0.05)。(4)2龄幼虫对稗草和玉米之间的取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3龄幼虫对稗草的取食量显著高于玉米(P<0.05),4-6龄幼虫对玉米的取食量显著高于稗草(P<0.05)。【结论】2代粘虫成虫的产卵习性和3代粘虫幼虫的取食选择性决定了东北地区3代粘虫在玉米田以高龄幼虫为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昆虫学报》2014,(1):95-101
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是柑桔类果树的重要害虫,诱杀成虫是防治该虫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应用触角电位仪测定了10种物质不同浓度、7种常见配方及5种改进配方对柑桔大实蝇的电生理原理,2010和2011年在四川和重庆的5个柑桔园对9种配方的田间诱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柑桔大实蝇雌雄成虫对水解蛋白和乙酸的EAG值显著高于红糖、乙醇、甜橙汁、甜橙精油、乙酸乙酯、桔皮粉、柠檬酸和蜂蜜。雌、雄成虫的EAG值随着水解蛋白、乙酸浓度的增高而增大;雌虫的EAG值随乙醇浓度的增高而增大;而其余7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对雌雄成虫的EAG值影响较小。配方中,20%水解蛋白的EAG值和田间引诱效果均显著高于其它引诱物质和配方。改进型糖醋酒液分别添加5%水解蛋白和0.2%乙酸乙酯其诱集效果明显提高。本试验结果可为柑桔大实蝇引诱剂配方筛选和田间诱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