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朝医药是朝鲜民族在长期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抵抗病邪的智慧结晶,该医学的核心是四象理论,在治疗上倡导"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鹿茸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等雄鹿头上长出的尚未骨化而带毛的幼角,在朝医药中归类于太阴人药,其功效有补肺、补肾阳、益精血等作用,主要用于太阴人的虚劳及气虚证。通过对鹿茸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其基础的研究,发现在药物的应用方面上,朝医药与中医药之间有着某些差异,如果探讨两者之差异的根源以及其中关联,那么对药物的基础研究一定会开辟更多的思路并对临床应用也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朝医药是朝鲜民族在长期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抵抗病邪的智慧结晶,其理论核心是四象医学,在治疗上,倡导"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熊胆是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汁,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痉的功效。在朝医药中,熊胆属于太阴人药,具有活血化瘀,发汗等作用。通过对熊胆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有关其基础的研究,发现在药物的应用方面朝医药与中医药之间存在着有些差异,这种差异给药物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开辟了更多新思路,可使各民族医药之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3.
朝医药是朝鲜民族在长期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抵抗病邪的智慧结晶,其理论核心是四象医学,在治疗上,倡导“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熊胆是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汁,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痉的功效。在朝医药中,熊胆属于太阴人药,具有活血化瘀,发汗等作用。通过对熊胆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有关其基础的研究,发现在药物的应用方面朝医药与中医药之间存在着有些差异,这种差异给药物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开辟了更多新思路,可使各民族医药之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4.
在鹿茸的生长期,鹿茸对痛觉和不连续的触摸非常敏感,空间位置感也非常强,说明鹿茸含有丰富的神经系统。鹿茸作为能够完全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其皮肤、血管、神经等组织成分也随之完全再生。弄清鹿茸神经再生的调控机制,将为临床上的神经损伤修复提供基础数据或有效途径。该文对鹿茸神经的结构、发生以及再生过程、再生机制等进行综述,旨在为神经损伤后的有效修复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 C. elegans)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由于其身体结构简单和寿命周期短暂等优势被用来研究整个生命过程不同阶段的分子调节机制,在药物开发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综述对秀丽隐杆线虫在药物开发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鹿茸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贵中药,在上千年里大多以粗提物的形式加以应用,鹿茸的具体活性成分及其相关药理作用一直有待于系统研究,由于线虫作为优秀的模式生物操作简单易于观察,可以较方便的对各成分进行效果鉴定,因此本综述对线虫在鉴别鹿茸活性成分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是存在人类肝脏及肠道中的一种主要的细胞色素CYP450酶,约占成人肝脏CYP450酶总量的25%左右。临床中约有50%的药物是通过其代谢,并且其基因位点突变也与其多种疾病相关,知晓CYP3A4的表达水平和不同功能的遗传学基础,无论是对疾病的发病基础、临床药物的应用,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启发,在药物应用过程中,通过对基因组学的认识,从而可以在基因层面了解个体代谢差异产生的原因,调整药物用量,提高疗效,最终使药物副作用降到最低限。目前对CYP3A4的研究渐趋于成熟,已逐渐阐明了其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它能够被多种药物竞争性抑制或者诱导,并受到某些蛋白受体的调控影响,可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增强或降低药效,造成个体用药差异,这也是造成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原因。然而CYP3A4基因多态性与基因导向治疗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该文对CYP3A4基因多态性、分布以及与临床疾病及用药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是一本专门介绍国外新药与临床的综合性医药期刊。本刊贴近国内医院临床,在介绍国外医药动态时注重国内实际情况,为国内临床医生提供畅谈园地,是临床医师获得医药领域内最新药物信息、提高自己药物治疗水平的良师益友;是药物研制者进行新药开发的必备资料。本刊专业性强,极富特色。主要栏目有药物研究进展,专家论药,海外药讯:研究与开发、上市动态,国外上市新药与进口新药,临床用药指南,药物临床与评价,药物新适应证,不良反应,药物开发指南。本刊由邮局公开发行,为双月刊,大16开,…  相似文献   

8.
中药代谢组学是本草基因组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及民族药作用机理已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傣药为中国"四大民族药"之一,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其中"雅解"理论是其最具特色的医药理论."雅解"为傣语,意译为解药;肾茶是傣药"解药"之一,傣族人民长期代茶饮,临床上具有显著的保健和"解毒"作用.本研究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给予正常大鼠(Rattus norvegicus)肾茶提取物后大鼠尿液和血清中代谢物的变化,质谱数据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寻找正常组和给药组之间的代谢物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选取潜在生物标志物,结合质谱信息和数据库检索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鉴定,将鉴定到的生物标志物输入MetPA数据库中构建代谢通路和关联网络.结果表明,两组大鼠尿液和血清中代谢物模式识别得到了很好的区分,分别发现并鉴定了39个尿液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26个血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尿液的生物标志物主要与三羧酸循环、氨基酸代谢、辅酶A生物合成、脂类代谢、嘌呤代谢、胆汁酸合成等13条代谢通路相关,血清的生物标记物主要与氨基酸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等5条代谢通路相关.该研究发现,口服肾茶提取物后可能提高机体基础代谢水平及免疫能力,同时提高机体对毒素的分解能力从而发挥其"解毒"机制.本研究为阐明肾茶的"雅解"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扩大肾茶的临床应用以及傣药中其他"雅解"类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也为丰富传统医药中"治未病"理论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高度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自1999年被FDA批准作为一种短期的镇静-镇痛药在重症监护室使用以来,Dex广泛应用于整个围术期的镇静和镇痛,即可作为术前用药,又可作为一种兼用于一般性和区域性的麻醉药,或是作为术后镇静和镇痛药。目前研究表明,Dex是许多临床应用的一种有效药物,该药已在减少阿片样药物、苯二酚和异丙酚的需求中显示出其功效。在广泛的临床条件中,Dex即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辅药,又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剂,其在临床麻醉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本文从Dex的作用机制、围术期使用、术后使用、ICU镇静、清醒光纤插管、心脏外科手术及肥胖患者外科手术中应用等方面对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为Dex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药品。包括细胞因子、重组蛋白质药物、抗体、疫苗和寡核苷酸药物等,主要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传染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临床上已开始广泛应用,为制药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生物技术药物成为世界医药范围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和最令人关注的领域。全球医药市场的发展重心正在逐步从化学药转向生物技术药。从产业角度分析,生物技术药物是全球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会成为未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本文对生物技术药物的市场现状与趋势、研发状态进行分析,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In experiments on Black Sea skates (Raja clavata), the potential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of 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 and spike activity of single nerve fibers connected to them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electrical and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Usually the potential within the canal was between 0 and –2 mV, and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250–400 k. Heating of the region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was accompanied by a negative wave of potential, an increase in input resistance, and inhibition of spike activity. With worsening of the animal's condition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became positive (up to +10 mV) but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during stimulation with a positive current was nonlinear in some cases: a regenerative spike of positive polarity appeared in the channel. During heating, the spike response was sometimes reversed in sign. It is suggested that fluctuations of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and spike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reflect changes in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on the basal membrane of the receptor cells, which is described by a relationship of the Nernst's or Goldman's equation type.I. P. Pavlov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I. M. Sechenov, Institute of Evolutionar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Pacific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Far Eastern Scientific Center,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Vladivostok. Translated from Neirofiziologiya, Vol. 12, No. 1, pp. 67–74, January–February, 1980.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