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瑜  姚家庚  武志超  李洋  王建交 《生物磁学》2011,(23):4529-4530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5月至2009年7月期间开颅手术39例和微创手术治疗44例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两种方式的优劣。结果:开颅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两者相比未见有明显的差剐。结论:微创手术组和开颅手术比较未见明显的疗效差异,微创手术手术简单,创伤面积小,费用较低,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和预后,与传统大骨瓣开颅进行比较分析那种方法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期间超早期手术治疗的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2003年5月以前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54例,比较二者在死亡率、预后、医疗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超早期手术组死亡率为14.2%,大骨瓣开颅组死亡率为15.4%(P>0.05)。经过6个月至3年随访,超早期手术组病人恢复良好率为64.3%,大骨瓣开颅组为48.2%(P<0.05)。两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超早期组16.2天,大骨瓣开颅组:19.5天(P<0.05)。平均住院费用二者分别为:超早期组9546.12元,大骨瓣开颅组:12123.28元(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优于传统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手术后2周时,两组患者NFD与AD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和呼吸道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手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与开颅手术相比,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手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降低并发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比较传统开颅手术、显微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60例患者。A组患者接受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术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A组显著缩短(P0.05),术中失血量、CSS评分以及术后24 h的血肿量显著低于A组(P0.05),术后1个月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随访6个月期间,B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A组(P0.05),术后肺部感染、再次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且创伤较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接受小骨窗微创手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神经功能情况,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二次手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癫痫、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颅内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对2008年6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3例患者,比较手术方式的优劣。结果:采用ADL分级评价治疗效果,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立体定向组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镜结合小骨窗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立体定向手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值得在脑出血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5月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分析比较微创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之间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所需时间与镇痛药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与完全康复时间。结果:与开腹组相比: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微创组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完全康复时间、镇痛药的使用率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合适的患者,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入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骨窗开颅与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到2014 年1 月我院收治的高血 压脑出血患者5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 例,A组给予骨窗开颅手术治疗,B 组给予骨瓣开颅手 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比较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 组,比较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其并发症显著低于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48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微创穿刺组24例和小骨孔开颅组24例,微创穿刺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尿激酶冲洗引流术,小骨孔开颅组采用小骨孔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短期预后.结果:微创穿刺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小骨孔开颅组短(t=7.441,P<0.001).术后两组患者血肿的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F=23.451,P<0.001),术后第1天及第3天,微创穿刺组患者的血肿明显大于小骨孔颅组(P均<0.05),但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血肿大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NHISS评分、术后三月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尿激酶溶解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的优点,但血肿清除率不如小骨孔开颅术.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血肿范围较小的患者选用前者更适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对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考察。方法选择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为44例,对照组在显微镜下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而微创组则通过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刺穿针进行治疗。结果从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和近远期观察的治疗效果等方面来考察,发现微创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值得医者不断深入研究,总结出经验,并将其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