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机械破碎和蔗糖梯度离心方法从洋葱根端分生组织中分离出细胞核并制备出核 骨架。细胞核SDS-PAGE谱带中135kD处有一多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该多肽可被抗 鸡ScⅡ抗体标记,核骨架中没有此多肽。经抗ScⅡ抗体和FITC偶联的二抗标记后,细胞核 发出代表ScⅡ的特异性荧光,而核骨架中无荧光发出。经抗ScⅡ抗体和蛋白A胶体金处理 后,金颗粒特异性地结合在核内染色质区域。说明ScⅡ类似蛋白是洋葱根端细胞核的组分, 且位于核内染色质上,但该蛋白不是核骨架成分。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实验结果还说明ScⅡ 类似蛋白是洋葱根端细胞染色体和染色体骨架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2.
王岩  邢苗 《遗传学报》2000,27(10):896-901,T003
采用机械破碎和蔗糖梯度离心方法从洋葱根端分生组织中分离出细胞核并制备出核骨架。细胞核SDS-PAGE谱带中135kD处有一多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该多肽可被抗鸡ScⅡ抗体标记,核骨架中没有此多肽。经抗ScⅡ抗体和FITC偶联的二抗标记后,细胞核发出代表ScⅡ的特异性荧光,而核骨架中无荧光发出。经抗ScⅡ抗体和蛋白A胶体金处理后,金颗粒特异性地结合在核内染色质区域。说明ScⅡ类似蛋白是洋葱根端细  相似文献   

3.
以抗XCAP-C抗体为探针,用SDS-PAGE、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技术,对蒜(Allium sativa L.)根端细胞核、核骨架、染色体和染色体骨架进行研究.SDS-PAGE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细胞核中的165kD多肽是XCAP-C类似蛋白,在核骨架中未检测到XCAP-C类似蛋白.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结果表明:蒜细胞核、染色体和染色体骨架中含有XCAP-C类似蛋白,该蛋白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区域,但核骨架不含有XCAP-C类似蛋白.  相似文献   

4.
以抗XCAP_C抗体为探针 ,用SDS_PAGE、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技术 ,对蒜 (AlliumsativaL .)根端细胞核、核骨架、染色体和染色体骨架进行研究。SDS_PAGE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 :细胞核中的 16 5kD多肽是XCAP_C类似蛋白 ,在核骨架中未检测到XCAP_C类似蛋白。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结果表明 :蒜细胞核、染色体和染色体骨架中含有XCAP_C类似蛋白 ,该蛋白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区域 ,但核骨架不含有XCAP_C类似蛋白。  相似文献   

5.
肌动蛋白存在于蚕豆细胞核和染色体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兔抗肌动蛋白抗体为一抗,FTTC偶联的羊抗兔IgG抗体为二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到蚕豆(Vicia faba L.)根端分生组织中完整的细胞核和染色体均有明亮荧光。用抗肌动蛋白抗体和蛋白A-胶体金进行标记的免疫电镜实验结果表明,金颗粒分布在蚕豆细胞核中,集缩染色质和核仁中金颗粒较多。经DNaseI消化和2 mol/L NaCl处理得到去除DNA和组蛋白的细胞核和染色体。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指出,去除DNA和组蛋白的细胞核和染色体与抗肌动蛋白抗体呈阳性反应。上述结果说明,肌动蛋白不仅存在于完整的蚕豆细胞核和染色体中,而且存在于去除DNA和组蛋白的蚕豆细胞核和染色体中。另外,用抗原肌球蛋白抗体所做的免疫荧光标记结果表明,原肌球蛋白也存在于蚕豆细胞核和染色体中。对高等植物细胞核和染色体以及核骨架和染色体骨架是否含有肌动蛋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肌动蛋白是多头绒泡菌细胞核骨架和染色体骨架的组成成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 Schw.)的原质团中分离细胞核和染色体,分别经DNaseⅠ消化和2 mol/L NaCl抽提后制备成细胞核骨架和染色体骨架。以抗肌动蛋白的抗体作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抗体作二抗进行的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细胞核骨架和染色体骨架都分别与抗体呈阳性反应。间接免疫斑点印迹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细胞核骨架和染色体骨架的蛋白质成分中存在与肌动蛋白抗体呈阳性显色反应的抗原。以抗肌动蛋白的抗体作一抗、金颗粒标记的蛋白A作二抗的间接免疫电镜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组间期细胞核的核仁、集缩染色质和核基质以及中期染色体上都有很多金颗粒分布。上述结果证明,肌动蛋白是多头绒泡菌细胞核和染色体及其骨架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7.
以兔抗鸡肌动蛋白抗体为一抗、FITC羊抗兔IgG抗体为二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实验,观察到蒜(AliumsativumL.)根端分生组织细胞核和染色体均发出明亮的黄绿色荧光,说明其中含有肌动蛋白。经TRITC鬼笔环肽标记后,完整的间期细胞、游离的间期细胞核、前期和中期染色体以及末期子细胞核均发出较强的红色荧光,而固定前用细胞松弛素D处理的根端分生组织细胞的荧光明显减弱或没有荧光,这些结果说明细胞核和染色体中存在着F肌动蛋白。抗肌动蛋白抗体和鬼笔环肽双标记实验结果指出,同一细胞核和染色体,在FITC的激发光波长下发出代表总肌动蛋白的黄绿色的FITC型荧光,在TRITC的激发光波长下则发出代表F肌动蛋白的红色的TRITC型荧光,两类荧光的分布是一致的。上述结果进一步证明F肌动蛋白是细胞核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并说明F肌动蛋白可能是细胞核和染色体中肌动蛋白的主要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8.
对去除DNA、组蛋白和大部分非组蛋白的大麦(Hordeum vulgare)细胞核和染色体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实验结果表明:抗肌球蛋白抗体的荧光标记弥散分布在整个细胞核和染色体上;进一步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分析肌球蛋白在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分布情况,发现在染色体中散布着大量的胶体金颗粒;间期细胞核中胶体金颗粒主要分布在核仁和染色质中。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肌球蛋白是细胞核及染色体非组蛋白组成成分。本文还对肌球蛋白在细胞核和染色体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王华  邢苗 《遗传学报》2001,28(3):211-216,T001
提取HeLa细胞核并制备核骨架标本,以抗肌动蛋白抗体为探针,采用SDS-PAGE、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等方法,对HeLa细胞细胞核和核骨架中的肌动蛋白进行了研究,并用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方法研究了其中的F-肌动蛋白。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代表肌动蛋白的特异性荧光分布在细胞核和核骨架中,说明肌支蛋白是细胞核和核骨架的固有成分;代表F-肌动蛋白的特异性荧光存在于细胞和核骨架中,说明细胞核和核骨架含有F-肌动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进一步肯定了细胞核和核骨架中肌动蛋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以兔抗肌动蛋白抗体为一抗,FITC偶联的羊抗兔IgG抗体为二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到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精母细胞核及减数分裂Ⅰ细线期、终变期、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上均发出明亮的黄经发色荧光,说明其中含有肌动蛋白。本文结果证明肌动蛋白是车蝗减数分裂细胞核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1.
王晓光  曾宪录 《菌物系统》2002,21(4):585-591
电镜原位观察结合图象分析研究了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 Schw间期细胞核和中期染色体中银染蛋白的形状,大小和分布。结果看到,银染蛋白扩要呈颗粒状存在于间期细胞核和中期染色体中。银粒的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间期细胞核中存在侈多直径在5-15nm的银粒,其中10nm以上的较大银粒主要分布于核仁,集缩染色质和核基质部分10nm以上银粒不多,中期细胞核内10nm以上的较大银粒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中。染色体中除含有一些较大银粒外,多数银粒的直径为5-10nm。本文结果提示,构成染色体骨架的嗜银蛋白可能来自间期细胞核的染色质,核基质和核仁。  相似文献   

12.
肌动蛋白存在于金黄地鼠联会复合体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邢苗 《遗传学报》1999,26(2):150-156
以金黄地鼠精母细胞为材料,以抗肌动蛋白抗体为探针,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胶体金技术有SC有无肌动蛋白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免疫荧光结果表明,经抗肌动蛋白抗体标记后,减数分裂粗线期标本中SC发出特异性荧光,说明肌动蛋白存在于SC中,免疫电镜结果表明:实验组SC的胶体金颗粒密度远高于对照组的金颗粒密度,说明SC含有肌动蛋白。观察到,常染色体SC和性染色体SC以及偶线期和粗线期SC中都含有肌动蛋白,肌动蛋白分布  相似文献   

13.
王晓光  曾宪录 《菌物学报》2002,21(4):585-591
电镜原位观察结合图象分析研究了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 Schw间期细胞核和中期染色体中银染蛋白的形状、大小和分布。结果看到,银染蛋白主要呈颗粒状存在于间期细胞核和中期染色体中。银粒的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间期细胞核中存在众多直径在5~15nm的银粒,其中10nm以上的较大银粒主要分布于核仁,集缩染色质和核基质部分10nm以上银粒不多。中期细胞核内10nm以上的较大银粒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中。染色体中除含有一些较大银粒外,多数银粒的直径为5~10nm。本文结果提示,构成染色体骨架的嗜银蛋白可能来自间期细胞核的染色质、核基质和核仁。  相似文献   

14.
肌动蛋白存在于金黄地鼠(Mesocricetus auratus)联会复合体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金黄地鼠精母细胞为材料,以抗肌动蛋白抗体为探针,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胶体金技术对SC有无肌动蛋白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免疫荧光结果表明:经抗肌动蛋白抗体标记后,减数分裂粗线期标本中SC发出特异性荧光,说明肌动蛋白存在于SC中。免疫电镜结果表明:实验组SC的胶体金颗粒密度远高于对照组的金颗粒密度,说明SC含有肌动蛋白。观察到,常染色体SC和性染色体SC以及偶线期和粗线期SC中都含有肌动蛋白,肌动蛋白分布于SC的端部和侧生组分上,代表肌动蛋白的胶体金颗粒在SC上往往成簇存在。对SC含有肌动蛋白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鳙鱼染色体的DAPI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孔庆亮  李宗芸  傅美丽  王勤  满影  王宏宇 《四川动物》2006,25(1):64-67,F0004
利用腹腔注射秋水仙素制备肾细胞染色体方法和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荧光染色的方法,对鳙鱼(Aristichthys,nobills)的染色体组型和染色质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数目为2n=48,核型为30M+14SM+2ST+2T。DAPI荧光染色显示间期细胞核中荧光亮度较为一致,提示异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中分布比较均一。而DAPI荧光染色在第1和第4染色体的短臂上较为明亮,其余染色体上的明亮区都分布在着丝粒区域,表明第1和第4染色体上的异染色质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短臂上,其余染色体的异染色质主要分布在着丝粒区域。  相似文献   

16.
从12例硬皮病患者的抗染色体抗血清中发现4例是抗中期染色体鞘的,用它们和小鼠腹水癌细胞核及全细胞裂解液SDS-PAGE的蛋白印迹相反应,结果显示它们和细胞核裂解液的11条抗原蛋白相结合,而且和全细胞裂解液中除以上的11条外的另8条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将HeLa细胞中期染色体(簇)、非液爪蟾卵提取物和ATP再生体系混合温育,能够促使细胞核自发重建。在此非细胞体系中重建的细胞核处于一般细胞核大小范围,具有典型的双层核膜、核孔复合体、染色质、核纤层、核骨架等结构;核重建具有一个明显的过程;发现环形片层通过与核膜融合方式参与核膜和核孔复合体组装。  相似文献   

18.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说明植物细胞核内含有与抗动物NuMA多抗呈阳性交叉反应的多肽。选择性抽提并结合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说明这种多肽位于核基质纤维蛋白网络上。免疫印迹反应显示胡萝卜(DaucuscarotaL.)悬浮培养细胞核基质蛋白与抗动物NuMA蛋白多抗的阳性反应条带为74kD和76kD。有丝分裂各期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表明植物细胞中的NuMA类似蛋白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结合选择性抽提的有丝分裂各期的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表明核基质在此过程中也发生明显变化。应用选择性抽提并结合DGD包埋去包埋电镜技术对植物细胞间期及有丝分裂期核基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胡萝卜悬浮培养细胞间期核内存在一个非染色质性的纤维蛋白网络体系,而在正处于分裂的细胞中则未观察到。以上结果说明NuMA类似蛋白是核基质的组分之一并与有丝分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中期染色体外鞘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2例硬皮病患者的抗染色体抗血清中发现4例是抗中期染色体鞘的,用它们和小鼠腹水癌细胞核及全细胞裂解液SDS-PAGE的蛋白印迹相反应,结果显示它们和细胞核裂解液的11条抗原蛋白相结合,而且和全细胞裂解液中除以上的11条外的另8条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将HeLa细胞中期染色体(簇)、非洲爪蟾卵提取物和ATP再生体系混合温育,能够促使细胞核自发重建。在此非细胞体系中重建的细胞核处于一般细胞核大小范围,具有典型的双层核膜,核孔复合体、染色质、核纤层、核骨架等结构,核重建具有一个明显的过程;发现环形片层通过与核膜融合方式参与核膜和核孔复合体组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