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作者在安徽省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期间,于9月21日在大历山脚下的新联村附近的竹林中(117°30’46.7"E,30°06’28.1"N,海拔158m)发现28只短尾鸦雀(Paradoxornis davidianus)结群在竹林中下层活动。该竹林位于农田旁边,附近有一条溪流穿过,周围山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作者对其行为进行了观察并拍摄到清晰照片。该鸟的主要识别特征为:体型小;尾羽较短,棕褐,羽缘棕色;头栗色;背部棕灰;翅羽灰褐,颏及喉黑,胸灰白,腹棕灰;虹膜褐色;喙粗厚、近粉色,脚近粉色;轻声的啾啾呜叫。短尾鸦雀为鸫科鸦雀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西北部挂墩,俗名挂墩鸦雀。根据文献记载,短尾鸦雀在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的北部,在国内目前仅见于福建武夷山、江西齐云山、浙江四明山、湖南莽山等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鸦雀的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的鸦雀,提出一个新的分类系统,列有4个亚属,14种;同时还报道一个新亚种,即黄嘴鸦雀贡山亚种。从鸦雀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及棕头鸦雀亚种组的形成,推测鸦雀的起源地可能是在我国西南区的横断山脉。  相似文献   

3.
棕头鸦雀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a)是庐山自然保护区常见的一种留鸟。关于它的繁殖习性,未见有完整的报道。为此,我们对生活在庐山的棕头鸦雀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的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80年5月在昆明市西郊山区花红洞,观察了一对棕头鸦雀(Poradoxornis webbi-anus yunnanensis)的繁殖情况,现予以整理报道。 一、营巢环境 棕头鸦雀的巢,位于海拔2,100米的山坡沟谷地。巢隐蔽在野蔷薇(Rosamairei)刺丛中,离地约1米。巢周围散生云南  相似文献   

5.
四川棕头鸦雀的一新亚种——甘洛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11月至1979年8月间,我们先后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采得一批棕头鸦雀标本,经研究,认为系一个新亚种,命名为:棕头鸦雀甘洛亚种 Paradoxornis webbianus ganluoensis,新亚种 正模标本 雄性成鸟(采集号:8374),1978年11月17日采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大桥公社。副模标本 成乌 12 7 1,幼乌9 6 1。分别于1973年11月19日、1974年3月25日至4月4日、1975年7月26日、1978年8月25日至  相似文献   

6.
郭宗明  陈伟  胡锦矗 《四川动物》2006,25(4):858-861
2005年4~6月,在四川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西南石油学院和嘉陵江中坝区域内对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棕头鸦雀4月开始繁殖。影响巢址选择的生境因子主要有7种。雌雄鸟参与筑巢,营巢期5~6 d。窝卵数4~5枚(n=5)。雌雄鸟孵卵,孵卵期13~14 d。孵化率89.47%(n=4)。雌雄参与育雏,育雏期12~13 d。雏鸟离巢率88.24%(n=4)。雏鸟形态生长曲线呈“S”型。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2月10日,笔者于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东海核心区(39°17′56″N,117°35′11″E,海拔6 m)观察到2只北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活动于林下的灌草丛中(图1)。观察到的北长尾山雀头纯白色,背黑色,肩羽葡萄红色,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色,外侧尾羽白色,下体白色,腹和两胁沾淡葡萄红色,尾下覆羽暗葡萄红色。同区域还记录到棕头鸦雀(Sinosuthora webbiana)、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苇鹀(Emberiza pallasi)等雀形目鸟类。  相似文献   

8.
棕头鸦雀分类问题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联宪 《动物学研究》1991,12(2):117-124
棕头鸦雀的分类有过几次较为系统的整理研究。因其飞羽外缘有栗红色与褐色两种类型,前者又可分为红胸、灰胸两类群,故在分类上各学者持有不同意见。或将其分为3个种,或归并为1种。本文依据作者工作结果,从地理分布、形态及骨骼性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棕头鸦雀具栗红翅缘的红胸、灰胸两类群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三省的亚种分布接触地带彼此混交并有居间个体,不应独立为两个不同种。栗红翅缘褐色翅缘两大类群尚未发现重叠分布,形态明显间断,一直未见有中间类型。两大类群在头骨的泪骨突起和方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建议将它们分为Paradoxornis webbianus和paradoxornis brunneus。前者再分为红胸、灰胸两亚种组。对少数有争议的亚种也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河北鸟类新纪录——震旦鸦雀、高山兀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鸟类新纪录———震旦鸦雀、高山兀鹫侯建华(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保定071000)武明录(河北省林业厅石家庄050051)李经天胡永富张向忠(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省围场县068450)关键词震旦鸦雀高山兀鹫新纪录河北塞罕坝地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最北部(...  相似文献   

10.
姜海英  陆佩洪  李悦民 《遗传》2000,22(1):21-24
首次对鹟科(Muscicapidae)画眉亚科三种鸟----画眉(Garrulax canorus)、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棕头雅雀(Paradoxornis webbiana);鸫亚科的乌鸫(Turdinae merula)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片段的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与北美画眉亚科弯嘴鹛属(Pomatostomus)的灰冠弯嘴鹛(P.temporalis)同源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并构建分子进化树。实验结果与传统形态学论述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同工酶研究结果相同:画眉与红嘴相思鸟的亲缘关系最近,棕头鸦雀较乌鸫与画眉亚科的关系更近,为将其置于画眉亚科提供了分子证据。 Abstract:The classfication on Muscicapinae disturbed us for a long time.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 find an appropriate character to resolve it.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we testified the mitochondrial 12S rRNA gene fragment sequence of four birds (G.canorus,L.lutea,P.webbianus and T.merula-owing to Muscicapinae) and aligned with the same sequence of P.temporalis.Using the mitochondrial 12S rRNA sequences date,we built phylogenetic tre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rrulax canorus and Leiothrix lutea in the four birds was closer which is congruent with morphology.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soenzyme and DNA sequencing data,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Paradoxornis webbianus has closer relationship to Timaliinae than that of Turdus merula,and that putting Paradoxonithinae to Timaliinae was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11.
鹟科五种鸟线粒体DNA序列变化与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首次对鹟科(Muscicapidae)画眉亚科三种鸟----画眉(Garrulax canorus)、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棕头雅雀(Paradoxornis webbiana);鸫亚科的乌鸫(Turdinae merula)线粒体DNA的12S rRNA基因片段的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与北美画眉亚科弯嘴鹛属(Pomatostomus)的灰冠弯嘴鹛(P.temporalis)同源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并构建分子进化树。实验结果与传统形态学论述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同工酶研究结果相同:画眉与红嘴相思鸟的亲缘关系最近,棕头鸦雀较乌鸫与画眉亚科的关系更近,为将其置于画眉亚科提供了分子证据。 Abstract:The classfication on Muscicapinae disturbed us for a long time.The important thing is to find an appropriate character to resolve it.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we testified the mitochondrial 12S rRNA gene fragment sequence of four birds (G.canorus,L.lutea,P.webbianus and T.merula-owing to Muscicapinae) and aligned with the same sequence of P.temporalis.Using the mitochondrial 12S rRNA sequences date,we built phylogenetic tre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rrulax canorus and Leiothrix lutea in the four birds was closer which is congruent with morphology.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soenzyme and DNA sequencing data,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Paradoxornis webbianus has closer relationship to Timaliinae than that of Turdus merula,and that putting Paradoxonithinae to Timaliinae was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12.
挂墩鸦雀分布新报廖晓东(湖南郴州教育学院郴州423000)关键词挂墩雅雀,分布,湖南挂墩鸦雀(Paradoxornisdavidianus)过去在国内仅见于福建西北部挂墩一带,据Geeetal.(1926-1927),此鸟亦见于浙江东北部,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白眶鸦雀Paradoxornisconspicillatus(Specta鄄cledParrotbill)雀形目Paseriformes鸦雀科Para鄄doxornithidae全长约12cm。头顶至上背棕褐色,眼圈白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尾和翅暗褐色。喉、胸、淡粉红色,杂以深色纵斑,下体余部淡棕灰色。栖息于海拔1900~2900m的山地竹林和林缘灌丝中,也出现于稀树草坡和农田附近的矮树丛内.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其食物主要为昆虫,也有野生植物的种子和果实。我国特有种,数量较少,分布于青海、甘肃、陕西和湖北等地,留鸟。封面说明@张雁云…  相似文献   

14.
1982—1987年对本溪地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有鸟类15个目,39科,183种,占辽宁省东部地区210种的87.6%,占辽宁省鸟类392种的46.9%。 本溪地区鸟类的优势种类中,分布较广的有两种鸟:一为大山雀,另一种是普通(币鸟),珍稀鸟类有丹顶鹤,白枕鹤,中华秋沙鸭。我国特产种类有中华秋沙鸭,棕头鸦雀,黑头(币鸟)。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鸟类新纪录——震旦鸦雀、红胸黑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1日15:00时左右,在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孟津老城黄河高速桥东约50m(34°51′6″N,112°38′8″E)黄河南岸的芦苇丛中,发现5只震旦鸦雀(Parsdoxornis heudei)。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四种繁殖水鸟活动区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9月,采用彩色标记、无线电遥测和卫星跟踪等方法,对青海湖四种繁殖水鸟斑头雁(Anser indicus)、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渔鸥(L.ichthyaetus)和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的活动区域进行了研究。采用“绳套法”捕捉了45只斑头雁,其中6只于4月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6只于7月安装了卫星发射器;采用“拉网法”捕捉了104只棕头鸥,其中6只于4月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采用“绳套法”捕捉了51只渔鸥,其中2只于4月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采用“扣网法”捕捉了75只鸬鹚,其中6只于5月和6月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4只于8月安装了卫星发射器。通过研究,获得了上述四种繁殖水鸟在青海湖的活动区域,即:斑头雁有3个主要的活动区域,棕头鸥有1个,渔鸥有4个,鸬鹚有2个。其中从鸬鹚岛、蛋岛、布哈河口、铁卜恰河口至泉湾区域是上述四种繁殖水鸟共有的活动区域,该区域也是春秋迁徙季节众多水鸟的重要取食地和停歇地。  相似文献   

17.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冬季种群栖息地的生境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斌  吴迪  宋国贤  谢一民  裴恩乐  王天厚 《生态学报》2010,30(16):4351-4358
2008年11月-2009年3月,在崇明东滩对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种群生态进行调查研究,并对震旦鸦雀种群和生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单因素方差对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收割造成的芦苇滩涂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以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生境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为(5.08±3.11)只/hm2;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芦苇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震旦鸦雀种群的分布和芦苇的高度、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和食物资源量呈显著正相关;互花米草和震旦鸦雀种群的密度和分布呈显著负相关;互花米草入侵和芦苇收割降低了震旦鸦雀越冬期的栖息地质量,保留一部分生长质量较好的芦苇可以缓解震旦鸦雀冬季种群的生存压力。  相似文献   

18.
青海湖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夏秋季活动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钢  刘冬平  江红星  单凯  侯韵秋  戴铭  楚国忠   《生态学报》2008,28(6):2629-2629~2635
2006年4~9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青海湖重要繁殖水鸟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在不同繁殖阶段的活动性,以及与人和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6只棕头鸥个体的遥测结果表明,繁殖初期棕头鸥的活动区较大,进入繁殖中期,活动区明显变小;随后繁殖后期的活动区面积有所增加,到了迁徙前期,活动区面积已接近繁殖初期.不同阶段活动区核心面积(50%Fixed Kernel)与活动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繁殖初期、中期、后期和迁徙前期活动区面积分别为(15.48 km2±4.54 km2)、(1.61 km2±0.41 km2)、(3.53 km2±2.63 km2)和(11.61 km2±9.36 km2).棕头鸥在不同繁殖阶段的日活动区大小有显著差异.繁殖初期,棕头鸥经常活动于鸬鹚岛、蛋岛和布哈河口,它们都是棕头鸥较好的取食地,鸬鹚岛和蛋岛由于有许多游客投喂食物;在繁殖中期,棕头鸥进入孵化阶段,活动区较繁殖前期明显缩小.由于湟鱼返回布哈河口一带产卵繁殖,棕头鸥经常聚集在此地取食;在繁殖后期,棕头鸥需要寻找大量的食物进行育雏,因此活动范围再度扩大;进入迁徙前期,幼鸟已经长大并学会飞翔,其活动区进一步扩大,与繁殖初期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4月10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高新区新河东干渠边绿化带里(39°04′6″N,117°37′50″E,海拔0 m)观察到一只小型雀形目鸟类在树枝上伺机捕捉飞过的昆虫。用尼康P900S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多张,后经鉴定该鸟为灰林(即鸟)(Saxicolaferreus)(图1)。同区域亦有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proregulus)、斑鸫(Turduseunomus)、棕头鸦雀(Sinosuthorawebbiana)等栖息觅  相似文献   

20.
Song R  Dong F  Liu LM  Wu F  Wang K  Zou FS  Lei FM  Li SH  Yang XJ 《动物学研究》2011,32(3):241-247
棕颈钩嘴鹛(Pomatorhinus ruficollis)各亚种间系统发育关系一直存在分歧。该文测定了棕颈钩嘴鹛10个亚种20个样本的完整线粒体Cyt b和ND2基因序列(共2184bp),以棕颈钩嘴鹛(P.ruficollis)和灰头钩嘴鹛(P.schisticeps)为内群;栗背钩嘴鹛(P.montanus)、棕头钩嘴鹛(P.ochraceiceps)、红嘴钩嘴鹛(P.ferruginosus)和剑嘴鹛(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为外群,通过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以及贝叶斯推断法,构建了棕颈钩嘴鹛亚种间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棕颈钩嘴鹛是并系群,灰头钩嘴鹛聚合在其内部;棕颈钩嘴鹛可分为3个地理支序,即中国西南部支序、中国东南部支序和中国中部支序;棕颈钩嘴鹛亚种间系统发育关系与形态特征不完全一致,并澄清了一些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