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同时使用二倍体细胞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感染后,同时以被动抗体处理。被动抗体的辅助效果,首先在动物模型中被显示出来,然后动物血清被应用于人类。近来为了避免血清病,动物血清由HRIG(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所代替,早为人们所知,这种被动抗体与狂犬疫苗同时使用可以抑制免疫反应的效果,所以对HRIG和HDCV联合使用研究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应用15L生物反应器,采用片状载体对Vero细胞进行高密度培养、制备高毒力滴度的狂犬病毒收获液,经纯化后生产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采用15L生物反应器对培养方法(批次培养和连续灌流培养)进行试验,收获高毒力滴度的狂犬病毒收获液并制备人用冻干狂犬病疫苗。结果表明:Vero细胞在接种狂犬病毒后可以连续收获病毒液达到25d以上,冻干狂犬病疫苗的效价可以达到5.54IU/剂。本工艺可以用于进行大规模的人用冻干狂犬疫苗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员工暴露前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并对比使用两种不同试剂盒检测抗体阳转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集员工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以及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共计172例,分别使用两种狂犬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试剂盒A、B)进行检测,统计血清中狂犬病毒Ig G抗体的水平,计算阳转率并比较差异。结果使用试剂盒A检测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者血清样本的阳转率为91.7%,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者血清样本的阳转率为51.0%;使用试剂盒B检测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者血清样本的阳转率为100.0%,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者血清样本的阳转率为74.5%。使用试剂盒B检测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者血清样本的阳转率比试剂盒A高8.3%,使用试剂盒B检测接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者血清样本的阳转率比试剂盒A高23.5%。结论两种不同试剂盒上检测的抗体阳转率都反映出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的免疫效果好;使用两种不同试剂盒检测抗体阳转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国产浓缩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与法国纯化Vero细胞狂犬疫苗接种人体后中和抗体产生情况。分别用两种疫苗接种10人,用小鼠中和试验方法检测中和抗体滴度。国产疫苗五针全程免疫后30天(第一针按种后60天)可100%达到保护水平,法国疫苗在第一针接种后30天100%达到保护水平。第一针接种后14、30、60天时,前者抗体平均滴度分别是0.06IU/ml、102IU/ml、2.07IU/ml;后者抗体平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世界》2011,(6):36-37
据卫生部《中国狂犬病防治状况》指出,2008年中国狂犬病发病例达2466例,近几年来一直维持在年均2400人以上,仅次于印度,位居全球第二。狂犬疫苗属于二类疫苗,是自费接种疫苗。近年来中国犬、猫的饲养量快速增加,虽然我国目前的宠物犬数量已达1.5亿只,而动物狂犬病平均免疫率与国际公认的75%的免疫覆盖率差距甚大.可见,我国目前对狂犬疫苗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随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国产浓缩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与法国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接种人体后中和抗体产生情况。分别用两种疫苗接种 1 0人 ,用小鼠中和试验方法检测中和抗体滴度。国产疫苗五针全程免疫后 30天 (第一针接种后 6 0天 )可 1 0 0 %达到保护水平 ,法国疫苗在第一针接种后 30天 1 0 0 %达到保护水平。第一针接种后 1 4、30、6 0天时 ,前者抗体平均滴度分别是 0 0 6IU /ml、1 .0 2IU/ml、2 .0 7IU/ml;后者抗体平均滴度分别是 0 2 5IU /ml、3.2 4IU/ml、1 1 .86IU/ml,后者比前者产生抗体的滴度高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2 )。  相似文献   

7.
<正>导 言近二十年来,狂犬病的控制已取得许多进展。世界各国不断研究狂犬病,使病毒粒子的组成、及其在组织培养中的动态和利用组织培养流程首先制造兽用疫苗,继而制造人用疫苗方面的知识已接近全部了解。 1965年,美国费城威斯特研究所学者研制了一种新的细胞培养狂犬疫苗用于预防和感染后的处理。1977年以来该疫苗在欧洲已商品化。人二倍体细胞疫苗在预防和感染后的处理上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迄今为止,以其有效性和耐受性两者无可比拟的结合,在人用狂犬疫苗中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8.
犬用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的效果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控制狂犬病的流行,我们于1974年11月,在容县松山公社开展家犬免疫试点工作,给3,858条家犬(占全公社家犬总数90%)注射狂犬疫苗。一年后,免疫的家犬无狂犬病发生,当地也  相似文献   

9.
应用火箭电泳法(RIE)建立并优化了人用狂犬病疫苗抗原的检测方法。以传统的动物NIH法对电泳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重复性好、简便易行,与NIH法有较好的相关性。适用于人用狂犬病疫苗中间品抗原的检测,对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狂犬病的发生,对狂犬病暴露后伤口处置及疫苗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对2007年1月1日至7月31日广西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就诊患者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2566例患者中受伤后<24h就诊占80.22%,92.59%病人到门诊进行伤口处理;100%患者接种狂犬疫苗,9.98%的患者进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2566例患者无一例发生狂犬病。这与暴露后较及时规范地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与抗狂犬病血清或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初步确定高效价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6.0IU/剂)暴露后免疫程序。制备高效价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6.0IU/剂),以狂犬病街毒CNX8601和BD06分别攻击小鼠和比格犬的咬肌,接种不同效价的狂犬病疫苗,以RFFIT法检测中和抗体,根据动物死亡情况,计算暴露后疫苗保护率,对不同效价的疫苗进行中和抗体测定和保护率统计分析。在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的疫苗保护率研究中,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3.1IU/剂)0/3/7/14/28免疫程序的保护率为40.6%,高效价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6.0IU/剂)0/3/14免疫程序的保护率为56.2%,中和抗体比较,P〈0.0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在以比格犬为实验动物的保护效果研究中,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保护率(3.1IU/剂)为70%;高效价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6.0IU/剂)的保护率为80%,中和抗体的比较,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高效价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暴露后免疫程序可初步确定为0、3、14d免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基因工程表达的狂犬病毒糖蛋白优势表位抗原,并评价其在疫苗免疫后中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TRIzol法从狂犬病疫苗中提取总RNA,经RT-PCR获得糖蛋白目的基因片段,构建相应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101,诱导表达获得纯化重组蛋白,以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检测糖蛋白中和抗体的ELISA方法。结果:获得狂犬病毒糖蛋白优势表位区段抗原,建立了糖蛋白中和抗体ELISA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对59例健康献血员血浆样本检测特异性为98.31%(58/59),接种狂犬疫苗免疫个体血浆样本抗体阳性率为98.95%(94/95)。结论:基因工程表达的狂犬病毒糖蛋白优势表位抗原可用于人接种狂犬疫苗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表达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G蛋白的假病毒,为RABV中和抗体检测及疫苗的研发提供有效实验工具。方法 通过无缝克隆技术构建表达RABV G蛋白的假病毒p-RABV-G,通过抗体中和试验评估狂犬疫苗接种者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 成功在293T细胞内进行假病毒p-RABV-G的包装,p-RABV-G可以表达G蛋白,并能高效感染Huh7.5细胞。4位狂犬疫苗接种者21 d的血清对p-RABV-G的抑制效果处于最优水平,在1∶625倍数的稀释条件下对p-RABV-G的抑制率高达95.79%、98.26%、98.42%和98.88%。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RABV G蛋白的假病毒p-RABV-G可用于狂犬疫苗的开发与中和抗体的筛选。在狂犬疫苗接种后的111 d,本文调查的4位接种者中的其中3位体内血清仍可对p-RABV-G产生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狂犬病是100%致死的疾病,但可用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作者开发了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Rabivax-S)并通过肌内(IM)和皮内(ID)途径接种评价了它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这是180名(5岁及以上)疑似狂犬病暴露者(WHO II类和III类各90人暴露)参与的随机非劣性对照研究。参与者或者接种Rabivax-S(1 mL IM;5剂),Rabivax-S(ID为0.1 mL;8剂量)或接种纯化  相似文献   

15.
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效力检定,各所均采用Habel氏法,唯该法需时较长,相应地延长了制品的生产周期,影响制品的及时发出。 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我们总结了多年狂犬疫苗效力检定的经验,在Habel氏法的基础上作了某些简化,结合生产检定与原法作了比较,(以  相似文献   

16.
<正>抗狂犬马免疫球蛋白(ERIG)或人狂犬免疫球蛋白(HRIG)用于感染后的治疗已成功的建立。这是以动物实验和在人类中不断积累的临床研究及回顾分析为基础的。但是在人类,我们尚不清楚有任何可监控的预期研究。如何处理感染了狂犬病的家养动物仍处于争论中。最新研究表明,感染了狂犬病的狗只注射疫苗不能保护。WHO的一个工作组1988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杂交法检测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DNA残留量进行适用性验证及应用。方法对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杂交法检测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DNA残留量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验证,并应用该方法检测3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的DNA残留量。结果地高辛标记探针的标记效率为0.1 pg。验证结果显示探针与非同源DNA无杂交;最低检测限度为1 pg;探针在-20℃放置7个月后,检测灵敏度仍可达到1 pg;3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中残留DNA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质量控制标准。结论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杂交法特异性、灵敏度好,结果稳定,适用于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中Vero细胞DNA残留量的检测及疫苗生产过程和其成品的质量控制,对其他以Vero细胞为基质的病毒性疫苗质量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固定毒是一个实验室毒株,其特点是致病性低,能在幼地鼠肾细胞(BHK-21C13)中迅速繁殖,该细胞主要用于狂犬病毒复制研究和生产兽用疫苗。 对于严重暴露的病人,在疫苗自动免疫力产生之前,在伤口周围注射抗血清作局部被动抗体使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过多的被动抗体会抑制自动抗体的产生,因此必须调整好疫苗与抗血清的关系。 抗狂犬病血清传统的生产方法,是用狂犬固定毒注入兔脑内,待发病取脑制备悬液,再用于超免马生产抗血清。这种抗血清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2015年年底前在所有仅使用口服脊灰疫苗(OPV)的国家,应将1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用作脊髓灰质炎终结策略的一部分。将疫苗的低剂量用无针喷射器皮内投递给接种者(全剂量的1/5),可降低成本。但常规卡介苗(BCG)针头注射耗费时间,并且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作者在本项研究中对用卡介苗注射技术和三种无针喷射器进行接种的质量作了比较,并评估了生物工艺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对于狂犬病已有近一百年的研究历史,狂犬病疫苗推广后虽已使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但至今在不少国家仍危害严重。据近年报导,全世界每年有一百万人接种狂犬病疫苗,无狂犬病发生的国家或地区仅有三十余个。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生产仍多沿用老方法,在用疫苗预防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1)经过疫苗全程注射的受感染者中仍有少数发病,以鸭胚疫苗较为多见,脑组织疫苗亦不少见;(2)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