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噬菌蛭弧菌对206株伤寒杆菌裂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以下简称蛭弧菌)Bd81、Bd98对江苏省15个县市201株伤寒杆菌及5株标准伤寒杆菌裂解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蛭弧菌在含有伤寒杆菌宿主的自来水双层琼脂平板上,经25℃48小时培育,可形成透明噬菌斑。蛭弧菌Bd81裂解199株,占总数96.60%,包括86年68株,87年74株,5株标准菌株全部被裂解,89年59株其中被裂解52株,阳性率为88.14%;Bd98裂解204株,占总数的99.03%,  相似文献   

2.
噬菌蛭弧菌对鱼类常见致病菌裂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北京地区25份水样,其中24份检出噬菌蛭弧菌。本次试验选用4株鱼类主要致病菌为宿主菌,检出的蛭弧菌对上述4种细菌的裂解范围有所不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可被全部检出的蛭弧菌裂解(24/24),其他3株菌仅部分被裂解,依次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17/24),荧光假单胞菌(9/24),鳗弧菌(7/24)。本次试验直接从水样中检出6株对4种宿主菌均有裂解作用的蛭弧菌,为进一步利用蛭弧菌防治鱼类常见细菌性疾病提供了可用资料。  相似文献   

3.
噬菌蛭弧菌对鱼类常见致病菌裂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调查了北京地区25份水样,其中24份检出噬菌蛭弧菌。本次试验选用4株鱼类主要致病菌为宿主菌,检出的蛭弧菌对上述4种细菌的裂解范围有所不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可被全部检出的蛭弧菌裂解(24/24),其他3株菌仅部分被裂解,依次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17/24),荧光假单胞菌(9/24),鳗弧菌(7/24)。本次试验直接从水样中检出6株对4种宿主菌均有裂解作用的蛭弧菌,为进一步利用蛭弧菌防治鱼类常见细菌性疾病提供了可用资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层平板法,以滤膜过滤的方法来收集噬菌蛭弧菌,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udrophil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t)和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宿主菌,进行噬菌蛭弧菌的分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接触酶检测和寄生性确认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表明未使用滤膜过滤,采用自来水琼脂双层平板法分离噬菌蛭弧菌的效果较好;并经过接触酶和寄生性检测初步鉴定此BD-SPOI菌株为噬菌蛭弧菌.  相似文献   

5.
鱼病蛭弧菌的微生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次以鲫鱼出血性腹水病病原菌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为宿主菌。从自然界分离获得6株噬菌蛭弧菌菌株,它们具有噬菌蛭弧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这6株蛭弧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 ̄28℃,pH7.2,有溶菌性,能裂解多种鱼类病原菌。其中对蛭弧菌Bds-4菌株在实验条件下对病原菌的自然净化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说明蛭弧菌是精养鱼糖水体中某些致病菌的自然净化的重要生物因素之  相似文献   

6.
海洋蛭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副溶血弧菌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蛭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 具有噬菌的特性, 对水体中细菌数量控制具调节作用。以副溶血弧菌为宿主菌, 利用双层琼脂法, 从海洋水体中分离出15株具有噬菌作用的细菌, 对形成噬菌斑能力最强的1株菌株进行特异性16S rDNA扩增, 确认为蛭弧菌, 命名为Bd-M1。Bd-M1对大多数海水养殖动物病原菌有裂解作用, 裂解率在90%(20/22)以上, 模拟水环境实验发现, 蛭弧菌对副溶血弧菌有较强的裂解和净化作用, 102 h内能使副溶血弧菌从3.0′108 CFU/mL下降到8.7×103 CFU/mL。动物实验表明蛭弧菌能有效预防对虾弧菌病的发生, 表明蛭弧菌有望成为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一种有效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7.
蛭弧菌的分离及其生长条件和裂解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噬菌蛭弧菌具有裂解病原菌、净化水体的功效,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到4株Bh04系列蛭弧菌,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测定,同时研究了它们对61株菌株的裂解能力。结果表明,在1%~3%的盐度范围内,蛭弧菌均可生长,最适盐度为3%;在15~30℃温度条件下蛭弧菌也可生长,但最适培养温度为20-25℃;只有在使用活的宿主菌的培养条件下,蛭弧菌才能生长。4株蛭弧菌分别可裂解21、24、40、43株菌,各占总试验菌数(61)的34.4%、39.3%、65.6%和70.5%。4株蛭弧菌一起,则可裂解55菌株,占总试验菌株的90.2%。研究结果揭示了蛭弧菌在消除海洋环境中有害细菌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鱼类致病菌的蛭弧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s)是一类有寄生性的细菌。Stolp及Stzold(1962年)曾首次报导,我国司稚东、秦生巨等(1982年)在国内亦首次报导了这类细菌的发现。本文介绍了以鲫鱼出血病病原菌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为宿主菌,经分离得到的噬菌蛭弧菌Bd3—2菌株的培养特征、细菌形态、细菌生理生化特征、感染宿主机制及在实验室条件下水体中对宿主菌净化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说明噬菌蛭弧菌是精养鱼塘水体中某些致病菌的自然净化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并为利用蛭弧菌来减少或控制鱼塘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开展生物防治新技术提供了较好的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蛭弧菌BDH21-02对鱼类细胞及病原菌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蛭弧菌BDH21-02在双层琼脂平板上能裂解所有检测的17种共36株宿主菌,在水中蛭弧菌对受试病原菌的裂解程度在2.96±0.13~4.46±0.28 lg值之间。其中,BDH21-02使嗜水气单胞菌浓度下降4.32±0.25 lg值的同时,自身浓度上升3.40±0.30 lg值。BDH21-02对PCK、C IK、EPC、FHM等鱼类细胞的毒性实验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蛭弧菌BDH21-02在生物防治鱼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人粪便中分离的噬菌蛭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它们的生长曲线,并利用微孔滤膜过滤和机械振荡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吸附和穿入动力学,发现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能抑制蛭弧菌的吸附;青霉素不影响蛭弧菌的吸附和穿入,但抑制蛭弧菌在宿主内的生长过程。从人粪中分出的噬菌蛭弧菌不仅能裂解大部分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而且在微氧条件下也能裂解厌氧菌中的二株脆弱拟杆菌。我们发现一株人粪便中分出的噬菌蛭弧菌能形成蛭弧菌囊体——它的休眠态,它对高热、紫外线照射和真空干燥的耐受力较相应的繁殖体强,看来它是蛭弧菌保持生命期限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