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猫熊Ailupopoda melanoleucus (David)属哺乳类大熊猫科,是一种世界稀有的珍贵动物,仅产于我国四川高山地带,数量稀少,解放后动物学家们对其生态调查和饲养管理上,已做了许多工作,并证实其食性以竹类为主,然而对大猫熊解剖学上的形态结构研究,至今尚不多。笔者解剖一病死大猪熊,体重110公斤,体长1.52米,解剖后各脏器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并着重观察消化道形态结构,提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猫熊消化器官的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猫熊的牙齿与熊、狗、猫等食肉类动物有很大差别。它的特点是切齿很不发达,并且下啮齿的左右中间齿向后移,构成前后二列,减低了切割能力。臼齿特别发达,臼面广阔,适于磨碎较坚硬的植物性食物。臼面结节顶端尖锐,侧面看似三峰型,有食肉兽的齿型特征。从总的来看,它的齿型应属结构复杂、短冠、杂食兽齿型,强大的短锥形犬齿是与采取植物性食物的生物机能相适应的。 (2)大猫熊肠管较短(比一般食肉兽动物的肠管长),缺少盲肠,但在大小肠交界的粘膜面上有显明的分界线,线的前方(头侧)粘膜有绒毛,线后方(尾侧)无绒毛。关于大小肠分界线的问题,有些书上只记载以迴盲肠口为分界标志,而对肠绒毛的形态变化注意不够。 (3)我们的意见大猫熊输胆管粘膜的螺旋形褶,最初是由粘膜管螺旋状弯曲的环状管互相粘连的结果。人的输胆管粘膜以及某些低等脊椎动物的管状器官(如消化管)也常有类似结构。这些螺旋褶的发生机制有些可能与大猫熊胆管内螺旋褶的形成是相类似的。  相似文献   

3.
1.根据以上的观察结果,大猫熊虽属食肉目,但是它的齿型基本上接近杂食兽型,为结构比较复杂的短冠齿。又因它长期吃较坚硬的植物性食物,所以臼齿特别发达。其宽阔不平的方形咀嚼面(臼面)便于磨碎坚硬的植物枝干。 2.由于采食的植物硬度及采食方式的不同,齿型结构差别很大。大猫熊吃的植物性食物比较坚硬,在野生状态下主要靠犬齿和前臼齿的撕裂切割机能,而切齿作用不大。所以犬齿和前臼齿发达(缺齿槽间缘),而切齿退化。又因为早已失掉食肉的特性,裂齿已趋向臼齿化。真食肉兽的裂齿特征不显明了。 3.采取富于粗纤维的坚硬食物,需要有强大的着力和咀嚼力,这一生理要求,不仅引起了齿的结构变化,同时也要求有强大的咀嚼肌和头颈间的固定肌。为了增加肌的附着面,颅骨全形引起了改变,如左右下颌骨体之间的早期愈合(愈合面也大),颧弓、矢嵴、枕嵴等显著发达,颌关节比一般食肉兽强大。 根据以上的观察,大猫熊前臼齿对食物的切断作用,以及臼齿咀嚼力等,在食肉兽中是最强的。 4.从头骨外形和齿的结构看,大猫熊与现有食肉目各科动物差别很大。只与小猫熊比较接近。根据我们对大猫熊的观察和小猫熊比较,二者应从浣熊或熊科分出来单列为猫熊科。不需要把大、小猫熊当作一个亚科放在浣熊科内。从尾长、体形大小等方面看,  相似文献   

4.
动物区系工作在动物学发展史上,是一项历史较久的工作,在国外已有二百年以上的历史。我国在解放以前,这类工作开展得很少,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从我国掠走了大批动物标本,其中有许多我国的特产和世界上的珍贵种类,如大猫熊(熊猫)、四不象等;翻开有关我国动物区系工作参考文献,几乎绝大部分都系外国学者所作,尤其是兽类(哺乳动物)方面,我国科学家所做的工作更是寥寥无几。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兽类学和兽类区系工作才真正地建立起来,但是水平还低,方法陈旧,存在着若干问题,归纳起来,有这样几  相似文献   

5.
金丝猴又名金线猴,是产在四川西部地区拔海三千多米高山上的一种珍贵动物,它的分布比四川产的另一种珍贵动物——熊猫还要狭窄得多,捕捉、饲养也较小熊猫困难一些。成都百花潭动物园虽然离产地较近,但儿年以来也只收集到过少数几次:第一次是在1955年6月,理县农民捕到了两只  相似文献   

6.
海南岛南湾珍贵动物保护区植被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岛南湾珍贵动物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猕猴保护区,总面积约15000亩,现保存有550—650只猕猴(Macaca mulatta)。此外,在保护区内尚有水鹿、豪猪、穿山甲等36种动物,其中25种鸟类。在植物区系上有维管束植物388种(包括亚、变种在内),棣属110个科309属。根据群落组成成分、外貌结构以及种群特征,可将该区植被划为三个类型:(一)砂生灌草丛;(二)砂生刺灌丛;(三)次生常绿季雨林或次生热带雨林。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南充师范学院生物系革命师生,在毛主席关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教导的巨大鼓舞下,结合珍贵动物资源调查进行开门办学。1976年2月下旬,生物系百余人,对天仓、宝兴、越西三县的珍贵动物进行了调查。工作中实行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并宣传保护珍贵动物资源的意义及如何识别珍贵动物等,做到既是调查队,也是宣传队。通过半年的野外调查工作,胜利地完成了三县10,719公里的珍贵动物资源调查任务。初步查清了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鬣羚、  相似文献   

8.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所列保护动物共计206种,其中二级保护动物122种,而两栖纲只1种,排号在第12位,这就是笔者要说及的我国特有的两栖类珍贵动物——大鲵(Andrias davudonus)。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因其“哇哇”的叫声  相似文献   

9.
我所于1980年从云南省永胜县获得一只雄性白化猕猴,取名“南南”,现年约5岁,经检疫和体格检查表明,该动物发育正常,健康状况良好(见图1)。根据遗传学的研究显示,白化动物与白化人一样,其白化性状的遗传多受常染色体隐性基因的控制,因此白化个体极为罕见。鉴于这只白化猕猴在国内大陆系首次发现,十分珍贵,故作者认为深入进行白化猕猴的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1974年10月至1976年12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革委会领导下组织成立珍贵动物资源调查队,用近三年的时间对全州七个县的珍贵动物进行了调查。野外工作计行程约一万公里,调查面积达一万多平方公里。基本上查清了本地区珍贵动物的种类分布、数量及生活习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甘肃陇南山地羚牛的生态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Hobgson)是陇南山地灌丛生境中的珍贵动物,关于它的生态地理至今尚未开展过研究。1974年9月至12月,我们在陇南山地调查其它珍贵动物时,对羚牛进行了生态地理调查。由于对大型兽类进行生态地理调查,具有局限性和存在一些困难,不易获得较完整的资料,这里仅对羚牛的生态地理作些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是我国的珍贵动物之一。动物园倒养中不易繁殖。我园1973年引进小熊猫一对(下面分别用♀、♂表示)。1974年7月开始繁殖。五年来繁殖9胎,成活8只,其中第二代繁殖获得成功。经饲养与观  相似文献   

13.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又名九节狼、金狗或山门蹲,产于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目前数量减少,是一种较珍贵的动物。 1973年开始,重庆市动物园陆续发现4只小熊猫脱毛变癞,前2只因缺乏经验,未作霉菌检查,最后并发肺炎死亡。后两只经重庆医学院附一院皮肤科会诊,证实为石膏样癣菌(Trichophyten gypseum)及石膏样小孢子菌(Microsporum gypseum)引起的体癣。经灰  相似文献   

14.
救救香獐     
香獐学名麝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动物之一。湖北省保康县禁猎区,国家曾三令五申要求保护这里的香獐。但有些单位和个人,却无视国家法令,仍猎杀这种动物。1981年以来,香獐被猎杀近两千只。  相似文献   

15.
柱头虫一名玉钩虫,为脊索动物门中原索动物内肠鳃亚门(或称半鳃类;或隐鳃类中一种为数不多的典型代表动物,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时的一项珍贵资料,在目前世界上也是一种较稀少的动物。去年暑假我们在海南岛稜水县新村港海边发现有柱头虫,并采得40多条。这种虫体呈蠕虫状。长约有一米左右(其中吻长1—2厘米,领长1—2厘米,躯干长90—100厘米左右),色黄,体壁非常粘滑,且含有如三碘甲烷(即黄碘iodoform)的臭气。虫多分布在低潮线下,埋在砂泥中生活,穴形像漏斗,其周围常有多  相似文献   

16.
赤斑羚(Naemorhedus cranbrooki)的核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斑羚(Naemorhedus cranbrooki)是Hayman(1961)根据缅甸东北部阿东河谷的标本订名的一个新种。在我国仅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北部。是十分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上海动物园自繁一只雄性赤斑羚,双亲捕自西藏东南部。经体外皮肤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制片,以C带染色和硝酸银染色等技术,对动物核型进行了观察。 经300个中期相的观察,赤斑羚(N.cranbrooki)的2n=56(图1)。常染色体是27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为一条大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Y是一条最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17.
麝香是雄麝腺体的分泌物质,为珍贵的动物药材之一。近十年来,四川省马尔康、米亚罗、南川,陕西省镇平,安徽省佛子岭等养麝场革命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教导,积极开展放犬活捕、人工养麝、活体取香群众性科学实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关于人工养麝和活体取香另有专文介绍,本文只介绍怎样放犬活捕林麝的方法。麝是我国的珍贵动物,应该很好保护,需要捕捉时应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有计划的合理捕捉,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人工饲养繁殖,以保护和发展我国珍贵药用动物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为中国特有珍贵动物,经济价值甚高。历史上分布于我国华南、中南、西南、华东地区山林中。近数十年来因生境破坏和滥捕乱猎,分布区缩小,数量锐减,濒于灭绝境地。为保护和促使这一珍贵动物的繁衍,研究其繁殖实为一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大鲵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由于大鲵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Blanchard)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获得成功,我们有机会对大鲵的胚胎发育进行初步的研究。对无尾两栖类的胚胎发育前人有过许多工作(王希成,1957;王应天,1958;Korschelt,1957;Holmes,1952;Noble,1931)。但对有尾目只在蝾螈科有过一些研究(蔡堡,1978),而隐鳃鲵科的胚胎发育未见有资料报道。大鲵是我国野生珍贵保护动物,有必要研究其胚胎发育的规律,为其繁殖、保护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叫四不像鹿? 你游动物园时留心的话,就会看到一种动物,它的尾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角似鹿非鹿,颈似骆驼而非骆驼,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很恰当的名字,叫四不像鹿。现生的四不像鹿(见图)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大型鹿类,为我国的特产动物,世界的珍兽,可与大猫熊齐名媲美。它体长约2米,肩高1米有余。雄鹿较大,体重可达200公斤,雌鹿则较小。雄鹿有角,雌鹿无角。角枝形态很特殊,容易辨认。没有眉叉,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分前后两枝。一般前枝再分成二叉,后枝长而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