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龙脑香科植物望天树的居群遗传结构及分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巧明  许再富 《云南植物研究》2001,23(3):313-320,T001
运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是泳等分析”方法,对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居群分化的研究,通过对分布于滇南,滇东南和桂西南的9个天然居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载培的2个人工居群作为对照),11个酶系统16个等位酶位点的研究表明,望天树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极低,多态位点比率P为6.25%-12.50%(平均为6.82%),等位基因平均数A为1.06-1.13(平均为1.0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032-0.054(平均为0.035),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063,所有居群Pgm-1位点的基因型均为杂合体,其余位点的基因型均为纯合体,居群间存在低水平的遗传分化,GST值为0.030,结果表明不同于其它热带植物的报道,望天树群体的遗传结构单一,一方面反映了群体内存在大量的内繁育(无融合生殖,近交),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进化过程中该种曾经历了严重的瓶颈效应,遗传变异大量丧失。  相似文献   

2.
红皮云杉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3.
人参不同栽培群体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法对4个人参(Panax ginseg C.A.Meyer)栽培群体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一路参、三路参、系选品系59号、北京参等4个人参栽培群体和1个西洋参(P.quinquefolium L.)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值表明,三路参变异量最大(0.4169),一路参降为0.2565,边条参系选品系59号最低为0.1881,表明选择方式和选择代数的纯化作用十分  相似文献   

4.
刚毛柽柳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柽柳是荒漠地区主要的灌木资源树种。以刚毛柽柳为代表,运用RAPD技术分析了广布于新疆境内9个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 L.)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居群间的遗传分化。10条随机引物检测到157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55个,占总位点数的98.7%。由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估计居群间遗传分化百分比分别为62.5%和55.30%,表明刚毛柽柳种内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新疆境内刚毛柽柳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很丰富,居群间分化程度较高;繁育系统属于一种自交和不完全异交混合的交配类型;形成并维持其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基因流的隔离。  相似文献   

5.
多叶重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RAPD技术检测了多叶重楼(Paris polyphyfzo)2个变种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并与1个凌云重楼(P.cronquistii)居群进行了比较。选择的16个随机引物在5个居群中共检测到246个多态位点。在居群水平上,滇重楼2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鳓分别为57.43%和54.67%,Shannon指数分别为0.3080和0.2830;七叶一枝花2个居群的PPB分别为56.33%和57.75%,Shannon指数分别为0、3080和0.3293。在变种水平上,滇重楼的PPB为75.14%,Shannon指数为0.3922,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085;七叶一枝花的PPB为80.31%,Shannon指数为0.3992,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726;在种的水平PPB达92.05%,遗传分化系数Gst达0.5151。聚类分析显示滇重楼和七叶一枝花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凌云重楼遗传距离较远。此结果从分子水平上支持了过去将滇重楼和七叶一枝花划分为1个种下2个变种的形态分类观点。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野生资源和栽培品种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湖南、江西、云南、黑龙江等地的莼菜居群进行了考察和收集,对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已保存的6个栽培品种及采集到的6个野生居群27个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表明:在卷叶颜色、叶背面颜色、叶片大小等表型性状...  相似文献   

7.
水杉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技术,对9个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用10bp的随机引物16条,共扩增出103个位点,其中37个为多态位点,占35.92%。各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在16.50%~33.01%之间。POPGENEversion1.31软件处理结果如下:居群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1930。遗传距离在0.0130~0.0650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9370~0.9871之间。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占89.05%,居群之间有一定的分化。上述结果表明水杉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略低于自然居群,涵盖了自然居群近80%的遗传多样性。由此可以确认栽培水杉的种源是经过混合的,它们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采自潜江的9株丛枝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var.caespitosa)没有扩增出特有位点,将其视为一个居群根据遗传一致度作UPGMA聚类分析时,该居群和湖北的3个居群及南京(NJ)、成都(CD)居群聚在一起;单株聚类时丛枝水杉也没有聚成独立的一支,而是比较分散,因此不支持将丛枝水杉作为水杉的一个变种的分类处理。从亲缘关系上看,丛枝水杉应当归属于湖北潜江蚌湖种子园(BH)和湖北潜江广华(GH)居群,这与其分布现状也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8.
长白红景天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颜廷芬  周福军 《植物研究》1999,19(2):189-194
本研究利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分布于黑龙江省大海林业业局平顶山及吉林省的长白山北坡的四个海拔梯度的长白红景天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5种松树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占林  杨雪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2):2385-2392
利用cpSSR和AFLP标记,比较了巴山松、黄山松、油松、马尾松以及云南松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结果.发现5种松树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与种间分化,但cpSSR比AFLP标记提供了更多的种内种间分化,而展示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要少.在对不同方法指标的对比研究后,认为将cpSSR的单倍体关系考虑在内,能够更有效地分析植物居群遗传分化造成的地理结构.对于显性标记AFLP,传统的平方根法会低估遗传参数,而Lynch和Milligen的方法因样本量的限制也可能高估遗传多样性,Bayesian法被认为是最精确的方法,提供了与分子方差分析(AMOVA)近似的遗传分化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江西省主要山脉的21个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Rchb.f.)Rchb.f.)居群进行居群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利用14个筛选的引物共扩增出139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L)为84.89%。21个居群的Nei s基因多样性(He)为0.2292,Shannon指数(I)为0.3613。AMOVA分析表明,春兰居群间变异占50.79%,居群内变异占49.21%,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大于居群内的分化。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和UPGMA聚类分析均表明,江西主要山脉的春兰居群存在地理隔离和生境片断化。推测江西春兰曾广泛分布于罗霄山脉和武夷山脉,受第四纪冰期影响,春兰群体因气候剧烈变化而骤减,仅在山脉间适宜的环境中得以保存并繁衍至今,罗霄山脉和武夷山脉是春兰最主要的两个冰期避难所。综合遗传多样性与居群遗传结构特点,建议在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石城(SC)、宜丰(YF)、贵溪(GX)居群设点进行就地保护;对资源破坏严重的大余(DY)和井冈山(JGS)居群实行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11.
天麻中天麻素含量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对产地、品种、以及炮制方法等因素对天麻中天麻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炮制对天麻药材中天麻素的含量影响最大.对不同炮制方法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蒸制法可显著提高天麻素的含量.本文还讨论了天麻素在炮制过程中形成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2.
天麻3种变型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天麻3种变型的过氧化物酶(POD)的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麻3种变型的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活性不同,酶谱条带数在5~7条之间,且具有特征谱带。其中乌天麻和红天麻的酶谱条带数相同,两者的酶谱条带数均多于绿天麻;绿天麻、乌天麻和红天麻的酶谱条数依次分别为5条、7条和7条;其中基本酶带有5条,Rf值分别为0.06、0.24、0.83,0.89、0.98;乌天麻与红天麻的相似度指数为0.86,说明这两个种亲缘关系近;乌天麻与绿天麻的相似度指数为0.71,反映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3.
黔产天麻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从黔产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含氮化合物,命名为天麻羟胺(gastrodamine,Ⅰ),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双-(对羟苄基)羟胺。除β-谷甾醇和胡萝卜甙外,同时还分离鉴定了3个已知化合的:L-焦谷氨酸(Ⅱ)、柠檬酸单甲酯(Ⅲ)、柠檬酸双甲酯(Ⅳ),其中化合物Ⅱ和Ⅳ为首次报道从天麻中得到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相似性克隆策略和RT-PCR,从兰科植物乌天麻(Gastrodia elataf.glauca)球茎克隆得到两个新的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命名为gastrodianin-4A(ga4A)和gastrodianin-4B(ga4B),并首次用Northern杂交研究了该基因在植物不同部位的转录表达。结果表明,天麻个体的不同部位只转录表达同一种Gastrodianin基因,纯化自球茎的Gastrodianin蛋白质的肽质量指纹谱与推导的Ga4A和Ga4B成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吻合;Northern杂交证明天麻的地上器官Gastrodianin基因转录表达量远远高于地下球茎,而次生球茎皮层组织的表达量比中柱和整个营繁茎的都高一些。天麻球茎Gastrodianin的外周表达模式可能是天麻在地下抵御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Karst)入侵球茎皮层内部的防卫机制之一,但该基因在天麻地上部分的高丰度表达暗示Gastrodianin可能蕴藏其它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L-异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不同产地天麻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采用日立L-88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7个分别产自四川荥经县、剑阁县和云南小草坝的野生及引种天麻品种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7种天麻的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含量均较高,其中以四川荥经县野生样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四川荥经县引种云南小草坝样品中氨基酸含量最低.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天麻中氨基酸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属兰科植物,从天麻中提炼出的化学成份有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荚兰醇、香荚兰醛、天麻醚苷、对羟基苯甲醛、柠檬酸、琥珀酸等[1]。其中活性成份含量最高的有效单体成份是天麻素(化学名为对羟甲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又称天麻苷)[2]。天麻素在非酶体系中稳定,在肝、肾、脑组织匀浆中天麻素可被代谢为天麻苷元。在组织中的代谢,以肾最快,脑次之,肝最小;在脑组织中,天麻素在小脑、丘脑、脑桥与延脑区域代谢速度快于皮层、纹状体和海马区[3]。有关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药效作用的实验研究较多,可见天麻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远无止境,但是某些作用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和阐明,本文对有关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天麻3种变型开花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麻开花时,对略阳红秆、绿秆、乌秆天麻3种变型的花果期,花茎、花被筒及子房的长度,果实、种子及胚的长度、宽度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天麻的这3种变型在每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乌秆天麻花茎最高,果实和种子最长,开花、结果日期最晚;红秆天麻花序轴、每株结果数、果实重量和种子直径最大,开花、结果日期最早;绿秆天麻花、果期最短,而胚的长度和直径却最大。  相似文献   

18.
以速生树种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 Winkler)和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 Maxim)、经济树种核桃(Juglans regia Linn)为菌材,壳斗科菌材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为对照,分别设置不同的菌材用量和麻种用量水平,仿野生栽培红杆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elat)和乌杆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glauca S.Chow),分析不同菌材对天麻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高产的菌材种类、用量和天麻变型及麻种用量的组合,探讨亮叶桦、响叶杨和核桃代替壳斗科植物栽培天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材对红杆天麻和乌杆天麻产量的影响有差异。两种天麻变型对菌材的偏好不同,红杆天麻在白栎和亮叶桦菌材处理下的平均产量高于响叶杨和核桃菌材处理下的产量,而乌杆天麻在亮叶桦和核桃菌材处理下的产量高于响叶杨和白栎菌材处理下的产量。两种天麻变型的最高产量的组合均出现在亮叶桦菌材伴栽的处理中。响叶杨伴栽天麻,效果不及亮叶桦和核桃。4种菌材对天麻的折干率影响不明显。在实际生产中,以亮叶桦、核桃和响叶杨作为替代菌材是完全可行的。从72个处理中筛选出高产的组合,单位面积菌材和麻种用量分别如下:12 kg亮叶桦菌材搭配0.8 kg红杆天麻麻种,12 kg核桃菌材搭配0.6 kg红杆天麻麻种,14 kg响叶杨菌材搭配0.8 kg红杆天麻麻种;14 kg亮叶桦菌材搭配0.6 kg乌杆天麻麻种,12 kg亮叶桦菌材搭配0.6 kg乌杆天麻麻种,10 kg核桃菌材搭配0.8 kg乌杆天麻麻种。  相似文献   

19.
从采自贵州、陕西、四川和云南的天麻组织中共分离获得62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鉴定,62株内生真菌分属于3个亚门、5纲、7目、9科、13属。研究结果还表明采自不同地点的天麻以及天麻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的类群与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天麻及其伪品(马铃薯、红薯、芋头、黄精、菊芋等)的材料粉末和提取物粉末进行了光谱特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天麻与其5种伪品的红外图谱之间在指纹区分别存在明显差异;红外指纹图谱差异程度依次为醇提物>水提物>原粉末,与伪品的主要差异集中在1 750~950 cm-1区,该区是天麻有效成分的重要特征区.研究表明,利用红外光谱法可以简便直观地将天麻粉末、天麻提取物粉末与其相应的伪品区分开来,为天麻中药材生产及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