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取一条2—5毫米长的涡虫,饥饿一周左右。另取一载玻片,用石蜡在其上塑两个高约4—5毫米的方形支撑(图1),滴一滴水于载片上,将涡虫放入水滴中。水不宜过多,使涡虫勉强游动即可。然后迅速地翻转载玻片,使石蜡块朝下,这样水滴就成了一个椭圆形的“水域”了。将载玻片放在5×10低倍镜下进行观察(随时移动玻片,以跟踪虫体)。  相似文献   

2.
涡虫是扁形动物的重要种类 ,在实验教学中 ,由于实验手段和方法的限制 ,许多结构不易看清。扁形动物在系统发育上的重要性在于中胚层的发生和原始排泄器官的形成。由于这些构造在柔软组织中 ,使原肾系统的排泄单位——焰细胞极难观察到 ,成为实验教学中的难点。现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方便地观察到涡虫的焰细胞。将涡虫饥饿数日 ,置于载玻片上 ,加水 1~ 2滴 (使涡虫能爬动即可 ) ,用双面刀先切除涡虫的头部 ,再将涡虫的身体切割成数段后加盖玻片 ,用手术镊轻压盖玻片(压片时不宜用手指 ) ,将涡虫的组织压碎溃散 (…  相似文献   

3.
1 观察涡虫吻的好方法在涡虫实验中 ,用食物诱导及人工刺激等方法观察涡虫吻 ,操作和观察都较困难 ,成功率不高。如改用下法 ,效果较好。取 1条三角真涡虫 ,置于载玻片上 ,加 1小滴蒸馏水 ,待其身体完全伸展时 ,再加 1滴医用盐酸普鲁卡因 ,然后 ,在实体显微镜下观察。此时 ,可见虫体的吻已伸出 ,并不断地做出翻动取食动物。2 制作蛙骨骼标本时 ,除净肌肉的方法在制作蛙骨骼标本时 ,其肌肉很不容易除净 ,残存的肌纤维 ,既妨碍了某些骨块的显露 ,也影响了标本的美观。如改用下法 ,效果较好。去蛙皮、内脏后 ,用流水洗净血污于沸水中煮 3m in…  相似文献   

4.
1.将培养皿洗干净,倒入一些清水(经过晾晒的自来水或采涡虫带回的河水),把涡虫放入培养皿中,向清水中投入少许薄荷脑(不能触动涡虫),经一小时左右,涡虫的咽便从口中伸出。可用放大镜观察。 2.在洗净的培养皿中,倒入一些清水,将涡虫放入,再把晒干的蝗虫撕成细块(也可将活蚯蚓剪成小块),投入培养皿的清水中,涡虫很快向食物爬去,并用身体腹面紧贴在食物上,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咽从口中伸出,将食物吸住。用第一种方法观察效果好。涡虫处于麻醉状态,咽伸出后不缩回,可用镊子翻动仔细观察。但经麻醉的涡虫,只有少数可以继续饲养,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借鉴有关方法,经过多次实践,证明用小鼠骨髓细胞作动物染色体的制备实验,方法简便可靠,结果明显.现介绍如下,供高等院校或中学生物学实验参考. 1.前处理实验用小白鼠(重25克左右),腹腔注射0.1毫升0.1%的秋水仙素溶液. 2.取材注射后2.5—3小时,用乙醚将小鼠麻醉(或直接处死小鼠),立即取出股骨,剔净肌肉. 3.低渗用剪刀将股骨两端剪开,用注射器吸入1毫升0.05M氯化钾低渗液,插入一端,冲洗出骨髓细胞,滴于培养皿中的载玻片上(载玻片置于二根玻棒之上).再加入适量的低渗液,并用滴管展开.盖上培养皿,在37℃下低渗处理20分钟. 4.固定低渗后,往培养皿中缓缓注入甲醇、冰醋酸固定液(3:1),盖上培养皿,固定100分钟.换入无  相似文献   

6.
涡虫具有不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这是扁形动物的特征之一。同时,涡虫纲的分目又是以消化系统肠干的有无、简单或复杂作为依据的,故在动物学实验中都要观察其消化系统的结构。显示涡虫消化系统多采用喂食色料的方法,并制成整体装片。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取材在水流不太急的流水,特别是山涧溪流中可以采到。它附在石块下面。找到涡虫后,用毛笔将虫刷人容器内,内盛溪水带回室内饲养。 2.饲养要求所用器皿干净,经常更换清水,若自来水含氯,应放置几天后再用。制片前需先让它饿一天以上,使肠中的食物全部消化干净。这样,在喂食色料时它才会更好地吃。饲养时应将器皿置暗处,使涡虫体壁内的色素细胞变小,虫体更容易透明,更易看见内部结构。待涡虫吃饱后及时将多余的蛋黄取出,并换清水,以免水质变坏,使虫死亡。喂食后仍置暗处过一天后,色料中的蛋黄被消化,而颜料则仍存在于肠内。同时体壁内的色素也因黑暗而褪色。此点很重  相似文献   

7.
花粉体外萌发的永久装片制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花粉活力测定中,要做到及时计数是很困难的,因此需要在低温(0~4℃)下保存或用固定液固定,也可照相计数。但依赖低温和固定液保存时间很短,显微照相又费事。我们针对花粉萌发和萌发后的保存做了一定改进,实验步骤如下: 1.在上午10点左右采摘开放而花药未开裂的花朵,带回实验室,用镊子取下开裂的花药,将花粉搕于载玻片上,同时取培养液(15%蔗糖,10ppm硼酸,1%~2%琼脂)滴在载玻片上。此时,花粉均匀且密集于载玻片中部。  相似文献   

8.
制作蠕虫卵永久性玻片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科研单位及医学检验部门,常常需制作一些蠕虫卵的永久性玻片标本,以备随时观察。特别是比较罕见的虫卵,更有必要制成永久性标本。但是,目前的各种方法皆有不足之处。有的制作方法繁琐;有的虫卵卵壳变形,有的经长久保存,卵内结构逐渐模糊不清。作者采用一种新法,经数年连续观察和实际应用,尚感满意。现介绍如下: 药品器材载玻片、盖玻片(18×18毫米)、漆片、纯酒精、75%酒精、5%福尔马林、甘油、小号毛笔、中性树胶、烤箱(40℃)。制片方法 1.用毛笔蘸少许漆片液(纯酒精与漆片各半,溶解后即成),在载玻片中央画一10×10毫米的方框或直径10毫米的圆圈,凸出载玻片0.5—1毫米(视虫卵大小而定),晾(或烤)干备用。  相似文献   

9.
1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玉米雄株实验用品显微镜、冰箱、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圆头镊子、吸水纸、培养皿、量筒、烧杯、短玻棒实验试剂冰醋酸、95%酒精、45%醋酸、正丁醇、加拿大树胶、Carnoy固定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实验方法1)取材在玉米雄穗抽出喇叭口以前7~10d左右取材固定。每天上午7∶00—9∶00减数分裂最旺盛,取材时先在喇叭口的下角用手捏一捏,若有松软感的地方即是雄穗的位置,用刀在此处划开一纵切口,剥出发育适宜的花序,立即浸泡到固定液中,2d后转入70%的酒精中,放入4℃冰箱中可长期保存。2)操作方法:①取一小花放在载玻片上,…  相似文献   

10.
取材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生于潮湿的土壤或草地上,在春、夏多雨季节里很容易采到.它形似木耳,俗称“地木耳”或“地皮菜”,可食用.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形如发丝,俗称发菜,是重要的食用蓝藻,可从商店购得.取其中任何一种材料泡在水中,使其胶质鞘膨胀,用小毛笔刷净泥砂杂物,剪成3毫米左右长的小块(或段).选平整的材料置于载片中央,用另一张载片将材料压薄,用棉线捆紧两张载片. 固定将捆好的两张载片投入FAA固定液中24小时,松开棉线,分开载片.由于材料本身的胶质,它能粘贴在两张或其中的一张载片上(通常两张载片各粘一部分).将此材料染色和脱水. 洗涤与初染将固定好的材料用50%酒精洗涤2—3次,每次10分钟.再经40%→30%→20%→10%酒精洗,每级10分钟.最后经蒸馏水浸洗2次,每次2分钟.媒染用4%铁明矾1小时,蒸馏水洗2次后用海氏苏木精染色1小时.蒸馏水洗去浮色,1%铁明矾分色.边分色边显微镜检,至细胞内含物呈黑色,其它部分浅灰色或无色时为止.立即倒掉分色液,蒸馏水洗2—3次后,将材料浸泡于自来水中,使其变蓝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制备果蝇整体装片标本,以便学生观察其形态和变异,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探索,现介绍如下。材料的固定和脱水将准备制作装片的果蝇投入无水乙醇中杀死、固定,脱水24小时以上。载玻片的制备制作果蝇整体装片的载玻片,可用现成的单凹玻片,但最好由自己把普通载玻片加工成专用的载玻片(凹玻片)。加工方法是把普通载玻片洗净擦干,放在熔融的石蜡液中浸一下,然后取出冷却,使载玻片表面包上一层石蜡。待蜡层凝固后,在载玻片近中心处用刀尖刮去部分蜡层,形成两个直径约1.5毫米的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采用在载玻片上染色的方法,其具体作法是:把解离后漂洗好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用两根解剖针将根尖生长点端拨开,滴一滴0.25%的龙胆紫,染色两分钟.然后再滴一滴  相似文献   

13.
实驗一:簡单电极制作一、目的:用于刺激动物的组织二、材料及装置: 1.两条较粗的普通漆包綫(或銀絲,电爐盘絲)。 2.一根玻璃管或毛笔管。 3.两条普通細电綫。装置: (一)普通电极: 使两条普通細电綫穿过玻璃管(长10厘米,直径1—2厘米),使露出短的一头做为刺激用。为了使电线在管內固定可以用胶泥堵塞管口或用胶布粘住。  相似文献   

14.
在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切片时,从固定液中取出洋葱根尖,在10%盐酸溶液中解离10分钟,经清水漂洗后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或刀片)截取根尖乳白色部分(取乳白色的三分之二),剔除其余部分。用吸水纸吸去根尖周围的水。用镊子将截取的根尖充分捣烂(根尖在  相似文献   

15.
涡虫一般群居,常聚集在光线暗处不食不动。饥饿时才四处活动觅食。取食行为较复杂。如果觅食中的一条涡虫偶然靠近食物时,耳突边缘一旦触及食物,虫体的动作便会由缓慢变得迅速兴奋起来:两个耳突不停地上下煽动触摸食物,辨别食物是否可食,继而,其“头部”(身体前端)很快从食物上方爬过,身体后段发生较强烈的收缩,使咽从腹面的咽鞘中伸出并插入食物中吸食。此时,身体后半部大都覆盖在食物上,形似一座拱桥;前1/3部分则平趴在食物前方,行动迟缓,全神贯注。有  相似文献   

16.
涡虫的采集培养和切割再生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迄今,我国的淡水涡虫已发现七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东亚三角头涡虫(Dugesis iaponicua),分布于香港、台湾、昆明直到吉林省境内,和细形山地涡虫(Phagocato vivida),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七种淡水涡虫都喜生于冷泉溪流的石下。采集涡虫时,途中要防止水温的骤升。制作切片的涡虫采集,需将涡虫用稀酸杀生,鲍氏液固定,然后放酒精中带回。用带盖的塘瓷盘加水培养涡虫,既接近生境,便于实验操作和换水,又能使涡虫较好的生殖和产卵。切割再生实验,既能定向地培育出双头、双尾、多头和多尾的畸型涡虫,又能增加超常数眼涡虫出现的频率。  相似文献   

17.
周馥  邢树平 《植物学报》2000,17(3):274-275
介绍了一种半薄切片定位样品的方法。此法与前人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位于载玻片之上被重新包埋于塑料环内的切片与载玻片的分离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是:切片被包埋聚合好后,立即从60~65 ℃温箱内被转入冰箱冷冻室中(-18 ℃)放置5~10分钟。然后,将载玻片从冷冻室中取出,轻推塑料环,即可使包埋在塑料环内的切片与载玻片分离。这一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样品中靶细胞的发育时期确定和样品丢失问题,而且还有简单、易操作和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效果良好的涡虫固定方法在涡虫教学制片实践中,我们发现刺激性不同的固定液,会使虫体产生不同的形状。制片厂生产的涡虫装片标本,大都是虫体缩的较短,有失活体时的形象,这是由于固定液不太适合所造成的。我们总结出一种效果良好的固定方法,兹介绍如下:固定...  相似文献   

19.
用氨基修饰的载玻片制作cDNA微阵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cDNA微阵列已在基因差异表达、寻找新基因等研究方面获得广泛应用,但有关cDNA微阵列的制作,目前多采用多聚赖氨酸修饰的载玻片为探针固定载体,固定效果较差.用氨基硅烷处理的载玻片为载体制作cDNA微阵列,然后考察其固定效率、检测灵敏度、稳定性、实用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用氨基硅烷处理的载玻片具有比多聚赖氨酸更令人满意的核酸固定效率、检测灵敏度,且稳定实用.因此,用氨基硅烷修饰的载玻片为探针固定载体制作cDNA微阵列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涡虫(Planaria sp.)是扁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向学生讲到涡虫消化系的时候,必定要提到涡虫的吻,平时涡虫的吻是缩在咽鞘内,只有当它摄取食物的时候才突出来,如何才能观察到活体涡虫的吻从咽部突出来呢?在实验室内我们曾用蛋黄及切碎的猪肝餵食,虽然可以见其吻伸出,但由于涡虫的咽部位于其身体腹面近中央处,加之虫体与食物接触往往被食物所埋藏,故不易观察清楚,为此:我们曾用乙醚麻醉法试验,效果良好,特介绍供参考: 材料:活体涡虫。艺品及用具:乙醚、吸管、脱脂棉、表面皿、培养皿、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