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坝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宽坝林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分析,得出该林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具有种类较丰富,起源古老,区系复杂等特征。并探讨了该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致濒原因,提出了系列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南大别山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河南大别山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地理分布和生境特点,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针对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所面临的各种生态和社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对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实行迁地保护,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珍稀特有植物的专项或综合保护区,建立珍稀特有植物资源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科研和宣教工作,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现有生境和恢复植被等。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区系是南北和东西区系成分的交汇 ,也是旱生、中生和湿生植物聚集的地区 ,生长着比较丰富的植物种类 ,有种子植物 32 2 4种 ,其中珍稀濒危植物 78种 ,分别隶属于 4 3科 6 6属 ,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2种 ,国家二类保护植物 10种 ,国家三类保护植物 15种 .地理成分分析表明 ,在属一级水平上以北温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东亚成分为主 ,种一级水平上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 .另外 ,在分析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致濒机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植物资源丰富。初步调查,保护区内现有种子植物127科,340属,595种(含种下等级),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0种。本区植物区系以泛热带分布成份占优势,其次为东亚、北温带和热带分布成份。同时,本区植物区系与武夷山植物区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植物资源丰富。初步调查,保护区内现有种子植物127科,340属,595种(含种下等级),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0种。本区植物区系以泛热带分布成份占优势,其次为东亚、北温带和热带分布成份。同时,本区植物区系与武夷山植物区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江苏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阐述江苏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现状、分布、保护价值与保护对策。警示人们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重视,从而达到拯救、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区系是南北和东西区系成分的交汇,也是旱生、中生和湿生植物聚集的地区,生长着比较丰富的植物种类,有种子植物3224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78种,分别隶属于43科66属,国家一类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类保护植物10种,国家三类保护植物15种。地理成分分析表明,在属一级水平上以北温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东亚成分为主,种一级水平上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另外,在分析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致濒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安徽大别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区种子植物资料收集和实地勘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安徽大别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和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的分布,并与周边山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大别山区种子植物种类繁多、类型丰富,区域内种子植物共计145科,731属,1 648种(不含种以下分类)。(2)通过统计和PCA方法分析,表明安徽大别山区植物区系整体上呈现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3)安徽大别山区与岳西古井园种相似性系数最高(64.52%),与清凉峰次之(40.22%),与舒城万佛山最低(24.65%)。(4)安徽大别山区内含21种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包括5种濒危植物、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1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是人类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江苏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多样,蕴含着丰富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文章调查整理出78种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隶属40科65属,其中本省自然分布的有21种,从其他省份引种栽培的有57种。为了能促进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别从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概况、观赏价值、园林应用现状以及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绿化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1科,601属,1228种,是安徽植物资源集中地之一。区系成分起源古老,孑遗种多,保存着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各类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属总数的33.6%、62.96%、3.44%,显示了本区植物区系的亚热带特性。本区植物区系97.6%的成分与华东植物区系共有,且含华东特有种111种,具有典型华东植物区系特征。本区植物区系与西天目山、黄山植物区系关系最密切,其次为大别山和庐山,再次为神农架。  相似文献   

12.
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对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7种,隶属于34科44属;根据综合评价值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进行优先保护评价排序,其中Ⅰ级优先保护物种有9种,Ⅱ级优先保护物种有23种,Ⅲ级优先保护物种有12种,Ⅳ级优先保护有物种3种。通过分析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发现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相对集中,并且在900~1 600 m海拔段,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和数量分布最多。该研究结果更加真实有效地为该保护区管理部门制定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其更加高效有力地指导本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濒危植物51种,占全国珍稀濒危总数419种的12.2%,本文报道了浙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基本概况和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并对其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浙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区系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浙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6种的地理分布和51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区系特征,其结果如下: 1.本区存在较多的我国特有属,单型属、少型属的事实,说明浙江省的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古老性和相对原始性。2.根据51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其属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而56种的地理分布则以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它们与华中亚热带区系植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鄂北高贵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贵山地区143科504属954种种子植物的统计分析,显示了该植物区系成分的丰富性,南北植物融合性,温带成分的主体性和原始,孑遗植物以及珍稀濒危植物的集中性,说明该植物区系在华东植物区系向华中植物区系过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12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及专家咨询,构建了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受威胁等级、优先保护评估体系.建立了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利用价值系数、生境系数、繁殖系数5项准则,准则下共设17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计算出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及优先保护级别.结果表明: 极危种2种、濒危种13种、易危种37种、近危种44种、无危种31种,分别占总数的1.6%、10.2%、29.1%、34.7%、24.4%.其中,受威胁种(极危、濒危和易危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一级保护植物35种、二级保护植物72种、三级保护植物20种,分别占总数的27.6%、56.7%、15.8%.本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相比,有75种植物的濒危等级和62种植物的保护级别发生了变化.其中新增了9种植物的濒危等级评估和32种植物的保护级别.  相似文献   

17.
安徽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叶根 《植物研究》2000,20(1):20-26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安徽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探讨了该区系的组成特点及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系属温带亚热带性植物区系,具有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古老、孑遗植物众多;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过渡性质明显,温带亚热带成分占优;特有现象显著,华东区系特征典型等基本特征。在植物区系亲缘上,该区系隶属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东地区,与华中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受西南植物区系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8.
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育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初立业  宁世江  唐润琴 《广西植物》2002,22(3):225-227,236
通过对广西九万山植物资源的考查和研究 ,发现该地区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 1 9个科 ,2 8个属 ,共 2 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 5种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 2 4种。对它们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地理分布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出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具有古老、原始、孑遗特性 ,热带性质明显 ,中国特有现象极为突出等特点。据此提出对广西九万山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对策 ,以便更好地保护其生物多样性和这些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自然分布有国家保护植物 43种 ,广东省保护植物 3种。该文在分析其分布现状、濒危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对策 ,并就 2 0种尚未列入保护的珍稀植物种类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以及《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地理分布、区系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3)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型,在海拔1 000~1 600 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中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5)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