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祖尧 《昆虫学报》1985,(2):210-211
在整理我所扩腹箭蜒属(Stylurus)标本时,发现有采自广西南宁地区一新种。 南宁扩腹箭蜒 Stylurus nanningensis 新种(图1—5) 量度♂,体长55毫米,腹部长42毫米,前翅长37毫米,后翅长36毫米。上唇基部具有一对黄色小斑点,两斑相距较远;前唇基黑褐色,后唇基黑色;前额黑褐色,尤以两侧更为明显,额部之横纹位于上额前端二分之一处,横纹后缘中央略向前凹,在触角与侧单眼间略为向后突出;头顶、后头及后头后方黑色。前胸大部分黑褐色,仅前叶前缘具一黄色条纹,中叶两侧各具一甚大黄色三角形斑点。合胸色彩如图2,领条纹中央间断;背条纹与领条纹不相联;具肩前黄色上点,缺肩前下条纹;第二条纹和第三条纹完整;气门下缝具一甚细黑线。后胸下前侧片几乎全部黄色。气门边缘黑色。翅透明,本色。足大部分黑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齿蛉科(Corydalidae)一新种及—中国新纪录属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东方斑鱼蛉 Neòchauliodes orientalis 新种(图1—2) 体长23—30mm,前翅长32—48mm,后翅长29—42mm。 头部浅黑色,头顶近三角形。复眼褐色:单眼黄色,内缘黑色。触角黑色,雄蛉栉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水蜡蛾属一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吉林水蜡蛾Brahmaea jilinensis Zhang,新种(图1—5) 雄虫体长35mm,前翅长58mm。触角黄褐色,双栉状。体背、腹黑色,头顶在触角间有黄褐色纹,前胸的前缘、肩片具黄褐色边。腹部两侧有黄褐色波形纵纹,纹内有黑边椭圆形斑。前翅外缘为灰褐色边,内侧有一列半圆形斑带,顶角者具黑斑,翅中部由10个不整齐的脉间长黑斑组成中横带,黑斑中间为黄褐和黑褐色,中横带的内外两侧各有5  相似文献   

4.
记述采自河南省蚱科二新种,即鸡公山蚱Tetrix jigongshanensis sp. nov.和突背蚱Tetrix glochinota sp. nov..鸡公山蚱近似于凹额蚱Tetrix cavifrontalis Liang, 1998, 主要区别为:1)头顶前缘平直;2)侧面观,头顶与额面隆起呈钝角形;3)侧面观,额面隆在侧单眼前直,不凹陷;4)侧观,前胸背板上缘呈弧形;5)前胸背板前缘钝角形突出;6)后突到达后足股节中部;7)后翅略不到达后突顶端;8)中足股节明显宽于前翅宽.突背蚱近似于仿蚱Tetrix simulans(B.-Bienko, 1929)及云龙蚱Tetrix yunlongensis Zheng et Mao, 2002, 其与二者的区别为:1)头顶前缘平直;2)侧面观,背板上缘前半部球形突出,后半段平直;3)后突到达后足股节顶端.其区别于前者为:1)侧面观,额面隆起在侧单眼前凹陷;2)中足股节宽于前翅等宽.其区别于后者为头顶宽为一眼宽的1.7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齿蛉亚科(Corydalinae)为中至大型的广翅目昆虫,头部扁平,头顶方形,两侧多具发达的齿突;触角丝状或近似锯齿状,雌雄同型;翅的径横脉(r)一般3条以上,第一臀脉(1A)分2~3支;雄腹端具肛上突和肛下突各一对。 世界已知9属百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美洲和非洲南部。我国种类较多,云  相似文献   

6.
小无脊沫蝉属Ptyelinellus Lallemand,中国新记录 头冠宽大于长,前端宽圆。触角檐细。二单眼间距与单复眼间距略等。颜面稍隆出,具浅薄侧横脊。喙短,伸抵中足基部。颜面、头顶及前胸背板皆无中纵隆脊。前胸背板大,前缘阔圆,小盾片中央浅凹。复翅长约宽的三倍,翅尖狭。后足胫节二刺。雄性外生殖器:生殖板长,自基部至端部渐窄;生殖刺突细长,顶端内掘;阳茎简单,细长管状,外端部纵置。  相似文献   

7.
黑中齿瓢虫——中国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种系Crotch1874年首次发现于苏联西伯利亚,Sasaji 1971年记载日本有分布。1985年7—8月内蒙呼红花尔基林业局韩铁国同志在林场调查时,采得雌虫一头。经鉴定系此种,在我国是首次纪录,现将其特征记述如下: 体大型,体长7.5毫米,宽5.6毫米, 卵图形,背面圆鼓。头及复眼黑色,触角、口器及复眼内凹褐色或黑褐色。前胸背板黑色,两侧具一宽而长的黄斑,前缘具一甚细的黄褐色边,侧缘后半的窄隆边呈黑色。小盾片黑色。鞘翅亦黑色,具浅黄褐色斑纹。每鞘翅各具一卵圆形班,位在小盾片两侧,其前缘紧接鞘翅基缘,另有四条纵斑;内纵斑较窄,位在鞘缝外侧,自全鞘翅长的前1/12处开始直延伸达翅端;中间的纵斑最宽,起始处同前翅,但至翅中部斜向内并于翅全长的2/3处与前一  相似文献   

8.
何琬  吴燕如 《动物学研究》1985,6(2):185-187
本文记述云南省产棒腹蜂属Rhopalomelissa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部分副模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云南棒腹蜂 Rhopalomelissa (Trichorhopalomelissa) yunnanensis Wu et He,新种。 体长4—6毫米,黑褐色;腹部棒状。头扁平,宽大于长;复眼内侧稍凹入;上颚细长,具二齿,基半部深褐色,端半部黄褐色;颅顶后缘稍圆;额区中央具一明显纵脊;触角黑褐色,鞭状,长稍超过后胸,第一节最长,等于第三、四两节总长,第二节近球形,其余各节几等长;唇基及颜侧区密被褐黄色毛;侧单眼距稍短于复眼至单眼距离;胸部黑色;前胸、中胸背板、小盾片、后盾片被金黄色短毛,后盾片毛较密,小盾片上者混有少量金黄色长毛;颅顶后缘被少量金黄色毛;腹部黑褐色,第一、二及第三  相似文献   

9.
铲头叶蝉属一新种——同翅目:铲头叶蝉亚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子忠 《昆虫学报》1990,33(1):92-93
作者在研究贵州铲头叶蝉亚科标本时,鉴定出铲头叶蝉属一新种。模式标本存放在贵州农学院。 红纹铲头叶蝉Hecalus rufofascianus新种(图1—5) 体扁平。头冠宽扁,前端呈角状突出,端缘向上翻折,具缘脊;单眼位于头冠前缘,紧靠复眼;颜面在复眼下方的侧缘波曲,额唇基宽大隆起。前胸背板微隆起前倾,前、后缘接近平行,侧缘斜直微向上翻折,比头冠部宽;小盾片横刻痕位于中后部,成弧形凹陷;前翅端片小,翅脉明显;后足胫节端刺式2—2—1。雄虫尾节端半部有刚毛,基半部光滑无毛;下生殖板薄片状,基部宽大,端部尖,外侧有4根刚毛;阳基侧突基部宽扁,端部变细,末端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中国细蛾科的工作中,发现尖细蛾属二新种,记录如下。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刀瓣尖细蛾Acrocercops ensiformis,新种 前翅长4.0—5.0mm。颜面白色;头顶淡赭褐色。触角柄节褐色。口须银白色:下颚须端节腹面褐色;下唇须第二节端部及第三节腹面铅灰色。前、中足褐色;基节灰白,胫节中部有2白斑;跗节白色,第一节中部、第二和第三节基部各有一褐环。后足基节和腿节银白色,基节外侧中部有一赭褐斑;胫节和跗节浅褐色,胫节、第一和第二跗节各有一白端环,第四和第五跗节基部白色。前翅赭褐色;沿后缘有一长白带,白带由翅基伸达翅端部1/7处,内缘不及5/7处有一V形褐斑,端部呈园形加宽;翅端2/7  相似文献   

11.
萨哈林瓢虫Coccinella sachalinenis Ohta是1928年日本的Ohta在他的著作中首次记戳,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萨哈林岛。著者在甘肃送鉴的标本中,发现此种标本1头,在中国为新记录。下面为本种特征的重新记载: 体长4.1mm,体宽3.0mm。虫体卵圆形,扁平拱起。黄褐色额斑小形,外侧几与复眼内缘相接,亦不与黑褐色复眼内突相接。口器及触角黑褐色。前胸背板前角的黄斑近于三角形,前胸背板缘折的外上方有一细窄黄条斑。  相似文献   

12.
裸异胸甲Javeta maculata Sun,新种 体小而狭;黑色,头部、前胸、足及触角黄棕色,鞘翅中部近侧缘处及翅端末近中缝处各具一黄斑。 头较前胸狭,触角窝之间隆起较平宽。触角靠近口缘,长不及体长之半,端部5节较粗,被毛较密,第1~2节近球形,第3节略长,第4、5节约等长,均短于前节,第6节显较前节短。前胸近方形,前端显然变狭,两侧边缘宽,呈弧形突出,尤以基部2/3  相似文献   

13.
买国庆 《昆虫知识》2004,41(2):171-171
本期封面为达摩凤蝶。该蝶翅表黑褐色,前、后翅外缘波状,边缘具1列淡黄色点,两性的翅基部均无尾状突。前翅背面基部有许多细碎淡黄色点,组成多条横线;亚外缘具9个成列的淡黄色斑;前缘至后缘有大小不同的淡黄色斑1 4个,其中3个在中室内的端半部。后翅亚外缘有成列的6个淡黄斑;前缘至臀缘有大形连片的淡黄色斑;近前缘中部有1个蓝黑色眼斑;臀角处有1个红色椭圆斑,该斑上部蓝色(雌蝶蓝斑较大)。前翅腹面近顶角具黄斑,基部有黄色带状纹;后翅腹面中域为棕色斑和黑点斑占据。国内分布于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台湾;国外…  相似文献   

14.
真蝽属一新种记述(半翅目: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江 《昆虫学报》1981,(4):417-418
体黑褐色,触角淡褐(新鲜标本带绿色泽),端节端半部褐色,最末端稍淡。触角各节长度:Ⅰ∶Ⅱ∶Ⅲ∶Ⅳ∶Ⅴ=0.9∶1.4∶1.6∶1.9∶1.97毫米。头部侧叶稍长于中叶,使头顶端呈一缺刻,侧叶具黑色细边缘;头背面刻点粗、黑,在复眼内侧有一无刻点斑,该斑约与眼大小相当。复眼暗红,单眼玉红色。前胸背板侧角伸出甚长,平截(图2),其后缘远长于前翅革片基部;前侧缘略具细锯齿,有黄绿色或白色边缘;侧角前缘区、端区及后缘呈半黑色;角体向上翘起,背面拱起,腹面内凹;侧角端缘中央内凹呈弧形,前角  相似文献   

15.
达摩凤蝶     
<正>达摩凤蝶(Papilio demoleus Linnaeus),又名花凤蝶、黄斑凤蝶。成虫前翅长约46~50 mm。翅正面黑色至黑褐色,中部至亚外缘散布许多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斑。前翅外缘中段向内凹陷,基部有7~8道由间断的黄白色短线排列而成的弧形细纹。后翅无尾突,近基部有一浅黄色宽斜带,带外侧靠近前缘有一大型深色眼状纹,臀角外侧有一红色圆形斑。主要寄  相似文献   

16.
周尧 《昆虫学报》1975,(4):425-427
四川省油桐产区(万县、峨眉等县)的油桐,受到二种角蝉严重加害嫩枝、果柄及果实,影响桐油生产。 中华高冠角蝉Hypsauchenia chinensis Chou新种 大型的种,身体(图1:1)背面黑褐色到黑色,多点刻,有黄色的细毛;腹面黑色。颜黑色,长阔略相等(图1:2);唇基黑褐色,呈三瓣状。眼黑色,突出。单眼明显,单眼间的距离约为单眼与复眼间距离的两倍,位置和复眼上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前胸背板黑褐色,接近黑色,脊线黄褐色。前胸斜面(图1:3)三角形,肩角钝而明显;前角细长,略呈圆柱形,有五条纵的脊线,三条在前面,二条在后面;前角到达一定高度向后作弓状弯曲,端部分为二支,每支末端扩展成扁平的心脏形的瓣,有一部分互相重叠(图1:4)。后突起成扁三稜形,背面有一条脊线;亚端结侧扁,高起呈三角形;末端尖锐,到达覆翅的后角。所有脊线上都有小齿。  相似文献   

17.
小叶蝉属一新种及一中国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氏丹小叶蝉Tautoneura Choui Ma,新种(图1~8) 体黄色,复眼灰褐色,前胸背板及前翅上有红色斑。 头顶:♀稍微突出,♂几乎不突出,前后缘平行;两侧各有两块白色斑,中间有一纵白斑。前胸背板后半部正中有一近矩形的红色斑纹,仅前边缘略凹入;它的两侧各有两块白斑。小盾片黄色,横刻痕上方区域棕黄色。前翅黄色,有四个黑点,分别在:亚前缘室的基半部和端半部,第二、第三端室的基部上;爪区基部、中部各有一不甚规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载湖南长翅目昆虫10种,均为新蝎蛉属Neopanorap,其中有9新种、模式模本存放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1.小新蝎蛉Neopanorpa minuta Chou et Wang,新种(图1) 体长10—11毫米,翅展25毫米左右。头顶黑褐色,喙褐色或黄色,胸部背板黄色,中间有一条纵的黑斑,两侧和腹板呈黄色,腹部1—5节背板黑褐色,腹板黄褐色,第6腹节全黑色,7节以后黄褐色。雄虫前翅长11—12毫米,宽不到3毫米;后翅长  相似文献   

19.
Malloch氏于1922年确立了鼻圆蝇属Phychomydaea,模式种R.tuberculifacies(Stein),最初报道采自爪哇,后在苏门答腊、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均有记录。该属该种在我国系首次发现,特描述如下:瘤颜鼻圆蝇 Rhychomydaea tuberculifacies(Stein),1909 采集地:云南省西双版纳勐崙植物园,3、4,1982年9月,李富华采。 体长:6—7mm. :复眼裸,额狭、约为前方单眼的横径;间额在中部邻接,具14—15对下眶鬃,延伸至单眼三角,仅下方一对长大;无上眶鬃;触角淡黄白色,触角第三节长为宽的4.5倍,芒长羽状;中颜板具一明显的瘤状突起;胸底色稍带褐色,其浓的灰黄色粉背,盾片具明显的黑色四纵条;中鬃0 1,背中鬃2 4,翅内鬃0 2,翅前鬃明显,约与后背侧片鬃等长;小盾片侧缘和基部下缘具毛,背侧片具小毛,腹侧片鬃1:2;1 2M脉末段稍向前方弯曲腋瓣棘蝇型,Cu_1 An_1脉不达翅后缘;各足除跗节外均为黄色,前胫前腹面端部1/2具密而短的淡色毛,中股近基部2/3具1前鬃列,中胫具2后鬃,后股前背鬃列完整、近端位具2前腹鬃,后腹面近端位1/4—1/5处有一束细长的缨毛,后胫具4前腹鬃、3前背鬃仅1—2根明显;腹部各背板大明显的后缘带,第三、四、五背板中部具二黑纵斑,长度不超过背板1/2;各背板侧鬃发达。 :额很宽地分离,约为后方二单眼外缘间距的4  相似文献   

20.
在协助周尧教授整理西北农学院收藏的蜡蝉标本中,发现颖蜡蝉科Achilidae 2新记录种,报导如下:马颖蜡蝉Magadha,flavisigna Distant,1906,中国新记录 成虫体长5毫米,翅展16毫米,头、胸部赭色,头窄于前胸背板;头顶短,其长与宽约相等,后缘呈弧形凹入,侧缘脊状,中域凹陷,上有一条不伸达前缘的中脊;额近长梯形,长为宽的二倍,有一条中脊,其两侧凹陷,侧缘脊状,额的基部有一条深褐色的宽横带;唇基有纵脊三条,基部色稍深;喙细长,伸达后足基节;复眼圆形,深褐色;触角短粗,赭色;侧单眼红褐色。前胸背板前缘呈圆角状突出,后缘凹入为钝角状,有三条纵脊;中胸背板也有三条纵脊,于中后域有一黑褐色的大斑,此斑的前缘平截形,侧后缘模糊,略超过侧脊,腹部栗色,前翅长,外缘圆形,后缘近爪片处有向内的小凹陷,斑基部的2/3全为纵脉,近外缘处有一列横脉,前翅色泽为灰褐色,略透明,翅脉色淡,外缘色较深,正个斑面上散布有多个深浅不一的小褐斑,翅脉上也有多个暗色小斑点;后翅比前翅宽,灰褐色,足赭色,后足胫节外侧无刺,其基跗节长, 分布:四川,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