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A组40例和接受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B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瘤完全闭合率、住院费用及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氧饱和度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值,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动脉瘤完全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5,P=0.473)。A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B组患者(t=17.732,P=0.000);A组患者术后血清中CRP、IL-1β、IL-6、TNF-α的水平高于B组(t=10.580、12.904、9.355、19.176,P均=0.000);A组患者术后脑氧饱和度水平低于B组(t=2.113,P=0.019),两组ADL评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1,P=0.115);A组术中再破裂、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高于B组患者(x~2=4.817、5.383,P=0.028、0.020)。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合率与血管内栓塞术无明显差异,住院费用更低,但对目标血管的刺激较大,可能存在术中再破裂、脑血管痉挛等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神经及脑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手术,对照组应用显微外科夹闭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s-C、Caspase3、IL-6、ET-1、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及组内前后血清NSE及S100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可能会降低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可能性,降低脑损伤程度,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92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关节腔给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联合臭氧治疗,均1次/周,连续治疗5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c Guire踝关节评分以及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Mc Guire踝关节评分、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Mc Guire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c Guire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比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臭氧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羟考酮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2水平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在术后使用硫酸吗啡注射液,观察组在术后使用羟考酮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2水平的变化、镇痛效果、术后主动直腿抬高30°时间、主动外展患肢达45°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血清TNF-α、IL-6、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48、72 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术后6、12、24、48、72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动直腿抬高30°时间、主动外展患肢达45°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考酮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清TNF-α、IL-6、IL-2水平的影响较小,且镇痛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肺炎支气管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84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33、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L-6、IL-33、TNF-α水平较低(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够提高肺炎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IL-33、IL-6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另给予CRRT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天,治疗后24 h,72 h空腹静脉血TNF-α、IL-6、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5.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72h后两组患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能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有助于对炎症反应的正向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患者房水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9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均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在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在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对照组注射复方平衡盐液,术后24 h,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连续用药1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手术后7d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部体征积分、炎症因子的变化,手术后1d、手术后7d时前房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前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手术后,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部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部体征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房水中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房水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手术后1d、7d时前房反应1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前房反应3级、4级比例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安奈德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患者的效果显著,其可有效缓解术后前葡萄膜炎,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视力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房水中TNF-α、IL-1β、IL-6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TNF-α、IL-1β细胞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观察组的TNF-α与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术后胃瘫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临床疗效良好,且能降低患者围术期血清TNF-α、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囊摘除术后患者IL-6,IL-10以及TNF-α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照组60例,为常规开腹切除术患者。观察并比较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患者的IL-6,IL-10、TNF-α水平以及术后患者的疲劳情况。结果:1手术后,两组患者较手术前IL-6均有所升高,且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较手术前IL-10均有所降低,且对照组较实验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后,两组与手术前相比较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后,两组的疲劳情况相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患者IL-6,IL-10,以及TNF-α均有所升高,说明应激反应正在发生,进而出现术后疲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DAI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重度组(42例)、中度组(30例)、轻度组(18例)。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伤后不同时间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伤后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BP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3d持续升高(P0.05);IL-1β、IL-8、TNF-α水平在伤后前期到伤后2d持续升高,在伤后3d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DAI患者血清MBP、IL-1β、IL-8及TNF-α水平偏高,临床通过检测这四种血清指标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解郁安神颗粒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精神症合并抑郁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解郁安神颗粒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而对照组36例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治疗7周后,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AMD-17评分、血清IL-2、IL-6、TNF-α、Hcy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55.56%,显效率为97.22%;而对照组的痊愈率为33.33%,显效率为69.44%,观察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IL-2、IL-6、TNF-α、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周后的血清TNF-α(23.23±4.34ng/L)、IL-6 (1.43±0.68 ng/L)、IL-2 (35.34±6.33 ng/L)与Hcy (18.23±0.91 ng/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7周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4%,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88%,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56)。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解郁安神颗粒治疗抑郁症患者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2、IL-6、TNF-α、Hc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75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硝酸还原法及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NO及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将其与43例健康体检者相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血清中TNF-α、IL-1β、IL-6浓度(19.45±4.09,3.91±0.25,15.93±1.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NO浓度(27.5±5.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7天,TNF-α、IL-1β、IL-6血清含量(12.31±3.89,1.41±0.33,9.30±2.11)明显降低(P0.05),而NO含量恢复正常水平。结论:血清中TNF-α、NO、IL-1β、IL-6浓度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对TNF-α、NO、IL-1β、IL-6浓度进行联合诊断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动力切削系统治疗对鼻前庭囊肿患者CRP、TNF-α、IL-6和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鼻前庭囊肿患者16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行鼻内镜下动力切削系统行囊肿切除术,对照组(83例)给予微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RP、TNF-α、IL-6和IL-8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感染率较低,术后复发率较低;术后CRP、TNF-α、IL-6和IL-8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项指标较高(P0.05)。结论:鼻内镜下动力切削系统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银杏达莫联合通痹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通痹胶囊完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下移程度、血清IL-1β、TNF-α、ET-1、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86%(39/42)比66.67%(28/42)](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段下移程度、血清IL-1β、TNF-α、ET-1、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通痹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1β、TNF-α、ET-1、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32(IL-32)、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151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0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记录Hp感染U值,根据检测结果将胃癌组分为Hp阳性组119例,Hp阴性组32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比较胃癌组和对照组,Hp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Hp感染U值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胃癌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与Hp感染U值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以及Hp感染U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Hp阳性组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以及Hp感染U值均高于Hp阴性组(P0.05)。胃癌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均与Hp感染U值呈正相关(r=0.585、0.428、0.406,P0.05)。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可引起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升高,Hp感染、IL-32、IL-1β、TNF-α可能通过联合作用促进胃癌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膝关节炎患者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与IL-1β、TNF-α、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参照Michel Lequesen推荐的膝关节炎严重性判断标准将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患者分为极严重组、非常严重组、严重组、中度组和轻度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极严重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非常严重组、严重组、中度组和轻度组(均P<0.05)。非常严重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严重组、中度组和轻度组(均P<0.05)。严重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均P<0.05)。IL-1β、TNF-α、IL-6水平与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膝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细菌感染患者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并且病情越严重,IL-1β、TNF-α、IL-6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按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24 h,n=43)、早期组(24-72 h,n=36)、延期组(≥10 d,n=41),比较各组术后颅内动脉栓塞改善程度,统计各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量表(GOC)评定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采用改良Rankin(m RS)表评定患者远期预后。结果:超早期组完全栓塞率略高于早期组、延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术中、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早期组、延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超早期组、延期组GOS评分高于早期组、m RS评分低于早期组,超早期组GOS评分高于延期组,m RS评分低于延期组(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超早期、延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评分稍优于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8、IL10以及与颅内血肿水平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以常规消肿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血栓通注射液活血消肿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IL-8、IL-10、TNF-α、CRP水平、颅内血肿面积、层数和低密度影像水平以及NIHSS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IL-8、IL-10、TNF-α、CRP及颅内血肿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L-8、IL-10、TNF-α、CRP及颅内血肿水平较低(P0.05);NIHSS功能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状态及炎性反应状态,降低炎性因子及坏死因子的释放,改善病灶区脑组织血液循环,可作为临床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布洛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水平,采用健康检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I、G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布洛芬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确切,且有效降低患者龈沟液TNF-α、IL-1β、IL-8水平,有利于牙周组织的重建和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78例牙周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每组。对照组采取单纯的牙周组织再生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AL)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IL-8、TNF-α水平、GI、SBI、PLI、PD、A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降低牙周炎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