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峨嵋真蝽Pentatoma emeiensis新种(图1) 体长18mm,体宽(前胸侧角间)10mm。体背污黄褐,体腹面淡黄褐。 头长约为宽(复眼除外)的两倍,具黑刻点,仅复眼内侧有一块平滑区域;两侧缘大致平行,侧叶较窄,微伸过中叶,头前部微具皱纹。复眼棕红,单眼红。触角细长,第1、2节和第3节基部淡黄白,均具细小黑色斑点,其余部分无黑斑,但第3节大部、第4节端部3/4和第5节端部1/3黑色,第4节和第5节基部均为黄褐色;各节长度比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们在广东海南岛尖峰岭采到蝽科昆虫一种国内新记录,记述如下:小(?)Aspidestrophus liueola Vollenhoven 体长:♀8.5—8.9毫米。腹宽:♀4.6—5.0毫米。 体漆黑色,被灰黄色短毛,刻点稀疏而粗,头侧叶长于中叶并相交子前端,侧缘稍内凹;复眼黑,其前方有擂勾前侧方的刺突(图);触角黑色,末节呈棒状,端半黄褐色,各节长度分别为0.5,0.4,0.6,0.7,1.0毫米;喙黄褐色,伸达后足基节间,前胸背板中部稍后具一横凹沟,其前半较不平整,中部有一浅色斑,后半较平坦;前  相似文献   

3.
真蝽属五新种(半翅目:蝽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白真蝽Pentatoma taibaiensis,新种(图2) 体污黄褐色,密布黑刻点。虫体腹面淡黄褐。头部侧叶与中叶等长;侧缘色较深,微向上卷;侧叶中部刻点斜行排列,表面皱纹状。触角深褐,第4、5节基部淡黄;第2节略长于第3节;各节长度比较:4>5>2>3>1。吻伸达第3腹节前部;各节长度比较:2>3>4>1。头部腹面光滑无刻点。触角窝与复眼之间区域具黑斑。前胸背板前缘在眼后平截;前角短,侧指,黄褐色,其基部刻点密集;前侧缘内凹,前半  相似文献   

4.
该种隶属昆虫纲半翅目同蝽科同蝽属 ,分布于北京、山西、陕西、四川、云南以及国外鳊和锡金等地。躯体呈长椭圆形 ,褐绿色。头褐黄色 ,中叶光滑 ,侧叶具黑色刻点 ;触角 1、2节和第 3节基部黄褐色或绿褐色 ,其余各节棕褐色。前胸背板中域暗黄绿色 ,后棕色 ,侧角强烈延伸呈较粗的长刺 ,末端尖锐 ,伸向侧前方 ,刺前缘通常橘红色 ,刺基部中央具黑色粗大刻点 ;小盾片黄绿色或浅褐色 ,具分布不均匀的黑色刻点 ,端部光滑 ,黄白色 ;革片刻点较细密、均匀 ,外域及顶角绿色或黄褐色 ;膜片淡 ,棕色半透明。中胸隆脊高起 ;气门黑色 ;侧接缘黄褐色 ;腹刺…  相似文献   

5.
广东蝽亚科二新种——半翅目: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耀 《昆虫学报》1989,32(4):477-479
今年在广东省大埔县丰溪自然保护区和龙门县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先后采到蝽亚科各一新种。其中直缘伊蝽以章士美教授之姓氏命名,以表敬意。描述所用长度单位为毫米。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 突肩薄蝽Brachymna humerata新种(图1—3) 雄虫体长12.6,腹宽5.6。体长椭圆形,扁薄,黄褐色,密布黑色刻点,外观黑褐色。头长2.8,宽2.5,头顶宽1.5,密布刻点,复眼内侧至单眼间为无刻点的光滑斑。头侧叶长于中叶,并于中叶前相交后再分开,前端中央成一凹缺(图1)。复眼突出,黑色,单眼暗红。触角红褐色,各节长度分别为0.8、1.2、1.2(第4、5节断失)。头下,黑色刻点更细密,外观  相似文献   

6.
细缘毛菊网蝽Tingis(Neolasiotropis)reuteri Horvath,1906 Tingis(Tropidocheila)reuteri Horvath 1906,Ann.Mus.Nat.Hungarici.4:81 体长椭圆形,长3.1毫米,黄褐色,被顶端弯曲长毛,体背面有不规则黑褐色斑。头黑,具白粉被,长0.39毫米,宽0.53毫米,头刺5枚,黄棕色,前两枚呈八字形,长于触角第2节的一半,中间一枚瘤状,色暗,后两枚顶端钝,不超过复眼前缘,紧贴头背面,约与触角第2节等长;触角黄褐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长蝽科新种记述(Ⅴ)异腹长蝽属三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腹长蝽属(Heterogaster Schilling)是长蝽科中较小的一属,目前全世界已知20余种,在我国几无纪录。本文描述三个新种,文中所用长度单位为毫米。中华异腹长蝽Heterogaster chinensis,新种(图1—5) 头、前胸背板、小盾片及身体腹面黑色,闪光,刻点大,密集,具黄褐色长毛。头前端呈锥状,中叶高,长于侧叶。触角瘤位于复眼前下方,并向下倾斜,由背面可见;触角黑褐色,第一节粗短,刚这头的末端,基部三节最末端黄色,第二、三节长度约等,第四节最长,纺锤  相似文献   

8.
熊江  刘强 《动物学研究》1996,17(3):306-306,314
印度篁蝽Fernelius indicus Distant,1900(图1,2) 椭圆形。黑褐色,具不规则的黄褐色小斑点。头侧叶长于中叶,前端成一整齐的缺口;触角基部4节黑褐,第1节基部的背腹面和第5节棕黄色;复眼同体色,单眼棕红。前胸背板不规则的浅色斑多横向排列,前胸及胝区暗黄褐,前缘成一向上翘折的卷边。小盾片基角具光滑的淡黄色小圆斑,末端成一淡色狭边。前翅革片中折端部具1明显的棕黄色光滑小斑。腹部背板棕红色。侧接缘明暗相间。体下方淡黄褐色;两侧的长斑、由气门向内斜伸的斑,及各胸侧板中央的斑点黑色。足股节淡黄褐,胫节和跗节暗褐色。雄虫生殖节如图2:后面观横宽,向背侧方展开。生殖节盘域中央大部为一近似心形的凹陷占据。背侧角处显著内弯,末端尖。背缘成前陷的扁脊状,作宽V字形。  相似文献   

9.
体长约17毫米,前胸背板两侧角之间的宽约11毫米。 体椭圆形,常具强烈的金属光泽,密被同色刻点,前胸背板、小盾片、腹部腹面1~5可见腹节均为桔红色至血红色,其上的各形斑纹,头部、前胸背板前缘及前侧缘区,半鞘翅基部、侧接缘、胸部腹面、足及喙均为蓝黑色至金绿色,头部末端宽圆,中叶稍长于侧叶,触角及复眼黑色,单眼红色。前胸背板中后区两侧的大斑近圆形。小盾片宽大,基部大斑横长而宽,后缘波浪形,基部中央具明显的横皱,后半部大斑蝶形,其中央有一较光滑的微脊,有时可稍向前延伸,翅膜片长于腹末,前足腿节腹面具宽而深的纵沟,胸、腹部的腹面均被较多的黄色茸毛,腹部腹面两侧缘及中区两侧纵列的大斑横长,第6可见腹节金绿色,生殖节蓝黑色带金绿色。  相似文献   

10.
黑中齿瓢虫——中国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种系Crotch1874年首次发现于苏联西伯利亚,Sasaji 1971年记载日本有分布。1985年7—8月内蒙呼红花尔基林业局韩铁国同志在林场调查时,采得雌虫一头。经鉴定系此种,在我国是首次纪录,现将其特征记述如下: 体大型,体长7.5毫米,宽5.6毫米, 卵图形,背面圆鼓。头及复眼黑色,触角、口器及复眼内凹褐色或黑褐色。前胸背板黑色,两侧具一宽而长的黄斑,前缘具一甚细的黄褐色边,侧缘后半的窄隆边呈黑色。小盾片黑色。鞘翅亦黑色,具浅黄褐色斑纹。每鞘翅各具一卵圆形班,位在小盾片两侧,其前缘紧接鞘翅基缘,另有四条纵斑;内纵斑较窄,位在鞘缝外侧,自全鞘翅长的前1/12处开始直延伸达翅端;中间的纵斑最宽,起始处同前翅,但至翅中部斜向内并于翅全长的2/3处与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