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我国生物化学前辈郑集教授和张昌颖教授出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特设"郑集优秀论文奖励基金"(1985年建立)、"张昌颖优秀论文奖励基金"(2006年建立),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8篇,奖励在本刊发表优秀论文的年轻作者。2012-2013年"郑集-张昌颖优秀论文奖励基金"优秀论文奖评选活动自2013年4月15日始,至6月15日止,历时两个月。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信函提名"优秀论文候选"基础上,再经编辑委员会成员及部分审稿人信函投票,2012-2013年度"郑集-张昌颖优秀论文奖励基金"优秀  相似文献   

2.
“郑集—张昌颖优秀论文奖”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始人郑集教授和张昌颖教授所建立的,每两年评选篇论文入选。  相似文献   

3.
由我国生物化学前辈郑集教授和张昌颖教授出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特设“郑集优秀论文奖励基金”(1985年建立)、“张昌颖优秀论文奖励基金”(2006年建立),两年评选1次,每次评选8篇,奖励在本刊发表优秀论文的年轻作者。
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8月24-26日在成都召开,大会闭幕式上颁发了2010-2011年度郑集-张昌颖奖励基金优秀论文奖。
获奖优秀论文名单:
1.杜欣,李晓青,杨帆,冯玉梅(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室,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分析乳腺癌转移中Runx2对细胞外基质重塑的调节机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0,26(5):462-471
2.朱萍1),冯吉2),杨荟敏1),谷利1),张红1)(1)首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系; 2)首都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 血清通过调节mGluR1介导的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生长与凋亡.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0,26(4)332-340
3.端家忠1),张靖溥1),2),朱少侠1),李勇1)(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Cwc15 家族同源基因mED1在小鼠早期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0,26(7):637-642
4.吴琦 1),2) , 冯田 1) , 孙希财 1), 林平 1) , 边淑玲1) , 赵雪飞1), 李聪 3) ,于晓光 1)(1)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2)齐齐哈尔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ADAM17通过EGFR-PI3K/Akt/p27通路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0,26(8)749-755
5.路钊1),郑少鹏1),牛静1),贾弘禔1),2),丁卫1)(1)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2) 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BATF2/SARI通过抑制p53依赖的NF-κB转录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1,27 (6): 524-532
6.刘宏德,孙啸(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小体定位模式及其与DNA甲基化位点分布的关系.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27(3):248-253
7.易 婷1),2),张浩1),3), 彭宜红1),3),朱萌1),何晓燕1),黄孝天2)(1)北京大学医学部病原生物学系; 2)南昌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3)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MEK1-ERKs级联激活方式是调控单纯疱疹病毒II型复制的重要机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27(2):142-147
8.山长亮,张帅,张晓东,叶丽虹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生物活性材料重点实验室)乙肝病毒X蛋白突变体(HBx△127).通过ERK上调钙蛋白酶小亚基1促进肝癌细胞迁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1,27(5):426-430  相似文献   

4.
信息交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第5届编辑委员会名单The Fifth 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stryand Molecular Biology顾问(Advisors)郑集ZHENGJi张昌颖ZHANGChang-Ying邹承鲁ZOUCheng-Lu(Chen-lu TSOU)主编(Editor-in-Chief)贾弘JIA Hong-Ti副主编(Ass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4月 2 2日 ,本刊常务编委会经过认真评审 ,评选出 1 999~ 2 0 0 0年度在本刊发表的黄河清等年轻作者的 5篇研究论文 ,为该年度郑集基金奖励优秀论文 (详见下文 )。并决定在今年 9月 1 2~ 1 4日于上海召开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 9届学术大会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 8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向获奖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本刊编委会向获奖作者表示衷心祝贺 ,同时希望有更多的年轻研究人员的优秀论文投寄本刊 ,促进学术交流 ,使本刊质量进一步提高 ,尽快进入SCI。1999~2000年度郑集基金奖励优秀论文评选结果$《中…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5年学术期刊活动计划表序号会议名称主要内容时间规模(人)地点联系人电话1《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辑部工作会议总结上个月工作情况、计划安排下个月工作每月中旬6北京陆通010828014162《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责任编委定稿会终审稿件,对编辑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评选优秀论文(中国科协和郑集基金资助).每季度一次(初步定在3月、6月、10月和12月)15北京陆通010828014163《生命的化学》编委审稿会审定稿件和对编辑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每双月20日左右20上海陈婷倪文琴02154921091021549210924…  相似文献   

7.
为了祝贺我国生化界老前辈郑集教授 1 0 0岁华诞 ,现由南京大学、江苏省科协、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营养学学会、江苏省生物化学学会、江苏省营养学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生命的化学》和《营养学报》等单位商定 ,将于 2 0 0 0年 5月 1 8日至 2 0日在南京大学联合举办郑集教授 1 0 0岁华诞祝寿会 ,同时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 .郑集 (号礼宾 ) 1 90 0年 (阴历四月初八 )生于四川省南溪县 ,先后获中央大学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 ,历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  相似文献   

8.
1《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简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ChinJBioehemMol1Bi01,ISSN1007-7626,CN11-3870/Q)1985年创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家生物学类/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月刊)。  相似文献   

9.
2007年10月27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副主编查锡良教授,学报主编贾弘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学报编委药立波教授,学会副秘书长王同喜高级工程师,学报编委、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周春燕教授,学报编委、南京大学生化系主任李根喜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系副教授倪菊华等一行专程拜望了学报顾问南京大学108岁高龄郑集教授,表达学会和学报对郑老的亲切问候与良好祝愿,并敬献新春贺牌。郑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生物化学、营养学及衰老生化的主要奠基人,为我国生物化学发…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5日,本刊编辑部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朱诚教授通知:经检索,美国《生物学文摘预评:网络版》(BA:Web)2005已经正式收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shxb@bjmu.edu.cn)(ISSN1007-7626).BIOSIS  相似文献   

11.
张迺蘅先生承袭我国生化前辈刘思职院士(1904~1983)、张昌颖教授(1906~2006)事业,是北医生物化学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奠基人之一;在刘思职主编《生物化学大纲》(1954年)、张昌颖主编《生物化学》(1978年)基础上,主编了长学制医学生特色教材《生物化学》(1995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带头在国内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在基因工程和癌转移相关基因鉴定方面有突出成绩。张先生为北医教育、人才培养,以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事业发展辛勤工作了半个多世纪,无私奉献,桃李满天下,是新中国成立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界享有盛名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是我们敬重的前辈,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8月13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参加会议的来宾有王琳芳院士、童坦君院士、王志新院士和孙志贤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编委共48人。  相似文献   

13.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3):475-475
根据胡正海主编的建议及资助 , 西北植物学报 自 2 0 0 4年成立优秀论文奖励基金委员会 ,对 西北植物学报 发表的论文进行评优 ,并实施奖励 .每年评选优秀论文 6篇 ;一等奖 1篇 ;二等奖 2篇 ;三等奖 3篇 .编辑委员会将向获奖者赠送第二年期刊一套 1 2期 ,颁发证书 ,并通知作者单位 ,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希望通过此项奖励活动吸引更多植物学优秀论文赐予本刊 ,推动植物科学的发展《西北植物学报》建立优秀论文奖励基金$西北植物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4.
1《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简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Chin J Biochem Mol Biol,原名《生物化学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生物学类/基础医学类核心期:N(月刊)。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7版)》、《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检索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15.
1《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简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Chin J Biochem Mol Biol,ISSN 1007-7626,CN 11-3870/Q)1985年创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家生物学类/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月刊).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  相似文献   

16.
1《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简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Chin J Biochem Mol Biol,ISSN 1007-7626,CN 11-3870/Q)1985年创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家生物学类/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月刊).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稿源稳定增加,载文质量明显提高,这与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为我刊审阅稿件、把关稿件质量是分不开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辑部值此新春之际特向2013年度本刊审稿专家致以新年的祝福和诚挚的感谢!审稿专家白玉杰毕延震步志高常振战陈国强陈汉春陈虹颖陈平陈清西陈英玉陈智丛方地崔德华方定志方福德方向东  相似文献   

18.
创刊于1985年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最初刊名为《生物化学杂志》)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继1980年创办第一份刊物《生命的化学》之后的又一份学术刊物。 我于2000年始任该刊的常务编委,2004年始任副主编至今,曾先后与张迺蘅教授、贾弘褆教授和周春燕教授三位主编共事,算来已与刊物一起走过了20年! 这20年间,我也通过在国内、国际学术组织任职的过程对一个学术组织出版一份学术刊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比如,我自2017年担任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盟(FAOBMB)主席,该学术组织发展至今一直未能创办一份自己的学术刊物,这令人遗憾,同时也可见创办一份学术刊物是多么的艰难。2018年担任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会(IUBMB)执委兼任出版委员会和命名委员会主席,IUBMB拥有几份自己的学术刊物,但是让学术刊物可持续发展并在相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需付出巨大努力。另外,我自2008年到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该刊同时出版英文和中文两个内容各自独立的版本)常务副主编这10年间,我也深刻体会到,在大家都重视发表英文论文的当今,出版高水平中文学术刊物的确是步履艰难但却任重道远。 值此《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刊35周年之际,作为一名伴随着《学报》成长的科技工作者,同时作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学会前副理事长,前党委书记和现任监事长,我在表示热烈祝贺的同时,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化学》2007,27(5):467-468
为加强学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术交流,英国生物化学学会/波特兰出版有限公司(Biochemical Society/Portland Press)代表团于2007年9月6日访问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代表团成员包括:《生物化学杂志》编委会主席、Bristol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教授George Banting,《生物化学杂志》编委会选任主席、Auckland大学教授Peter Shepherd,  相似文献   

20.
创刊于1985年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最初刊名为《生物化学杂志》)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继1980年创办第一份刊物《生命的化学》之后的又一份学术刊物。 我于2000年始任该刊的常务编委,2004年始任副主编至今,曾先后与张迺蘅教授、贾弘褆教授和周春燕教授三位主编共事,算来已与刊物一起走过了20年! 这20年间,我也通过在国内、国际学术组织任职的过程对一个学术组织出版一份学术刊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比如,我自2017年担任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联盟(FAOBMB)主席,该学术组织发展至今一直未能创办一份自己的学术刊物,这令人遗憾,同时也可见创办一份学术刊物是多么的艰难。2018年担任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会(IUBMB)执委兼任出版委员会和命名委员会主席,IUBMB拥有几份自己的学术刊物,但是让学术刊物可持续发展并在相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需付出巨大努力。另外,我自2008年到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该刊同时出版英文和中文两个内容各自独立的版本)常务副主编这10年间,我也深刻体会到,在大家都重视发表英文论文的当今,出版高水平中文学术刊物的确是步履艰难但却任重道远。 值此《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创刊35周年之际,作为一名伴随着《学报》成长的科技工作者,同时作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学会前副理事长,前党委书记和现任监事长,我在表示热烈祝贺的同时,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