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例题及解析对自交与自由交配、正交与反交、测交与回交的概念进行辨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这几种交配方式在遗传实验中的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Aa连续自交、随机交配及其淘隐问题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杂合子Aa连续自交、随机交配及淘隐问题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就Aa连续自交、Aa连续“自交一淘隐”、Aa随机交配、Aa随机交配一淘隐这4种类型从概念的比较、包含的交配组合以及概率的计算方法等3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成长的的重要阶段,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成长。新课标的提出,使得培养学生能力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概念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加强生物概念教学是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于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必修本)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全书的难点之一,内容抽象难懂,教学难度大。过去多用挂图、板画来讲解这部分知识,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而减数分裂又是学习“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前提,不采取有效措施突破这一难点,将直接影响后续教学。为此,笔者设...  相似文献   

5.
矮慈姑的传粉机制与交配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矮慈姑(SagitariapygmaeaMiq)的传粉过程与花粉流作了观察,用同工酶遗传标记法对其一个自然居群的异交率作出定量估计。在自然及人工居群中均观察到虫媒传粉,其中有较大比例的近距离传粉。未检出风媒花粉流。自交可育,同时存在雌雄同株和花序内雌雄花异熟等异交机制。异交率估计结果(t=499%)表明其交配系统为异交/自交兼性系统。作者认为,其较大比例的自交应归因于同株之不同克隆分株间交配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具有生活化特征的课程,高中生物课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与外界环境间保持有密切关系,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学必须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生活化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而传统生物教学方法则更多的偏向于单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方式,所以,本文从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出发,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相关特点,综合分析生活实践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为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内容增加,教学课时不足 与旧教材相比,高中生物新教材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内容,其中考试大纲要求的必修模块的学生实验有19个。学校要在规定的模块教学时间内完成各个实验教学,实施中存在困难,部分地区在高二才开设生物课,各地区生物学科开设的课时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高中生物教材第六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对比重、难点的教学突破,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教材分析,要素提取,知识应用三段式教学方法,使难者变易、繁者变简,杂乱的变为有序,肤浅的变为深刻,现简述如下: 一、教材分析首先指导学生通读教材,并和学生一起进行教材所述知识的系统分析和阐述: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四点,即: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观察和野外控制授粉等方法,对天仙子的自交亲和能力和自交传粉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天仙子的花不完全雌性先熟,开花进程中雄蕊伸长是维持其混合交配系统的重要花部特征。(2)野外控制授粉实验证明天仙子的自交亲和性高,具有主动自交能力,主动自交发生的时间集中在晚花期,与花药和柱头接触的时间吻合。(3)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期内,花药与柱头的接触能够发生自花授粉,这种依赖花药与柱头接触发生的自花授粉机制属于典型的延迟自交类型。研究表明,天仙子不仅在花结构上首先选择了适于异交的特征,而且还利用雄蕊伸长成功实现自花授粉,通过异交与延迟自交混合的交配系统为该物种提供了灵活的遗传与繁殖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生物中,有关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RNA的转录及加工过程中的异同点一直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对此容易混淆。本文介绍了RNA的转录加工过程,通过转录场所、编码基因、RNA聚合酶等4个方面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RNA的转录及加工过程中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应转变生物教学的教学理念,加大生物教学的改革力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优化生物教学的内容,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方式,重视教学的途径和情境,使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最终达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高中生物教学新的模式,以便更好的指导高中生物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这节内容,既是高等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学基础,又是学习遗传3个基本规律的细胞学基础。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分散难点、启迪思维、促进理解、加深记忆,我改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肖钰  王茜  何梓晗  李玲玲  胡新生 《生物多样性》2022,30(5):21480-3007
物种形成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 由于生物群体进化是连续和动态的, 物种界限变得难于界定。本文首先讨论了3种地理物种形成模式(同域、邻域及异域), 并分析了近期报道的研究证据。其次, 评述了合子后生殖隔离机制的分子遗传基础和应用群体基因组数据分析的证据, 包括BDMI模型(Bateson-Dobzhansky-Muller incompatibility)、QTLs (quantitative trait loci)、霍尔丹法则及大X染色体效应。最后, 探讨了交配系统作为合子前隔离机制之一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认为近交或自交通过扩大种群遗传结构分化, 增强不同交配系统的种群间不对称基因渐渗, 或种群间无基因渐渗等途径, 促进新物种形成。已知植物交配系统的演化更倾向于从异交(或自交不亲和)向自交(或近交亲和)方式, 花性状和基因组的分化推动形成所谓的自交综合征, 研究交配系统驱动或强化物种形成模式对认识植物物种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将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缺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实验设计与结果预期既是高中生物教学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近年来高考实验考查的主要题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综合运用能力及学生创新能力有着较好的作用。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野生型菌株的单游动孢子无性系为亲本,测定了自交、杂交后代交配型的遗传,经KMnO_4处理引起的交配型变异以及F_1代可自孕单卵孢株有性生殖后代交配型的遗传与变异。聚碳膜间隔配对诱导A_1和A_2菌株自交产生的卵孢子经H_2O_2处理刺激萌发(萌发率12~16%)获得单卵孢株。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A_1和A_2亲本自交S_1代单卵孢株均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交配型。用KMnO_4处理上述卵孢子导致A_1和A_2亲本的部分S_1代单卵孢株出现自孕现象,少数A_1亲本自交后代改变为A_2交配型;从A_1交配型亲本的S_1代可自孕菌株产生的卵孢子萌发所建立的单卵孢株中,同时获得A_1和A_2交配型菌株。上述结果不支持Sansome关于疫霉菌A_1、A_2交配型分别由纯合、杂合基因控制的假说,进一步证明了Ko关于交配型抑制因子控制交配型表达的假说的合理性。掘氏疫霉种内菌株直接配对产生的卵孢子用H_O_2刺激萌发获得F_1代单卵孢株。测定结果表明,在F_1代出现A_1、A_2、A_1A_2、A~04种交配型的单卵孢株,其比例因不同亲本组合而有较大差异。 F_1代出现的A_1A_2菌株自孕产生的卵孢子经H_2O_2处理刺激萌发建立自交系,观察到A_1A_2交配型在有性生殖后代发生分离,各交配型比例因亲本不同而异。A_1A_2菌株的自孕能力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可稳定遗传,认为F_1代出现的A_1A_2个体来自亲本的杂交。A_1A_2单卵孢株保藏4~6个月后大多仍具自孕能力,少数改变为A_2交配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掘氏疫霉P“yl口外埔o,o dr~cksleri丁ucke r野生型菌株的单游动孢子无性系为亲本,测定了自交、杂交后代交配型的遗传,经Kmno·处理引起的交配型变异以及Ft代可自孕单卵孢株有性生殖后代交配型的遗传与变异。聚碳膜间隔配对诱导A,和^,菌株自交产生的卵孢子经H zot处理索0激萌发(萌发率1 z~16%)获得单卵孢株。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t和A,亲本自交st代单卵孢株均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交配型。用KMnO.处理上述卵孢子导致A-和^z亲本的部分s一代单卵孢株出现自孕现象,少数A,亲本自交后代改变为A:交配型;从A。交配型亲本的s-代可自孕菌株产生的卵孢子萌发所建立的单卵孢株中,同时获得扎和^。交配型菌株。上述结果不支持San somc关于疫霉菌AhA,交配型分别由纯合、杂合基因控制的假说,进一步证明了Ko关于交配型抑制因子控制交配型表达的假说的合理性。 掘氏疫霉种内菌株直接配对产生的卵孢子用HtO,刺激萌发获得Ft代单卵孢拣。测定结果表明,在F。代出现A。A,、A,A;、A口4种交配型的单卵孢株,其比例因不同亲本组合而有较大差异oF。代出现的^。A,菌株自孕产生的卵孢子经HtO,处理刺激萌发建立自交系,观察到^。^:交配型在有性生殖后代发生分离,各交配型比例因亲本不同而异o A·At菌株的自孕能力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可稳定遗传,认为F-代出现的AJAt个体来自亲本的杂交。AtA-单卵孢株保藏4~6个月后大多仍具自孕能力,少数改变为Az交配型。  相似文献   

18.
高山植物的繁殖适应策略一直是进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但是目前仍缺乏对繁殖适应性状的量化研究。本研究以横断山特有十字花科植物高蔊菜(Rorippa elata)为研究材料, 结合野外同质园控制实验, 在居群水平探讨了其繁殖适应策略。结果表明, 高蔊菜的繁殖能力与纬度呈负相关, 而越冬存活率与纬度呈正相关。不同交配方式结实率的显著性差异分析表明, 高蔊菜具有混合交配系统, 其中自交为主型和中间型的株系各占45.5%和39.4%; 不同株系具有不同程度的繁殖保障现象, 自交为主型最高(0.163), 中间型最低(0.011)。本研究表明高蔊菜在居群水平的繁殖和存活之间存在沿纬度梯度的权衡变化, 以自交为主的混合交配系统为其提供不同程度的繁殖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测定3种披碱草属牧草的花粉-胚珠比(P/O值)、杂交指数(OCI),结合不同授粉方式下这3种牧草的结实率,探讨这3种披碱草属牧草的交配系统, 为披碱草属牧草杂交育种、丰产栽培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老芒麦、麦薲草和披碱草花粉-胚珠比(P/O值)均处于31.9~396.0,交配系统属于兼性自交;杂交指数OCI值为2,交配系统也属于兼性自交;结实率统计表明,以自交为主,异交可育。因此,3种披碱草属牧草的交配系统属于兼性自交类型。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血糖平衡的调节一直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以往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是依靠教师讲述,学生被动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且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教师如何依据现代教育理论,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模拟血糖的调节机制,建构和不断修正动态的物理模型,再建构抽象的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概念模型,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血糖调节的机制,更好地理解体内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不仅是突破教学难点有效途径,对学生建立科学思维方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介绍“建立血糖调节模型”的教学设计和“概念模型”的教学组织策略两个方面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