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年夏初,我到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参加散文笔会,住在三港桐木农民招待所。这里森林密布,水瀑飞浅,云缭雾绕,鸟语花香,景色异常迷人。住下来后,兴味正浓,可一听说武夷山不仅飞禽走兽多,还是个著名的蛇区,立刻给与会者投下了淡淡的阴影。虽说怕蛇,但听起蛇经来,却又觉得十分新鲜。熟悉情况的福建同行介绍,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堪称蛇的王国。大连附近的蛇岛不过两万条蛇左右,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里据估计有蛇100万条以上。计有灰鼠蛇、棱鳞锦蛇、灰尾两头蛇、赤链蛇、盲蛇、腹蛇、蟒蛇、竹叶青、黑脊蛇、翠青蛇等62种(其中毒蛇16种)6科29属。仅蕲蛇(五步蛇)就有50万条以上。单听这么个数字,就够把你吓一跳了。有个叫十八跳地方,三十万亩区域,才是真正蛇的世界。专家们说在那儿,每一平方米,有二条半蛇。其中一个蛇坑,方圆不过四平方公里就生活着十多万条  相似文献   

2.
开发应用蛇类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对蛇进行人工饲养,这就要求建造理想的蛇园。蛇园一般因地制宜建造,大小可以不一,每个蛇园约100—250平方米。蛇园要安静,要远离公路,要凉爽,又要建在向阳的山坡上。蛇园应要模拟自然环境,要有假山和石堆,要有水池、树木花草和过冬地。  相似文献   

3.
蛇岛探秘──夹岛毒蛇资源考察纪实李磊在芝罘东北的海面上,星罗棋布地环列着十几个小岛,它们如众星拱月般地簇拥着主岛──烟台芝罘崆峒岛。就在这主岛西北面不远的夹岛上,便是蛇的“乐土”,螟蛇的“王国”。就是这个无人岛屿,因为蛇多,被当地渔民称之为“蛇岛”。...  相似文献   

4.
传说趣闻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蛇类,也有各种各样有关蛇的传说和趣闻。长寿蛇——西萨摩亚有一种绿茸线蛇,每活一年其尾巴就长一个环圈。这种蛇有的已有1600多个环圈,故当地人称它为长寿蛇飞蛇——印尼有一种眼镜蛇,能飞离地面40米高,飞行距约100米.唱蛇——乌干达有一种蛇,在夜深人静时会发出叽叽的叫声,相当动听,当地人称它为唱蛇。哭蛇——尼罗河两岸有一种“哭蛇”,在产蛋前发出呜呜的哭声,似乎预感到下蛋后的死亡.蛇城——意大利酋洛市是闻名于世的蛇城,城里家家户户都养蛇.每逢一年一度的蛇节,市  相似文献   

5.
蛇饲料及人工喂蛇方法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龙辉 《蛇志》1997,9(4):81-82
蛇饲料及人工喂蛇方法研究初探徐龙辉(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广东人对养蛇场归结了一句话:“十个蛇场九个亏”。可见养蛇之艰难。养蛇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收来的蛇多有内伤或经蛇仓、转运等周折而互传疾病,身体虚弱,到养蛇场以后便不断死亡。...  相似文献   

6.
蛇之最     
最毒的蛇是海蛇(Hydrophis belcheri),它的毒液比澳大利亚盾尖吻蛇(Oxyuranns scutcuatus)的毒液厉害100倍。这种海蛇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岸外的台莫尔河的阿西莫暗礁附近最常见。而一条眉尖吻蛇每次分泌出的0.109克的毒液,就足以使21万8千只老鼠当场一命呜呼!在斯里兰卡,许多人死于毒蛇之“口”.大约平均每年有800人之多,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其中97%的人是被那些普通印度  相似文献   

7.
蛇由于善于捕鼠的缘故,故享有“无脚猫”的美名。但是,农村一些老年人说,蛇确实是有脚的,关键是它平时不显露出来罢了。如若不信,只要把一条蛇打死后,拿到火上去烧,有的蛇就会卜的一下弹出脚来。早在六十年代,浙江省有一位教师送给我一条有脚蛇的标本。  相似文献   

8.
蛇虽有共同的习性,但又有各自的特性,也就需要不同的蛇穴温度。山东省青州市北城蛇园女蛇王顾学玲,从1994年开始,根据蛇的不同习性,探索蛇房的营造技术,经不断改进,终于从当初的地下蛇窝改成现在的“多层立体式地下蛇房”,推动了养蛇业的发展。“多层立体式地...  相似文献   

9.
广西地处亚热带,山林多,沼泽多,雨水多,在地质构造上又属于“喀斯特”地形,奇石岩洞遍布。这些地理条件,成了蛇类生存和繁殖的自然条件。是故有蛇故乡之称,南方人素不怕蛇,常把蛇当作美味佳肴。作为两广人之一的广西人,在食蛇方面虽没有广东人那样花样多,但捉蛇、养蛇胆大心细方面毫不逊色于广东人。毗邻广东的梧州地区,每年为广东、港澳以至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提供了大量蛇类资源。因而名闻迩遐,梧州养蛇姑娘的事迹更广为流传。其实,广西养蛇多的岂止是梧州,其他地方也不少,如南宁市广西医科大学内就划出一个蛇园专门养蛇,饲养各种蛇类数量众多,令人瞩目。这些蛇是专供医学科研用的,成果斐然,在国内医学界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奇迹     
“蛇!这里有一条,嘿!又一条!”在某单位办公楼附近的池塘边,三个外乡人正在草丛中搜索,矮个子高声喊道。当办事员小赵探出头来张望时,只见精瘦的高个正把一条活蛇往布袋里装。“同志,你们单位养蛇吗?”年纪较大的男子迎过来,和小赵搭话。“我们不养蛇,这里也没有发现过毒蛇。”小赵如实相告。“同志,这城边的蛇可真不少哩,我原先还以为是你们养的呢。”年长者说着从一个精致的小药瓶里倒出一点药粉在手掌上,憋足气往竹丛里一  相似文献   

11.
蛇有脚吗?     
有一次,我碰到两个人围绕着蛇有没有脚?进行争论。甲说:“蛇有脚。”乙说:“蛇没有脚。”甲又说:“没有脚怎么走路呢?”乙说:“怎么走路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我看过几百条,几千条蛇,除了四脚蛇(蜴蜥)外,从没有看到有脚蛇”。甲振振有词的说:“你没有看到,不等于没有。  相似文献   

12.
“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森林茂密,生态环境多种多样,为各种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适宜条件,所以动物资源丰富且有个蜚声中外的“蛇的王国”。“王国”的“首府”坐落在大竹岚和挂墩。有人曾把这块弹丸之地视为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为什么称这里为“蛇的王国”呢?据考察,这里是属于深谷小地貌,具有深谷小气候特征,深谷内光照弱,风力小、湿度大,谷底溪流潺潺,形成特殊的小气候环境。在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中,蛇  相似文献   

13.
豢蛇古时候,在泗水一带的深山里,有一座寺院,周围没有村庄,人迹罕到。传说寺里有许多蟒蛇,游人听了,更不敢到这里游览了。所以只有一个道士独居寺院。一天,有位少年进山张网捕鹰,他越走越深,天将擦黑,无处投宿,正焦急时,隐约望见远处有座寺院,便急忙跑进去。道士看到少年后,惊讶地说:“你从哪里来,幸好没被蛇发现,不然……”说完就请少年坐下,并给他端上斋粥。少年正吃着,突见一条巨大的蛇爬进屋来,蛇身有十多围粗。一见客人便昂起头,怒目而视,目光如炬有如闪电。少年大惊失色。道士见状用手拍打蛇头,大声呵叱:“去!去!巨蛇便乖乖地往东边的房子爬去,大约一个多时辰,才全部爬进去,盘伏在地上,把一间房子都塞满了。少年非常恐惧,浑身打  相似文献   

14.
《蛇志》1989,(4)
伊朗北部吉兰省的一个村庄,农民萨法里在一所房子里住了35年。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现他的5岁的儿子的床上有一条蛇,就立即将它扔出门外。第二天晚上他发现这条蛇又回到了他儿子的床上,又将蛇扔了出去,但是第三天晚上他又发现这条蛇爬到他儿子的床上,就将他打死了。不久,萨法里的房子被许多从15公分到一米半长的蛇包围了。他急忙向邻居求救,在打死2500条蛇之后,仍有数千条蛇包围着他的房子。情况危急,有人报告了区政府,区里派人将包围了一天的萨法里全家解救了出表。  相似文献   

15.
蛇没有脚,怎样运动?这大概是自古以来就吸引人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用“蜿蜒”一词来形容蛇的运动,可说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蜿蜒运动是所有蛇都可以进行的一种运动方式,由于蛇在粗糙地面上作一连串的波状  相似文献   

16.
一次,有两个江湖蛇医骗子到蒙山行骗,两个骗子到农村声称捉蛇,群众一听说就产生好奇心跟着去看,他就到村边一些草丛乱石去东看西看,装模作样指着那里说有一条多大多重的眼镜蛇,然后他就支开群众,装模作样拨草寻蛇,趁群众不注意,就从衣袖里将事先藏好的拔了毒牙的蛇放出随即捉住并给群众看,一些不知道底细的群众就称赞不绝!哗!“那里有多大多重的蛇,远远一看就知道,真高明。”为了使群众深信不疑,又装模作样到另一处看看,又说那里还有一条哩!又如法泡制  相似文献   

17.
蛇的秘密     
一、蛇可怕吗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蛇,特别是毒蛇,是十分可怕的,不少人见蛇生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但是,鲁迅先生却说:“人真是可怕的,不管怎样毒的蛇,都能够把它捉到,囚在铁笼里,供人治病和满足腹之欲。”的确,人是万物的主宰者,蛇就得俯首就擒,“乖乖”地为人民服务,至于那些怕蛇的人,只是由于对蛇还不了解的缘故。自古以来,蛇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谜”吧。二、蛇的祖先蛇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十分悠久,它比人类的资格要老得多。翻开蛇类家谱,它们的老祖宗就是具有“四脚蛇”之称的古代蜥蜴。蛇的进化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迭纪。当时的原始蜥蜴生活在草木茂盛的地穴,它们为寻找食物昼夜穿棱在林木地穴中。较大的躯体,靠四足爬行不利于疾走,反成为累赘,若没有四肢,更利于快速穿行。  相似文献   

18.
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对蛇进行观察研究,并且按照它的形象,把它记录在甲骨文中,于是就有了最早的蛇字“”。及至秦朝,蛇字在小篆中就愈加有模有样了。不信,请您查一查《说文解字》中的“”字。在这儿,我可要提醒您,在《说文解字》中查蛇字时,可别象现在去查虫字旁的蛇字,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虫字旁的蛇字呢。您必须查“它”字.然而蛇字怎么写成了“它”字呢?原来,那时候,“它”字就是“虫”字,在我们的祖先看来,蛇只不过是条虫子  相似文献   

19.
眼镜蛇     
眼镜蛇又叫万蛇、扁头风、饭铲头、吹风蛇等,是我国常见剧毒蛇之一,该蛇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眼镜蛇头部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眼镜状白色斑纹。全身背面呈棕褐色或黑褐色,间有十多条横纹,也有无横纹而通身呈黑色、黄色、白色的。该蛇受激怒时,前半身竖起,颈部膨扁、并发出“呼呼”的响声。  相似文献   

20.
卖蛇姑娘     
我漫步在深圳的一条小街上。这里一个货摊挨着一个货摊,沿街两边摆着,来者熙熙,往者攘攘。几处卖蛇者,面前都有铁丝编织的圆形笼子,里边有各色各样的蛇在蠕动呢! 在拐弯处的卖蛇者,竟是两个年轻而俊俏的姑娘,看上去近二十岁。她俩手里都拿着蛇,嘴里大声喊叫着:“卖蛇啰!谁买蛇!”蛇在手里摇头摆尾地挣扎,还高高的昂着头,嘴里不时地向外探须伸出火红的舌头,面前围着一些人,好象在观看表演呢。这两个姑娘,上着白底带红杠的衬衫,下着牛仔裤,脚着白力士鞋。这时,在她俩的裤管上,鞋子上都溅上了斑斑蛇血,旁边的地上有两滩蛇头、蛇皮、蛇尾巴,鲜血淋淋。看样子,都是刚刚杀过的蛇,我很为惊奇,不禁啧啧称赞,姑娘能如此卖蛇、杀蛇,真不简单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