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1987,(5)
苏联最近出版了遗传学家杜比宁1985年所写的《遗传学》一书。 作者认为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的一门科学。由于生物体具有繁殖的特性,所以它的繁殖、进化和选育过程均与此有关。遗传现象是在分子、亚细胞、细胞、个体、群体以及种的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因此从根本上讲,进化与选择过程是有联系的,都可以在分子、亚细胞、个体、群体以及各种特异水平上发生各  相似文献   

2.
《遗传》2021,(5)
20世纪初"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和证明标志着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建立,伴随相关学科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细胞遗传学又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建立发展了分子细胞遗传学交叉学科。分子细胞遗传学以DNA分子原位杂交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直观、高效的技术手段。原位杂交技术与基因组、细胞生物学等技术结合,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动物、植物的起源、进化、驯化等基础研究和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应用研究。通过形象地展示DNA、RNA、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实际位置,揭示DNA序列之间的实际位置和顺序、亲缘物种间的进化关系和结构重排、基因组拼接序列的质量、转录水平RNA和翻译水平蛋白质的位置和数量变化等。江苏省遗传学会会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淮地区农科院等自20世纪中期开展细胞遗传学理论技术研究,伴随学科发展不断创新,建立了较完善的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开展植物系统进化、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基因组学等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将主要综述江苏省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和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五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于 2 0 0 2年 9月 15~ 18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会议主题是 2 1世纪的医学遗传学。参加会议的代表共 2 0 0余人 ,汇编论文 186篇 ,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医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单基因疾病与肿瘤等复杂疾病、群体遗传学、临床遗传学以及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诸多领域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大会邀请我国著名专家和海外学者作了 12个学术前沿进展专题报告。他们是刘德培院士 :功能基因组学 ;杨焕明教授 :基因组学 ;黄淑…  相似文献   

4.
方宗熙  江乃蕚 《遗传》1979,1(1):34-38
以基因学说为基础理论的细胞遗传学是一 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发展很快,已在实践中发生 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又由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 水平,成为分子遗传学。这为遗传工程提供了 理论基础和方法。虽然如此,现代遗传学在发 展中也存在着某些缺点错误,例如,细胞遗传学 家中某些人经常把染色体看做基因或遗传信息 的唯一载体,就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实际上, 1906年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德国植物学 家柯灵斯(Correns)就于1909年发现了细胞质 遗传,可惜一直不被重视。现在细胞质遗传的 材料比过去丰富多了,但要把这个问题完全搞 清楚,所知仍有限。这里仅介绍一、二,以供参 考。  相似文献   

5.
《遗传》2005,27(5):698-698
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分会定于2005年12月16日-18日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围绕医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遗传学、医学基因组学、临床遗传学、复杂疾病遗传学、肿瘤遗传学、发育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和遗传流行病学、遗传病动物模型、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的新进展作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6.
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生  黄宏文  王瑛 《遗传》2007,29(10):1191-1191―1198
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当代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支柱学科, 也是遗传育种和关于遗传关联作图和连锁分析的基础理论学科。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在经典群体遗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利用大分子主要是DNA序列的变异式样来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引起群体遗传变化的因素与群体遗传结构的关系, 从而使得遗传学家能够从数量上精确地推知群体的进化演变, 不仅克服了经典的群体遗传学通常只能研究群体遗传结构短期变化的局限性, 而且可检验以往关于长期进化或遗传系统稳定性推论的可靠程度。同时, 对群体中分子序列变异式样的研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达尔文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学说。到目前为止, 分子群体遗传学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 阐明了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 如一些重要农作物的DNA多态性式样、连锁不平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种群的变迁历史、基因进化的遗传学动力等, 更为重要的是, 在分子群体遗传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学科如分子系统地理学等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中综述了植物分子群体遗传研究的内容及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会议消息     
1978年10月中国遗传学会成立大会上曾决定于1979年11月在长沙召开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医学遗传学论文报告会,检阅1979年度人类医学遗传学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报告会内容为宣读包括与人类和医学遗传有关的各个分支学科,即:人类群体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  相似文献   

8.
孙毅 《化石》2000,(3):31-32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及变异规律的学科。是选择和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优良种和研究防治遗传性疾病的理论基础。根据研究对象 ,遗传学可分为人类遗传学、动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等。根据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又可分为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辐射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及行为遗传学等。遗传学发展至当代 ,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的成就 ,使人类有能力直接设计自身和其它物种的进化 ,从而使公众对该学科的兴趣空前提高 ,人类将不再只慢慢的等待自然极其缓慢的进化过…  相似文献   

9.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属性,是与生物界同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长期以来,人类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一直在努力探索遗传的奥秘;可是,只是在1865年孟德尔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揭示出遗传的基本规律以来,遗传研究才纳入了科学的轨道,形成了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遗传学。一百多年来,遗传学经历了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发展阶段。目前对于  相似文献   

10.
“遗传的分子基础”单元的内容揭示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以及遗传物质对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从细胞水平阐述遗传的原理,本单元则从分子水平揭示遗传的本质,这2个单元共同构成了遗传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表观遗传学是遗传学的伴生学科,发源于对多个不能被传统遗传学理论解释的意外现象的探究.早在193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Hermann Muller就观察到了第一个经典的表观遗传学现象,位置效应花斑现象(position effect variegation).随后果蝇中的多梳基因沉默(polycomb silencing)、哺乳动物中的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和基因组印迹(genomic imprinting)、植物中的副突变(paramutation)等经典表观遗传现象先后被发现.对这些现象的机制研究逐渐使科学家理解到这些现象的本质是染色质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染色质的组成、结构、修饰、重塑等等都承载着表观遗传信息,它们既响应基因的转录状态,也调节基因的转录. 表观遗传体系具有基因组所不具备的可塑性,从而将一个基因组以几百个表观基因组和几百个转录组的形式呈现,使得多细胞生物能够有效地实现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分化;同时表观遗传体系具有一定的可继承性,使得每一个表观基因组能够相对稳定地存在,保证了每种细胞形态与功能的相对稳定,也使得同类细胞的增殖成为可能.总之,表观遗传伴生于基因组,帮助生命体利用同一套基因组实现多种细胞形态的分化与稳定. 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生理意义和新型研究手段始终是表观遗传研究的中心.作为《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的客座编辑,此次很荣幸邀请到了国内多位表观遗传领域的精英,为杂志撰写了本期表观遗传学综述专刊.在本期专刊中,作者们基于围绕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结构及应用、染色质重塑、组蛋白变体的染色质装配、30 nm染色质高级结构、非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修饰展开讨论;同时对这些表观遗传机制在微生物、植物、动物中的作用,从细胞水平、发育水平到重编程事件进行论述;此外,专刊还涉及新兴的研究手段冷冻电镜技术在表观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专刊,我们希望向读者介绍表观遗传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也希望能向读者展示国内科学家在表观遗传学领域研究中亮丽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2.
150多年前, 孟德尔进行了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发现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1900年, 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以后, 人们从生理生化、细胞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上对豌豆的这7个性状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已有种子形状(R)、茎的长度(Le)、子叶颜色(I)和花的颜色(A)等4个性状的基因被克隆; 未成熟豆荚的颜色(Gp)、花的着生位置(Fa)和豆荚形状(V)的基因已被定位在各自的连锁群上。4个孟德尔基因的鉴定和克隆加深了人们对基因概念的理解:如基因功能的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基因变异原因的多样性、显性和隐性的分子实质等。在遗传学教学中, 把孟德尔基因克隆和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给学生, 在分子水平上诠释经典遗传规律,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全面把握从形式遗传学到分子遗传学的内容和遗传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庚镇城 《遗传》1986,8(2):1-5
行为遗传学旨在阐明生物行为的遗传基础。早在 本世纪初,遗传学发韧之际,有的学者就考虑到行为与 遗传的关系,如摩尔根的大弟子斯蒂特文特曾对果蝇 性行为中的雌雄识别与选择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由 于行为遗传问题的复杂性及当时科学水平、研究手段 的局限,行为的遗传学研究并未能及早形成为一个独 立的学科。二、三十年代遗传学家主要是以容易识别的 外部形态性状(如果蝇的眼色、体色、翅形、刚毛形状及 数目等)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染色体的研究,形成了细 胞遗传学休系。四十年代以后,生物化学和微生物遗传 学相伴发展,互相渗透,促成了分子遗传学的大发展。 在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 重要问题相继从分子水平上得到阐明之后,一些分子 遗传学家为解析动物更高级的功能— 感觉、中枢神 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对刺激作出相应反应的遗传 基础,因而陆续转向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 性的人物是德尔布吕克(Max Delbriick, 1906-1981)0 德尔布吕克原是德国籍犹太人,量子物理学家,在物理 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希特勒疯狂迫害犹太人时,德 尔布吕克逃亡美国,从1937年起的两年间,他在加州 理工学院最后地完成了向生物学的转变。他把最低等 的生物噬菌体导人到遗传学研究中来,开辟了分子生 物学这一领域,被誉为分子生物学之父。1969年 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金。可是在分子遗传学 发展的最隆盛的五十年代中期,在他开创的噬菌 体研究领域中还有许多工作好做的时侯,他却认 为分子遗传学已走上了它的发展轨道,分子生物 学今后的任务应该是探讨生命的更高级的活动, 于是他毅然地放下噬菌体的工作,转向行为遗传 学的研究。他以一种名之为须霉(Phycomyces)的 真菌为研究材料,研究它的光感受器和向光性,成 为行为遗传学这一新研究领域的奠基人。现在世 界上已有许多实验室开展着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遗传学报》2005,32(10):1052-1052
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分会定于2005年12月16日-18日在北京召开第六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围绕医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遗传学、医学基因组学、临床遗传学、复杂疾病遗传学、肿瘤遗传学、发育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和遗传流行病学、遗传病动物模型、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的新进展作专题学术报告,同时在医学遗传学各个领域(包括科研、教学和临床等)组织与会代表进行学术交流。现将会议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主席:孙开来教授,张思仲教授;副主席:余龙教授,禇嘉佑教授,詹启敏教授,…  相似文献   

15.
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会第六届全国精神病遗传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11日至15日在江西庐山召开。中华医学遗传学会副主任委员张思仲教授、精神病学组顾问刘协和教授和沈其杰教授出席会议。会议共有59名代表参加,收到论文56篇,32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并有5个专题学术报告。从此次参会论文中可看出,国内许多非教学单位的精神病院也开展了精神病学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使我国精神病遗传学研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医学遗传学会原精神病遗传学组的委员会议,并由24人组成了新一届中华医学会全国精神病遗传学组的委员会议,并…  相似文献   

16.
《遗传》2001,(6)
为了促进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总结经验、交流成果 ,定于 2 0 0 2年 6月上旬在浙江温州举办“基因分析新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一、主办单位 :中国遗传学会《遗传》杂志编委会二、承办单位 :浙江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三、协办单位 :温州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四、大会主席 :《遗传》杂志副主编曾溢滔院士、夏家辉院士五、大会秘书长 :《遗传》杂志编辑部主管李绍武编审 ;温州医学院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吕建新教授六、交流内容 :1.基因序列分析与基…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总结经验、交流成果 ,定于 2 0 0 2年 6月上旬在浙江温州举办“基因分析新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一、主办单位 :中国遗传学会《遗传》杂志编委会二、承办单位 :浙江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三、协办单位 :温州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四、大会主席 :《遗传》杂志副主编曾溢滔院士、夏家辉院士五、大会秘书长 :《遗传》杂志编辑部主管李绍武编审 ;温州医学院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吕建新教授六、交流内容 :1.基因序列分析与基…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总结经验、交流成果;定于2002年6月上旬在浙江温州举办“基因分析新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 一、主办单位:中国遗传学会《遗传》杂志编委会 二、承办单位:浙江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三、协办单位:温州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 四、大会主席:《遗传》杂志副主编曾溢滔院士、夏家辉院士 五、大会秘书长;《遗传》杂志编辑部主管李绍武编审;温州医学院检硷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细胞与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吕建新教授 六、交流内容:1.基因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4年9月,19g8年3月建成验收.2001年,原中国科学院发育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发育生物学中心.实验室以模式生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等手段探索生物个体发育和与发育相关的人类疾病的遗传调控及其分子机理,为国家重大需求如动植物遗传改良与人类遗传发育疾病防治等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是发育生物学知识创新和高级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  相似文献   

20.
《遗传》2014,(4)
正为促进发育生物学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展示我国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重要进展,兹定于2014年10月16~19日在兰州大学召开"第二届全国发育生物学大会"。大会将邀请我国发育生物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诚挚邀请发育生物学科技工作者参加本次大会。大会主办单位: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中国遗传学会、中国动物学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