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州虻属一新种(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保海  许荣满 《昆虫学报》1995,38(1):109-111
福州虻属一新种(双翅目:虻科)徐保海(福建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福州350001)许荣满(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100071)本文记述采自福州郊区虹属一新种,正模保存于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福州这Taban。。In。houenais新种(图l—5)雌虫体长1...  相似文献   

2.
短角水虻属OdontomyiaMeigen为水虻科一大属,全世界已知近210种,中国记载过12种。本文对中国短角水虻属作了综述性总结,记载了5新种(双斑短角水虻Odontomyiabimaculata,贵州短角水虻O.guizhouensis,中华短角水虻O.sinica,黑盾短角水虻O.uninigra,杨氏短角水虻O.yangi),同时对4已知种进行了再描述,并编制了中国已知种类的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我国驼蜂虻属Geron2新种,并对其属征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蜂虻科(Bombyliidae)昆虫常见于草原和田间,访花吸蜜,有助于植物授粉。蜂虻的幼虫多为捕食性或寄生性,蜂虻亚科(Bombyliinae)的雏蜂虻属(Anastoechus Osten—Saeken)昆虫主要在蝗虫的卵袋内寄食,庸蜂虹亚科(Exoprasopinae)的绒蜂虹属(Villa Lioy)昆虫主要寄生于夜蛾科幼虫,少数为鞘翅目的天敌。这两个属的蜂虻主要分布在古北区,体均粗壮而密生长毛,但从亚科的特征,特别是头部形态容易区分,绒蜂虻属的头近球形,后头极发达。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瘤忙属1新种--药山瘤虻Hybomitra yao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北晚侏罗世虻类化石(昆虫纲:双翅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辽宁西部上侏罗统虻类6个科的化石,包括1新科,10个新属和15个新种。其中Palaepangonius eupterus gen.et sp.nov.,Elpangonius pletus gen,et sp.nov.和Allomyia ruderalis gen.et sp.nov.均属于虻科(Tabanidae);Orsobrachyceron chinensis gen.et sp  相似文献   

7.
中国虻属种类检索表(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虻科昆虫是重要吸血害虫,全世界约4230种,我国已知虻类达400多种。我国虻科共记载10个属,其中虻属Tabanus、斑虻属Chrysops、麻虻属Haematopota和瘤虻属Hybomitra的种类最多,占我国己知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以上4个属中,尤以虻属的种类最多,近200种。虻属的种类体态特征变异最大,在分类鉴定上有很大的困难。国外有的专家如Olsufjev、Ta-  相似文献   

8.
陈汉彬 《四川动物》1992,11(2):7-12
本文记述采自贵州的虻属五新种:似类柯虻Tabanus cordigeroides sp.nov.、贵州虻T.guizhouensis sp.nov.、似杭州虻T.hongchowoides sp,nov.、伪青腹虻T.Pseudoliuiuentris sp.nov.和亚岷山虻T.subminshanensis sp. nov.,并分别进行了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9.
突颊剑虻属Bugulaverpa首次在中国被发现,自此分布于旧世界的塞洛提剑虻族Cyclotelini的3个属(环剑虻属Procyclotelus,沙剑虻属Ammothereva和突颊剑虻属Bugulaverpa)均在中国被记录。本文记录中国突颊剑虻属1新种:海南突颊剑虻Bugulaverpa hainanensis sp. nov.。该种额为亮黑色,仅在侧缘各有1个半圆形的灰白粉斑。单眼瘤被灰白粉。中足胫节褐黄色。雌虫生殖叉前缘有2个明显的突起。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虻属二新种:晨螫虻 Tahanus matutinimordicus sp.nov.;似冲绳虻 T.okinawanoides sp.nov.,作者对新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近似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王遵明 《昆虫学报》1989,32(1):101-104
本文记述青海省瘤虻属一新种,以及过去未记载的Haemetopota ustulata(Kr(?)ber),Tabanus grandicaudus Xu,的雄虫。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无带瘤虻Hybomitra(Tibetomyia)afasciata新种(图1)  相似文献   

12.
平舞虻亚属Planempis Frey,1953为舞虻属Empis一个中等大小的类群,全世界已知46种,仅局限分布于古北区和东洋区,我国已知8种.本文发现平舞虻亚属Planempis在我国四川有分布,记述3新种:黄足平舞虻Empis(Planempis)flavipedalis sp.nov.,黑足平舞虻Empis(P...  相似文献   

13.
闽北虻属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在闽北邵武市开展吸血虻类调查,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西侧二都林场采获一批近似黑额虻标本,经鉴定系虻属新种,定名武夷山虻Tabanus wugishaneisis。  相似文献   

14.
云南虻属一新种(双翅目: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虻属1新种-景洪虻,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食虫虻科原毛虫虻属一新种,尖峰原毛虫虻,新种Archilaphria jianfenglingensis sp.nov.。模式标本均采自海南省尖蜂岭,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了云南省双翅目舞虻科合室舞虻亚科(Tachydrominac)的11个新种,分别隶属于平须舞虻属(Platypalpus)和隐肩舞虻属(Drapetis)。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采自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长足虻科1新种:乏波长足虻Peodes penichrotes sp.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18.
中国鞍腹水虻亚科二新纪录属种记述(双翅目,水虻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了水虻科Stratiomyidae鞍腹水虻亚科Clitellarinae中国2新纪录属及种,即毛面水虻属Campeprosopa Macquart及长刺毛面水虻Campeprosopa longispina(Brunetti),和优多水虻属Eudmeta Wiedmann及王冠优多水虻Eudmetadia dematipennis Brunetti,其中王冠优多水虻的雄性描述系首次报道。并补充描述了王冠优多水虻Eudmeta diadematipennis形态特征及雄性外生殖器图。研究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记述我国星水虻属2新种,即黄端星水虻Actina apiciflava sp.nov.和梵净山星水虻属Actina fanjingshan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王明 《昆虫学报》1992,35(3):358-361
作者曾于1986年首次报道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卧龙地区发现的指虻属(Isshikia)一新种——汶川指虻。本文再次记述了在我国海南省发现的另一指虻属新种——海南指虻。另外同时记述在我国西藏地区发现的瘤虻属(Hybomitra)一新种——黑须瘤虻。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