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谭雁 《生命世界》1992,19(4):4-5
陇西山自然保护区位干福建省将乐县西南部,界于东经117°13′—117°21′、北纬26°30′——26°36′之间,地处武夷山脉向东延伸的支脉,总面积约为63.5平方公里。区内平均海拔约800米,主峰十字坳海拔1620米。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境内多山,云雾多,湿度大,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1988年划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1年中国科  相似文献   

2.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紫啸鸫的繁殖生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啸鸫 (Myiophoneuscaeruleus)为山地溪边生活的鸟类。 1 997~ 1 999年的 5至 9月作者在芦芽山保护区对紫啸鸫的繁殖生态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自然概况及工作方法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北端 ,地处宁武、五寨、岢岚三县交界 ,东经 1 1 1°50′~ 1 1 2°5′3 0″,北纬 3 8°3 5′4 0″~ 3 8°4 5′之间。境内森林繁茂 ,灌木丛生 ;总面积 3 2 . 1 8万亩 ,主峰芦芽山海拔 2772m ;年均温 4~ 7°C ,年降水 50 0~ 70 0mm ,无霜期 90~ 1 3 5天。工作过程中 ,我们事先选定三条调查路线 ,(圪洞…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条件下水稻螟蛾发育和存活的温度需求(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种水稻害虫Chilo polychrysa (Meyrick)、C. suppressalis (Walker), C. partellus (Swinhoe), 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 S. innotata (Walker)和Sesamia inferens的卵、幼虫和蛹在10到40°C的七个固定温度下(10,15,20,25 30,35和40°C)的发育和存活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的温度下6种害虫的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周期是明显不同的(P<0.0001)。卵、幼虫和蛹的日发育的平均百分比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总发育周期与温度的增加成反比。临界温度下限是在10-15°C中间,而上限在35-40°C中间,此时害虫并不发育。对于上述6种害虫的卵、幼虫和蛹的平均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57±1.71,7.70±1.01,8.56±3.25,10.19±2.19,8.64±2.68和7.91±0.82°C。6种水稻害虫的卵、幼虫和蛹的总温度常数分别是705.56,725.32,703.30,556.59,655.34和837.95日·度。经计算,6种雌蛾的产卵所需的积温分别为99.06,90.85,99.29,75.16,92.25和80.41日·度。完成一世代所需的积温分别是804.62,816.17,802.59,631.75,648.84 and 918.36日·度。  相似文献   

4.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文县。在东经104°17′—105°25′;北纬32°32′—32°50′之间。总面积198668公顷(核心区90358公顷,禁猎区108310公顷)。是我国以保护大熊猫  相似文献   

5.
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是青岛地区常见的迁徙鸟。1985—1987年在青岛市东郊浮山(36°01'N,120°04'E)设置候鸟环志观察点,在海拔120m处的黑松和刺槐组成的块状混交林地带,于每年3月20日—6月10日、8月20日—11月底架设6×30m的大型鸟网捕捉环志。网目为4×4cm,网场总长度210m。网捕后进行环志放飞,观察山斑鸠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采自天津及河北、福建等地的水螟亚科Nymphulinae 2新种, 即 环波水螟Paracymoriza convallata, sp. nov.和白筒水螟Parapoynx candida,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 天津.1. 环波水螟Paracymoriza convallata,新种(图1,3)前翅长♂9.0 mm.正模♂, 福建永泰县青云山 (25.52°N,118.57°E),550 m,2002-Ⅸ-18,王新谱采.新种与华南波水螟Paracymoriza laminalis (Hampson) 相似,主要区别在新种前翅中线外白区前缘封闭;雄性外生殖器抱器瓣基部较窄,端部较圆.2. 白筒水螟Parapoynx candida,新种(图2,4~5)前翅长♂11.5~12.0 mm;♀11.5 mm.正模♂,天津武清县 (39.31°N,116.51°E),1976-Ⅵ-22, 王印来采.副模1♂,天津市板桥农场(38.52°N,117.28°E),1976-Ⅵ(采集人不明);1♀,河北大城县 (38.40°N,116.39°E),1976-Ⅵ-12 (采集人不明).此新种与重筒水螟Parapoynx stratiotata (Linnaeus) 相近,区别在于新种外横线至翅外缘白色;雌性外生殖器无明显囊突.  相似文献   

7.
山东白头鹎的一些生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据记载白头鹎Pycnontus sinensis的分布区,北至山东南部郯城(东经118°17′—118°40′、北纬34°251—34°57′)……。1984—1988年作者在山东省泰山(东经117°5′—117°24′、北纬36°5′—36°75′)、徂徕山(东经117°16′—117°20′、北纬36°02′—36°07′)的连续观察和冬季采到的标本,得知此鸟在上述两地为留鸟。常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一带活动,多停落在树的  相似文献   

8.
天台山森林植被及其利用和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概况天台山地处东经120°50′—121°24′与北纬29°09′—29°28′之间,在政区上位于浙江省东部,跨天台、新昌、宁海三个县,是仙霞岭的支脉。境内多低丘谷地和山间台地,主峰苍上顶座落在整个山区的南端,海拔1113.4m。在气候分区上,本区属于亚热带中部,为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7℃,最冷月均温5.1℃,最热月均温23.5℃,年降水1320.5mm。山区南部的华顶山常年多雨雾,空气湿度大,年降水达1700mm以上,日均温≥10℃,积温为2858—5157℃,全年生长期长达200—240天。  相似文献   

9.
采自贵州梵净山地区(东经107°43′~109°23′;北纬27°20′~28°35′)的一种小麂,因其外形、量度、毛色及头骨等形态有一些特异之处,尤其在耳长、后足长、鼻骨长的量度与指名亚种(Muntiacusreevesirevesi)存在明显差异。据此认为梵净山地区所产的小麂为一新亚种,定名为江口亚种(Muntiacusrevesijiangkouensissubsp.nov.)。  相似文献   

10.
中国蟹蛛科1新纪录属及2新种记述(蛛形纲:蜘蛛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壮蟹蛛属Stiphropus和斜蟹蛛属Loxobates蜘蛛2新种,分别命名为镰壮蟹蛛,新种Stiphropus falciformus sp.nov.和刺斜蟹蛛,新种Loxobates spiniformis sp.nov..壮蟹蛛属Stiphropus在我国尚属首次记述.壮蟹蛛属Stiphropus Gerst(a)cker,1873新纪录属Stiphropus Gerst(a)cker,1873479;Ono,198059模式种Stiphropus lugubris Gerst(a)cker,1873 鉴别特征本属与革蟹蛛属Coriarachne Thorell,1870(Song & Zhu,1997,61)在体型上非常相似,但具以下区别头 胸部长大于宽,而不是宽大于长;步足和触肢具许多羽状毛(plumose hairs)(figs.1 C~D),但后者无;雄蛛插入器大,小刀状(cultrate)或acerate,后者小而呈刺状;雌蛛外雌器中隔骨化强烈,而后者不明显.镰壮蟹蛛,新种Stiphropus falciformus sp.nov.正模♂大理市凤仪镇公山,25°35'N,100°18'E,2002年5月21日,杨自忠采;副模1♀,地点同前,2002年6月29日,杨自忠采;3♂,元谋县元马镇,25°42'N,101°53'E,2005年9月12日,李巧采;1♂,元谋县老城乡,25°37'N,101°54'E,2005年9月10日,李巧采.词源学本新种种名根据插入器的形状而拟定.鉴别特征本新种与眼斑壮蟹蛛Stiphropus ocellatus Thorell,1887(Ono,1980 b64,flgs.12~27)相似,但具以下区别插入器比后者长而宽;外侧突比后者短而宽.斜蟹蛛属Loxobates Thorell,1877 Loxobates Thorell,1877495;Song & Zhu,199740;Song,Zhu & Chen,1999481模式种Loxobates ephippiatus Thorell,1877刺斜蟹蛛,新种Loxobates spiniformis sp.nov.正模♂云南省大理市点苍山,25°58'N,99°52'E,2002年6月9日;副模1♀,4 ♂,地点同前,2004年5月22日,海拔2 300~2 500 m,杨自忠采;副模3♀,8♂,地点同前,2005年5月31日,杨自忠、杨飞采.词源学本新种名根据雄蛛触肢胫节外侧突起的形状而拟定.鉴别特征本新种雄蛛的插入器形状与小斜蟹蛛Loxobates minorOno,2001(p.208,figs.6~8)相似,但具以下区别胫节外侧突基部螺旋状,端部刺状(figs.2.D~E),后者小而呈指状;腹侧突腹面观指状而不呈钝齿状.雌蛛与大东斜蟹蛛L.daitoensis Ono,1988(p.43,figs.27~33)相似,外雌器近"U"字形、交配管长而不同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柳江人头骨形态特征及柳江人演化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探讨柳江人化石形态特征的表现特点、进化程度及其与其年代数据的吻合性,本文对柳江、山顶洞、资阳、丽江等主要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头骨化石及1 114例全新世以来不同地区现代中国人头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柳江人头骨绝大多数特征的出现情况位于现代中国人的变异范围,只有极个别特征与现代人不同;柳江人头骨具有的低眶等特征也可见于其他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说明柳江人化石上保留有少量常见于更新世晚期人类的原始特征,但与其他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尤其是山顶洞人头骨相比,柳江人显得要现代的多;柳江人与山顶洞人之间头骨形态特征的差异以体现头骨原始性及粗硕强壮程度上的差别居多,而个别特征差异或许与气候环境适应有关。我们认为:柳江人在形态进化上与现代中国人已经非常接近,他们之间的差别非常小;柳江人与山顶洞人头骨特征表现上的差异主要反映了他们之间在演化程度上的差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自的生存环境;现有的形态学证据不大可能为柳江人较早的时代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刘武  吴秀杰  邢松 《人类学学报》2016,35(2):161-171
自2002年在周口店附近的田园洞发现大约4万年前的现代人化石以来,相继在湖北郧西黄龙洞、广西崇左智人洞等地点发现了早期现代人化石。这些化石发现证实大约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在华南地区已经出现。最近在湖南道县福岩洞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及相关研究进一步揭示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8万-12万年前在华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而在这个时间段的华北地区,以许家窑人为代表的人类化石形态仍较原始,其演化尚未进入早期现代人阶段。这些研究发现提示,在中国地区,华南是现代人形成与扩散的中心区域,早期现代人以及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都可能首先在华南地区出现,然后向华北地区扩散。现有的化石形态证据显示,更新世晚期华南地区人类具有较大的演化变异,可能同时生存有几种不同的演化类群。智人洞属于从古老型智人向现代人演化的过渡类型,而道县则代表着演化进入完全现代类型的人类。基于前人研究及本文的分析,作者认为柳江、资阳、丽江、田园洞等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特征比较进步,在演化上属于与道县相似的现代类型人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进展在引起对现代人在东亚地区出现和扩散关注的同时,古人类学界对其中涉及的许多问题还存在争论。本文在回顾分析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福建三明万寿岩遗址文化层形成、遗物与动物骨骼埋藏、风化、破坏等现象进行观察,认为灵峰洞旧石器早期文化遗物和化石,由于暴露于洞内表面时间较长而经受强烈风化、侵蚀与钙质胶结;船帆洞旧石器晚期遗址因洞口坍塌和外部水流侵漫进洞而被废弃,在潮湿环境下,遗物和化石遭受腐蚀、铁锰质浸染严重。3个文化层的遗物及伴生哺乳动物化石均属原地埋藏类型;而船帆洞内3号支洞化石的集聚是高层洞穴作为排泄通道时由流水携带堆积而成的异地埋藏。  相似文献   

14.
北京门头沟牛眼洞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京市门头沟牛眼洞产有豹、岩羊和纳呼尔绵羊等3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豹化石尺 寸相当小,小于所有已知的化石记录,根据贝格曼法则以及与现代豹不同亚种的对比,表明它 应该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的动物,这一发现指示当时的气候环境正处于间冰阶的暖期中。结 合整个哺乳动物化石的性质,说明其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5.
初步报道了缺缺洞发现的猕猴化石。新材料为一具雄性老年猕猴个体的骨架,保存了几乎完整的下颌、全部7节颈椎、9节胸椎、两侧前肢肢骨、右侧后肢部分肢骨以及绝大部分的腕(跗)骨、掌(蹠)骨和指(趾)骨。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为完整的猕猴骨架化石。鉴于化石对比材料的缺乏,仅对下颌及牙齿形态进行了描述,并将之与中国已知各化石种进行了对比。由于中国猕猴属各化石种之间的系统关系尚不明确,暂将这批材料作未定种处理,更加深入的研究将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广西崇左泊岳山巨猿洞采集到大量步氏巨猿、猩猩、长臂猿等高等灵长类及伴生的属种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本文系统记述了该化石点小哺乳动物群中的优势群体——鼠科化石:似锡金小鼠(Mus cf.M.pahari)、似大林姬鼠(Apodemus cf.A.peninsulae)、细狨鼠(Hapalomys gracilis)、狭齿狨鼠(Hapalomys angustidens)、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oides)和似始家鼠(Rattus cf.R.pristinus)共6属8种,其中包括了5个绝灭种。研究表明,泊岳山巨猿洞鼠类主要属种的形态特征显然要比同地区的三合大洞显得原始,而较相似于重庆巫山龙骨坡的相关鼠类,因此推测其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这与古地磁的测年结果(距今约180万年)相吻合。泊岳山巨猿洞的鼠类大部分均为东洋界成员以及树栖、半树栖及林地生活的种类,反映当时的自然景观为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林灌环境。泊岳山巨猿洞鼠科化石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的记录,这对于探讨我国南方第四纪生物地层的划分将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南京汤山驼子洞洞穴堆积中鬣狗粪化石含有相对丰富的孢粉,推测草食性哺乳动物食用带有孢粉的植物后,经鬣狗的猎杀、摄食、消化和排泄,孢粉较好地保存在鬣狗粪中,形成粪化石,成为洞穴地层的组成部分。虽然鬣狗粪化石中的孢粉含量不及湖沼相地层中丰富,但有几种植物的花粉保存较好且相对集中,如Pinus,Tsuga,Quercus,Carpinus,Artemisia,Cyperaceae,Polygonum,Polypodiaceae出现的频率较高。孢粉组合揭示早更新世南京地区植被主要是草原或森林-草地,气候凉干或半干旱半湿润,可以和地层中脊椎动物群反映的自然环境相互印证。在研究洞穴古环境的代用指标中,堆积物中的鬣狗粪化石中包含的孢粉是比较好的研究对象,对环境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顶洞人化石是迄今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数量最为丰富、保存状态最为完好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多年来,山顶洞人作为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代表,在研究东亚地区现代蒙古人种及美洲印第安人起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人群形成过程的许多细节及演化机制予以了越来越多的注意,提出了现代人群出现时间及现代人群分化时间的概念。一些研究对山顶洞人的演化程度及其在东亚地区现代人群形成上的作用也提出了不同看法。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本文对12项颅骨非测量特征在山顶洞人与现代中国人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有8项特征在山顶洞人与现代中国人之间具有不同的表现,作者认为山顶洞人在颅骨特征表现上较现代中国人具有更多的原始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就更新世晚期人群内部变异、现代人群特征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贵州毕节麻窝口洞发现了3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和伴生的哺乳动物群。其中,古人类牙齿经初步研究可归入解剖学上的现代人,而与古人类相伴的大、小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共计8目20科43属53种。本文系统记述了该动物群中大哺乳动物的典型代表——长鼻类化石,共2属2种: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和亚洲象(Elephas maximus)。麻窝口洞的长鼻类缺失我国南方早更新世的典型种类——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和华南剑齿象(Stegodon huananensis),具有从典型的中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Ailuropoda-Stegodon fauna)向晚更新世亚洲象动物群(Asian elephant fauna)过渡的特征。依动物群的性质和地貌地层的特征,毕节麻窝口洞的智人及伴生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很可能为中更新世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这与堆积物的光释光年代测定的初步结果(距今约11.2-17.8万年)基本吻合。麻窝口洞东方剑齿象与亚洲象的组合明显具有东洋界亚热带动物群的特点,指示温暖潮湿的气候,这些长鼻类与智人等生存于近水的森林和灌丛中,并镶嵌了一些草地。  相似文献   

20.
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4年,先后于2006和2014~2017年进行了5次发掘,期间发现了若干古人类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是对2014~2016年出土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目前已鉴定出8目24科43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其中以偶蹄类化石最丰富。化石保存状况较差,以碎骨为主,牙齿较少,完整骨骼更少;但骨骼上鲜见啮齿类啮咬痕迹。华龙洞动物群与南京汤山猿人遗址、和县猿人遗址及重庆盐井沟等动物群较为相似,尤其是与和县猿人遗址及南京猿人遗址动物群最为接近,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都含古人类化石;2)都不含第三纪动物群的孑遗分子;3)都含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大熊猫、剑齿象、巨貘及猪獾等),同时也都含一定量的北方属种,但华龙洞含北方成分相对较少,只发现翁氏麝鼩、麝鼹、变异仓鼠、布氏毛足田鼠、棕熊、李氏野猪、葛氏斑鹿及大角鹿等,华龙洞的大角鹿是该属分布最靠南的地点;4)都含有剑齿象而不含晚更新世常见的亚洲象;5)都含有大量头后骨骼,与以含单个牙齿为主的其它南方洞穴迥然有别。从化石保存状况及属种组成判断,华龙洞堆积时代与和县猿人遗址最为接近,也是中更新世。由于遗址尚未完全暴露,其堆积性质尚不清楚;但从蝙蝠类化石判断,很可能与洞穴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