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州近郊分布的渔游蛇睾丸精子发生在10月份达最高峰。全年出现二次雄性激素高峰。肾性节在10月份达发育高峰,其上皮细胞中的分泌颗粒含糖类、缩醛磷脂、酸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不含酸性粘多糖、碱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或含量(活性)极低。肾性节的组织学变化与睾丸的精子发生活动呈同步性。  相似文献   

2.
十字花科上的链格孢属真菌同工酶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陈伟群  张天宇 《真菌学报》1994,13(4):295-302
本文报道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生于十字花科植物上的3种链格孢属真菌21个菌株进行的10种同工酶的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这10种酶分别是:酯酶(EST)、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多酚氧化酶(PPO)、近氧化氢酶(CAT)、谷氨酸脱氢酶(GDH)、甘露醇脱氢酶(MADH)、乙醇脱氢酶(ADH)、黄嘌呤脱氢酶(XDH)、过氧化物岐化酶(SOD)。对同工酶酶谱资料的聚类分析,在较高的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肋间肌酶组织化学变化。方法应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糖尿病2周和4周大鼠肋间肌组织脱氢酶、水解酶和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糖尿病2周大鼠肋间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辅酶Ⅰ黄递酶活性较对照组增强,乳酸脱氢酶活性较对照组减弱,苹果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酸性-α-萘酸性酯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无变化。糖尿病4周大鼠肋间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辅酶Ⅰ黄递酶、酸性磷酸酶和酸性-α-萘酸性酯酶活性较对照组增强,乳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减弱,异柠檬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无变化。结论糖尿病2周大鼠肋间肌组织有氧氧化代谢能力增强,糖酵解能力减弱。糖尿病4周大鼠肋间肌组织有氧氧化能力增强、糖酵解能力减弱及能量代谢紊乱。在糖尿病早期呼吸肌存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4.
氯化镧对雄性小鼠精子质量及睾丸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氯化镧对小鼠精子质量及睾丸细胞酶的影响。40只成年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低(25mg·kg-1)、中(50mg·kg-1)、高(100mg·kg-1)剂量组,腹腔注射1次/4d,饲养35d。测定睾丸和附睾脏器指数,检测并计算精子数量、活精率、活动率和畸形率以及睾丸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结果显示,高剂量氯化镧降低了小鼠睾丸AKP活力,抑制了精子数量和质量;中剂量氯化镧能促进NOS活力,使精子数量减少,对精子质量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5.
雌雄文昌鱼同工酶的表型差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生化染色方法分析了雌雄文昌鱼中苹果酸酶、苹果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酯酶四种同工酶的酶谱。首次发现苹果酸酶、苹果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表型在文昌鱼雌性和雄性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而在同一性别不同个体之间无差异。酯酶表型较复杂 ,不但在不同性别个体之间而且在同一性别不同个体之间都出现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腺嘌呤建立肾脏和睾丸损伤的小鼠模型,探索蝙蝠蛾拟青霉菌Cs-4菌株对腺嘌呤造成的肾脏和睾丸损伤的恢复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蝙蝠蛾拟青霉菌Cs-4菌粉的5个剂量组(350mg/kg、550mg/kg、750mg/kg、1 500mg/kg、3 000mg/kg),连续给予相应药物21d,对各组小鼠的肾脏、睾丸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含量,测定睾丸组织匀浆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表明,蝙蝠蛾拟青霉菌Cs-4菌株具有使小鼠体重逐渐恢复上升趋势、使受损的肾脏和睾丸组织结构恢复的作用,能使BUN、Cr、FSH、LH、ACP、SDH和LDH水平趋于正常化。  相似文献   

7.
生精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产生大量抗原性蛋白,但在睾丸内并不引起免疫反应;另一方面,一些机体系统性免疫反应可以破坏男性生育能力.这些现象的调控机理是男性生殖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认识可能为预防及治疗由炎症引起的男性生育障碍提供新线索.睾丸是精子发生的场所,而附睾是精子成熟的器官,二者均会发生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免疫反应.然而睾丸和附睾中的免疫反应存在很大区别,睾丸具有较强的免疫豁免能力,附睾比睾丸易发生免疫反应,附睾内的精子比睾丸中的生精细胞更容易被免疫系统损伤.而且离睾丸越远的附睾区域,产生的炎症反应及其对生殖的影响越大.深入研究其调控机制将有助于揭示男性生殖系统特殊的免疫环境.  相似文献   

8.
铅对鲫鱼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举  赵欣平  詹付凤  程凯 《四川动物》2008,27(2):201-204
在实验条件下,将鲫鱼置于1、10、40 mg/L的Pb2 溶液中静态染毒,分别在24 h、48 h、96 h、144 h测定鳃、肝、胰、肾、脑组织的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结果 表明,鲫鱼鳃、肝、胰、肾、脑组织中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随着铅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肾脏和脑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RCS大鼠和Wistar大鼠视网膜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年龄组RCS大鼠和Wistar大鼠视网膜中酸性磷酸酶的动态变化及其与RPE细胞消化功能的关系。运用偶氮偶联法显示12d、21d、2m的RCS大鼠和7d、2m的Wistar大鼠视网膜中的酸性磷酸酶;通过图像分析仪测定RPE细胞层和光感受器外节部分的酸性磷酸酶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酸性磷酸酶阳性反应呈暗红色,主要位于RPE细胞层,视网膜外核层、内核层,节细胞层亦有少量阳性反应颗粒。2m的RCS大鼠视细胞内、外节的酸性磷酸酶含量则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其余结构的酸性酶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CS大鼠和Wistar大鼠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可能具有相同的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男性不育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殖健康的重大疾病。精子发生是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为精子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受睾丸微环境的精细调控。将讨论精子发生与睾丸微环境的关系,简要介绍睾丸微环境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展望睾丸微环境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这将为阐释精子发生的机制提供新的调控机理,对治疗男性不育,预防子代出生缺陷,研发新型男性避孕方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草原植被碱化草甸土的酶活性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在羊草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是羊草群 落>拂子茅群落>碱茅群落>虎尾草群落>碱蓬群落>光碱斑.脱氢酶是拂子茅群落> 羊草群落>虎尾草群落>碱茅群落>碱蓬群落>光碱斑.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的时间 变化曲线呈抛物线型,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6月或10月.脱氢酶变化的最 大值出现在6月,然后逐渐减弱,10月出现最低值.关联分析表明各土壤因子对脲酶作用 大小的关联序为全 N>有机质>土壤容重>全 P> PH ;磷酸酶为全 P>有机质> pH>全 N>土壤容重;脱氢酶为全N>有机质>全P>土壤容重>pH;纤维素酶为全N>有机质 >全 P>pH>土壤容重.脲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关系随着微生物生 物量的增加酶活性逐渐增强.脱氢酶与微生物生物量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内分泌腺形态学与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年Wistar大鼠20只,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大黄煎剂灌服42天致实验性脾虚证。对两组睾丸,肾上腺和甲状腺进行常规形态学与细胞化学观察。形态学显示:睾丸,肾上腺和甲状腺的组织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细胞化学显示:各内分泌腺均表现酸性磷酸酶(ACP)减弱,个别内分泌腺细胞显示琥珀酸脱氢酶(SDH),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和PAS反应的变化。结果证明脾虚证不仅消化系统功能低下,而且内分泌功能也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精子体外短期孵育表明:渔游蛇(Natrix piscator)肾性节具有营养精子的功能。聚丙烯酰 胺凝胶制备性电泳分离得到了肾性节特异性蛋白A、B、C三因子。其中A因子能显著提高精子在 体外的存活率,由A1A2两个亚基构成,分子量分别为60000和32000。而B、C因子对精子存活 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睾丸炎     
睾丸功能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激素调节以及睾丸内环境的影响。睾丸中的间质细胞及生精上皮中的支持细胞与生精细胞均参与调节精子发生,以维持睾丸的正常功能。当睾丸受到创伤、外源性感染或发生自身免疫性睾丸炎时,精子发生受损,导致不育。睾丸炎是男性不育的主要病因之一,局部和系统感染以及某些非感染因素均可以引起睾丸炎和附睾-睾丸炎,该领域虽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简要综述了睾丸炎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及现在存在的问题,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几种哺乳动物睾丸精子发生的激光流动细胞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男性生殖生物学及男性计划生育研究中经常需要对动物或人睾丸的精子发生状态进行评价,用组织学方法观察睾丸切片只能对精子发生状态作定性或半定量的估计,我们曾用QTM-720型自动图象分析仪对七种哺乳动物及人睾丸进行定量组织学观察,也对服生棉子油以后不育患者的睾丸作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Sertoli细胞对去除小鼠精原细胞后睾丸的动态反应。方法采用15、30和44 mg/kg的白消安腹腔注射法建立不同程度去除精原细胞的动物模型,处理后5 d和28 d时对睾丸进行组织学检测,评价精子发生状态,并运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检测这两个时期睾丸GDNF、PLZF、Nanog和GFRα1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在白消安处理后第5天,GDNF出现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趋势,而PLZF与GFRɑ1并无显著变化,睾丸组织学观察亦无明显变化。在白消安处理后28 d时,GDNF、PLZF、Nanog、GFRɑ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出现大幅度的升高,睾丸组织学切片观察显示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精子发生受到的损伤愈加严重。结论 Sertoli细胞早在白消安处理后第5天就对精原细胞的变化发生了反应,Sertoli细胞分泌GDNF的能力发生代偿性增加,进而刺激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速度加快,体现在Nanog和PLZF水平提高,从而实现精子发生的重建。  相似文献   

17.
张宏  吴美锡 《动物学报》1994,40(4):399-404
通过精子体外短期孵育表明:渔游蛇紧性节具有营养精子的功能,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性电泳分离得到了肾性节特异性蛋白A、B、C三因子。其中A因子能显著提高精子在体外的存活率,由A1A2两个亚基构成,分子量分别为60000和32000。而B、C因子对精子存活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MAPK信号通路对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与凋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被认为是精子发生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比较MAPK信号通路中ERK1、ERK2、P38基因在牦牛及其杂交后代犏牛睾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探索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实验从成年雄性牦牛(n=10)和犏牛(n=7)的睾丸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牦牛和犏牛睾丸组织中ERK1、ERK2、P38基因mRNA水平。结果表明:牦牛睾丸中ERK1、ERK2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犏牛(P0.01),P38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中均有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ERK1、ERK2基因作为MAPK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员,可能与犏牛睾丸精子发生障碍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9.
雄性生殖腺——睾丸是机体生殖、遗传的一个重要器官。睾丸内精子生成的过程极为复杂,它涉及到生精细胞的发生、发育、分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弄清精子发生过程的基本规律,阐明精子发生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等变化,进而为深入研究精子发生过程的控制、调节机制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在实践中研究各种因素对生精过程的影响,遗传上可能发生的作用,以及对于雄性生殖的人工控制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试图从动力学角度对精子发生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类睾丸新基因SPAG4L在人类不同发育阶段睾丸及隐睾中的表达,为了解该基因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收集流产胎儿、成年人、老年人及隐睾患者的睾丸组织,应用RT-PCR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PAG4L mRNA的表达;结果:RT-PCR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发现,SPAG4L在胎儿睾丸中几乎检测不到,在成年及老年男性睾丸中均有高表达,主要在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中表达;在隐睾患者的睾丸中,精母细胞大量凋亡,SPAG4L表达明显下调;结论:SPAG4L主要在精子发生减数分裂阶段表达,受生长发育调控,提示该基因可能在精子发生减数分裂阶段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