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冯雁,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主要致力于分子酶学及合成生物学研究。在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及"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科委支持下,建立了重要微生物代谢酶基因资源库;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半理性设计及定  相似文献   

2.
产业动向     
国家级微藻能源研究项目近日启动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国家973项目已于近日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3.
<正>"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一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10年,距离第一个天然有机物(尿素)的人工合成(1828年)已有将近百年.合成有机化学的发展,将生命物质与有机物质联系在一起,使"生命力学说"受到打击.但是,在同一时期,生物学才刚刚开始由对自然界生物体的描述(从宏观——植物、动物,到微观——细  相似文献   

4.
研发动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10):121-123
200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揭晓,2007年我国“973”计划启动73个项目,我国启动乙型肝炎重症化研究项目,我国绘制全球首个黄种人基因组图谱,我国完成家蚕丝基因组序列测定.  相似文献   

5.
<正>代谢工程自1991年诞生以来,在改造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代谢功能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展现代谢工程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促进我国代谢工程研究的进步和发展,本刊2009年第9期设立了"代谢工程与细胞工厂"专栏,国内该领域著名学者对代谢工程的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等新理论和新技术,并发表了  相似文献   

6.
王勇 《生物工程学报》2017,33(3):478-485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从单细胞的生物元件和装置的研究,逐渐过渡到多细胞的复杂体系。植物合成生物学被称为合成生物学研究的"下一篇章"。从复杂而多样的植物代谢切入进行植物合成生物学研究,有助于人类在更复杂的层面上理解生命运行的本质规律,及更深入地认知复杂人造生命的设计和构建的科学及工程原理;也有望在药用植物活性代谢物的合成生物学设计和创新生产方面实现突破。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国内外进展,并提出新本草计划的研究设想,通过基于合成生物学的药用植物活性代谢物研究,使数千年传统的本草学研究焕发新生。  相似文献   

7.
吴国江,博士生导师。获得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分别任东京大学,日本国立生物资源研究所等单位从事研究工作。近期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和DNA esearch等学术刊物上。华南植物园“百人计划”入选者。主持中国科学院、“973”项目子课题、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主要从事植物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万方浩 《昆虫知识》2007,44(6):790-797
2002年12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经科技部批准正式立项,2003年启动。文章主要介绍该项目的立项背景、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总体研究目标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实施的"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于2011年1月18日在京揭晓。此次评选活动首先从218项推荐进展中遴选出30项,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结果。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基因组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
微重力与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重力、微重力和微重力生物学的概念,微重力对人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介绍了我国在研究空间生物学方面的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物化工主要以廉价可再生资源为底物生产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大宗化学品、药品及营养品。合成生物学研究是生物化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支撑体系之一,是在功能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基础上,将工程化理念应用在生物学中,定向创造新型生物产品和生物过程整体优化的新的研究方向。合成生物学发展十几年以来,创造出了很多强有力的工具被应用于微生物、植物及动物的研究。以微生物生产芳香族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为主要内容,系统的综述合成生物学在以微生物生产高附加值产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合成生物学领域专利竞争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生物学是生物学、工程学、化学和信息技术等相互交叉融合的一个新兴领域,在医学、药物、农业、材料、环境和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甚至可能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生物,被视为生物科技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分析了合成生物学领域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发展战略、资助项目和政策措施,总结了合成生物学领域专利技术的发展历程,揭示了该领域的专利研发主题分布情况,综合对比分析了该领域的主要国家和主要机构的专利产出情况,以期为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蒋高明 《植物学通报》2002,19(5):637-638
金鉴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环境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近半个世纪以来 ,他在我国环境科学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金先生于 1 93 2年 1月 2 3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 951年考入浙江大学 ;1 952年全国院系调整 ,转入复旦大学 ;1 955年毕业于该校生物系植物专业。 1 956年就读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生态地植物学教研室 ,攻读生物学副博士学位。 1 961_1 973年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 ;1 973年至今 ,他参与组建国家环境保护局并在该局从事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曾担任该局总工程师、副局长职务 ,现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相似文献   

14.
研发动态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指南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指南近日公布。"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世界科学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现也在不断地谋求发展和创新。合成生物学可以通过“模块化”和“适配性”方法将代谢产物或其前体的生物合成过程从植物转移至微生物中,通过发酵生产中药的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现有中药合成的方法,阐述了合成生物学对中药活性成分合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空间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包括植物向重性机理研究,空间环境对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生长、发育、代谢等的影响,以及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植物中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人类和动物营养所必需的一类脂溶性的维生素。维生素E只能在植物和光合细菌中合成,人类和动物只能通过摄入植物性食物或药物进行补充。与人类和动物相比,植物中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相对缓慢。近些年得益于转基因植株或者植物突变体材料的获得,维生素E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综述了维生素E在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发育、衰老过程、糖类运输、信号转导以及对逆境的响应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维生素E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理论考试B共3 h。1~11题:动物生物学;12~14题:生物系统学;15~23题:细胞生物学;24~29题:生态学;30~31题:动物行为学;32~41题:遗传与进化生物学;42~49题:植物生物学。每个正确答案得1分。例如:一个问题中所有4个空都回答正确,得1分;只有3个空是正确的,则得到0.6分;只有2个空是正确的,则得到0.2分;只有1个空是正确的,则得到0分。44.为了产生后代,植物会形成花粉。花粉之间存在竞争,雌性植株也会"选择"它们种子的"父亲"。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浮萍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的不断获得,以及高效稳定的浮萍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以浮萍为底盘的表达系统已经成功表达了多种外源蛋白,浮萍有望成为植物合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现简要介绍浮萍的基本信息,对浮萍科植物的基因组和转录组信息、遗传表达体系、浮萍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和合成的外源蛋白进行概述,同时简要总结浮萍合成生物学的优势,对浮萍合成生物学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李天 《生物工程学报》2015,31(1):152-153
<正>2014冷泉港亚洲合成生物学国际会议于12月1日至5日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第一个海外分会场—苏州市举办,吸引了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和研究人员230余人参加。冷泉港亚洲系列会议于2010年在中国启动,沿袭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传统,为来自全球的科研人员提供近距离分享最新科研进展的独特平台。合成生物学会议作为冷泉港亚洲会议的重要分会,紧密跟踪和关注合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所取得的关键进展,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