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志刚 《生命世界》2006,(6):100-101
两年前,《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日本东京农业大学河野友宏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两只雌鼠卵子中的遗传物质以无受精的方式繁殖成功幼鼠的报道。这种单性繁殖方式无疑给人类原本极其关注的高等动物无性生殖又增加了一个崭新的话题,给原本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生命伦理讨论带来了新的问题。无性繁殖是低等生物如病毒、细菌和部分植物的特征,而动物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生命繁殖方式的一种高级形式,是生物出现性别分化后的进化产物,在生命演化史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半夏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泰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和珠芽栽培观察结果表明:(1)不同繁殖体的叶形和珠芽所发生的变化与实验用的播种材料有关,珠芽发生频率与叶形变化呈正相关;(2)半夏倒苗既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也是一种有效的无性繁殖方式;(3)半夏有性繁殖是属于同株异花传粉类型,但与无性繁殖相比,有性繁殖在种质繁衍上仅起着次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黄土高原丘陵区文冠果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分析了不同生境文冠果种群的有性和无性繁殖方式及其在种群更新中的地位.结果表明:不同坡向文冠果种群均能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在阳坡、半阴坡生境,文冠果以有性繁殖为主,实生苗数量和占据空间的能力均大于萌生苗,有性繁殖在这2个生境中对种群的更新贡献较大;在半阳坡生境,文冠果以无性繁殖为主,萌生苗数量和占据空间的能力均大于实生苗,无性繁殖对种群更新的贡献较大.在相同生境条件下,文冠果幼苗生长状况均表现为萌生苗>实生苗.同一起源的文冠果幼苗生长状况均表现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2种繁殖的瓶颈期在实生苗的种子-幼苗阶段和萌生苗的幼树-成株阶段.黄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在新生境定居下来的过程中,首先以实生苗入侵,当水分、光照、养分条件较好时,文冠果又以无性繁殖方式迅速占领空间,繁衍后代.  相似文献   

4.
问题106-110.所有的生物通过无性或有性两个过程之一繁殖。这两个过程都涉及遗传物质的复制——在无性繁殖中产生与亲代完全一样的后代,在有性繁殖中产生与亲代不同后代(两个不同亲代的配子结合)。在真核细胞DNA繁殖由细胞周期控制。  相似文献   

5.
罗来尧 《遗传》1980,2(3):33-35
芋麻雄性不育性状有的在无性繁殖世代中 天然存在,有的在有性繁殖后代中也会产生。这 些雄性不育系在自然传粉的情况下,都能恢复 结籽,其子代具有不同程度的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6.
说到叶繁殖,人们往往会想到秋海棠、大岩桐等众所周知的可用叶片繁殖的花卉,而对于睡莲名品——“托马斯”的叶繁殖现象,恐怕知者不多,见者更少了。“托马斯”是珍贵的热带睡莲品种(见《碧波仙子——睡莲》一文)。它的花朵极为美丽(见本期封面照片),而且花期长(在我国武汉地区5月始花,群体花期长达6个月左右),不仅是布置园林水景的上佳材料,而且适且作切花美化居室。“托马斯”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既可以通过有性繁殖产生大量的种苗,又能够以奇特的无性繁殖方式——叶片胎生,繁衍后代。每到盛夏时节,“托马斯”的新生叶片…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境下珠芽蓼(蓼科)的繁殖策略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以海拔相同的高山流石滩和高寒草甸中的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居群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物种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繁殖策略以及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流石滩居群的珠芽蓼植株高度和珠芽数量显著低于高寒草甸居群,而珠芽和花总数量、花数量和每个花序上的花比例却显著高于高寒草甸居群。研究结果表明珠芽蓼在环境更为恶劣的高山流石滩生境中增加了对繁殖器官和花资源的投资,说明在高山植物中繁殖优先于营养生长,且有性繁殖比无性繁殖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对每个植株上花数量和珠芽数量的统计结果表明,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证明了同一植株内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8.
茅苍术资源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茅苍术Atracty lodeslancea(Thunb.)DC.有性繁殖及营养繁殖后代的研究,论述其资源再生的若干生物学特性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茅苍术在根茎形态、干物质量、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上都随年龄有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存在个体差异。繁殖方式对干物质量的增长速率无明显影响。根茎中挥发油成分的含量随年龄的变化有一下降后再缓慢增加的趋势。同时还讨论了两种繁殖方式在茅苍术生产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植物表型受自身基因型、所处环境及其亲体所经历环境的共同影响;其中,亲体环境对子代表型的影响被称为亲体效应。亲体效应不仅可通过有性繁殖产生的种子传递给后代(即有性亲体效应),也可以通过克隆生长等无性繁殖产生的分株传递给后代(即克隆亲体效应)。亲体效应对植物种群,特别是对有性繁殖受限、缺乏遗传变异的克隆植物种群的长期进化可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亲体效应研究进展的梳理非常必要。对克隆亲体效应和有性亲体效应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论述了克隆和有性亲体效应对子代表型、适合度、种内/种间竞争能力以及种群/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潜在影响;阐述了亲体效应的潜在调控机制,包括供给机制、代谢物质调控机制、表观遗传机制等;论述了克隆亲体效应在克隆植物适应进化中的作用。未来可以就克隆亲体效应的遗传稳定性及其对克隆生活史性状变异的贡献程度,以及克隆和有性亲体效应引起的表型多样性对种内/种间关系、种群/群落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藕莲有性繁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莲(Nelumbo nucifera)生物学特性,既可用藕作种进行无性繁殖,也可用种子播种进行有性繁殖。藕莲在我国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但素以无性系栽培。尚未见到有性繁殖栽培的报道。作者自1980年起进行了有性繁殖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区野生百合引种驯化及园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白山野生百合进行了资源调查和引种驯化,发现百合的病害较多,大多数品种喜肥并须遮荫;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卷丹可利用腋球繁殖,有性繁殖种子须进行暖温处理.无性繁殖种球形成时间短,退化现象少于有性繁殖.培育基质为沙壤土.试验证明,人工栽培的长白山野生百合在鳞茎的生长、观花、赏叶方面明显优于自然生长的野生百合,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生物的新陈代谢、繁殖与死亡,就是生物的新生与陈废不断循环的现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指出:“生就意味着死”。要有生物的延续,必有繁殖的发生。最初的生物繁殖,是无性繁殖方式。一些低等的生物没有有性过程,只是通过简单的分裂繁殖。绝大多数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是以孢子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苔藓植物孢子囊内的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由原生质小块形成四分  相似文献   

13.
刘晓东  于海滨 《植物研究》1993,13(3):285-293
本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对栽植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毛百合形态性状、繁殖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澄明与野外调查的结果一致。以相对光照49.47%以上,直至100%处生长最好;11.75%相对光照强度处生长最差。25.47%处居中间。 毛百合在所设计的光照梯度上繁殖对策有所转变、在弱光下(相对光照11.75%)、其能量的79.12%分配到无性繁殖器官鳞茎,且不能完成有性繁殖。随光照强度增加、其能量分配逐渐转向有性繁殖器官。相对光强为25.47%时,有性繁殖器官获得的能量为无性繁殖器官的1/3。到49.47%以上,两种繁殖方式获得的能量趋于相近。  相似文献   

14.
张廷华 《植物杂志》2010,(11):36-41
经济学无处不在,包括动物从无性繁殖到有性繁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是雌雄同体的自体受精和异体受精,然后是雌雄异体的性转变(包括性逆转和改变子代的性比),最终为雌雄异体的异体交配。  相似文献   

15.
1 问:细菌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二分裂是否就是无丝分裂? 二者有何区别? 答:细菌可以以无性或者遗传重组二种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一个细菌细胞壁横向分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  相似文献   

16.
蕨菜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菜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技术冯玉斌,何允波,赵占美,洪永刚(通化市园艺研究所134001)蕨菜(PthaiulnaquffInum)是凤尾蕨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分布极为广泛。近年来,我国对蕨菜进行大量出口。主要是由于其新鲜可口,营养价值高,含...  相似文献   

17.
滇牡丹的多样性和现状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滇牡丹是中国西南的特有植物,在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将其定为渐危种而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本研究从地理分析、生态环境、形态与遗传多样性、繁殖生物学特性、迁地保护峄滇牡丹的现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滇庆并不渐危:(1)拥有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2)具有形态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3)虽然有性繁殖较困难,但无性繁殖能力强、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高寒草地类型和海拔对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生长与繁殖特征的影响,在玛曲三种草地类型和三个海拔梯度下进行随机样方调查和样品收集,并对独一味的生长和繁殖特征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草地类型中,独一味地上部特征表现为高寒沼泽化草甸高寒山坡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地下部特征表现为高寒沼泽化草甸高寒灌丛草甸高寒山坡草甸;(2)独一味生长繁殖特征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3)不同草地类型和海拔下,独一味有性繁殖结构的投入与植株大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无性繁殖投入与植株大小间不存在相关性;(4)不同草地类型和海拔下,独一味两种繁殖方式间不存在相关性。综上结果表明:独一味资源分配方式受到草地类型影响,是与环境长期适应后的结果;有性繁殖的发生需要植株一定量的营养生长积累,而无性繁殖投入可能是植株固有特性,与植株大小无关;根茎芽无性繁殖可能发生在地上部破坏之后而非主动行为,两种繁殖方式间的无相关性是否会受到除草地类型和海拔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西东乡含濒危植物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和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rostra-tum)的群落在余江县实施重建,研究并评价了迁地保护后的濒危植物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种群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分布面积迅速扩大,有性繁殖正常,实生苗补充在种群增长中起重要作用;无性繁殖旺盛,对新生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在两年实验研究期间,长喙毛茛泽泻种群数量和分布面积迅速扩大,在良好生境中通过有效扩散使种群占据塘底有利生境,并通过无性繁殖及短暂有性繁殖实现种群更新。两个濒危种迁地保护是成功的,杂草是阻碍两个濒危植物种群增长的主要原因,水位控制是实验塘生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莲离体茎尖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子灿  刘士佳 《水生生物学报》1987,11(2):191-192,i006
莲(Nelumbo nucifera Gcartn.)是我国著名的水生经济植物,由于其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一些育种者热心于观赏莲的新品种选育工作。经几年努力已选育出一批艳丽多彩的花莲新品种。为了保持亲本的优良遗传性状和避免有性繁殖的分离现象,通常采用分藕繁殖。但这种无性繁殖方式的繁殖系数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