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湘 《生物学通报》2007,42(10):26-29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必修部分“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第3学习单元,笔者将从知识内容、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谈谈对本单元教学的一些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植物的激素调节”是必修部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第1学习单元。该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阐述植物激素对其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本文从单元知识内容、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谈谈对本单元的教学构思。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当代生态学研究。主要体现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等几个水平层次上。本文对几个层次的研究作简要的介绍。随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许多生态名词被提了出来。生态学起源于实践,今天的发展同样负有认识自然,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学问题和发展一国一地的经济,改善人类生态环境的职责。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焦点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对人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Ecology)是一门以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学科,从宏观角度来研究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研究对象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开始向生态学领域渗透和发展。1992年,《Molecular Ecology》杂志在英国正式创刊,标志着分子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5.
淡水鱼类功能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全球生物正经受第六次生物多样性危机。淡水生态系统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淡水鱼类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日趋严重的气候变化、栖息地退化、生物入侵和过度捕捞等压力,面临巨大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如何准确评估鱼类种群和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鱼类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是淡水鱼类多样性和淡水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淡水鱼类功能生态学的快速发展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框架。系统地介绍了淡水鱼类功能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方法、进展及其应用,并着重介绍了淡水鱼类功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下的功能生态学响应研究。据此提出了淡水鱼类功能生态学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指出了其在鱼类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稳态与环境”模块中,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本文将从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建议等方面,谈谈对本单元的教学构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生态学理论框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曹鹏  贺纪正 《生态学报》2015,35(22):7263-7273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所有的生态过程。微生物生态学是基于微生物群体的科学,利用微生物群体DNA/RNA等标志物,重点研究微生物群落构建、组成演变、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和反复模型拟合下由统计分析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其研究范围从基因尺度到全球尺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直接从基因水平上考查其多样性,从而使得对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成因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进而可以从方法学探讨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影响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群落构建与演化、分布特征(含植物-微生物相互关系)、执行群体功能的机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理是今后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概述了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并初步提出其理论框架,在对比宏观生态学基础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群落构建的理论机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8.
陈月艳 《生物学通报》2006,41(10):23-26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细胞的代谢”是必修部分中“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第3学习单元,笔者将从知识内容、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谈谈对本学习单元的教学构思。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生态学当前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生态学当前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孙鸿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1农业生物品质生态的研究如山地不同垂直带的生态环境对果树、作物、畜禽、药材等产品品质的影响;不同干燥度气候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施用有机肥对果树品味的影响;以及食物农产品的非污染品质等;这皆是当前“三高”农业中“优质”目标的主要内容,有的还需通过分子生态学的手段来测试。2农田生物种群(或群落)合理结构的研究如农田多生物种群共生互惠或“相居而安”的合理配置机理的研究(如稻鱼共生、“混林农业”、玉米与平菇互惠等);农田多作物种群根系“他感作用”的相克关系的研究与应用;区域性“立体农业”主要模式及其效益的研究;优化农田生物结构提高土地承载力的生态学机理研究等。3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如高产高效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优化特征与指标定量化研究;不同耕作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动态的研究;灾害性农田生态系统生物信息捕获及早期警报的研究;养分循环的调节与提高再利用效率的研究等。4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估度量方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研究5生态位理论与方法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应用的研究如研究优良农业生物品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迭问题;主要作物单项因子生态位  相似文献   

10.
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在探讨木兰科系统演化与被子植物起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但其分布区域狭窄、种群规模较小,被列为我国濒危植物和极小种群植物。该文在系统综述华木莲生物生态学特性和更新维持机制的基础上,对华木莲的现代濒危原因进行了总结:(1)华木莲属古老残遗濒危植物,环境变迁、瓶颈效应、高频自交和遗传漂变,导致其遗传多样性下降、适应性差;(2)喜光喜肥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群落种间竞争驱赶作用,"林—窗"游击式更新是华木莲种群延续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人类干扰导致有效林窗供给不足、种子传播效率下降、"游击"机会减少,更新难以完成;(3)毛竹扩张与林下箬竹过度增长严重影响华木莲开花结实,并妨碍其幼苗更新。今后应加强华木莲谱系地理与群落系统发育、群落环境对华木莲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应答、林窗更新机制与种子长距传播、群落结构调整与保护技术、遗传复壮与迁地保护等方面研究,为华木莲以及相似生物生态学特征的濒危植物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群落分布与群落环境,区系组成、外貌和结构,种群结构及生理生态学等方面综述了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现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若干重点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扩散生态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散研究是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 ,而扩散生态学则是生物学领域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本文综述了扩散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包括扩散的定义、扩散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生物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 ,并阐述了研究扩散的重要意义。扩散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既涉及所有生物 (从微生物到脊椎动物 )的生态学 (如复合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多样性、复杂性和稳定性 )和进化 (如种化 )等理论问题 ,又涉及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有害生物 (包括外来物种 )的控制、流行病防范、环境保护和人口管理等应用问题。因此 ,研究生物的扩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学杂志》(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生态学领域有创造性,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反映中国生态学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报道生态学的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等。  相似文献   

14.
《生态学杂志》2015,(1):121
<正>《生态学杂志》(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刊登生态学领域有创造性,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反映中国生态学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报道生态学的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行为生  相似文献   

15.
宏生态学(Macroecology)及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慧建  蒋志刚  王祖望 《生态学报》2003,23(6):1192-1199
宏生态学是生态学与其他宏观学科不断交叉和融合后的产物。它以个体、种群和物种的生态特征在大时空尺度上的格局和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它比其他生态学更强调归纳和推论,也更依赖数据的积累。近年来,宏生态学在对物种一面积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生物类群间的物种数量的协同变化以及物种和高级分类单元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新的研究;宏生态学试图将有机论和个体论结合来探讨和总结群落结构中的物种组成规律;并对物种多度和分布格局间的关系从生态位和异质种群角度进行新的解释;个体大小频次分布规律是宏生态学一重要内容,对其深入研究和探讨已与物种多度、能量、分布面积、历史起源等多方面特征相结合,并得到一些普遍性规律;最后,宏生态学还探讨物种在地理区域上的普遍性的分布模式,并对其假说进行检验和探讨。宏生态学在中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中国具有资源的优势,并具有一定的数据积累,将在宏生态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成军 《生物学通报》2006,41(12):30-33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第4学习单元是“细胞的增殖”,第5学习单元是“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同细胞代谢一样,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具体表现。笔者根据这两个学习单元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对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构思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杂志》2015,34(1):78
<正>1.本刊性质《生态学杂志》(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新信息等。2.刊登内容本刊刊登有关生态系统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  相似文献   

18.
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也将生态学基础知识列入学习内容之一。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高中生物学中主要阐述了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动态及调节。本文将探讨“种群”部分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19.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必修部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第6个一级主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供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20.
1.本刊性质《生态学杂志》(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新信息等。2.刊登内容本刊刊登有关生态系统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简报、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