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大自然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两端安放了两个“结”,将其牢牢固定在青藏高原上,最西端的“结”是世界第九高峰——海拔8125米的南加帕尔巴特峰,最东端的“结”则是海拔7782米的南伽巴瓦峰,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分别围绕着两座高峰穿过,都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大拐弯。这两个矗立在高原上的“结”不仅锁住了喜马拉雅山脉,也连接着无穷的神秘,墨脱——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便是这神秘峡谷中一处静谧的高原孤岛。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两端安放了两个"结",将其牢牢固定在青藏高原上。最西端的"结"是世界第九高峰——海拔8125米的南加帕尔巴特峰,最东端的"结"则是海拔7782米的南伽巴瓦峰,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分别围绕着两座高峰穿过,都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大拐弯。这两个矗立在高原上的"结"不仅锁住了喜马拉雅山脉,也连接着无穷的神秘,墨脱——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便是这神秘峡谷中一处静谧的高原孤岛。  相似文献   

3.
墨脱县位于西藏的东南部,县府所在地,在北纬29度,东经95度。1974年8月至9月间,中国科学院西藏考察队沿着雅鲁藏布江谷地东进,至米林县的派区,随即翻越多雄拉,在墨脱县境内的阿尼桥、马利翁、背(口止朋)、地东、墨脱,亚让及西工湖等地,采到不少白蚁标本,其中象白蚁属有4个新种和1个新亚种。 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西藏墨脱的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秋作者对西藏墨脱进行了近3个月的野外考察,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一、墨脱的自然地理环境 墨脱位于西藏东南部,东喜马拉雅南翼,93°44′~96°08′E,27°33′~29°40′N,面积约30000km~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后贯穿境内,南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平原热带雨林接壤。地形复杂,流水侵蚀强烈,峡谷深切,地势北高南低,西北部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56m,南部海拔仅200~500m,是一个较完整的地貌单元。降水充沛,年降水量2000mm以上,中印边境则在4000mm以上,多集中在7~9月份热带北界伸入境内北纬29°,县城年均温15℃,低海拔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22~23℃。  相似文献   

5.
中国橙腹长吻松鼠种下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系统观察我国西南部的橙腹长吻松鼠,应分为4亚种。西藏东南部米什米山区、察隅和云南西北部高黎贡山一带的D.l.subflaviventris应为一有效亚种;西藏南部聂拉木等地的橙腹长吻松鼠D.l.nielamuensis为新亚种,它们有头骨小、体色浅等特点;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西的墨脱亚种D.l.motuoensis也为有效亚种:南亚亚种D.l.garonum亦应有效。  相似文献   

6.
西藏东南部的墨脱地区处于雅鲁藏布江的腹地,其河谷区域的海拔在600~2500m之间,属热带亚热带地区。1992年孙航等对这一地区的植物区系作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在大量标本的采集过程中,获得部分种的细胞学研究材料,随后我们对这些植物进行了染色体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查干诺尔干了!”虽然知道可能会如此,但是这个消息仍旧使我吃惊。查干诺尔是锡林郭勒盟最大的湖泊,“诺尔”蒙语的意思就是“湖”,它紧靠浑善达克沙地北部,在我的心里,它永远是一个美丽神奇的湖泊,这里流淌着许多美妙的传奇故事,也乘载着我30多年前在湖畔牧区的回忆。  相似文献   

8.
墨脱精灵     
正如果说一个地方,让你能魂牵梦绕,让你心之向往,这就是西藏的墨脱。西藏墨脱是徒步旅行者的终极挑战,是科学家的伊甸园,是信徒们的莲花宝地。在这里,星球上最高的水遇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硬生生地冲刷出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这里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的最前沿。至今也没有完整地通公路……这里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一人,  相似文献   

9.
创业就像走迷宫,“自古成功在尝试”。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三换思维”:换位思考,换心思考,换向思考。有个经典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但不少人还是免不了重蹈覆辙。一位青年画家请教大画家门采尔:“我作一幅画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用上一年的时间?”门采尔反问道:“  相似文献   

10.
西藏西北部的浮游甲壳动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西藏南部的浮游甲壳动物,已由作者报导了29种(沈嘉瑞、宋大祥,1963、1964)。1963年,我所又派员从新疆到西藏西北部进行调查,包括新疆与西藏交界处的界山山顶的达板湖(属西藏境内的一部分),以及西藏西北部的多玛尔(托玛尔),特雅普湖,斑公湖东南的拿克湖(诺和湖,那拿日波错,昂拉锐错)和日土宗(日妥宗,罗多克)等地。共采集水样43号,经镜检计有枝角类4科11属16种,桡足类4科9属11种,其中包括一个新种。这次凋查地点虽属有限,但是通过这一初步调查,也可以使我们对这一边远地区的浮游甲壳动物区系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在遥远的婆罗洲,有一只喜欢异想天开的长鼻猴,它称自己为匹诺曹。因为在它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做匹诺曹的小木偶和它一样也长着长长的鼻子。  相似文献   

12.
西藏鱼类初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人员于1960年在西藏主要河流和大型湖泊(雅鲁藏布江、狮泉河、亚东河、拉萨河、拉瓦藏布、奇林湖、斑戈湖、东桥湖和羊卓雍湖)进行了鱼类标本采集,所获鱼类多数是渔业上有经济价值的种类,经过整理和研究,已确定有9种(其中包含一个种在国内的新纪录),隶属于2目、3科、6属。鉴于国内对西藏地区鱼类尚无人研究,今作此一文,可供当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发展渔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正封面照片由武汉大学谢平教授2012年6月在从四川成都飞往西藏林芝的飞机上,拍摄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米林段.河段内峡谷宽窄相间,呈串珠状,大多为宽谷河段,林芝米林机场就位于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从雪山冰峰间流出,又将冰液玉桨带向藏南谷地,从空中俯  相似文献   

14.
黄健 《植物生态学报》1992,16(3):292-292
迄今为止,有关西藏植被的论述均认为西藏的典型草原占据了从藏南湖盆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到羌塘高原南部这样一个连续的地域。这显然是将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草原(包括灌丛)群落当作山地垂直带基带植被的结果。根据在上述河谷地区的实地考察有关资料分析,作者认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比其周围的高原具有温暖干燥的气候特点,而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地形的作用,与影响西藏气候分异的基本因素关系不大,相应的植被不宜作为讨论地带性和区划问题的基础。反映大气  相似文献   

15.
以线粒体Cyt b基因为分子标记, 对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江段及察隅河的墨脱裂腹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 167尾墨脱裂腹鱼样本共检测到21个单倍型, 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768)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π=0.00167)。基于单倍型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及Network网络关系图表明, 所有来自墨脱江段及察隅河的单倍型不能按照地理分布各自聚类, 而是相互混杂聚在一起。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14—0.771, 其中金珠藏布(JZZB)与其他种群呈现出高度分化(FST: 0.372—0.771)。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当JZZB种群为一组, 剩余6个种群为一组时, 组间遗传差异最大, 表明JZZB种群与其他种群具有显著分化。相反, 虽然察隅河与墨脱江段的地理距离较远, 但是察隅河与墨脱江段其他种群之间(除了JZZB)的FST为0.093—0.169, 仅显示中等分化水平, 表明察隅河种群与雅鲁藏布江种群尚有少量的基因交流。中性检验、错配分析及BSP (Bayesian skyline plot)分析显示, 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江段及察隅河的墨脱裂腹鱼种群在末次间冰期(0—0.137 Ma)发生过种群扩张现象。  相似文献   

16.
费梁  叶昌媛 《动物学报》2001,47(2):226-230
对产于西藏东南部察隅和墨脱的察隅棘蛙通过形态特征和数值分类作了进一步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产于察隅的察隅棘蛙是一个有效种,而产于墨脱的标本应为一个新种,即墨脱棘蛙Paa medog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7.
李建立  李丕鹏 《四川动物》2005,24(3):260-262
2004年7月20日~8月20日由沈阳师范大学资助、赵尔宓院士组织领导,李丕鹏教授任总领队,由全国9个单位的13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IUCN——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2004——西藏考察队”,分别对藏北、墨脱、藏东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此次考察活动也是自1973年以来对西藏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8.
非洲扎伊尔共和国的东部,有一座闻名的“尼腊贡戈火山”,其形似盾,山势雄伟,海拔约3470米。所谓“尼腊贡戈”,在当地即为:“不要去那里”的意思。前几年国内放映的一部法国拍摄的长纪录片“火山禁地”,对尼腊贡戈火山作过详细介绍。看过该片的观众一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山的顶部有一个直径1000米喷火口,好象巨大的深坑,四周布满疏松的火山喷发物。就在这深200多米的坑底,有一个长100米、宽300米的岩浆湖,通红炽热的熔浆在湖中翻滚,仿佛是一炉沸腾的钢水,蔚为壮观。美国夏威夷群岛上,基拉韦厄火山也有一个岩浆湖,它可与尼腊贡戈岩浆湖媲美。基拉韦厄是一座盾形火山,海拔只有1247米,但它是直接从海底喷出的。如果把水下部分加上去计算,火山的高度可达6000多米。山顶上的火山口直径为4024米的椭圆形洼地,深度为130多米。在坑底的西南角还有一个直径为1000米、深400米的圆形深坑,称为“哈里摩摩”,意思是“永恒的火焰之家”。那里长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岩浆湖,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4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流下段的派镇段(29°31′9″N,94°52′12″E,海拔2 897 m),6月在米林段(29°12′1″N,94°5′16″E,海拔2 947 m),2017年7月在里龙段(29°8′32″N,93°54′34″E,海拔2 960 m),使用定置刺网共捕获到15尾疑似黄斑褶(Pseudecheneis sulcatus)的鱼类标本(图1a,b)。2017年4月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段(29°18′10″N,95°16′52″E,海拔682 m)采集到一批黄斑褶标本(图1c,d),并与中游的黄斑褶进行了形态学比较鉴定。  相似文献   

20.
雅鲁藏布江河谷丝须蒟蒻薯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河谷的丝须蒟蒻薯(Taccaintegrifolia)与其在东南亚的主要分布区具有明显的间断分布格局。为了探讨地理隔离对其居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我们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西藏墨脱的3个丝须蒟蒻薯居群共65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分析,并与马来西亚Seremban的1个居群(19个个体)进行了比较。19个ISSR引物共扩增到165个位点,其中111个为多态位点,占67.68%。丝须蒟蒻薯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虽然不低(PPB=67.68%,HT=0.185,Hsp=0.292),但在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却非常低(PPB=12.81%,HE=0.065,Hpop=0.044)。与马来西亚居群(Ma)(PPB=31.71%)相比,墨脱的3个居群遗传多样性极低(PPB分别为3.66%,8.54%,7.32%)。Ma居群与墨脱居群相隔2000km以上,两个地区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大(GST=0.777,FST=0.9206),而墨脱的3个居群间(0.28%)及居群内(7.94%)的遗传分化却非常低(P<0.001)。居群间极其有限的基因流(Nm=0.1435)可能是由于该物种是以自交为主的种类、种子散布很困难、居群间的隔离、生境的破碎化等原因所致。总之,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特殊的地形和地貌以及与其他热带地区的地理隔离是造成丝须蒟蒻薯在这一地区遗传多样性极低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