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虽然在历史植物地理学献中常见的有5种区系成分;地理成分,发生成分,迁移成分,历史成分和生态成分,但由于缺乏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植物资料,当前要全面分析一区系中所有5种成分不可能的。本是基于省尖油科,刺参科和忍冬科和植物研究的结果,企图分析东亚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从一个侧面看到它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忍冬科(狭义)植物地理及其对认识东亚植物区系的意义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本文所谓狭义的忍冬科,包含4族、12属即忍冬族(忍冬属、鬼吹箫属),北极花族(毛核属,糯米条属、六道木属、北极花属、双盾木属、猬实属、七子花属),锦带花族(德维花属、锦带花属)和莛子?族(莛子?属)。基于它们的分布、化石资料和以木本为主的特性,忍冬科可认为是一个古老的科,可能起源于晚白垩纪或早第三纪。又基于以下事实:在东亚糯米条属、莛子?属和锦带花属中,可见到一系列的系统发育列;东亚特有的七子花属,是联系忍冬族和北极花族的一个中间纽带;东亚不但有较高比例的古特有属,还有一些新特有属;由此,我们认为东亚是该科的多样化中心。在化石和细胞学资料不充分的情况下,我们仅根据三个主要特征,如属的系统位置是否孤立,与近缘属的分布区是否间断及属内的分化类型的多寡和种间的区别是否明显,试图将6个东亚特有属归为三类:七子花属、双盾木属和猬实属作为古特有属,锦带花属作为活化了的古特有属,六道木属和鬼吹箫属作为新特有属。  相似文献   

3.
旌节花科与省沽油科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旌节花科和省沽油科 4属 13种花粉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 ,其中有些种是第一次观察或报道。这两个科的花粉为近球形到球形 ,3孔沟 (省沽油科银鹊树属TapisciaOliv花粉除外 ,为 3沟 )。它们的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有一定差异。旌节花科花粉相对较小 ,一般为 18~ 2 8 2× 17 5~ 2 6 5 μm ,外壁表面为穴状纹饰。省沽油科花粉较大 ,为 2 8~ 4 0× 2 8 5~4 0 5 μm (银鹊树属花粉只有 13 5~ 17 9× 12 5~ 18μm) ,外壁表面为细网状纹饰。这两个科的花粉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故就孢粉学而言它们具有颇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疆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潘晓玲 《植物研究》1997,17(4):397-402
对新疆种子植物区系科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而以温带成分为主,共有55科,包括热带至温带、亚热带至温带、温带、温带至寒带的科,占总科数的47.8%,若除去世界广布科,则所占比例更高,达73.3%,纯粹的热带成分、热带至亚热带成分较少,这反映出新疆种子植物的分布与本地区所处的气候带相适应。该区种子植物的表征科和优势科分属于各类成分,但大部分为世界广布成分。本研究表明,在科级水平上,该区系是安加拉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6.
以中文版《中国植物志·第46卷》中收载的省沽油科植物分类群为基础,通过与英文修订版“Flora of China(Vol.11)”中相应分类群进行比较,报道了2部著作中植物分类群的学名和分类位置的变动及收载种类的增减情况,以资正确鉴定和编目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柳科(Clethraceae)和堇菜科(Violaceae)8个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综合前人对第伦桃亚纲(Dillenidae)4个科即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山茶科(Theaceae)、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和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以及蔷薇亚纲(Rosidae)的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共22属36个种的孢粉学和已有的胚胎学资料,讨论了上述7个科的系统学关系。通过对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和杨柳科(Salicaceae)的花粉形态特征比较,支持APGII系统中将大风子科的大部分种归入杨柳科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山柳科(Clethraceae)和堇菜科(Violaceae)8个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综合前人对第伦桃亚纲(Dillenidae)4个科即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山茶科(Theaceae)、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和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以及蔷薇亚纲(Rosidae)的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共22属36个种的孢粉学和已有的胚胎学资料,讨论了上述7个科的系统学关系。通过对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和杨柳科(Salicaceae)的花粉形态特征比较,支持APGII系统中将大风子科的大部分种归入杨柳科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朱华  赵见明  蔡敏  刘世龙  李黎 《广西植物》2004,24(3):193-198
德宏地区野生种子植物共记录有 2 2 7科 ,1 43 2属 ,493 7种。按种数以禾本科 (2 69种 ) ,菊科 (2 67种 ) ,兰科 (2 5 9种 ) ,蝶形花科 (2 2 9种 ) ,茜草科 (1 66种 ) ,蔷薇科 (1 5 3种 ) ,大戟科 (1 1 0种 ) ,樟科 (1 0 1种 ) ,莎草科 (97种 ) ,荨麻科 (90种 ) ,桑科 (89种 ) ,爵床科 (77种 )等为优势科。在属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上 ,以热带亚洲成分为最多 ,占总属数的 2 5 .1 % ,其次是泛热带成分 ,占总属数的 1 8.4% ,旧世界热带成分占 1 0 .3 % ,北温带成分占 1 1 .6% ,东亚成分占 9.2 % ,中国特有成分占 1 .8%。所有热带成分合计共 92 5属 ,占总属数的 68.2 % ,构成该植物区系的主体 ,温带成分 (类型 8~ 1 4)共有 40 6属 ,约占总属数的 3 0 % ,故认为该植物区系仍属于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 ,受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渗透和强烈影响 ,在世界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古热带植物区 ,马来西亚亚区 (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区 )中的滇—缅—泰地区。  相似文献   

10.
罗四莲  林盛秋   《广西植物》1984,(3):253-255
<正> 一、材料 分析样品来源是区综合考察队植物资源组采集。共分析5个科9个种的植物种子:五味子科的冷饭团(Kadsura coccinea)风藤、(K.heteroclita)樟科的广东山胡椒(Lindera kwangtungensis)锈叶新木姜(Neolitsea cambodiana)、葫芦科的大苞括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毛括楼(T.mushaensis)、双边括楼(T.uniflora)、蔷薇科的尖嘴林檎(Malus melliana)、省沽油科的大果山香圆(Turpinia pomifera)。  相似文献   

11.
用扫描电镜和X ray微区分析方法测定和分析了中国产的13种及变种的桫椤科植物的叶、孢子和孢子囊环带中元素组成和平均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这13种及变种植物在叶、孢子和孢子囊环带的元素组成上彼此均有一定的差异;在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上,差异更加明显;同一植物的叶、孢子和孢子囊环带元素组成大多不完全相同,在叶中的元素种类均多于孢子和孢子囊环带的元素;并且同一植物的叶、孢子和孢子囊环带中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差异也较大;13种及变种植物叶、孢子和孢子囊环带元素的的平均质量分数最高的大多为K元素,而孢子中质量分数最高的为Si元素。13种及变种的桫椤科植物在元素组成和平均质量分数上的差异可能与其结构、生理和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compares results on reconstructing the ancestral state of characters and ancestral areas of distribution in Cornaceae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impact of using different analytical methods. Ancestral character state reconstructions were compared among three methods (parsimony, maximum likelihood, and stochastic character mapping) using MESQUITE and a full Bayesian method in BAYESTRAITS and inferences of ancestral area distribu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parsimony-based dispersal-vicariance analysis (DIVA) and a newly developed maximum likelihood (ML) metho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mong the six inflorescence and fruit characters examined, "perfect" binary characters (no homoplasy, no polymorphism within terminals, and no missing data) are little affected by choice of method, while homoplasious characters and missing data are sensitive to methods used. Ancestral areas at deep nodes of the phylogeny are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between DIVA and ML and strikingly different between analyses including and excluding fossils at three deepest nodes. These results, while raising caution in making conclusions on trait evolution and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demonstrate a limitation in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 evolution and biogeography. The biogeographic history favored by the ML analyses including fossils suggested the origin and early radiation of Cornus likely occurred in the late Cretaceous and earliest Tertiary in Europe and intercontinental disjunctions in three lineages involved movements across the North Atlantic Land Bridge (BLB) in the early and mid Tertiary. This result is congruent with the role of NALB for post-Eocene migration and in connecting tropical floras in North America and Africa, and in eastern Asia and South America. However, alternative hypotheses with an origin in eastern Asia and early Trans-Beringia migrations of the genus cannot be ruled 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