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为了揭示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产科建卡并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30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妊娠妇女分为干预组(常规产检就医嘱+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 n=140)、对照组(常规产检就医嘱, n=142),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产程和分娩结局。研究显示,干预组的分娩孕周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顺产率78.57%高于对照组的64.79%(p0.05);干预组的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新生儿体质量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和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分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8%(p0.05)。本研究表明,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初产妇顺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分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冯丽爱 《蛇志》2016,(3):324-325
目的研究导乐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6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及产前相关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导乐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产程进展顺利,自然分娩率(71.4%)高于对照组(58.7%)(P0.05);而且研究组产后出血率(6.9%)低于对照组(15.9%)(P0.05)。结论导乐护理对初产妇的顺利分娩有积极的影响,可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率,同时也减轻了初产妇的紧张心理。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7,(4)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妇产科接收的74例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分娩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产妇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剖宫产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健康实施产前常规检查的妊娠妇女200例,其中100例接受常规产前指导(对照组)、100例妊娠妇女定期接受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指导(研究组),随访至分娩结局,观察两组妊娠妇女的产程、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有1例妇女出现流产、对照组有2例妇女出现自然流产;研究组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14.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5%(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相关并发症率3.03%低于对照组的11.22%(p<0.05)。本研究初步表明:产前多媒体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分娩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拉玛泽式分娩法提高初次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作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52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指导,观察组予以拉玛泽式分娩法,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产程用时、分娩疼痛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分娩疼痛分级、产后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玛泽式分娩法能提高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用时,减少分娩疼痛,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6.
谢玉珍 《蛇志》2017,(3):354-355
目的分析导乐陪伴分娩促进初产妇阴道自然分娩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50例,双号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分娩,观察组产妇接受导乐陪伴分娩,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导乐陪伴分娩,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专科护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8.00%,对照组为5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产前发热以及产褥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升高,早期细菌感染率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理应用于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同时还可显著降低母婴感染发生率,提高产妇和胎儿预后,改善妊娠结局以及母婴健康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金凤  陈晶晶  简毅燕 《蛇志》2016,(4):478-479
目的观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异常分娩孕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异常分娩孕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孕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0例孕产妇给予干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阴道出血量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产后阴道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上对异常分娩的孕产妇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提高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确保母婴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4.2%,对照组为7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会阴完整度、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8月~2020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220名,根据第一产程是否应用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仪分为观察组112例及对照组10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为自愿接受低频神经和肌肉电刺激镇痛的产妇,比较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剖宫产、会阴侧切及裂伤、残留、新生儿结局、产后出血、产后血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剖宫产率、部分胎膜残留发生率、分娩后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总产程和第一产程时间显著长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侧切率、裂伤率、出血量、住院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平均容量均较分娩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有效缩短第一产程,降低残留率、剖宫产率及产后感染风险,加快子宫复旧;对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等无影响,且不影响围产儿结局,能够降低产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行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评价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行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并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00例,均无硬膜外镇痛禁忌证,根据分娩镇痛要求,将其纳入镇痛组(P组,100例)及对照组(C组,100例)。记录两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P组较C组的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显著延长,催产素使用率P组明显高于C组;两组第一产程中转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娩出后1、5min Apgar评分,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使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延长、催产素使用率增加,但不增加急诊剖宫产率和经阴道器械助产率,明显降低了社会因素手术率,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用于县乡两级医院产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8,(4)
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情绪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6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及情绪状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均低于护理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可降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应激反应,能改善负面情绪,较常规护理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18,(4)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64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下腹疼痛、腰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同时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保证良好妊娠结局,提高胎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拉玛泽分娩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5例初产孕妇分成两组,120例分娩全程采用常规方法助产(对照组),其余125例应用拉玛泽分娩法于分娩全过程中(观察组),比较两组孕妇总产程时间、产痛程度、产后2h出血量、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产妇痛感较对照组的轻,其中轻度疼痛88例(70.4%),优于对照组26例(21.7%),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513.23分钟,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198.2 mL,产后出现并发症的产妇2例(1.6%),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玛泽分娩法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助产士等人员均应熟练掌握,临床应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足月单胎、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的初产妇.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作为观察组,自然分娩组作为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有效率为95.33%,活跃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确切,相对安全,是目前分娩镇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在提升躁狂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躁狂症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躁狂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躁狂症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利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实施帕金森病临床路径及护理管理对提高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变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实施帕金森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护结合的临床路径,并经1个月完成临床路径后,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表(UPDRS)对帕金森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观察指标以及出院时的疗效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干预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干预组的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利进一步改变帕金森病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经琰 《蛇志》2016,(3):336-337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妊娠分娩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例。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分娩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分娩情况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达3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妊娠分娩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临床上给予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母婴健康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产前护理策略,观察并评价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的产前干预护理,包括运动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经过统计,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巨大儿、产妇早产和感染的发生率均大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产前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20,(2)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在初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实验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各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以及母婴结局(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各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导乐陪伴分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能缩短产程,保护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