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工程又称“遗传操作”,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遗传工程指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这种遗传物质所带的遗传信息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狭义的遗传工程又称基因工程或重组DNA技术,这是从供体生物提取所需基因,也就是DNA片段,与载体重组后引入受体生物,从而改变受体  相似文献   

2.
叶绿体遗传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继耕 《遗传》1984,6(6):41-44
叶绿体遗传工程,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将 叶绿体DNA片段同载体质粒DNA体外连接, 再将重组质粒引人到受体细胞中,借以研究叶 绿体DNA的基因组成及其功能表达的重要手 段。叶绿体遗传体系,是构成植物细胞中三个 遗传体系之一。叶绿体DNA编码一系列重要 性状,例如,在光合作用中固定Co,的RuBPC 酶的大亚基,并且与某些高等植物的花粉育性 有关,是染色体外遗传研究的主要对象。尤其 值得注意的是,叶绿体DNA在一系列特性方 面均与原核生物相近似,通过叶绿体遗传工程, 实现真核与原核生物之间的遗传重组,目前虽 仍处于试验阶段,但它可能引起的后果,则是人 们难以预料的。此外,叶绿体DNA经过改造使 之带有适当的标记性状之后,也是一个良好的 载体。由于以上原因,叶绿体遗传工程研究日 益受到重视。本文将综述这方面研究进展,供 参考。  相似文献   

3.
遗传工程一般是指将外源基因与DNA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然后引入到受体细胞,使外源基因复制并产生相应基因产物的技术,亦称为基因工程或重组DNA技术。也有人把细胞融合和染色体工程包括在遗传工程的范畴之内。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分子遗传学的蓬勃发展,使人们搞清了基因的本质以及遗传信息复制和传递的机制,再加上七十年代初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基因分离技术的进展和细胞转化方法的建立,使遗传工程这门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应运而生。1973年,Cohen等使大肠杆菌的抗四环素质粒和抗链霉素质粒在试管中重组,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进行了第一项遗传工程实验。  相似文献   

4.
植物遗传工程 三、高等植物遗传工程的实验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高等植物遗传工程实验体系可以分作四个方 面来阐述,即:如何建立高等植物遗传工程实验体系; 已建成的实验体系的两个实例;植物遗传工程实验体 系的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遗传工程     
生物把各种性状从父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就是遗传。遗传工程是一门人工改造生物遗传性的新的科学技术。人们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将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有选择地提取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和分子水平的人工重组,然后再把重组的 DNA分子转移到不同的生物细胞中,使生物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DNA重组及其遗传操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臻完善,为植物遗传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特定的外源基因引入到受体植物细胞,并使其定向而稳定的遗传,这是常规遗传育种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植物遗传工程在发展农业、医学、环境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一些转化体系,常用基因的特性及外源基因有效地表达及其调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进行遗传工程研究需要有一种方法把DNA引入宿主细胞,继而让其整合进宿主基因组并表达其基因功能。虽然,在哺乳动物、酵母和细菌中已有若干媒介DNA转移基因的方法。不过,还没有这样的方法可用于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吸收DNA的主要障碍是细胞壁,但用植物原生质体时,这一障碍是可所克服的。  相似文献   

8.
植物细胞的遗传工程要比微生物和动物细胞进展迟缓。科学家们已经发现,能携带基因进入植物细胞的载体很少,并且移植基因工作很少获得成功。然而,上周在迈阿密冬季讨论会上,两个研究小组宣布了这个领域中的重要进展。每个小组的科学家在各自独立的工作中,都报告已成功地把细菌的基因移植到植物细胞中,  相似文献   

9.
把有用的特征转移到植物体中,一直是植物遗传工程中的一个主要的目标。而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些最热门的工作是鉴定和转移控制基因表达的 DNA 序列。人们现在已经能够通过遗传工程技术把基因“开关”引入到植物中,基因“开关”可以随意打开或关闭。由英国 Durham 大学的 C.H.Shaw 等所作的一篇报告中提出了“第一个在染色体上表达的植物启动子的功能图谱”。所描述的这个启动子能够控制胭脂碱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西德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植物遗传工程系统的开发方面正在迅速取得一些突破。种子公司在新兴的植物生物工学的领域内处于实验室研究与商业开发之间的中心地位。多国公司很快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许多公司或在他们自己的实验室里,或通过在新的遗传工程公司研究合同和/或资本参与,开始了植物遗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微生物遗传学在生物科学领域中最为活跃。近来,生物学家已开始应用和借鉴微生物遗传工程的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来迅速发展植物的遗传工程。 微生物和高等植物之间的重要遗传差别在于: (1)微生物是单倍体;而植物是二倍体。(2)群体大小的差别。细菌培养物的浓度一般1毫升可达1×10~9个细菌个体;而植物一颗种子仅仅是一个个体。  相似文献   

12.
一、分子生物学— 从DNA到遗传工程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微生物遗传学在生物科学 顿域中最为活跃。近来,生物学家巳开始应用和借鉴 徽生物遗传工程的实验系绕和实验方法,来迅速发展 植物的遗传工程。  相似文献   

13.
在可以予见的未来,遗传工程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畜牧学家将能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培养出体大如象的奶牛,一年能提供牛奶四万多磅,而且抗病力强、食用饲料少,六个月就完全成熟。人们把蚕的遗遗传基因移入某种细胞里,由此造出蚕丝。如果能够把某些海洋生物耐盐或处理盐的基因分离出来,并把它转移到农物作的细胞里,那么,它们就成为耐盐植物,以后我们可以取之不尽的海水灌溉这种作物了。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生物的性状是由其遗传物质DNA决定的。在高等植物细胞中,除细胞核外,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都有各自的DNA。叶绿体是光能转换,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氧化磷酸化的场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都具有细胞内半自主独立的自我复制能力,在遗传上表现为特有的母性遗传。在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具有许多与细菌共同的特性。这就给人们一个启示:那些有用的来自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能否以具有原核性的叶绿体和线粒体DNA做为它们的遗传受体,用以进行光合作用的遗传工程,生物固氮及其它遗传转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关于植物遗传工程技术在植物改良和植物育种方 面的应用,花药培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你们大家对 它的了解比我多得多,今天就不讲了。我今天主要谈 植物遗传工程技术在植物抗病育种方面的应用,因为 在这方面我们有突变体的筛选和获得的很好的实验体 系。  相似文献   

16.
Calgene 公司应用重组 DNA 技术生产了一种西红柿,使公司进一步扩展。在重组植物中,有效地阻碍了编码一关键酶(包括软化、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基因表达。这种酶在水果成熟期一旦产生就开始分解水果组织。该研究是由 Campbell Soup 公司发起的。延长贮存期意味着西红柿加工厂家能省下一大笔钱。这是第一次遗传工程为加工者获取利润的一种蔬菜。但是,在将来,运用各种蔬菜时,获取的利润将更大。传统的植物育种  相似文献   

17.
在前一讲里,我们谈到了植物遗传工程在理论问 题方面的研究进展。在这里我着重讲讲这一个新的领 域在较近期内对育种实践上可能应用的潜力。 我们在前几次曾经谈到花药培养,通过单倍体育 种,加快育种过程;也谈到了把外源基因注入植物体内 的实验。今天着重谈谈育种中的另一个重要间题一 配合力(cambining ability),  相似文献   

18.
关于植物遗传工程技术在植物改良和植物育种方面的应用,花药培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你们大家对它的了解比我多得多,今天就不讲了。我今天主要谈植物遗传工程技术在植物抗病育种方面的应用,因为在这方面我们有突变体的筛选和获得的很好的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19.
美国依阿华州研究人员采用抗昆虫基因转化白杨树,这对于发展美国重要的商品化森林树——白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点上,依阿华州研究小组用抗昆虫基因转化了白杨树叶细胞,并把该细胞再生成仔苗。但目前要告诉遗传工程树抗虫效果如何还为时过早。几乎每个研究人员都企图用遗传工程法研制抗虫植物,而依阿华州研究人员却不这样,他们并不采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的基因,而是利用一种编码酶(阻止胰蛋白酶)的马  相似文献   

20.
<正> 根癌农杆菌感染双子叶植物时,能侵入双子叶植物的细胞壁,并通过一种未知机制将其Ti质粒DNA导入植物细胞内。导入的Ti质粒DNA(T-DNA)能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核基因组中,并被转录。通过遗传操作插入Ti质粒T区的任何DNA片段似乎都能随根癌农杆菌一起转移到植物细胞内。因此,根癌农杆菌作为载体,已广泛用于高等植物外源遗传物质的导入研究。它最终有可能给作物的基因组加入一些有益的遗传成分。遗憾的是,把Ti质粒用作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