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濒危植物明党参与非濒危种峨参种子休眠和萌发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濒危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与非濒危种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种子贮存,打破休眠和萌发对水分和温度条件的要求。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明党参种子有5个月的休眠期,人工低温(10℃左右)处理40天即可打破休眠;两种植物种子自然温度干燥处理不能打破休眠;两种植物的种子在自然温度变湿层积处理后萌发率最高,萌发持续时间也最长,其中明党参的萌发率地峨参,持续时间短于峨参;自然温度淹水处理大大降低了两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但明党参仍有7%的萌发率。明党参种子质量和发芽率不应是明党参濒危的直接原因,但因其具有种子产量低,幼苗数量少,存活率高的K-对策,当受到强烈干扰时,种群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容易濒危。  相似文献   

2.
魏俊  陆秀君  张晓林  梅梅  黄晓丽 《遗传》2017,39(1):14-21
植物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种子发育、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生命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内,种子受各种环境因子及内源激素调控,并且不同植物种子具有不同发育及休眠特性。随着人们对种子发育、休眠及萌发机理的探究,越来越多miRNA被鉴定,它们能够基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抗氧化作用、关键转录因子调控等途径参与种子形态建成、物质代谢及各种胁迫响应。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植物miRNA的形成及调控机理,以及在种子发育、休眠及萌发过程中发挥的调控作用,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贺一鸣  李青丰  贺晓  樊如月  段茹晖  刘洋 《生态学报》2018,38(13):4724-4732
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olica)是珍稀濒危的资源性植物,具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其分布范围正日渐缩小。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干旱草原区蒙古莸天然种群实生苗的调查,以及在室内模拟不同环境条件,对蒙古莸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这一物种珍稀、濒危的原因。结果显示:1)自然条件下蒙古莸种子在5—7月大量萌发,但在幼苗生长初期死亡率较高,使得自然种群更新强度仅为0.11株/m~2。2)蒙古莸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成熟采收后很快即可萌发。萌发对水分要求较宽范,但适宜其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较窄,为25—30℃。3)蒙古莸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能耐受每日短暂的高温胁迫(50℃)。持续的高温、低温和频繁的降水显著增大幼苗死亡率。研究认为,蒙古莸种子萌发的条件与幼苗存活的条件差异较大,同时满足其萌发和幼苗存活和生长的窗口条件比较严苛。其野生生长地的生境条件往往难以满足要求,这是限制蒙古莸通过有性繁殖进行自然种群扩散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盐生植物种子的休眠、休眠解除及萌发的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讨论了盐生植物种子的休眠、休眠解除及萌发的特点 ,主要内容有 :( 1 )盐生植物种子的休眠类型 ;( 2 )打破盐生植物种子休眠的必要条件 ;( 3)盐生种子萌发与土壤盐度的关系。并讨论了盐度抑制盐生植物种子的机理。最后 ,作者提出了将来研究盐生植物种子萌发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以及研究盐生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盐生植物种子的休眠、休眠解除及萌发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盐生植物种子的休眠、休眠解除及萌发的特点,主要内容有:(1) 盐生植物种子的休眠类型;(2) 打破盐生植物种子休眠的必要条件;(3) 盐生种子萌发与土壤盐度的关系。并讨论了盐度抑制盐生植物种子的机理。最后,作者提出了将来研究盐生植物种子萌发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以及研究盐生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盐生植物种子萌发对环境的适应对策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渠晓霞  黄振英 《生态学报》2005,25(9):2389-2398
盐生环境是一种严峻的胁迫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活史的各阶段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盐生植物是生长在盐渍土壤上的一类天然植物区系,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应盐生生境的特殊生存策略。一般情况下,盐生植物种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植物对盐生环境适应性的重要体现;而植物发育早期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又是决定物种分布和群落组成的关键因素。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从盐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机理及植物种子萌发对盐生环境的适应对策两个方面综述了植物种子休眠萌发与盐生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环境因素对伞形科两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盛海燕  葛滢  常杰  李伟成 《生态学报》2004,24(2):221-226
种子萌发模式是植物生活史策略中的一个主要特征。研究了环境因素对伞形科濒危植物明党参 (Changium smyrnioidesWolff)和非濒危植物峨参 (Anthriscussylvestris Hoffm.)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是影响明党参和峨参这类冬性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两物种的种子萌发温度范围是 5~ 15℃ ,明党参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是 10℃ ,峨参是 5℃ ,两物种在15℃时萌发率均已受抑制 ,到 18℃时几乎不萌发。两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温度显著负相关。两种植物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萌发率差异很小 ,均是中性种子。明党参种子在干燥条件下比峨参种子更容易失去活力 ,其种子的适宜含水量 (5 .9%~6 .4 % )比峨参 (<3.7% )高。种子质量好、萌发率高但种子产量低也是濒危植物种群更新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盐生植物种子的休眠解除及萌发的特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盐生植物种子的休眠、休眠解除及萌发的特点,主要内容有:⑴盐生植物种子的休眠类型;⑵打破盐生植物种子休眠的必要条件;⑶盐生种子萌发与土壤盐度的关系。并讨论了盐度抑制盐生植物种子的机理。最后,作者提出了将来研究盐生植物种子萌发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以及研究盐生植物种子体眠和萌发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是由种子本身的休眠水平和外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其调控伴随各种不同的休眠机制且根据植物的生存环境而演变。桃儿七根茎中鬼臼毒素含量达到2%~10%,鬼臼毒素是一种成功商品化的天然木脂素化合物,其及其衍生物在治疗尖锐湿疣、抗癌与抗肿瘤、抗病毒及乳腺癌治疗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因桃儿七独特与显著的药理学活性,导致桃儿七药材长期过度采挖致使其野生资源面临濒危。目前,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技术等手段获取大量鬼臼毒素仍难以满足商业化需求,供求矛盾日渐突显。通过本综述总结和概述桃儿七种子萌发、休眠特征及破除休眠的技术方法,一方面有利于指导桃儿七人工规范化生态种植,另一方面有利于桃儿七野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及鬼臼毒素用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植物种子休眠原因与机理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种子休眠对处于恶劣环境中的植物保持其自身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综述植物种子产生休眠的原因及其调控机理,并探讨当前在植物种子休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珍稀濒危植物中华双扇蕨(Dipteris chinensis)濒危原因,研究了温度和湿度对其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双扇蕨孢子萌发能力较强,萌发方式为Vittaria型,配子体萌发为Marattia型.中华双扇蕨孢子繁殖不受温度影响,而湿度显著影响孢子繁殖过程,湿润环境中孢子正常萌发,并形成心形配子体,顺利...  相似文献   

12.
河南大别山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河南大别山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地理分布和生境特点,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长素调控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帅海威  孟永杰  罗晓峰  陈锋  戚颖  杨文钰  舒凯 《遗传》2016,38(4):314-322
植物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种子从休眠向萌发的转换是极为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由外界环境因子、体内激素含量及信号传导和若干关键基因协同调控。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和赤霉素(Gibberellin acid, GA)是调控种子休眠水平,决定种子从休眠转向萌发的主要内源因子。ABA与GA在含量和信号传导两个层次上的精确平衡,确保了植物种子能以休眠状态在逆境中存活,并在适宜的时间启动萌发程序。生长素(Auxin)是经典植物激素之一,其对向性生长和组织分化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已有大量研究。但最近有研究证实,生长素对种子休眠有正向调控作用,这表明生长素是继ABA之后的第二个促进种子休眠的植物激素。本文在回顾生长素的发现历程、阐释生长素体内合成途径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生长素通过与ABA的协同作用调控种子休眠的分子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是人类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江苏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多样,蕴含着丰富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文章调查整理出78种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隶属40科65属,其中本省自然分布的有21种,从其他省份引种栽培的有57种。为了能促进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别从江苏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概况、观赏价值、园林应用现状以及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绿化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荒漠植物种子逆境萌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珺  余方可  陶玲 《植物研究》2011,31(1):121-128
对水分、温度、光照、沙埋深度、盐分胁迫及以上几种综合因素在逆境条件下对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降雨次数、雨量大小、分布及土壤湿度是决定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重要生态因子;温度是影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关键生态因子之一,变温有利于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光照并非大多数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少部分荒漠植物种子萌发需要光照,有些要在黑暗中萌发,有些则对光照无特殊要求,光照对有些荒漠植物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不同沙埋深度具有不同的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和光照等条件,综合调控荒漠植物种子的萌发;盐分胁迫抑制种子的萌发。荒漠植物种子的萌发在以上几种因素的共同协调作用下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需要加强荒漠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的深度和研究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6.
种子萌发受多种外界环境因素诱导和调控,且一旦种子萌发启动,胚将不可避免的生长或死亡,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决定着植物种群的繁衍、进化和农林业生产。大气和土壤中的多种气体对植物种子萌发具有重要影响,与固液物质相比,环境气体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大,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重要生态因子。目前,已知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气体物质有环境气体分子、植物燃烟和植物挥发物3大类,其中环境气体分子包括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以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乙烯(C2H4)和氢气(H2)等气体信号分子;植物燃烟包括纤维素衍生的karrikins和木质素衍生的丁香醛及多种植物源燃烟;植物挥发物包括烯类和烷类物质及多种植物组织挥发物。本文综述了环境气体对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作用过程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气体物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作用方式,并提出了今后开展研究的建议,以期为气体物质调控种子萌发技术研发,实现种子萌发时...  相似文献   

17.
莎草科4种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嵩草、黑穗苔草、藨草和苔草4种莎草科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硫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低温层积处理对其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揭示其休眠机制及其破除方法,为指导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种参试植物种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休眠,其中嵩草为浅度生理休眠,黑穗苔草为中度生理休眠,藨草和苔草为深度生理休眠。(2)浓硫酸浸种可显著提高嵩草、黑穗苔草种子的萌发,随浸种时间增加,种子萌发率先增加后降低,最大值分别达86%、77%,但浓硫酸处理对藨草和苔草的种子萌发无显著促进作用。(3)赤霉素(GA3)、氟啶酮(FL,脱落酸抑制剂)和KNO3单独处理可显著提高嵩草种子萌发,但对其他3种植物种子无显著作用;而硫酸处理后再用赤霉素或氟啶酮处理,则显著促进黑穗苔草种子的萌发率。(4)低温层积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种与层积时间而异,层积2个月可显著提高嵩草种子萌发,层积4个月可显著提高嵩草和藨草种子萌发;层积6个月可显著提高嵩草、黑穗苔草、藨草和苔草4种植物种子萌发,其最终萌发率分别为90%、73%、17%、7%。  相似文献   

18.
荷叶铁线蕨为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植物 ,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本文较系统地综述了荷叶铁线蕨的生物学特性 ,包括其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地理分布、生态学特性和群落学特性 ,分析了荷叶铁线蕨濒危的可能原因 ,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种子休眠是植物自身调节后代繁殖时间节律以适应生长环境的最重要方式,喀斯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生长环境,植物种子休眠对这种生境适应的研究缺乏.为探讨种子休眠与种子大小、散落时间之间的联系,揭示喀斯特植物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的生殖对策,对滇中喀斯特岩溶地区的19科35种植物的种子萌发和休眠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35种植物中,休眠物种(19种,54.29%)比不休眠物种多(16种,45.71%);(2)19种休眠的物种中,15种具生理休眠,4种具物理休眠,没有形态休眠、形态-生理休眠和联合休眠的植物;(3)具物理休眠的植物种子明显大于不休眠和生理休眠的植物种子;(4)雨季初期(4~7月)散落的种子不休眠比例很高(75.00%),而雨季后期(10月)和旱季(11月至次年3月)散落的种子的休眠比例很高,分别达80.00%和61.54%;(5)68.75%的乔木休眠;灌木的休眠比例为33.33%;藤本植物休眠和不休眠的物种比例相差不大;草本植物大部分(66.67%)不休眠.  相似文献   

20.
宽坝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宽坝林区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分析,得出该林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具有种类较丰富,起源古老,区系复杂等特征。并探讨了该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致濒原因,提出了系列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