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海南岛灵芝科的分类研究I.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吴兴亮 《真菌学报》1996,15(4):260-263
报道了海南岛境内的灵芝科真菌4种,其中1新种即尖峰岭灵芝GanodermajianfenglingenseX.L.Wusp.nov。岛内新纪录有3种即薄盖灵芝Ganodermacapense(Loyd)Teng:大青山灵芝G.daiqingshanesnseZhao;褐树舌G.brownii(Murr)Gilbn本文研究的全部标本保藏于贵州科学院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采集自我国境内的皮司霉属Pithomyces 8个新种:山葵皮司霉P.arecastri sp.nov.,串珠皮司霉P.cateniformis sp.nov.,椭圆皮司霉P.ellipticus sp.nov.,蠕形皮司霉P.helminthosporioides sp.nov.,长柄皮司霉P.longipes sp.nov.,倒梨形皮司霉P.obpyriformis sp.nov.,络石皮司霉P.trachelospermi sp.nov.,和羊蹄甲皮司霉P.variegatae sp.nov.。2个中国新记录种:油棕生皮司霉P.elaeidicola和垫状皮司霉P.pulvinatus。新种分别进行了详实的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并附图。研究标本(自然标本和干制培养物)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采集自我国境内的皮司霉属Pithomyces 8个新种:山葵皮司霉P.arecastri sp.nov.,串珠皮司霉P.cateniformis sp.nov.,椭圆皮司霉P.ellipticus sp.nov.,蠕形皮司霉P.helminthosporioides sp.nov.,长柄皮司霉P.longipes sp.nov.,倒梨形皮司霉P.obpyriformis sp.nov.,络石皮司霉P.trachelospermi sp.nov.,和羊蹄甲皮司霉P.variegatae sp.nov.。2个中国新记录种:油棕生皮司霉P.elaeidicola和垫状皮司霉P.pulvinatus。新种分别进行了详实的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并附图。研究标本(自然标本和干制培养物)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4.
来自山东泰安和安徽合肥匍柄霉属的两个新种分别命名为棉匍柄霉Stemphylium gossypii和莴苣匍柄霉Stemphylium lactucae。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5.
来自山东泰安和安徽合肥匍柄霉属的两个新种分别命名为棉匍柄霉Stemphylium gossypii和莴苣匍柄霉Stemphylium lactucae。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湖北省武汉市团藻目4个属的8个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7.
近年我们镜检了北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以及白求恩医科大学朱传典教授收藏的蟹蛛科标本,发现一些我国新纪录。本文报道5属9种,其中蚁蟹蛛属、顶蟹蛛属和莫蟹蛛属为我国首次记载,大头蚁蟹蛛雌蛛为首次发现。大头蚊蟹蛛Amgciaeaforticeps(Cambridge,1875)(图1,A—D)雌蛛长5.0mm,外形似一橙色的蚂蚁。头部宽大,眼区最高,自眼区向后呈45℃倾斜,背甲上有稀疏的细毛。侧眼和中眼大小相差悬殊,尤其是巨大的前侧眼与小的后中眼形成明显对比。步足橙色和棕色。腹部前方与头胸部相接处细小,后端粗大。腹背前半部有一倒“V”字斑,后1/3处的两侧各有一黑…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毛胫豆芫菁组Epicauta tibialis group进行了系统研究,描述云南1新种,即疏毛豆芫菁 Epicauta sparsicapilla sp.nov.;编制了中国已知种检索表,简述了种的分布和寄主.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采白海南和浙江省的弹尾目疣[虫兆]科颚毛[虫兆]属Crossodonthina Yosii,2新种,海南颚毛yao C.hainana sp.nov.和天童颚毛yao C.tiantongshana sp.nov.。海南颚毛[虫兆]头部每侧有眼2个,弹器痕上有6根刚毛,非常容易与本属其它已知种类分开。天童颚毛[虫兆]与上海产的Crossodonthina tridentiens Yue&Yin,1999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新种的上颚有两条长的、羽毛状分支和具5齿的片状突起,且基部齿长而细;下颚的内颚叶端部及近基部各有1齿;新种腹部第5节有3+3个疣状突起,而C.tridentiens有2+2个疣状突起;新种的爪部内侧有2个小齿,1个大齿,C.tridentiens只有1大齿。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松科的分类(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松类是一群最古老的现存陆生维管束植物,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前寒武纪。可是,它的分类,比诸其它蕨类植物,长期被忽视了。在“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见植物分类学报16卷3期,1978)一文中,作者把中国石松植物分为2科7属。各地植物学工作者来信要我对它们的区别和特征进一步说明,特提出本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松科的分类(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灯笼石松属 Palhinhaea A.Franeo et Vasc. 灯笼石松 灯笼草、过山龙 Palhinhaea cernua(L.)A.Franco et Vasc.in Vasconcellos et Franco,Bot.Soc.Broter.ser.2.41:25.1967.——Lycopodium cernuum L.Sp.P1.2:1103.1753;Spring,Monogr.Lycop.1:79.1842 et 2:37.1849;Baker,Handb.Fern Allies 23.1887;Nessel Barlappgewachse 350.1939.——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松科的分类(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 Holub分种检索表1.枝连叶绳索形,粗3—5毫米,圆柱状;叶小,坚硬,覆瓦状排例,背面隆起或呈显著龙骨状(绳索系SeriesFuniformes)2.不育叶长达7毫米;囊穗粗3毫米…………………………………………………1.龙骨马尾杉Ph.carinatus2.不育叶长不达5毫米;囊穗线形,粗1.5毫米3.不育叶披针形至椭圆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松科的分类(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我国,石松类植物广布于包括内蒙古、新疆、青藏高原在内的各省区。有些种类民间长期作为药用植物。五十多年来,各地植物学工作者们采集了大量标本,但迄今未进行过彻底整理,甚至科、属不分,一律以石松名之。种类鉴定也很混乱,根据上文提出的中国石松植物的分类系统,本文将对我国全部广义的石松种类进行具体分类,以应各地植物志工作的需要。为了有助于全国各标本室的石松标本能进行正确的分类,本文  相似文献   

14.
茎下垂,长30—50厘米,6—12回二叉分枝,基部直径连叶3毫米,叶软,绿色至灰绿色,指向上方,长3—4毫米,宽1毫米,紧接,覆瓦伏,线状披针形,叶尖内弯,覆盖枝上。孢子叶不明显地变小,孢子囊黄棕色,大过孢子叶。  相似文献   

15.
蛩螽族 Meconematini隶属于蛩螽科 Meconematidae,是一类体形较小而纤弱 ,但活动非常敏捷的螽斯。我国记载约 1 0属 72种。俄罗斯直翅目分类学家 Gorochov( 1 993,1 998)对这一类群的分类系统进行了调整 ,根据雄性生殖器的构造 ,建立了不少新属及新亚属 ,并发表了相当多的新种。在 Gorochov确定的属及亚属特征中偏重了雄性的形态特征 ,对雌性和两性共有的一些特征却没有给予归纳 ,至使一部分仅知雌性的种类无法被正确归属。我们将根据现已掌握的材料 ,对一些属和亚属的地位重新进行划分 ,确立 1个较合理的 ,能客观反映其间亲缘关系及演化规律的分类系统。本文根据中国蛩螽族的材料 ,描述 1 0新种 ,分别隶属于优剑螽属 Euxiphidiopsis,东栖螽属 Eoxizicus和新栖螽属 N eoxizicus,其中的优剑螽属 Euxiphidiopsis和东栖螽属 Eoxizicus是由亚属提升为属的地位 ,和新的同物异名 (东栖螽属 Eoxizicus Goro-chov,1 993=亚栖螽属 Axizicus Gorochov,1 998)。原先的副剑螽亚属 Paraxiphid-iopsis Gorochov,1 993看作是优剑螽属 Euxiphidiopsis的 1个亚属。所有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北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天津自然博物馆和广州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巴蝶蛉属Balmes Navás,1910进行了分类研究和厘定,确认巴蝶蛉属中国有5种:滇缅蝶蛉Balmes birmanus Maclachlan,集昆蝶蛉Balmes chikuni sp.nov.,丽东蝶蛉Balmes formosus(Kuwayama),显赫蝶蛉Balmes notabilis Navás和川贵蝶蛉Balmes terissinus Navás.提供了这5个种的修订名录及分种检索表,对新种进行了描述,附形态特征影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蚤属分类研究(蚤目,栉眼蚤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现有古蚤属标本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系统分类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已知古蚤属共有27种,它们隶属于4个种团,分别为钝刺古蚤种团obtuspina group(1种)、鼩鼱古蚤种团soricis group(2种)、偏远古蚤种团remota group(16种)和短额古蚤种团brevifrontata group(8种),其数量已近该属世界已知种的一半.文中分别对我国已知各种古蚤的鉴别特征、生物学和地理分布状况作了介绍,并编制了各种团、种及亚种检索表.根据它们的分布特征认为我国西南部横断山区可能是古蚤属的分布中心.文中对偏远古蚤种团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于1981年10月在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研究了他们收藏的箭蜒标本,大多数标本采自广东省,少数采自邻省。中山大学生物系的标本甚为丰富,计发现4个新种和1个已知种而雌性尚未报导的标本。作者在工作上得到中山大学生物系华立中同志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吴伟南同志给予方便和帮助,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19.
张俊霞  张超 《蛛形学报》2003,12(1):14-17
本文对我国两种盗蛛:马蹄潮蛛Hygropoda hippocrepiforma Wang,1993和带形盗蛛Pisaura zonaformis Wang,1993的分类地位进行了修订。研究结果表明,马蹄溯蛛Hygropoda hippocrepiforma Wang,1993为长肢溯蛛Hygropoda higenaga(Kishida,1936)的新异名,移带形盗蛛Pisaura zonaformis Wang ,1993到东洋蛛属Polyboea,该属亦为我国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20.
近年,从云南采到多毛蚤(Hystrichopsylla Tiraboschi,1904)一种,经鉴定系一新亚种。兹命名为:大多毛蚤云南亚种 Hystrichopsylla weida yunnanensis,ssp.nov. 鉴别特征 与大多毛蚤指名亚种(H.weida weida Jameson & Hsieh,1967)的重要区别是:1)腹部,第一一五背板的端小刺较指名亚种者多。(2),第八腹部端部斜削成刀形(末端很尖),腹缘鬃多而密,指名亚种者狭窄成棒状(末端并不很尖),腹缘鬃少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