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根据作者进行金鹏(Aquila chrysaetos)生态学研究的野外观察资料,井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论述了金周鵰的地理分布、繁殖地范围,栖息地自然景观、营巢生境特征、觅食活动行为及食性等方面的内容。对金鵰目前的濒危状况,以及华北金鵰主要分布区山西省内金鵰的数量分布,进行了讨论。指出环境变化及污染,以及其他人为活动,是导致金鵰濒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发现白化白腹山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庆圆  唐兆和 《四川动物》2004,23(4):348-348
白腹山鵰(Aquila fasciata fasciata)属于隼形目鹰科,是国家重点珍稀二级保护鸟类之一,国内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西至云南和贵州,国外见于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印度等地。2001年12月9日我们从闽侯县白沙镇一佗农民处获得此白化鹏类,据了解这只鵰是从电线杆上摔下致死的,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沈阳动物园在人工饲养下的野禽发现乌鵰(Aquila clanga pallas)、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2只及白鹇(Lophura nyc-themera)5例由曲霉菌属病菌引起的霉菌性肺炎,就其临床及病理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1986年12月18日在四川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毛香坝(诲拔1480米)捕获一只罕见的雌性猛禽。经鉴定,此鸟即鹰鵰(云南亚种,Spizaetusn.nipalensis)。此鸟体重1950克;嘴峰长(不连蜡膜)28、翅长470、尾长340、跗蹠长102、后爪长40、最长冠羽长65毫米。无颏纹。一对髭纹伸至前颈两侧。肩羽、翅上覆羽、飞羽(最外侧者除外)、腰羽和尾上覆羽先端均有白缘。跗蹠被羽到中趾基部。虹膜蓝灰,嘴黑,趾黄色。此亚种曾记载于云南丽江,应为四川境内的留鸟。四川首次发现鹰鵰@江明道$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吴先智$四川省金堂中学…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80—1989年,在山西省境内对金鵰的繁殖地进行了调查。发现繁殖区域11处,每年参加繁殖的金鵰数量有85±13.28(对)。并对每个繁殖巢区的人口密度、水文地质、森林、气候等因素进行了必要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1982—1984年1—3月和11—12月,在太原市郊对乌鵰冬季生态的观察。其内容包括季节迁徙、栖息生境、数量统计及乌鵰在越冬期间的数量变动,并对其冬季食性、活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学生从标本中“发现”新知识,引起对这门学科的探求,这是值得生物教师探讨的问题。我在“鸟类的多样性”一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现总结如下,以飱读者。 (一)教具准备家鸽一只,猫头鹰类中鸺鹠四只,其他有角鸮、草鸮、鵰鸮及草鸮捕鼠形态标本;黑枕绿啄  相似文献   

8.
李飏 《动物学杂志》2017,52(1):176-176
正2016年11月21日上午10时许,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三角海水库(23°35′27.61″N,103°18′16.09″E,海拔1 300 m)进行鸟类调查时,观察到1只雌性红胸秋沙鸭(Mergus serrator)在一群骨顶鸡(Fulica atra)之间游弋、觅食。11月27日和12月3日上午,在相同地点再次观察到该鸟,并拍摄了视频和照片(图1)。  相似文献   

9.
鸟雕冬季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1982—1984年1—3月和ll—12月,在太原市郊对乌鵰冬季生态的观察。其内容包括季节迁徙、栖息生境、数量统计及乌鵰在越冬期间的数量变动,并对其冬季食性、活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兔海水淹溺型肺水肿组织钠-钾ATP酶(Na~ -K~ -ATPase)活性变化与动脉血气变化的关系,探讨钠-钾ATP酶在海水淹溺肺水肿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及淹溺组(25只),淹溺组根据观察时间段分为10′、30′、60′、90′、120′组(每组5只),采用气管切开插入塑料导管、向气管内灌海水3 mL/kg、双肺自主通气的方法进行兔海水淹溺肺水肿模型复制。于各观察时间点进行血气分析,并采集肺组织标本,对肺组织匀浆钠-钾ATP酶进行测定。结果:兔海水淹溺肺水肿各时间点钠-钾ATP酶活性降低,动脉血气显示低氧和酸中毒,钠-钾ATP酶活性变化与动脉血气主要指标变化具有线性回归关系(P<0.01)。结论:海水淹溺型肺水肿组织NKA活性与动脉血气的具有相关性,钠-钾ATP酶在海水淹溺肺水肿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0月2012年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的越冬种群数量及时间、分布范围及生境类型进行了调查。根据最小种群数量评估法分析结果表明,在贺兰山地区的白尾海雕种群数量为92012年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的越冬种群数量及时间、分布范围及生境类型进行了调查。根据最小种群数量评估法分析结果表明,在贺兰山地区的白尾海雕种群数量为914只,越冬时间为11月至次年2月,主要活动于悬崖峭壁或沟谷开阔地。  相似文献   

12.
李飏 《动物学杂志》2021,56(5):647-647
正2019年10月20日上午,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三角海(23°34′01″N,103°18′11″E,海拔1273m)观察到1只剑鸻(Charadrius hiaticula,图1)与数只环颈鸻(C. alexandrinus)、金眶鸻(C.dubius)组成混合群体在湖边泥滩上活动。该剑鸻个体额部黄白色,眼先至耳羽为黑褐色,白色眉纹在后端变宽。头顶、肩羽、翼上覆羽及背部至尾上覆羽灰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1和12月在汉江安康段进行水鸟调查时,记录到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e)、角??(Podiceps auritus)和斑脸海番鸭(Melanitta fusca),均为陕西省鸟类新纪录。2016年11月24日在安康市汉滨区汉江四桥以西的沙滩处(32°42′37″N,109°02′05″E)发现一只滨鹬(图1)。拍照后用单筒望远镜(Zeiss 85T*FL 20-60X)观察,其主要特征为:嘴长而略弯,黑色,眉纹白色,颈侧和胸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海天牛(Elysia leucolegnote)在海南岛的新分布情况。E. leucolegnote属于软体动物门囊舌目(Sacoglossa)海天牛超科(Elysioidea)海天牛属。其以某种丝状绿藻(Boodleopsis sp.)为食,从中摄取叶绿体,并具有在动物细胞中保持叶绿体光合活性的独特能力。这种海天牛类群在进化生物学、光合生物学和生理学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2020年5月,在海南省海口市的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旗调村发现这种海天牛,通过形态对比和分子标记分析确认为E. leucolegnote,因其在国内尚无报道,建议根据学名和外观特征命名为白边侧足海天牛。通过线粒体COⅠ基因的序列比对,构建了我国已知海天牛属物种的进化树。并且在2020年5月到11月间,在白边侧足海天牛生长地跟踪观察并描述其形态特征变化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8月初,四川贡嘎山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与四川省石渠县农林局技术人员在石渠县虾扎乡附近的鄂曲电站库区(33°3.957'N,98°16.822'E,海拔3991 m)观察到斑头雁Anser indicus繁殖种群405只,一对亲鸟带有19只(大多数49只(大多数46只)幼鸟。在该库区繁殖的鸟类还有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普通秋沙鸭Mergus merganser、红脚鹬Tringa totanus等;还观察到渔  相似文献   

16.
人工饲养海豹繁殖初步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豹(Phoca vitulina Linnaeus)生活在北冰洋和太平洋北部,为海生哺乳动物,每年冬春季洄游到我国渤海一带寻食和产仔。海豹肉可食,皮可制革和做防潮雨具,雄性生殖器是做名贵中药材“海狗肾”的原料。 我馆自解放后就在海水池里饲养海豹,当初海水池在室内,大小为3×1.5×0.6米。海豹在夏季每因温度增高而染病死亡。1953—1955年先后养活两只雄性海豹,为观察方便编为1、2号,1号于1969年送给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2月10日至2020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东滩滴水湖水域持续观察和拍摄到一种鸭科鸟类。经查文献并与所观察记录到的鸟类进行形态特征比对,鉴定为丝绒海番鸭(Melanitta fusca),为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8.
鲍氏司蛉(Sergantomyia barraudi)的生物学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笔者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山)、宜宾县(柏溪)从自然界土洞、石穴、砖墙缝穴等隐蔽处所采捕到一批鲍氏司蛉的成蛉,置实验室条件下饲养,观察其寿命及产卵情况,结果如后。从野外捕获到的成蛉,放入玻罩内,每日给10%葡萄糖水饲养,玻罩底端放在一培养皿上,玻皿内盛有细砂厚1至2厘米,上面覆盖滤纸,以便计数死蛉。观察期中的室内气温平均为27.7℃(22—28℃),相对湿度为89%(84—94%)。饲养观察鲍氏司蛉81只,其中雌蛉48只,雄蛉33只,观察以每5天为一生存寿命时段,结果近半数的生存寿命可达…  相似文献   

19.
正噪鹃(Eudynamys scolopaceus)隶属于鹃形目(Cuculiformes)杜鹃科(Cuculidae),是一种专性巢寄生鸟类。在我国共分布有华南亚种E.s.chinensis和海南亚种E.s.harterti两个亚种,海南亚种目前只分布于海南,留鸟;华南亚种分布比较广泛,在北纬35°以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为夏候鸟(约翰·马敬能等2000),在河南、陕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9月8日,作者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三角海水库(23°35'27.61"N,103°18'16.09"E,海拔1300m)进行鸟类调查时,于湖边一个近乎干涸的鱼塘发现一只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并拍摄到照片。该鸟在鱼塘滩涂中觅食,旁边还有5只青脚滨鹬Calidris temminckii活动。经查阅《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郑光美等,2011)、《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五卷鹤形目鸻形目鸥形目》(王岐山等,2006)、《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等,2000)、《云南鸟类志(上卷)》(杨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