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电视专题类节目,广义上讲,涵盖了纪录片、专题片、电视文学等节目样式。在传统的观念中,对于专题类节目的创作者而言,画面的拍摄,编辑是最重要的,往往单纯地将期固化为"画面的艺术",而声音是第二位的,对它的要求也很简单:旁白加音乐,甚至只要有旁白,其他声音是否存在都是可有可无的。这样的结果往往造成了片子的"瘸腿":画面很美,可声音一是杂乱无章,同期声时有时无,让人感觉支离破碎;十分单调,无论什么情况一律解说加音乐,让人听了感觉不真实。  相似文献   

2.
光声结合用于生物组织成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光声结合为生物组织层析成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这种新方式克服了传统成像技术的一些不足,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本文总结了该领域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工作,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微波热声断层成像层析能力的方法和装置.基于热声成像原理和声聚焦理论,搭建了由超短脉冲微波源、384阵元环形探测器、声聚焦透镜、384-64通道采集切换系统、精密扫描位移平台构成的微波热声三维成像系统,并实现了模拟样品的断层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亚毫米级分辨率的热声成像,通过声聚焦方法成倍地提高了其层析分辨率.这对推动微波热声CT技术走向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光声光谱检测可很好地应用在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领域,可更有效于传统检测方法并已在大量检测研究中得以证明。在一套光声光谱仪检测装置中,光声池是其核心部件,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着实验的结果。文章阐述了适用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声池的设计方法及其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展望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声光谱检测与其他检测方法联用的重点及其研究方向;提出了光声池设计中应着重关注其活体实时在线检测及其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光声内窥成像中常用的基于压电陶瓷的中空聚焦超声换能器制作工艺复杂、定制费用高的问题,本文利用PVDF压电薄膜声阻抗低、频响宽、易于加工等优点,以及环氧树脂介于PVDF和生物组织的声阻抗特性,制作了一款基于110μm PVDF压电薄膜的中空声透镜聚焦超声换能器。声场测试实验表明,该换能器纵向分辨率为0.22 mm,焦点处横向分辨率约为0.65 mm,和理论设计值相符。随后又利用多模光纤和宽带介质膜反射镜,通过仿体实验对其内窥成像效果进行了初步验证。相比于基于压电陶瓷的聚焦超声换能器,本方案极大的降低了内窥光声成像中所需的中空聚焦超声换能器的设计和制作成本,方便了实验室条件下内窥光声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心电、头皮脑电、表面肌电等传统无创生物电检测方法可为相关疾病诊断提供电学依据。由于生物电信号是机体细胞群共同放电的混叠集合结果,上述生物电检测方法空间分辨率相对有限。近些年兴起的声电成像利用无创聚焦超声空间编码生物电流,靶向获得精确聚焦位置的电信号,可实现毫米级空间分辨率、毫秒级时间分辨率的无创生物电信号检测,有望成为精准检测生命体深层电活动的新型成像技术。本文首先简述声电成像原理与声电信号特征,进而从声电耦合机理、声电成像方法、声电脑成像及声电心脏成像等方面详细介绍声电成像的典型研究,最后围绕声电成像关键技术环节所面临的挑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完善的声电成像技术体系和实现其临床转化提供依据与启发。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讨耳声发射的产生机制,需要研究不同类型刺激诱发的耳声发射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短声与短纯音诱发的耳声发射,用广义时频分析方法中的锥形核分布分别计算了它们的时频分布,从其时频分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具有不同中心频率的短纯音刺激诱发耳声发射的时频分布的迭加与短声刺激诱发的耳声发射的时频分布具有相似性,两者时频分布中的主要频率成分数目、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完全相同,它们高度的相关性支持了短声与短纯音诱发的耳声发射具有共同的产生器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长江江豚声信号及其声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丁 《水生生物学报》1996,20(2):127-133
长江江豚的声信号可分为两大类,即高频脉冲信号和低频连续信号。高频脉冲信号可能与回声定位有关,而低频连续信号可能与通信和情感表达有关。不管是高频脉冲信号还是低频连续信号,在豚处于自由状态时,夜间的发声次数要多于白天。    相似文献   

9.
光声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无损医学成像技术,它是以脉冲激光作为激发源,以检测的声信号为信息载体,通过相应的图像重建算法重建组织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成像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光学成像和声学成像的特点,可提供深层组织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组织层析图像,在生物医学临床诊断以及在体成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光声成像的扫描方式主要有基于步进电机扫描方式和基于振镜的扫描方式,本文针对目前步进电机扫描速度慢(10 mm×10 mm;0.001帧/s),振镜扫描范围小(1 mm2)的不足,发展了基于直线电机扫描的大视场快速光声显微成像系统。同一条扫描线过程中直线电机速度最高可达200 mm/s。该技术采用逐线采集光声信号的方式,比逐点采集光声信号的步进电机快800倍。该系统对10 mm×10 mm全场扫描的扫描速度为0.8帧/s。最大可扫描视场范围可以达到50 mm×50 mm。大视场快速光声显微成像系统的发展将为生物医学提供新的成像工具。  相似文献   

10.
人类听觉的基本特性和机制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因此,利用动物所作的听觉研究和获得的结果,有助于认识人类自身的听觉.围绕听觉中枢神经元对不同模式的声信号的识别和处理,简要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声信号和声模式识别在听觉中枢对声信号的感受和加工中具有重要意义.听神经元作为声模式识别的结构和功能基础,对不同的声刺激模式产生不同反应,甚至是在同一声刺激模式下,改变其中的某个声参数,神经元的反应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而其反应的特性和机制均需要更多研究来解答.另外,声信号作为声信息的载体,不同的声信息寓于不同的声参数和声特征之中,研究发现,听觉中枢神经元存在相应的声信息甄别和选择的神经基础,能对动态变化的声频率、幅度和时程等进行反应和编码,并且,在不同种类动物上获得的研究结果极为相似,表明听觉中枢对不同声信号和声刺激模式的识别、分析和加工,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钟乐  王伟峰  龚鹏  古新仁 《生态科学》2017,36(1):224-230
森林声景资源是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关系到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 也对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及景观林的科学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了森林声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包括声景资源旅游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2 个因素23 个指标, 明确了各指标的内涵, 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参照国家标准和现有旅游资源评价、生态评价等相关研究成果, 建立了森林声景资源评价体系的评分标准。根据不同指标的特性与评价依据来源, 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 并制定了评价结果对应的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12.
王月婷  车菲  那杰 《昆虫知识》2011,48(1):121-125
为了探究蟋蟀种内个体间的声音通讯原理,本研究通过回放利用Cool-edit2000声音采集软件采集的双斑蟋Gryllus bimachlatus召唤声,分别对雌、雄蟋蟀识别召唤声的趋声性定位行为进行了观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雌、雄双斑蟋对回放的召唤声均有较强的识别反应,但雌蟋蟀的趋声定位性较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积极寻找到声源,路径成"s"型;雄蟋蟀反应相对较弱,路径较长,找到声源时间比雌蟋蟀长。本研究结果揭示召唤声在蟋蟀种内通讯中不仅对个体间的联系有作用,对异性求偶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讨耳声发射的产生机制,需要研究不同类型刺激诱发的耳声发射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短声与短纯音诱发的耳声发射,用广义时频分析方法中的锥形核分布分别计算了它们的时频分布,从其时频分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具有不同中心频率的短纯音刺激诱发耳声发射的时频分布的迭加与短声刺激诱发的耳声发射的时频分布具有相似性,两者时频分布中的主要频率成分数目、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完全相同,它们高度的相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热扩散效应的光声二次谐波显微SH-PAM成像技术,用于实现亚衍射极限光声成像。生物组织受到强度调制的高斯激光束辐射时,组织吸收光子形成高斯分布的温度场,由于热扩散系数非线性热效应引起的非线性光声PA效应,从而产生光声二次谐波信号。模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重建后的光声二次谐波成像的横向分辨率超过了传统光学成像分辨率。本文通过仿体样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且对人表层皮肤细胞进行了成像,以证明其对生物样品的成像能力。该方法扩展了传统光声成像的范围,为超分辨成像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为生物医学成像和材料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三种蝙蝠飞行状态下回声定位信号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马铁菊头烟、萨氏伏翼与白腹管鼻蝠在飞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铁菊头蝠的回声定位为长恒频一调频声(CF-FM)叫声(叫声持续时间均长于10ms),具有两个谐波;萨氏伏翼与白腹管鼻蝠的回声定位均为宽频调频声(FM)叫声,叫声持续时间分别为3.0±1.3ms和3.6±3.0ms,具有两个或三个谐波。这些回声定位叫声的特性可能与它们所处的生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组织氧合作用和光敏剂应用在疾病诊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实时在体无损检测很有意义。光动力疗法涉及光敏剂、光和氧分子三大要素,其疗效受组织氧合作用影响。本文对光声成像(PAI)、光声寿命成像(PALI)和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MSOT)等光声成像技术在光动力疗法的研究和应用中的使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相关设备系统在检测光敏剂、组织氧分压和微血管损伤等方面的应用原理和技术分别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谭毅 《激光生物学报》2011,20(3):382-387
为了研究不同探测距离对光声成像的影响,采用了线性扫描和滤波反投影算法,得出了吸收体间距相对探测距离越大,则成像亮度差异明显,吸收体远离探测器,则重建图像变形很明显.采用了光声信号衰减补偿的方法,对前者重建图像取域值,对后者采用旋转扫描重建,均得到了较好的图像质量.该研究结果对光声成像探测距离的合理选择和成像效果评估具有...  相似文献   

18.
无损光声成像技术结合了纯光学成像高选择特性和纯超声成像中深穿透特性的优点,克服了光散射限制,实现了对活体深层组织的高分辨、高对比度成像。该成像技术对内源物质例如脱氧血红蛋白、含氧血红蛋白、黑色素、脂质等进行成像,提供了活体生物组织结构和功能信息,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很多与病理过程相关的特征分子的光吸收能力较弱,在活体环境中难以被光声成像系统所识别,从而限制了光声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基于功能纳米探针的光声成像-光声分子成像极大拓展光声成像的应用范围,可以在活体层面对病理过程进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将为实现目标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发展在近红外具有窄吸收线宽(半高宽仅为60 nm)的纳米金锥作为新型的光声探针。通过选择不同径长比的纳米金锥,可以任意调节纳米金锥的吸收峰。通过调谐激光器的波长,可实现对不同吸收峰纳米金锥的选择性激发。纳米金锥将有可能用于多光谱光声成像,实现对不同靶标的目标分子探测。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样品及点源光声信号逆卷积的光声成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声成像是一种新的生物组织成像方法,在目前的光声成像中,都是通过样品光声信号和超声探测器的脉冲响应来计算样品光吸收的投影,但是由于无法获得超声探测器较准确的脉冲响应,影响重建图像质量。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样品光吸收投影的方法,从理论上给出了样品光吸收投影和样品及点源光声信号的关系,由样品及点源光声信号的逆卷积可直接计算样品光吸收的投影,点源光声信号通过聚焦入射激光直接测得。试验结果显示,重建图像和样品的相对位置、形状及尺寸完全吻合,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达到0.3mm,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光声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生态型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游憩空间,其声景品质直接影响游客体验的满意程度。以福州金山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生态型城市公园中声景感知与游憩体验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态型城市公园中人们更偏爱自然声,尤其是鸟叫声;交通声是主要影响公园景观美景度的声源类型;儿童嬉闹声及音乐声是影响声景安静度的显著因素,交通声、音乐声以及脚步声与总体满意度关系最为密切;年龄、性别和教育背景是社会、人口及行为学因素中影响典型声源感知最显著的3个因素,而不同游览动机的人群对声景感知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可为生态型城市公园景观及声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