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文  琦祖和 《病毒学报》1997,13(4):314-318
将核心抗原基因起始码下游的序列,构建两个CAT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即pCATN I和pCATNⅡ,转染HepG2与CV-1细胞后,均可使CAT报告基因表达,表现出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2.
湖北麻鸭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湖北地区This finding was also Confirmed by the 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麻鸭中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自然感染状况以及湖北麻鸭所携带DHBV的基因结构特征,采集了70份成年麻鸭血清并应用PCR技术检测DHBV DNA,对其中一份DHBV DNA阳性血清进行DHBV全基因扩增,并进行克隆与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麻鸭DHBV自然携带率为10%;湖北DHBV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DQ276978)基因组的全长为3024bp,有编码P,S和C蛋白的三个开放阅读框;与GenBank中17株DHBV基因组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介于89.85%~93.29%之间;S蛋白、C蛋白和P蛋白结构功能区序列均高度保守;而对P蛋白标志性氨基酸和全基因进化树的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属于DHBV中国基因型中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湖北地区Thisfindingwasalsoconfirmedbythephylogenetictreeanalysis.麻鸭中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Bvirus,DHBV)自然感染状况以及湖北麻鸭所携带DHBV的基因结构特征,采集了70份成年麻鸭血清并应用PCR技术检测DHBVDNA,对其中一份DHBVDNA阳性血清进行DHBV全基因扩增,并进行克隆与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麻鸭DHBV自然携带率为10%;湖北DHBV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DQ276978)基因组的全长为3024bp,有编码P,S和C蛋白的三个开放阅读框;与GenBank中17株DHBV基因组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介于89.85%~93.29%之间;S蛋白、C蛋白和P蛋白结构功能区序列均高度保守;而对P蛋白标志性氨基酸和全基因进化树的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属于DHBV中国基因型中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4.
5.
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even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 were included for sequencing of whole gene sequences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The serotype of 4 strains of HBV were adr, and 3 strains were adw. Two strains were classified to genotype B, and the other 5 strains to genotype C. No significant mutations, such as A1896, T1762A1764 were present. With other reported 2 complete sequences of HBV strains prevailing in mainland China, 7 strains of HBV whole sequences of genotype C from mainland China were analyzed to produce the consensus sequence of HBV of China. Comparing of the consensus sequence with that from Genbank, there were only 22 sites with different nucleotides.  相似文献   

6.
7.
乙型肝炎病毒全S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常见病及多发病.HBV难以清除的原因之一就是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目前虽然基因重组HBV表面抗原(HBsAg)疫苗预防HBV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基因重组HBsAg疫苗主要能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不能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近年来发现基因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特别是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优于蛋白、多肽类疫苗,更适应于慢性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1,2].为了探讨应用HBV基因疫苗预防HBV感染的可能性,本文构建了HBV全S基因和HBsAg基因疫苗,观察和比较了这两种疫苗经肌肉注射接种到Balb/C小鼠体内后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基因序列准种与变异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P基因编码产物从功能上分为末端蛋白(1~178aa)、间隔区(179~336aa)、逆转录酶区(337~682aa)和RNA酶H区(683~816aa),各区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逆转录酶区包含S基因主蛋白编码区.近年来的研究提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有准种[1,2]的假说.我们以逆转录酶区序列为研究靶区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靶基因序列,随机选择克隆测序,比较其结果,证明了HBV准种特点的存在,并发现多种基因突变形式.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我国常见病及多发病。HBV难以清除的原因之一就是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目前虽然基因重组HBV表面抗原 (HBsAg)疫苗预防HBV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基因重组HBsAg疫苗主要能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 ,不能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近年来发现基因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 ,特别是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优于蛋白、多肽类疫苗 ,更适应于慢性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1,2 ] 。为了探讨应用HBV基因疫苗预防HBV感染的可能性 ,本文构建了HBV全S基因和HBsAg基因疫苗 ,观察和比…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HBV)表达的分子机理 ,从HCV和HBV共感染中国病人血清中分离了 5个含HCV 5′非编码区 ( 5′NCR)和核心区 (CR)cDNA序列的克隆 .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 :从共感染病例中分离的HCV序列与其它已发表的从单独HCV感染病例中分离的序列没有显著差异 .共转染实验证实采用从其中 1例共感染病人中分离的核心蛋白cDNA基因所表达的核心蛋白 ,可抑制HBV表面抗原 (HBsAg)和HBVe抗原 (HBeAg)的表达 ,缺失突变分析说明HCV核心蛋白的C端疏水区对这种抑制作用是必需的 ,报道基因产物分析进一步说明了HBVC启动子和增强子Ⅱ是HCV核心蛋白的效应靶序列之一 ,而HCV核心蛋白在肝细胞和非肝细胞中均对HBV和其他细胞和病毒的基因的转录起负调节作用 .因此 ,认为HCV核心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的负调节因子 ,与HCV和HBV以及HCV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一株长春地区戊型肝炎病毒全基因cDNA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报道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基因组序列,大多数为散发型HEV部分基因序列的测定,仅少数为全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而且,各实验室所分析的HEV片段不同,因此,很难确定新型变异株,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基因分型的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需要.为此,我们对长春地区一株散发性HEV进行了全基因cDNA序列测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报道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基因组序列,大多数为散发型 HEV 部分基因序列的测定,仅少数为全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而且,各实验室所分析的 HEV 片段不同,因此,很难确定新型变异株,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基因分型的研究和临床诊断的需要。为此,我们对长春地区一株散发性HEV进行了全基因cDNA序列测定。1 材料和方法1.1 血清样品病例源于2000 年 6 月我院住院患者,女性,52岁,因腹痛、腹泻、发热 10d加重伴呕吐 2d入院,入院前曾有不洁饮食史。近期无外出旅游史。ALT25.9IU/L、GGT 110. 0IU/L、TBIL 36. 6μmol…  相似文献   

13.
HBV具备改造作为肝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的基本条件---天然嗜肝特异性,能够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反复感染,病毒本身对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能够携带外源基因并被包装成病毒颗粒;能够介导外源基因的转移和表达。但由于基因结构复杂,目前改造的HBV载体均存在载容量小、复制包装效率低及安全性差等缺点。就近年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伊犁地区汉、维两个民族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基因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汉族及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慢性HBV感染患者各50例,患者均经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确诊存在天然HBV耐药基因(耐核苷酸类药物),观察HBV耐药基因分型特点及对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突变位点的情况。结果:汉族HBV感染患者的耐药基因型集中于B、C型,且以C型为主,而维族以D型为主,两组各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在rt204位点变异明显,而维族在rtn236t、rta181v/t+rtn236t位点变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疆伊犁地区天然HBV病毒耐药基因患者中,汉族及维族耐药基因分型及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均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可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变异靶点,选择合适的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5.
16.
Q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输血和应用不洁的血液制品传播,所以利用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筛选献血员对丙型肝炎的预防尤为重要。现在第二代HCV检测试剂已大批应用,加入NS5A抗原的第三代试剂也正在研制中...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观察反义基因转录表达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将HBVayw前S/S基因(PreS/S)片段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构建preS/S反义基因重组体,经转染PA317细胞后,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颗粒。用重组病毒转导2.2.15细胞后,第3天即可见细胞培养上清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表达量减少,到转导后第5天,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表达量降到最低水平,HBsAg抑制率为71%,HBeAg抑制率为27%,抑制作用至少可持续到转导后第11天。空载及正向插入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转导对2,2.15细胞内HBV抗原表达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反义前C/C基因转移表达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装细胞系统介导反义基因转移表达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将HBVayw前C/C基因(preC/C)片段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将重组体转染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后,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2.2.15细胞后发现,感染后第3天,细胞培养上清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表达量即明显减少,抑制作用于感染后第5天达到高峰,其中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为27.0%,对HBeAg表达的抑制率为59.5%。反义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2.2.15细胞对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至少可以持续到转导后的第11天。空载及正义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对2.215细胞HBV抗原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反义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对2.2.15细胞HBVDNA复制也有抑制作用.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